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900|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冲破礼教樊笼 追求自由幸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5-18 09: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冲破礼教樊笼
追求自由幸福


——摭谈《西厢记》中张生形象

    一、概述

    《西厢记》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名列元代四大爱情剧之首,自问世以来,便得到了广泛的流传,受到了广大观众、读者的欢迎和喜爱。《西厢记》之所以能经久不衰、历久常新,是因为它表达了“永老无别离,万古常完聚,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眷属”这一永恒主题,反映了广大人民美好而善良的愿望。《西厢记》在表达这一主题时,男主人公张生给观众、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作者王实甫在《西厢记》中,精心塑造了一个温文尔雅、执着精诚、略带愚气的张生。张生的性格是轻狂兼有诚实厚道,洒脱兼有迂腐可笑。这个人物身上带有初像关汉卿、王实甫这些落拓文人的“成色”,又反映出元代社会中市民阶层对儒生含有的同情和嘲笑。他同剧中所赋予的家世身份不尽相符,却显然是按照市民社会的趣味塑造出来的。在后代民间传说中唐伯虎一类人物形象的身上,还可以看到他的影子。张生在《西厢记》中,是矛盾的主动挑起者,表现出对于幸福爱情的直率而强烈的追求。他的大胆妄为,反映出社会心理中被视为“邪恶”而受抑制的成分的;他的一味痴情、刻骨相思,又使他符合于浪漫的爱情故事所需要的道德观而显得可爱。

    剧中张生是一介白衣书生,但他才华出众,他凭着自己的英俊潇洒和聪明机智深深地吸引着崔莺莺,并且热情而执着地追求着莺莺。在追求自由爱情婚姻的道路上,张生甘愿放弃功名,放弃读书人的追求和梦想,面对困难毫不退缩。故此,在追求莺莺的过程中,许多地方都可见其精诚的一面。同时,由于对莺莺的刻骨相思,又使张生变成一个“愚角”,使张生的形象更具生气和活力,为本剧增添了许多喜剧色彩,不断给观众、读者以轻松愉快的感受。在王实甫精心塑造下,张生的形象更加丰满、完整、鲜活而又个性独具,成为一个典型的正喜剧形象。

    二、英俊潇洒,风流倜傥,才华出众的张生。

    张生英俊潇洒、风流倜傥、才华出众且富有胆略,这是崔张爱情故事产生发展的必要条件。

    首先,张生以他的风流儒雅、才华出众、思维敏捷而吸引住了美貌的少女崔莺莺。

    在佛殿初逢之时,莺莺因张生的英俊而产生好感。随后,张生又在莺莺烧香时,于太湖石畔墙角吟诗:“月色溶溶夜,花阴寂寂春;如何临皓魄,不见月中人。”此诗即景抒情,抒发了张生内心的寂寞、孤独的情怀,寄托了自己的相思之情。既描写了眼前月色,又是试探莺莺。全诗字句清新,情景交融,意境清幽典雅,具有浓郁的诗情画意,为他们之间的爱情增添了浪漫的气氛。他的风流儒雅、才气横溢,给莺莺留下了良好而深刻的印象,让她念念不忘他的诗和人:

   【鹊踏枝】吟得句儿匀,念得字儿真,咏月新诗,煞强似织锦回文。谁肯把针儿将线引,向东邻通个殷勤。

   【寄生草】想着文章士,旖旎人:他脸儿清秀身儿俊,性儿温克情儿顺,不由人口儿里作念心儿里印。学得来“一天星斗焕文章”,不枉了“十年窗下无人间”。(第二本第一折)
更重要的是,张生并非绣花枕头——中看不中用,在他把才学用于危难之时,更充分显示出了他过人的智谋和胆略,以他的机智和真情赢得莺莺的爱情。

