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889|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漫谈陶渊明系列之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7-3 17: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漫谈陶渊明系列之三
              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隐士文化在中国可谓源远流长,如从传说中尧时的许由算起,至魏晋时已经长达几千年。这些隐者当然都是文化人和名人,在社会上名头都很响,象商末周初的伯夷、叔齐,西汉之初的商山四皓,东汉之初的严子陵等,都是名震朝野的人物。但隐士而兼诗人身份的却又少而又少,曹魏后期“竹林七贤”中的阮籍、嵇康本是当时的大诗人,可惜阮籍经不住司马氏的高压不得不出来做官,嵇康则因拒绝与司马氏合作早早被杀,所以后人并未将二人当作隐逸诗人来看待,只有晋末宋初的陶渊明才是真正的隐逸诗人,所以钟嵘称他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陶渊明并非从一开始就想当隐士,年青时他也曾胸怀大志,也想轰轰烈烈干一番事业。他的《杂诗》之四说:“丈夫志四海,我愿不知老”,之五说:“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拟古》之八说:“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谁言行游近,张掖至幽州”。这样的诗句谁能想到竟然出自陶渊明的手笔,或许会认为是剑客侠士所为呢。在陶渊明看来“良才不隐世,江湖多贱贫”,真正的人才应该为国效力,不应该隐居世外;那些隐居江湖的士人,多半身份低贱、生活贫穷。陶家虽非世家大族,可也是靠军功起家的东晋新贵,而且自曾祖陶侃至父亲陶逸三代为官,也算得官宦之家。按说出身这种家庭的人官宦意识是很重的,出仕做官、出人投地的愿望也是很强烈的,所以青年时期的陶渊明是颇有雄心壮志的,并不甘心默默无闻,他一生五次为官就是证明。然而陶渊明最终却走上了归田隐居的道路,其中自有多方面的原因。

  首先应是受他父亲的影响。其父取名为逸,透露出来的信息似乎是生性闲逸,没有多少兴趣为官,他赞父亲是为官不喜,去职不怒,也许陶渊明的“质性自然”“性本爱丘山”就是接受了父亲的遗传因子。

  其次是受他外祖父孟嘉的影响。孟嘉是有名的才子,而其为人则是温雅和平,很受大臣桓温、庾亮的器重,可他对于做官并无多少兴趣,虽也做过桓温的参军和阳新的知县,但时间都不长,后来朝廷征他为尚书删定郎,他也以足疾为由加以婉拒。而孟嘉落帽的故事更能说明他为人的淡定闲雅。陶渊明对这位外祖父是很敬重的,在孟嘉死后他还专门写了《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传中称孟嘉“冲默有远量”,又引郭逊之语说孟嘉“温雅平旷”。外祖父的个性、修养对陶渊明无疑有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在他身上可以看到外祖父的遗风。

  又其次,陶渊明的退避隐居也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陶渊明五次出仕为官,虽然每任时间都不长,但也足以让他充分了解官场、认识社会。他在《归园田居》其一说:“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当为十三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结末又说:“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显然,诗人是把官场视为“尘网”、“樊笼”,把人在官场比喻为关在笼子里的鸟,养在池中的鱼,失去了自由,而把脱离官场视为回归大自然,重新获得解放。陶渊明“质性自然”,闲散成习,对于官场的等级森严,尊卑有序,礼节繁多自是很不习惯;至于官场的尔虞我诈、你争我斗,更让他深恶痛绝。加上当时战乱频仍,社会处于急剧的动荡之中,官场也成了某些野心家、阴谋家角力的舞台,作为下层官员连安全都无保证,陶渊明不愿成为他人砧板上的鱼肉,而只有田园才能给他带来安全感。

  再其次,老庄委任运化、乐天知命、归依自然的思想也深深影响了他。人们熟读陶渊明诗文就会发现,他不大提及孔孟和儒家,而老庄的思想、语言却随处可见。《归去来兮辞》一篇表现得尤为突出,其中说:“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聊乘化以归尽,乐乎天命复奚疑!”完全是以诗歌的语言来表达老庄的委任运化、乐天知命的人生哲学。他的《感士不遇赋》也表达了同一意思“宁固穷以济意,不委曲而累己”。《拟古》之八则直接把伯牙与庄周作为自己追随的对象“不见相知人,惟见古时丘。路边两高坟,伯牙与庄周。此士难再得,吾行欲何求?”

