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567|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老黄历四:捡谷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2-29 09: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相信每个孩子就是一个世界,而每个世界由于时代不同,家庭环境不同,就会有不同的经历。一些事情转身就忘,而一些事情便会终身难忘。对于生产队里捡谷子的点点滴滴,总是在不经意中回想起来,其中最让人回味无穷的就是在滇西北乡村里捡拾谷子的日子了。



      那也就是读小学三四年级的光景,学校里也有基地,一到农忙季节,学校里也经常组织劳动,高年级的同学就拿了锄头、镰刀之类的工具,开挖学校基地,或者收割学校地里产的各种农作物。那时候讲究的是以集体的利益为重,谁自私自利是会被嘲笑和批评的,因此干学校里的活路比干家里还积极认真。我们低年级的小同学就做些搬运工作,扛扛稻草,顺顺包谷杆,运运粪,捡捡泼撒的黄豆或者蚕豆什么的。总之,只能当高年级同学的下手。



      不过那时候的学生确实想偷懒的同学非常少,个个都干得极为认真。因为一般学校基地也多,学生也分散,有时候老师也管顾不过,一般的也就大学生带着小学生干的。也许因为那时候子女也多,孩子大多都是放养,也照管不过来,也就顺其自然吧。不像现在都是安全第一,宁可让孩子不经受锻炼,也不愿意冒风险让他们去做事情,也就成圈养中成长起来的温室之苗了,自然是经不起各种考验的,同时很多躲避危险和劳动生产的各种知识也就非常的匮乏了。我们那时候的很多生活和生存知识,就是在学校基地劳动过程中接受和学到,且体会到传、帮、带的重要意义。



      那时候一到星期六下午和星期天不上学的日子,就跟父亲到地里劳动,或在家里要做很多家务事。特别是农忙季节,那几乎就整天泡在地里。有时候学校里也经常组织劳动,就是上学劳动也是非常正常的,想想看那几年就是城市里的知识青年也要上山下乡的,更不用说是我们这些土生土长的农村娃娃了。当时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印象不深,但好像村里也有两三个上海来的知识青年,也有大人们编撰的一些关于知识青年们的故事流传着,比如看到鹤庆县城钟鼓楼下,有人将果松的松包从山上背下来卖,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们以为是菠萝,还以为这里的菠萝太便宜了,几毛钱卖了一大箩。带回家去用刀子削皮,就是削不动。比如知青将麦苗当韮菜的黑色幽默传说。还有更多的一些知青和村里人好上的半拉子有带点颜色的成人故事,那时太小,有的东西也就不大理解了。总之,人家城里知识青年都下到我们这里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了,我们这些本身就是贫下中农的子女,还“四体不勤,五谷不分”那是如何解释也解释不清的,这样劳动就成了我们那代人的必修课。



      在学校里劳动自然是为生产队劳动了,有时记点工分,有时不记工分。不记工分的时候,为了调动积极性,有时候也作一些登记。比如背粪背了几转,挖地挖了几分田。当然我们小学生最多的时候就是捡谷子,碗豆或者蚕豆,如果记工分了,就按斤头来登记工分,斤头多的工分也多,斤头少的工分也少,一般登记也就是村上来的知青进行登记。非常高兴的是能和他们撇上几句蹩脚的普通话,觉得就已经是非常心满意足了。因为那时候知青跟我们这些小孩子接触得很少,由于小的原因,那些知青跟我们也没有什么交往,听说他们都是从大城市大上海来的,更是崇敬得五体投地,能和他们接触一下也好像会沾上他们一点洋气似的。毕竟在滇西北深山沟里长大,对于外面的一些事情,只是在书里或者老师课堂上给我们吹吹,至于什么情形,那只能靠自己的想象了。可是再丰富的想象,也不能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地乱吹一气。那时能够接触到有文字的东西就是语文和数学课本,最多看过几本连环画书。在农场里看几场电影,不是《地道战》、《地雷战》和小兵张嘎,就是现代京剧样版戏《白毛女》、《红灯记》和《红色娘子军》,其它文化来源就是祖母或母亲讲的一些民间传说故事。