    在孙飞虎兵围普救寺的万分危急关头,众人慌作一团,茫然失措之时,张生却勇出于众人前。张生待老夫人许下婚姻承诺后,自告奋勇、献计献策。张生先是使用缓兵之计,请法本长老稳住贼兵三日,争取更多的时间,以便有充足的时间按计划行事。紧接着就修书一封,请武艺高强、见义勇为的惠明和尚送信给故人白马将军杜确,请杜确领兵解围相救。这一情节,既表现了孙飞虎之流的卑劣与可耻,又表现了张生的不畏强暴、从容镇静、临危不惧、胆识过人,更显示出张生的才华与本领,以及他对莺莺的一腔真情。经过这一段波折,更加深了莺莺对张生的认识,更令莺莺对张生倾心不已。

    此外,张生的才学并不仅限于此。他还博学多才,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尤擅音律。例如:在莺莺夜听琴中,张生以琴音诉心曲。凭借他高超的琴技,随心而奏:

   【秃厮儿】其声壮,似铁骑刀枪冗冗;其声幽,似落花流水溶溶;其声高,似风清月朗鹤唳空;其声低,似听儿女语,小窗中,喁喁。(第二本第四折)

    张生在琴声中倾注了心中的愁绪,心中的感触,倾诉着自己的一片情意。更以一曲《凤求凰》博得知音情重。

    在以后的笔墨传情中,张生又常以文思敏捷、挥笔而就得到红娘的赞扬:

   【后庭花】我只道拂花笺打稿儿,原来他染霜毫不构思。先写下几句寒温序,后提着五言八句诗。不移时,把花笺锦字,叠做个同心方胜儿。成聪明,成敬思,成风流,成浪子。虽然是假意儿,小可的难到此。(第三本第一折)

    最后,张生“一举及第,得了头名状元”,更加证实了他的才学与本领,也更赢得了莺莺的青睐。这一成功也是张生克服与相国千金莺莺的差距、成就良缘的一个重要条件。

    三、忠贞不渝、不屈不挠,追求爱情的张生。

    张生对莺莺的追求,可谓一波三折,困难重重,然而他却不屈不挠、毫不退缩。他对爱情的忠贞不渝、执着追求是建立爱情、婚姻的关键。

    张生和莺莺的社会地位悬殊,以一介书生之地位追求相国千金,可以说是毫无指望,云里望月。单就这一点来说,在当时婚姻讲究门当户对的封建社会里,社会、家庭都不可能允许这种爱情婚姻的存在。这是立在张生面前的一道无形障碍。

    张生在上京赴考途中,路经河中府,游于普救寺,巧遇了相国千金莺莺,便“魂灵儿飞在半天”,被莺莺的美貌深深的吸引住了,开始了锲而不舍的爱情攻势。然而,这种追求的希望却是十分渺茫的,原因是张生的父母皆亡,“只留下四海一空囊”,且“书剑飘零,功名未遂,游于四方”。但张生却不顾世俗观念,坚决的追求着莺莺。初见莺莺后,就当即决定“小生便不往京师去应考也罢”,为爱情放弃读书人的千古梦想,将爱情置于功名之上,可见他对莺莺追求的愿望是何等的强烈,是何等的坚决。这一决定也足见其对莺莺的真情无可匹拟、无以取代。

    随即,张生毫不犹豫的将追求的愿望付之于具体的行动中。他首先以“早晚温习经史”为名,提出了借住寺中的请求,以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姿态与莺莺为邻,以便探听莺莺的行踪,接近自己心中的倩女。张生从法本和尚和红娘的口中得知:“老夫人治家严肃。”张生自知:“夫人太过虑,小生空妄想。”深知对莺莺的追求难以如愿。虽然如此,他并没有因此而退缩。他又借莺莺在花园内夜烧香之机,与她隔墙联吟,知道了对方的心意,从此,“一天好事从今定,一首诗分明照证。”接着,张生又以追荐先人为由,参加已故崔相国的法事,通过此举得以再见莺莺,寻机表现自己,吸引莺莺的注意。张生的连番行动皆出自于对莺莺的爱慕,是自己真情的流露。

