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480|回复: 2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会唱歌的沙土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4-27 09: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会唱歌的沙土地(散文)


                   文/于文华



     一母九子,各有其命。土地生下来就知道:谁有谁的路数。谁有谁的活法。谁有谁的运命。

    有的天生金贵。机缘好,土质佳,平坦,肥沃,且水源充足,气候湿润,你想啊,这样的地方,谁不欣喜、钟爱,谁不高兴、愉悦,当做风水宝地,像宝贝一样精心呵护、宠爱。有的生来平庸。土质贫瘠不说,干旱少雨不说,还有风沙吹击、雪霜捶打。人虽不大喜爱,但没办法,天赶地凑遇上了,只能不离不弃,花更大的力气与精力侍弄。有的天性沉默。生来就被冷落、被埋没,就像那些冷落的盐碱、沙土地,备受压抑,不被人重视。再荒凉的地方,也拗不过人的意志;再荒芜的偏僻之处,也抗不过人汗水滋润——花力气与精力开垦出来,浇水,施肥,耕耘,撒了种子,照样长出庄稼,唱出甜美的歌来。

    你想啊,谁愿意永远被压抑,谁也不想长久甘居人后。风沙再大,干旱再严重,冰雹雪霜再袭击,沙土地的灵魂深处,始终有一个音符萦绕心底:锲而不舍地浅吟低唱,矢志不渝地奋斗拼搏,总会让付出有所回报,让努力不至东流。

    永丰滩、海子滩、马路摊、白板滩、黄花滩……长久以来,这些被埋没在密密麻麻的岁月烟尘里的地方,被漫漫黄沙、道道沙梁、层层砂石掩埋住本来面目,就像“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千金小姐”,一直寂寂无闻,倍受冷落。风吹沙跑,乱石林立,野兔出没,荒草摇曳是其真实写照;枯寂荒凉,尘土弥漫,植被稀疏,不毛之地,是其客观具象、毫不夸张的实际勾勒。

    生命是生命者激情蓬勃的歌唱。土地是劳动者纵横驰骋的疆场。那一年,那一月,沙土地睁开欣喜眼帘,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与狂喜,亘古荒凉的土地上,开了了一辆辆车,载来了一个个人,运来沙子砖块与水泥,建起固定住所,亘古荒滩上,升腾起第一缕袅娜炊烟——人们响应政府号召,搬迁到尚未开发的沙土地,种草植树,防风固沙,打井浇水,种植稼穑。推平一个个沙丘,开辟出一块块田亩,打开一眼眼机井,开辟道路,修建家园,种植庄稼,繁衍生息。修砌密如蛛网水渠,沿渠路围绕村庄栽植各种沙生树木,逐步扎下根来,年轻的沙土地焕发出勃勃生机,吟唱出第一串生动音符。成片的麦子、玉米、土豆长出来,繁茂而壮硕,散发出串串生动芬芳的音符;行行白杨、榆树、沙枣树,翠绿而粗壮,随着风的拨动,琴弦般泻出缕缕欢快激昂音符;一棵树木、一块庄稼组成一把乐器,一户家园、一个村庄奏出一首乐曲,成百上千的玉米林、麦子地,芦草沟、天河湾、孟家窝铺……吹奏出高低起伏、波澜壮阔的音符——这一切组合成声调各异、音色各异,却铿锵有力、激情壮阔的声音,共同交织、演绎出沙土地上甜美歌声,鼓舞着人活下去的信心,激荡着那些敢于同命运抗衡的灵魂!经过数年的拼搏努力,永丰滩以瓤红汁甜的西瓜倍受青睐,海子滩靠产量大、质量高的制种玉米倍受青睐,马路摊依托国有林场,发展沙漠特色旅游,白板滩大搞规模养殖,羊羔肉远近闻名,形成品牌,生猪走俏市内外,日子过的风生水起,沙土地上有声有色的图腾景致,让一改历史上记忆里心目中凋敝破败印象,代之以青翠绿色遮天盖地,牛羊嘶鸣欢叫奔腾。

    任何优美、动听、悦耳的歌,不是单调旋律的重复,并非平铺直叙的吟唱,而是跌宕起伏,回旋多变的咏叹调。沙土地的追寻并非一帆风顺,一蹴而就,与大多数历史现象一样,总是螺旋式前行,曲折式上升,有过艰辛、不平、曲折与磨难——逐步出现的风沙肆虐,干旱缺水,水土流失,植被脆弱,生态失衡现象,使刚刚起步的沙土地及新家园处境维艰,人民生活局限于温饱,难有大的提升发展。前行中的困难与艰辛,并没有让沙土地望而却步,没有使人退缩后退。退缩,只能再度出现荒漠化。后退,是懦弱者的举止。知难而上,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调整产业结构,培育特色农业,推广节水高效产业,大力种植制种玉米,实施暖棚养殖、蔬菜大棚,广开门路,多种经营,才会使沙土地吟唱的歌声越来越激昂、高亢,越来越响亮、动听。

