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5199|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漫谈司马迁与《史记》之十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4 17: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漫谈司马迁与《史记》十四
                   “互见法”的妙用

  “互见法”,本为修辞上的一格,当指一篇之中上下文义互见,或蒙后省,或承前省,旨在省略文字,使语言趋于简洁。然《史记》研究者涉及到叙事法时亦用到“互见法”,指的是太史公为简省文字,在相关的篇目中亦用“互见法”,即本篇不宜详述某事,而用交代语告诉读者关于某事的具体情况见于另一篇。这是一种叙述中的交代法,所用语言多为“语在x x 中”,用今天的话说叫“某事见于某传”。

  这种有交代语的互见可称之为显形互现,人们所说的“互见法”一般指的就是这种情况。另一种情况是隐形互现,即未作明确交代,读者须将相关篇目对读才可发现。大致说《史记》中的显形互现要少一些,而隐形互现要多一些。这大概也算是《春秋》笔法的一种妙用吧,因为有些事不好明说,只好给读者留下一些延伸解读的空间。

  最早提到《史记》“互见法”的当属唐代的刘知几。他说:“同为一事,分在数篇,断续相离,前后屡出。”意思是说同一件事,数篇都讲到,前后都出现,但叙述的角度、详略却不一样。这里强调的是同一材料数篇都出现,但对于司马迁为什么要运用互见法,其目的是什么,并未明确指出。北宋苏洵的解释是:“本传晦之,而他传发之”,说的是了出于某种忌讳或考虑,觉得某一事放在本传写不合适,于是放在他人的传记中来叙述。其实这只是一种情况,而且并非是主要方式。

  显然,刘知几、苏洵说的都是关于《史记》的叙事方法,而非指一种修辞手段。叙事方法自然涉及到材料的应用,即同一材料(或称之为某一事件、某一情节、某一场面)如何使用的问题,换句话说即出于何种目的来使用某一材料。按苏洵的说法是出于忌讳,本传不好写,只好放在他人的传记中来叙述。实际上,《史记》运用“互见法”虽然属于叙事学的范围,而非修辞学的范围,但它又的确有着修辞的意义,即减省文字,避免重复,使语言更加简省。所以今人靳得俊在《〈史记〉释例》中说“一事所系数人,一人有关数事,若为详载,则繁复不堪,详此略彼,详彼略此,则互文相足尚焉。”因此,“互见法”的应用主要目的还在于避免重复,力求简省。

  的确,在某个历史时期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参与者绝非一二人,而是很多人都是亲历者,如果凡参与者的传记都叙述一遍,那将使《史记》变得重复拖沓,臃肿不堪,所以太史公运用“互见法”,在处理某些重大事件时,经过深思熟虑,仅在某一人物的传记中详述,而在其他人物的传记中则采用技术性手法或略而不录,或予以交代,或简要点明。如此一来,就避免了叙述上的重复,使《史记》文字变得详略得当,简明概括。

  如《项羽本纪》所述鸿门会一段,这是楚汉相争的一个重要事件,楚汉双方参与其事的人不少,如果不分主次、不看对象,凡参与其事的人传中都写一遍,而《史记》中刘邦、项羽、张良、樊哙四人都有传,那岂不是同一事至少要写上四遍!所以太史公只在《项羽本纪》详述此事,在《高祖本纪》中仅用了不到一百字简单提及,在《留侯世家》中则用交代语提醒读者,而在樊哙的传记中则只写樊哙带剑闯宴一段。这样既减省了文字,又有利于突出人物性格。

  又如楚汉相争中的关键一战——垓下之战,参与的人更多,主要人物就有项羽、刘邦、张良、陈平、韩信、彭越、刘贾、灌婴等八人,他们都有传记,如果一一写来,那岂不是要重复七遍!所以太史公只在《项羽本纪》中详述此事,而在其他七人的传记中一般都采用隐形互见法,仅在《留侯世家》中用“语在项籍事中”给予交代。

  当然,互见法的应用并不全是为了避免重复,正是苏洵所指出的,太史公有时出于某种考虑,对于某一历史人物所做的某些事,在本传中略去不写,而在他人的传记里写出。

  史家叙述历史总是有所忌讳的,并不是什么东西都可以写,虽然太史公时代尚无文字狱,但并不意味着没有禁忌。就如开国皇帝刘邦吧,此人虽然善于用人,勇于纳谏,为人洒脱、豪爽,可为人处事也有不拘形迹、贪财好色的一面,甚至还有些无赖相,对于这些太史公总不能毫无顾忌地写入《高祖本纪》吧,于是他用转移之法,把一些有碍于高祖形象的东西放在他人传记中去写。如彭城之役,刘邦大败,想回沛县取家眷,路上遇到儿子孝惠和女儿鲁元,因楚兵追得急,刘邦嫌车子负载太重,为了自己逃命,他竟然三次将女儿推到车下,多亏夏侯婴三次下车将鲁元抱起,否则,鲁元早成了楚军的战利品。