    不久,孙飞虎兵围普救寺,欲抢莺莺为“压寨夫人”,这是该篇故事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整篇故事的一个转折点。老夫人当众许婚,这就给本来无望的爱情带来了转机。张生为了莺莺自告奋勇,毛遂自荐,趁机表现,写信给杜确,请他领兵解围。张生凭着他的“灭寇功,举将能”,进一步赢得莺莺的倾心,更使他们向爱情婚姻接近了一步。解围退贼后,正当张生满心欢喜、春风得意地准备成其好事时,老夫人却背信弃义,当面撒谎,以莺莺已有婚约为由,变卦生事,以此赖婚。这无疑是当头一棒,拆散了大好姻缘。在讲究“父母之命,不可违抗”的封建社会,婚姻由父母包办的封建礼教不可逾越。尽管张生和莺莺彼此钟情,已有爱情基础,但得不到老夫人这个封建礼教“化身”的允许,希望只好落空。这是他们追求爱情婚姻道路上遇到的又一道极大的障碍。

    张生在极度的失望痛苦之余,并没有因失望而绝望,因绝望而退缩,离开普救寺,而是跪了下来请求千古名媒——红娘的帮助

   【末跪红科】小生为小姐,昼夜忘餐废寝,魂劳梦断,常忽忽如有所失。自寺中一见,隔墙酬和,迎风待月,受无限之苦楚。甫能得成就婚姻,夫人变了卦,使小生智竭思穷,此事几时是了!小娘子怎生可怜见小生,将此意申与小姐,知小生之心。就小娘子前解下腰间之带,寻个自尽。(第二本第三折)

    张生把爱情看得比生命更重要。为了爱情他可以不顾身份向一个丫环下跪;为了爱情,他可以放弃自己宝贵的生命。以至红娘也被他的对爱情的执着深深感动,为他出谋献策、传书递简,张生才得以与莺莺约会。到了约会的时候,莺莺碍于红娘在场,不好表白,又变了卦。张生一场欢喜一场空,面对情人的拒绝、训斥,仍不死心,仍不放弃,还求红娘:“小生再写一简,烦小娘子将去,以尽衷情如何?”。张生为了莺莺而苦苦相思,为了莺莺而“卧枕着床,忘餐废寝,折倒得病似愁潘,腰如病沈”。红娘一再牵引红线。在红娘的帮助下,张生得与莺莺私定终生,私下成就姻缘,结成百年佳偶,这也是崔张爱情成功的又一重要条件。

    好景不长,张生与莺莺的私情被老夫人发觉。老夫人又以“俺三辈儿不招白衣女婿”为由,逼张生上京赶考。张生又为了莺莺上京,一举夺得了头名状元。这里面不同的是,自古以来,文人皆以中状元为功成名就读书人的梦想,而张生为情为爱而发愤一搏,一举成名,这一创举更表现出张生对爱情的诚心。得了功名后,张生并没有富贵不认人,并没有“停妻再娶妻”,而是一往情深,刻骨的思恋着莺莺并及时地赶了回来。

    张生在经历了一连串的困难与考验后,以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精神,凭借对莺莺的一腔真情、一腔热血而过关斩将,成就千古佳话,为爱情张生可以放下尊严向红娘下跪,可以放弃自己的生命,终以他的热情、执着,冲破了层层礼教的束缚,越过了重重障碍,一对有情人终成眷属。

    四、大智若愚,略带愚气的张生

    张生除了拥有过人的才学与忠诚于爱情的性格外,在追求莺莺的过程中还常常透出一股愚气,是一个典型的“愚角”。

    例如在第一本第二折中,张生在方丈室与红娘初次见面,就自我介绍:“小生姓张,名珙,字君瑞,本贯西洛人也,年方二十三岁,正月十七日子时建生,并不曾娶妻。”显得书呆子气十足,而且又是如此唐突,如此冒失。难怪红娘打断了他:“谁问你来?”然而张生却不管红娘的反应,还问道:“敢问小姐常出来吗?”似乎他“并不曾娶妻”,莺莺小姐就合该跟他见面似的。他的言语是这样的怪诞、迂腐,让人在吃惊之余,感到又可气又可笑。然而这些表白,正是张生内心感情的外露,字字句句透露出他的心声,对莺莺的爱慕之心活灵活现,真情可见。此举当然激怒了红娘,难怪张生被红娘狠狠的抢白了一番,并且在小姐面前嘲笑他:“世上有这等愚角。”其迂腐的书呆子气使张生从一开始便被人冠以“愚角”的称号。这一幕,让人在捧腹之余,看到了张生的另一面,愚的可爱,愚的有风采,愚中见真情。