    沙土地上蕴含着无限希望——土地平旷、宽广,土质肥沃、富含养分。有水浇灌,舍得力气,种啥就能成啥,走上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宽广之路!找准了路子,前行就会轻车熟路。生活有希望、有盼头,人们才心甘情愿居家搬迁。老百姓信奉故土难舍,热窝不移的信条。但更相信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靠得住的东西。沙土地发家致富的故事与灿烂美好前景,能不让人心动?国家因势利导,趁势实施黄花滩生态移民搬迁项目,投资12多亿元,分批分次有计划、有梯度搬迁居住在海拔2500米以上,将山大沟深,被“走路难、吃水难、上学难长期困扰南部山区贫困群众4万人,整村整建制搬迁之黄花滩,设立10个村委会。沙土地的红火蓬勃景象,让有所目睹耳闻的农民羡慕、眼热,人们踊跃报名,争相搬迁,到那片幅员辽阔、亟待开发的荒滩沙土地,开始新的生活。坐着卡车,开着自家的三、四轮车,拉着妻子儿女,连同居家过日子的全部家当——铺铺盖盖、碗碗盏盏、家禽家畜,连同那些笨旧、古拙的家具。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耳濡目染,相濡以沫的家具,早已和人产生了感情。哪一样东西的置办,不花费了心血与汗水。丢弃,有些不舍。送人,不大情愿。即或搬到天边,使惯了、用顺手的器具,总让人眼中发亮,心中舒坦。屋是新的,家是新的,人却是旧的,连同村名,就像那些一出生就起的乳名,听着亲切,叫起自然,多年的陪伴,烙满了先人乡亲的盈盈期盼。

     松软干净的沙土地,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喜悦。前景灿烂的黄花滩张开博大胸怀,笑纳前来投奔她的村民。有人负责修乡村道路,有人牵引来高压电,有人接通了自来水管道,有人修建高标准住房(每户统一式样,统一标准,统一格局,一砖到顶的5间楼板房,且门前有花池、菜园、有院门,后院有厕所、有喂养家禽家畜与盛放柴草与杂物之地,房顶还架了电视信号接收锅)不仅仅有2亩平展展的水浇地可种,还有经济林木,有搭建好的温棚。凡村民生活生产中想到的,都可触摸得到。没有想到的,也大多满足需求。一搬来,就可生火做饭,就能种地生活,繁衍生息。虽迁居新地,抬头抬眼的,是熟里熟络的乡里乡亲。耳闻听见的,是熟悉不过的乡音土语。有属于自己的土地、院落、温棚、经济林,剩下的,就是“八仙过海各显其能”,施展各自的能耐与本事了。听闻国家批复了景电二期延伸工程——引入黄河水,就不愁一块块沙土地,经人手扎实,变成一个个粮丰田茂的米粮川。有多大力,就做多大事;挥洒多少汗水,就收获多少果实。不再是靠天吃饭、等米下锅,不再是怨天忧人、患得患失,而是起早贪黑、披星戴月的勤恳付出。毕竟,红火小康的日子,要靠自己努力打拼。沙土地的歌声,要靠一点一滴心血演奏。

    描绘了宏伟蓝图,就等精心描绘。铺展开美好画卷,就需汗水滋润。日月里奔走,风沙线上跋涉,卯足了劲,一心一意奔小康的移民,和大地上的生灵、庄稼、树木组成的琴弦一道,齐心协力,聚智合谋,用心血和汗水,一同让沙土地上的旋律更澎湃激昂,歌声更嘹亮动听!






[ 本帖最后由 于文华 于 2012-4-27 10:22 编辑 ]

古浪县最早搬迁移民1.jpg (38.76 KB, 下载次数: 504)

古浪县最早搬迁移民1.jpg

黄花滩生态移民搬迁启动仪式.jpg (161.75 KB, 下载次数: 471)

黄花滩生态移民搬迁启动仪式.jpg
2#
发表于 2012-4-27 10:23 | 只看该作者
于老师的这个题目好,还配了图片,声情并茂呀!
3#
 楼主| 发表于 2012-4-27 10:24 | 只看该作者
发一篇关于讴歌家乡移民搬迁文章,欢迎各位版主及文友批评、指导!问好各位朋友!

