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雷锋同志,辛苦了
“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只做好事,不做坏事。”这是毛主席写下“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后的感言。换言之,“一个人,做一件坏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只做坏事,不做好事。”理论上也是成立的。因为在伟人看来,雷锋精神的可贵之处并非其乐于助人的高尚品质,而是在于其始终如一难能可贵的坚持!既然说到坚持,不论做好事还是坏事都注定不能是难事。试想,若困难重重努力完成都有困难,又何谈坚持呢? 21年义务献血6万多毫升,爱心辐射全国17个省市,被誉为“雷锋传人”的郭明义同志,每次献血也不过2百至4百毫升,让他一次献完行吗?所以,做好事的先决条件就是简单易行且力所能及,因为只有这样才有继续做下去的可能,也更容易坚持。
学习雷锋,郭明义选择献血这种形式的好处有两样,一是献自己的血不会有争议(献别人的血必会有争执),二是少量献血对身体无害,既简单易行又无损自身,唯一的遗憾可能就是献血不具可塑性,不能人人都去,血库容量和血液自身的保质期都有局限。于是就要选择别的出路,要义自然是扶危助困。但仅仅是简单易行就不行了,为什么呢?鲁迅就曾专门谈过这个问题,“譬如现在似的冬天,我们只有这一件棉袄,然而必须救助一个将要冻死的苦人,否则便须坐在菩提树下冥想普度一切人类的方法去。普度一切人类和救活一人,大小实在相去太远了,然而倘叫我挑选,我就立刻到菩提树下去坐着,因为免得脱下唯一的棉袄来冻杀自己。”
脱下棉袄很容易,但教人冻杀自己却很难,大多数正常人都会选择到菩提树下高调的坐着,不管是想着家里老婆孩子或者外面的二奶小三还有别的什么,一律说是在冥想普度一切人类的方法。不仅学习雷锋,在对所有榜样学习的过程中,多数正常人都极易陷入这样的尴尬。当然,不得不承认现实中的确还有这样一种人,极个别的“非正常人”,请允许我冒着挨板砖的风险这么称呼那些高尚的令人窒息的人。他们对榜样的学习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他们其中一个脱了,尽管自己还衣不蔽体,但却将仅有的一件破衣给了那个将要冻死的苦人。对此,菩提树下的正常人大加赞赏,溢美之词不绝,他得到了应得的荣誉!这时,那些原坐在菩提树下冥想二奶小三、本来有很多件棉衣的人坐不住了,纷纷拿出崭新的棉衣送给那个“非正常人”,于是他们在赞美声中也获得了荣誉!
结局皆大欢喜,苦人得到一件破衣免于冻死;“非正常人”不仅没为付出唯一的破衣而冻死,反获得更多崭新的棉衣,同时还赢得了荣誉;“本来有很多棉衣”的人不仅没因当初的见死不救遭到谴责,还因事后赠给“非正常人”的一件棉衣而获得超值的荣誉。站在市场经济供求关系的角度来看,即将冻死的苦人,所求必须只是一件破衣,不能是新棉袄更不能是锦罗绸缎,否则就要被“非正常人”骂作“刁民、钉子户”,盖因他就只有一件破衣,只有当苦人需要一件破衣时,他踌躇满志博大的爱心才能获得稍稍的宣泄,在这一点上“非正常人”对苦人的要求是极严的。而对于“有很多棉衣”的人来说,之所以对苦人见死不救,是因他们清楚,苦人不止一个,救一个很容易,但引来更多的苦人就成了麻烦,然而即便救助了所有苦人,大家也会认为那是“有很多棉衣”的人应做的,除了这一点外,心疼自己的那些棉衣也是关键!“非正常人”则不同,这种人几年甚至几十年都出不了一个,并深受所有人爱戴,也正由于其稀缺,“有很多棉衣”的人们也才更愿意把棉衣送他,一人只送一件,“非正常人”便有了许多棉衣,出于爱屋及乌,所有人对于“有很多棉衣”的人也开始拥护爱戴了,从而选择性的忘记他们过去、刚刚甚至将来还要继续的见死不救。
作为一个农民工,雷锋无疑是幸福的。他至少不必为养老、医疗而发愁。他没有过辛勤工作一年没有报酬的烦恼,他无法感受有人为讨薪而去自焚的痛苦与绝望,也许他那时的医疗条件很差,但这并不影响他在生病时获得和绝大多数人一样的救助,他不知道有人生病没钱是什么感受,他更无法理解安静的躺在家里等死、一家人默默围着他的无奈是怎样的沉重!生命是那么宝贵,当他和她选择站着自焚或躺下等死时,雷锋,这个“非正常人”即便就地重生又能如何?这些本该“有很多棉衣”的老爷们解决的社会矛盾,怎么就一句“学习雷锋”便成了一个已经死了整整半个世纪的人的社会责任?对于这位躺着中枪的人,我只能无奈的说——
雷锋同志,辛苦了。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 本帖最后由 lichezhiyuan 于 2012-3-13 20:46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