    随着情节的不断发展,张生的“愚”更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例如在第三本第二折中,由于红娘为张生传书,张生便一厢情愿的认为“我这封书去,必定成事”,并且信心十足,满怀希望的等着好消息的到来。因此张生一见红娘来回话,便问:“擎天柱,大事如何了也?”然而由于莺莺为瞒住红娘,在红娘面前不露真言,红娘带来了不好的消息。张生听后,犹如平地惊雷,晴天霹雳,不禁苦苦求红娘,并跪哭在红娘面前:“小生这一个性命,都在小娘子身上。”然而一听到小姐有回书,看到内容,猜出了小姐的真意,张生便一下子风魔再现,变得欢天喜地了,说:“呀,有这等喜事,撮土焚香,三拜礼毕。早知小姐将至,理合远接,接待不及,勿令见罪!”张生这一哭一笑,情绪的高涨与失落,表现出他对爱情的无比自信,却又不堪一击。然而前后变化之大,变化之速,变化之异,显得十足的滑稽,透出了十足的愚气,不禁让人失笑。

    当晚,到了和莺莺约会的时候,张生在花园外着急的等待着。一听到红娘发出的暗号“赫赫哧哧,来”,也不认真看清楚来人是不是莺莺,就以为是小姐发出的暗号,兴奋的一把搂住了红娘,来了个温软香玉抱满怀,然而这一举动却不含轻薄,反而足见其对莺莺的真情之急、之迫、之渴,他的举动既莽撞又滑稽。当他真正面对着莺莺时,又变得那样忠厚老实,诚恳本分。在莺莺训斥张生时,能言善辩,聪明过人的张生连一句分辩的话也不会讲,一句顶撞莺莺的话也没有说,糊里糊涂地被训斥了一顿。张生原本就文思敏捷,现在却变得笨嘴笨舌,拙于应付。张生这种表现并不是假意装出来的,而是出于内心对莺莺的深爱,出于对莺莺的刻骨相思。所谓万语千言皆无从说起,足见其“愚”劲。

    此外,张生在许多地方都表现的既忠厚又懦弱,既滑稽又可笑。爱情路上顺利的时候,信心十足,处处显出其“风魔劲”;然而,一碰到挫折时,又失魂落魄,苦苦哀求红娘的帮助,所以红娘常嘲笑他是“愚角”。

   五、市民生活喜剧中的张生

    张生以精诚感人且带有戏剧性的形象赢得了广大市民的喜爱。但他的形象并非一开始便是这样。张生的形象最早出现在唐代元稹的传记小说《莺莺传》(又名《会真记》中)。当时在元稹笔下的男主人公张生是一个所谓“善补过”的封建无行文人。然而经过后世民间的不断流传与改造,张生才由一个负心薄幸之人,逐渐变为一个忠于爱情的正面形象,并且在王实甫的《西厢记》中最终得以定型为一个市民喜剧的形象。

    张生形象的转变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反映了什么问题呢?我们可以从历史的转变角度来看:在唐代,国力强盛、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人民生活处于相对和谐的社会里,文人学士养尊处优,备受礼遇,具有相当的社会地位。因此在《莺莺传》中张生的社会地位比莺莺的高,其自私负心的行为不免反映出当时的一种社会现象。后来到了元代,蒙古族入主中原,重武轻文,文人学士的社会地位一落千丈,处处受制。在王实甫的《西厢记》中也有所反映,连丫环红娘也称张生为“馋穷酸来”,可见其地位的低下,故此在王实甫的《西厢记》中,张生对莺莺的追求会遇到众多外来的干扰,受到重重的波折与磨难。同时,由于市民阶层的空前壮大,作者身处其中,自然而然的融合了民间百姓的审美趣味。在《西厢记》中塑造了一个语言明白晓畅,轻松诙谐的市民喜剧形象——张生。