荒滩上的野花.jpg (201.31 KB, 下载次数: 412)

荒滩上的野花.jpg
4#
发表于 2012-4-27 11:11 | 只看该作者
  文章用满腔热情,描述了西北地区进行生态移民搬迁,在沙土地上重建家园,开创新生活的壮举。语言流畅生动,用词精准,对家乡的地理环境,人民的生活状况、思想情感了解得细致入微。字里行间无不闪耀着对家乡,对土地,对人民深沉的热爱。
  问好于老师!
5#
发表于 2012-4-27 14:26 | 只看该作者
移民是个涉及老百姓生活的大问题,欣赏文华老师以如此热情、且充满着激情的去关注现实移民的生活!是这美好的生活画面,更使得这份热情和激情更加鼓舞人、感染人!好文!赞!
6#
发表于 2012-4-27 15:40 | 只看该作者
问好于老师,好文欣赏了。
7#
 楼主| 发表于 2012-4-27 15:4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堂珂 于 2012-4-27 10:23 发表
于老师的这个题目好,还配了图片,声情并茂呀!


    谢谢文友第一时间的评读及支持,问好!祝福劳动节快乐!
8#
 楼主| 发表于 2012-4-27 15:5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袁光熙 于 2012-4-27 11:11 发表
  文章用满腔热情,描述了西北地区进行生态移民搬迁,在沙土地上重建家园,开创新生活的壮举。语言流畅生动,用词精准,对家乡的地理环境,人民的生活状况、思想情感了解得细致入微。字里行间无不闪耀着对家乡,对 ...


   谢谢光熙老师细致耐心的点评及中肯而恰如其分的意见,问好朋友!

新闻链接:
     这是甘肃网站登载的消息。
新华网甘肃频道消息 11月16日,古浪县生态移民暨扶贫开发黄花滩项目在古浪县西靖乡平原村漫水滩开工。
古浪县是全省18个干旱县和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有4万多人分布在极度干旱的浅山区,人均纯收入只有1600多元,行路难、饮水难、上学难、看病难的问题十分突出,扶贫开发的任务十分艰巨。古浪县生态移民暨扶贫开发黄花滩项目总投资12.7亿元,分水利骨干、田间配套和移民安置三大工程。计划开发土地8.62万亩,新建北部生态移民开发区,安置南部山区及其祁连山水源涵养林区的贫困群众。项目区建设按照设施农业加特色林果业的主体产业模式,建设日光温室产业2万亩,经济林3万亩,高效节水农田2万亩,生态经济林1.6万亩,同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水、电、路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实现移民定居、产业一体化建设,最终实现南部山区4万贫困农民稳定脱贫。项目先期开工建设的水利骨干工程,计划从景电古浪灌区南北分水闸取水,对原景电二期北干渠进行维修扩建,调水至黄花滩,渠道工程总长77.44公里,投资3.77亿元。

据称,这个项目能从根本上解决古浪县南部山区群众的脱贫问题,有效保护南部山区生态环境,同时又对进一步遏制北部沙区的土地沙漠化,加强综合治理达到脱贫致富与生态保护双赢。(杨建武)


[ 本帖最后由 于文华 于 2012-4-27 16:02 编辑 ]

白板滩规模养殖.jpg (130.63 KB, 下载次数: 413)

白板滩规模养殖.jpg
9#
 楼主| 发表于 2012-4-28 09:4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lichezhiyuan 于 2012-4-27 14:26 发表
移民是个涉及老百姓生活的大问题,欣赏文华老师以如此热情、且充满着激情的去关注现实移民的生活!是这美好的生活画面,更使得这份热情和激情更加鼓舞人、感染人!好文!赞!


     谢谢文友热情洋溢的鼓励及肯定,谢谢赞赏,问好朋友!祝福快乐!
10#
发表于 2012-4-28 09:57 | 只看该作者
于老师的文字总是关注于民生,很令人的感动。对于他们,对于他们生活中的艰辛,的确是我们每一人应该关注的。希望在政府的帮助下,他们都能过了好日子,幸福快乐!
11#
发表于 2012-4-28 09:59 | 只看该作者
文字的意义更多地是服务于社会、服务于民众,这点于老师做到了,值得木门好好学习!
12#
发表于 2012-4-28 10:55 | 只看该作者
沉稳绵实的笔触,生活的感悟和道理在文字中自然打开,意味醇厚,问好于老师。
13#
发表于 2012-4-28 14:02 | 只看该作者
嗯,我也看过有关移民的文字,了解一点移民的心里,真的为他们所感动。会唱歌的土地很美。问好老师!
14#
发表于 2012-4-28 14:08 | 只看该作者
沙土地承载着生活的枝枝节节!
15#
 楼主| 发表于 2012-5-2 08:5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木门长子 于 2012-4-28 09:57 发表
于老师的文字总是关注于民生,很令人的感动。对于他们,对于他们生活中的艰辛,的确是我们每一人应该关注的。希望在政府的帮助下,他们都能过了好日子,幸福快乐!


      谢谢长子朋友的点评与厚爱,问好朋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19 12:32 , Processed in 0.059073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