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胶囊事件仍在持续发酵,其波及范围之广,涉及企业之多,监管失责之明,公众心理冲击之强,舆论风暴之猛,均史无前例。接二连三的食品安全事件,已经让公众对市场安全失望透顶。而今,毒胶囊事件的持续发酵、尤其是监管不作为,使公众对市场安全的信任度彻底崩塌。
正是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关于市场安全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令公众草木皆兵,胆战心惊。所以,当看到“工业明胶流向了众多食品企业”的新闻报道,公众陷入了一种群体性恐惧之中。是公众不理智吗?不是。是公众反应过度吗?不是。恰恰相反,这完全是一种合理合情、再正常不过的自我保护的本能反应。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公众失去对市场安全的信心,公众是受害者,社会是受害者,整个国家也将深受其害。问题的悲剧性在于,造成公众对市场安全信心崩塌的真正受益者,只是某些权贵者、无良者,而为此支付的高昂成本却是全社会买单,此点无论是三聚氰胺事件,还是瘦肉精事件,抑或是此次毒胶囊事件,均有清晰呈现。
毒胶囊事件须反思、总结的教训诸多,其中核心无疑是社会诚信缺失问题。毒胶囊事件是典型的社会诚信缺失所结的恶果,政府失察、监管者失责失信于民,生产制售者无良诚信丧失,细想想,“政府单纯追求GDP的模式”其实也是一种对民众不负责、不诚信行为。所有这些诚信缺失所造成的公众市场安全信心崩塌、政府公信力受损等实质性损害,正在以越来越多的现实直观呈现。譬如,“政府强拆明胶作坊”之举对政府公信力的严重损害。这就是一个社会诚信缺失的代价,这种代价的修复是长期的。相较造成诚信缺失所获得的利益,修复所要支付的高昂社会成本实难估量。
公众、社会、政府,均正在为诚信缺失付出代价,当下,重建社会诚信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社会道德问题,而是一个关乎人心安定、社会稳定、市场经济秩序、乃至整个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现实命题。这不是危言耸听,毒胶囊事件中的汹涌民意已经给予清晰说明。将诚信缺失当做单纯的道德问题看待,只能是自欺其人,自我安慰,只会使这一问题更加复杂化、严重化,付出的社会代价也将更加高昂。这是毒胶囊事件带给我们的最深刻警示。这种警示必须化作公权力对民意的谦卑,监管者对法律的敬畏,重建社会诚信才有了基础。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