    张生形象的转变并非一个跳跃,他是经过不断的锤炼,不断的发展,不断的渐变,更主要的还是受到市民大众的人生观和审美趣味这一重要因素的影响。这首先表现在作者重视生活上:张生本来要上京赶考,求取功名,在巧遇莺莺后,他一凡传统学子对仕途前程的追求,而将爱情置于功名利禄之上,义无反顾的追求莺莺。与拥有着“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等思想的文人相比,张生是如此的热爱生活,珍视生活。他对自我理想及人生目标的追求,恰恰与潜藏在市民大众内心的人生观念一致,并产生深刻共鸣,故而为市民大众所津津乐道,口碑相传。此外,作者还非常重视喜剧的娱乐作用:剧中张生并不是一个严肃正经、满身酸气的书生,而是一个生动活泼而带有愚气的喜剧形象。作者利用故事情节的突变,充分向观众展现了张生的自身矛盾,在其前后行为抑扬交错的对比中,生动活泼的显露了他的“风魔劲”,嘲笑了他的痴、愚,从中表现张生身上精诚专一的美好品质。作者把张生塑造得生动有趣、诙谐滑稽,非常符合市民大众的审美情趣。由此营造的轻松惹笑的氛围,吸引了观众的笑声,使观众从中得到极大的娱乐与满足。于是一个生气勃勃、幽默诙谐、重视生活、热爱生活的正面市民喜剧形象便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且传诵千古。

    六、结论

    王实甫笔下的张生是才华出众、忠于爱情和“愚角”的统一体。张生的英俊潇洒、富有才学和胆略,为他追求属于自己的爱情婚姻提供了坚强保障。他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忠贞不渝是他克服外界各种阻力,冲破重重障碍取得爱情的关键。他的愚气既源于他对莺莺的深情,又使他更加生动可爱,鲜活无比。在戏剧冲突的不断形成与演变中,充分地体现了张生性格的复杂性与立体性,给人留下鲜明生动的深刻印象。张生的一切言行皆是真心的流露,他的形象也因此拥有着人性的光辉,而闪耀千古。

    张生这一人物的典型性,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后世许多爱情题材的文学创作。如在同一时期的《墙头马上》中的裴少俊,或稍后的《倩女离魂》中的王文举等许多作品中主人公的创作都深受其影响。《西厢记》中张生的叛逆精神更令后世许多名篇巨著如:《牡丹亭》中的柳梦梅、《红楼梦》中的贾宝玉等所继承和发扬。在他们的共同鼓舞下,激励着后世许多青年积极追求爱情婚姻自由,勇于反抗封建礼教。并且共同聚集成一股力量,讽刺与冲击着封建礼教与封建制度的堡垒。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 本帖最后由 夫子山闲人 于 2012-5-22 15:45 编辑 ]
2#
发表于 2012-5-20 08:45 | 只看该作者
行文严谨,解读个性,论述清晰,视觉全面,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好文!
3#
 楼主| 发表于 2012-5-21 21:32 | 只看该作者
你好,版主,谢谢鼓励!
4#
发表于 2012-5-22 14:55 | 只看该作者
  版主重复的一篇已给删除,文章最好注意下版式。
5#
发表于 2012-5-22 15:46 | 只看该作者
代为编辑一下
下次要注意吆
6#
 楼主| 发表于 2012-5-23 08:5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管理员 于 2012-5-22 14:55 发表
  版主重复的一篇已给删除,文章最好注意下版式。

不好意思,这一篇有点长。所以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4-26 13:29 , Processed in 0.052724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