      到了秋忙季节,星期六下午不上学,或者星期天的日子,就约了邻居的几个孩子,就一起到已经收割完毕的生产队稻田里捡谷子。有时候肚子饿了,就挖吃蚕豆芽豆子。那芽豆子是因为种豆的时候没有丢进洞里的蚕豆,刚开始有水分便发了芽,后来水分干了后,便就成黄红色干瘪了的芽豆子了,也有比较高亢的地方,经秋日太阳的曝晒成了芽豆子的。这芽豆子经过发芽糖化后,吃起来甜蜜甜蜜的,煞是好吃,而其它正常发育起来的蚕豆,已经长出绿绿的叶片。芽豆子更好吃的是灌在兜里回家,将芽豆子捂在灶堂内的子母灰(烧柴后留下的火灰,因为烧出灰的日子不同,我们这里形象地被称之为子母灰)里,就在子母灰上面烧旺火,不一会那些芽豆子便在里面吹火来,有的好像在偷笑似的噗噗有声,也有就干脆“嘭嘭”地兴高采烈的炸开了嘴。这时灶房里就充满了清香糯甜的芽豆子味,忍耐不住的我们,就赶紧刨开子母火灰,也不顾烫也不顾熟不熟地放到嘴里大嚼起来。恐怕现在再高档昂贵的零食,也没有那个美妙的回甜香味。



     既能挖芽豆子,还能捡谷子以解饥解馋的美妙休闲,现代人是无缘享用的。



      利用周末捡谷子的事,自然大家都不敢怠慢,生怕自己捡少的,一方面回家又受母亲的包弹(方言,责怪之意),一方面别的都捡多,自己拿在手里,不免在回到村里时,遇到嘴巴尖刻的人,会受到奚落,正是这些双重的压力,自然是要勤勉奋发地捡更多的谷子的。



      不过让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有一天学校里组织捡谷子,放学前要把捡到的谷子交到生产队农场里,我因为黄胶鞋上的带子散了,就在后面系鞋带,同学们不论男女都鱼贯着往生产队农场交捡的谷子,因为谷子还要上称,要等知青慢慢地称了登记,还得排队,大家就不顾伴地往生产队农场奔跑而去,我只耽误了几分钟,便赶不上他们的了。刚好到门口,我阿开姨见我就往生产队农场跑,就大老远地喊:“憨儿子,没人看见,你把那捆谷子背回家算了。”



      可这是生产队的谷子,我怎能往家背呢,我没有听她的,还是往生产队农场跑。回家我阿开姨还一个劲地在我母亲面前挖苦我这个憨儿子的憨包劲,尽管我母亲只是笑笑,但我那时只觉得,应该公私公明,集体的东西我怎能居为已有呢。也许是那特定环境里给我的教育,让我们有了公私分明的深刻意识,让我一直以来毫不含糊能分清公私。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 本帖最后由 wwmi06 于 2012-2-29 09:33 编辑 ]
2#
发表于 2012-2-29 22:21 | 只看该作者
的确,那个时代的孩子,思想总是如此纯净。这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和教育是分不开的。叙述平实,问好。
3#
 楼主| 发表于 2012-3-1 08:2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zfx875206 于 2012-2-29 22:21 发表
的确,那个时代的孩子,思想总是如此纯净。这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和教育是分不开的。叙述平实,问好。

这也许才是人的本真。
4#
发表于 2012-3-1 11:42 | 只看该作者
看你一次发不少,都是原创,首发吗?
欢迎新朋友!
5#
 楼主| 发表于 2012-3-1 11:5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边走边唱@ 于 2012-3-1 11:42 发表
看你一次发不少,都是原创,首发吗?
欢迎新朋友!


都是原创,首发。老朋友了,写了一组,为了保持完整性,就一起发了。谢谢关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20 16:47 , Processed in 0.052875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