灞陵折柳
我家住在渭水源头灞陵桥边,因为灞陵桥不但是渭河第一桥,而且是一座风情万种的历史文化名桥,所以每次送朋友,都会不由自主的想到“年年柳色,灞陵伤悲”的诗句,还有那首流传了千年的《渭城曲》: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我知道此渭城不是唐朝的渭城,此灞陵也不是唐朝的灞陵,但送别朋友时的情谊,总有点象唐人似的,觅一壶好酒,叫上几个小菜,在农家乐那绿意盈盈的环境之中,酌酒对饮与朋友话别。心想着学一学古人的洒脱,可是朋友离去了,我却樽酒难慰离颜,有一种说不上是什么样感觉的无端牵挂、伤悲和失落。客人欲行不行,朋友各尽觞斛,与唐人相比,好像缺少一些什么,但我们缺少一些什么东西呢?我觉得是缺少一份洒脱,缺少一份旷达,缺少一些恬淡,还缺少一些缠绵。
现代人好像是生活压力大的缘故,很多美好的场合,似乎都缺少一些诗情画意。比如送别,在古代就有折柳话别的风俗,杨柳依依,细雨霏霏,春光不尽,酒旗飘飘,一群人恋恋不舍的在惜别送友,有时还横笛而歌,把酒吟诗,一种浓浓的文化气息,让人羡慕。灞桥折柳只是一种风俗,是一种被唐人发挥得淋漓尽致的风俗,是一种情意万千的风俗。这种风俗中含有诸多的情与爱,含有诸多的豪爽与洒脱,当然也有别离的伤痛、悲伤与苦楚。但因为唐人的精神是自由的,所以唐人所表现出来的多是一些豪迈的情怀,同时也更具情谊。就好比李白“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诗句,一句诗,风情、人情、世情尽显,那就是一种知人知己的亲情。纤纤折杨柳,持此寄情人,折一支杨柳送给远行者,一切尽在不言中。像这种情怀,还表现在许多诗人身上。李白杜甫京华一见,倾盖如故,终生不忘。在杜甫以后的生活中,他是时时处处地惦记着李白,而且赠李白的诗作篇目很多,例如“南寻禹穴见李白,道甫问询今如何”“李白斗酒诗百篇,自称臣是酒中仙”“近来海内为长句,汝与山东李白好”“白也诗无敌,飘然诗不群”“昔年有狂客,号称谪仙人”“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等等,总计有十五处之多。元稹在谪所听说白居易被贬后,重病之中昏夜惊起,绕室傍徨,如同身受。而白居易到了晚年,读到元稹的遗诗犹涕下沾巾,不能自己。
唐朝人,是多情的唐朝人,折柳而别,总是依依不舍。我们仿佛看到,驿亭外,灞桥旁,牵马的难离,送别的垂泪,杨柳随风而舞动着,青衫飘飘长辑袖,总是聚少离别多。但是唐朝人自信“天下谁人不识君”,他们走得都很洒脱,不论是仗剑去长安的李白,还是“下马饮君酒”的王维,不论是“男儿自重横行”的高适,还是“饮马渡秋水”的王昌龄,他们都义无反顾。
唐朝的离别太多了,于是,灞桥折柳的风俗就成为了时尚。唐人和我们一样,也要生存,要奋斗,要去博功名,所以他们必须去长安、去塞外、去边关。雄关是汉时的,明月是秦时的,别离是身边的,“劝君更尽一杯酒”,那是发自肺腑的,真情实意的声音。因为古道外的寂寞、孤独、凄凉是人人都能会意的,不需要多说,只有眼前的别离是真真切切的,实在是让人有一些不忍。细雨纷纷,柳色青青,别意依依,离情凄凄,无限的真挚感情,都在这一杯酒中了,朋友,保重。
我们做不到唐人的浪漫,我们甚至连古风犹存的《诗经》时代的浪漫都做不到,“纤纤折杨柳,持此寄情人”,我们今日的送别就是缺少一些浪漫之外的诗情画意。“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春风中有依依杨柳轻拂,是在留恋别离的人,还是在劝慰送别的人,为什么不选别的一定要选杨柳作为惜别的物象(查是否用的准确)呢?是因为柳留谐音,当然还有别的诸多的原因,比如柳随地可活,这是祝愿;随遇而安,可融入生活;源自《诗经》,有文化承传;有相关乐曲,可表惜别,像《阳关三叠》之类,如此等等,再加上文人们的附和,这不,从上古一直流传到唐朝的这一风俗,就成为了一种时尚,一种文化人之间的话题,一种风雅之事。所以李白说“年年柳色,灞陵伤别”,白居易说“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有了这样一些文化大亨的加入,“折柳送别”就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绝无仅有的一种文化现象、文化景观。“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柳管离别”,一寸柳,就是一寸柔情,一丝柳,就是一丝牵挂,以至后来的送别诗,满眼都是柳色、柳絮、柳花、柳枝、柳荫等等。读书人又特爱动情,所以,对于出门在外的人来说,也是此夜曲中闻折柳,怎能又不起故园情呢?
这边折柳,那边接枝,这边相赠,那边挥别,“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唐朝的柳色绿透人心,直到今天依然清新。
[ 本帖最后由 一丁 于 2012-3-5 09:55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