  又如成皋之战,项羽为胁迫刘邦投降,在阵前的高处设置一块砧板,将刘邦的父亲太公放在上面,威胁刘邦说如再不投降就将太公煮死,可刘邦竟然不为所动,而是用一种无赖的口气说:“当初怀王要我们俩结为兄弟,我的父亲就是你的父亲,如果你硬要煮死你的父亲,那就分一杯汤给我喝喝。”弄得项羽无可柰何,只好作罢。

  另外,刘邦生性喜欢骂人,平日对人也不尊重,对儒生尤其不敬,甚至用儒生的帽子装小便,这些都有损于开国皇帝的形象,太史公虽也不直高祖的这些行为,但也觉得不宜写于本传,但又不愿隐晦,于是就在《留侯世家》、《萧相国世家》、《淮阴侯列传》中予以叙述。

  实际上,《史记》互见法的应用还不止上述两个方面,太史公为了塑造人物形象,突出人物的主要性格,对人物一生的行事并非有闻必录,而是有所选择,哪些当写,哪些不当写,必须服务于人物的整体形象,必须有利于突出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

  在司马迁眼里,项羽是个了不起的英雄,但缺点、错误不少,甚至犯下不少罪行,可太史公又得维护他心目中项羽的英雄形象,于是他就对项羽一生的行事进行了筛选,主要写他的英雄业绩和英雄风采,而对有损于项羽英雄形象的事,则尽量少写,或加以淡化。如关于项羽失败的原因,太史公于本传中只对项羽把自己的失败归于“天亡我”给予了嘲笑和批评,却在《高祖本纪》中借刘邦之口指出项羽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不善用人,刘邦说:“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至于项羽对天下犯下的罪行,太史公更觉得不宜在本传中叙述,于是也借刘邦之口公诸于众:“始与项羽俱受命怀王,曰先入定关中者王之,项羽负约,王我於蜀汉,罪一。项羽矫杀卿子冠军而自尊,罪二。项羽已救赵,当还报,而擅劫诸侯兵入关,罪三。怀王约入秦无暴掠,项羽烧秦宫室,掘始皇帝冢,私收其财物,罪四。又彊杀秦降王子婴,罪五。诈阬秦子弟新安二十万,王其将,罪六。项羽皆王诸将善地,而徙逐故主,令臣下争叛逆,罪七。项羽出逐义帝彭城,自都之,夺韩王地,并王梁楚,多自予,罪八。项羽使人阴弑义帝江南,罪九。夫为人臣而弑其主,杀已降,为政不平,主约不信,天下所不容,大逆无道,罪十也。”

  另如秦始皇巡狩途中死于沙丘,李斯、赵高密不发丧,并矫诏立少子胡亥。此事太史公不放在《秦始皇本纪》中写,而放在《李斯列传》中叙述,自有其考虑。在太史公眼里,李斯本就是毁誉参半、功过相抵的人物,在秦统一天下之前,李斯功业显赫;可在秦统一天下之后,李斯不知治天下与夺天下是不同的,仍旧以威立国,结果弄得天下分崩离析,秦朝二世而亡,自己也惨遭五刑。而李斯一生最大的错误就在于伙同赵高伪造诏书,命太子扶苏自杀,而立少子胡亥为二世。传末的赞语正体现了太史公对李斯的整体评价,也可作为“语在《李斯传》中”的注脚。

  正是因为太史公善用“互见法”,才使得《史记》文字简洁精炼,能以五十二万的文字概括三千年的中国历史;也因了“互见法”的妙用,因而《史记》人物形象鲜明,性格突出,大大提升了作品的文学性;同时,也因为太史公善用“互见法”,才使得《史记》的倾向性异常鲜明,情感强烈,从而大大地打动了读者。总之,“互见法”为《史记》生色不少,使它相比其他史书更具文学性,更能吸引读者。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 本帖最后由 潇湘渔父 于 2012-1-4 17:30 编辑 ]
2#
发表于 2012-1-5 21:40 | 只看该作者
国文的深奥在于总结、发现、提炼。看罢此文,方知修辞中的“互见法”,真是受益。本文由面到点,分析透彻,多见精彩之处,值得收藏品读!
3#
 楼主| 发表于 2012-1-6 12:4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 一楠 的帖子

谢谢夸奖,这是本系列的的最后一篇,多承你的关注与点评,顺致问候。
4#
发表于 2012-3-13 11:49 | 只看该作者
写起史论来一套一套的,对待历史就像被洗脑的奴才一样,只会匍匐在地,山呼万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1-15 13:52 , Processed in 0.498677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