  不过,这些都是外在因素,实际上制约陶渊明的人生道路,决定其人生选择的关键还在于他自己。
同为人类,但人性却是千差万别的,陶渊明说自己是“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热爱自然山水,喜欢田园生活,成为陶渊明与生俱来的一种特性。他把田园视为自己生命的依托与归属,把山水视为人生的必须与享受,似乎没有了田园与山水,他的生命就要枯渴,人生就失去了色彩。尽管做官的薪俸比他从事农耕要丰厚得多,可以使他衣食无忧,然而却会让他觉得自己象“羁鸟”“池鱼”一样失去自由,甚至会生病。因此,他宁可陷于贫困,衣食不周,也要离开官场,回归田园。

  由于陶渊明并非刻意追求归隐田园,而是把回归田园,躬耕陇亩视为一种自然而然的选择,所以他是真隐,毫无沽名钓誉之心,不象某些假隐士“人在山林,心存魏阙”,把隐居山林当作进身官场的“终南捷径”。在他的心里,不慕荣利,不求富贵,甘于贫贱,终身隐居不仕的隐者才是真正的“贤士”。

  他作《扇上画赞附尚长禽庆赞》一文,称赞了古代九位真正的隐士,即荷蓧丈人、长沮、桀溺、於陵仲于、 张长公 、丙曼容、 郑次都、 薛孟尝、周阳硅,表达了自己“缅怀千载,托契孤游”的向往之情。在《饮酒》十二中,极力推崇张挚与杨伦辞官不仕、终身隐居的高风亮节,说:“长公曾一仕,壮节忽失时。杜门不复出,终身与世辞。仲理归大泽,高风始在兹。一往便当已,何为复狐疑”。在陶渊明的诗文中经常提到的隐士还有商山四皓、伯夷、叔齐、钟子期、田子泰、邵平、刘龚等。与此相反,陶渊明却很少提到那些出将入相的功业人士。这正反映出陶渊明评价人物的价值标准,说明他推崇的是那些淡薄名利,珍视个人,追求自由闲适的隐士,而不是那些叱咤风云,文能安邦,武能定国的文臣武将。

  他虽与刘遗民、周续之并称“浔阳三隐”,但他与周、刘二位实有不同:周续之、刘遗民虽然弃却官场,远离红尘,但还是有点不甘寂寞,他们都投在高僧慧远的门下,并成为白莲社的骨干。要知道慧远虽身在空门,却名闻遐迩,至于他所创立的白莲社则更是士人趋之若骛的。陶渊明却不愿意凑热闹,就算慧远亲自作书于他,邀他上庐山,他也并不给面子,先是提出准许喝酒的条件,后来又拂袖而去。
 

  他与此前、此后的许多隐士都不同:既不学姜子牙垂钓渭滨,也不学汉初四皓隐居商山精研帝王之术,更不学七贤齐聚竹林喝酒、做诗、弹琴、作画,他就是喜欢田园,喜欢山野,喜欢躬耕陇亩,他觉得这就是最好的生活。诚如他在《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二首》之二所说“久游恋所生,如何淹在兹!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又在《乙已岁三月为建威参军使都经钱溪》一诗中感叹说“园田日梦想,安得久离析?终怀在壑舟,谅哉宜霜柏。”因此,他就是要效法古贤,安居乡里,与田园为伴。正如《咏贫士》之六所说:“仲蔚爱穷居,绕宅生蒿蓬。翳然绝交游,赋诗颇能工。举世无知者,止有一刘龚。此士胡独然?实由罕所同。介然安其业,所乐非穷通。人事固以拙,聊得长相从。”

  当然,陶渊明向往隐居,喜欢田园,也与家乡的山水之美、人情之好、生活之适意有关。如《和郭主簿二首》之一说:“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阴。凯风因时来,回飙开我襟。息交游闲业,卧起弄书琴。园蔬有余滋,旧谷犹储今。营己良有极,过足非所钦。舂秫作美酒,酒熟吾自斟。弱子戏我侧,学语未成音。此事真复乐,聊用忘华簪。遥遥望白云,怀古一何深!”在城市哪来这样的山水清景和闲适生活!《读山海经》第一首实际是首序诗,也是一首极美的田园诗,是诗人回归田园后真实生活的写照。诗曰:“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简直就是一曲极美的田园牧歌,其中的诗情画意可以让人如醉如痴。

  陶渊明如果只是一个诗人,也许他在诗歌史上算不得一流;如果他只是一个隐者,更不可能成为文学史上的佳话,正是因为他既是诗人又是隐者,才成为后人膜拜的对象,在悠悠历史中留下不朽的名声。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 本帖最后由 潇湘渔父 于 2012-7-3 17:59 编辑 ]
2#
发表于 2012-7-5 08:05 | 只看该作者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见到了老先生的美文!
3#
 楼主| 发表于 2012-7-6 16:2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 曹国魂 的帖子

  谢谢曹版主,言重了,愧不敢当,献上祝福。
4#
发表于 2013-5-28 19:10 | 只看该作者
陶渊明如果只是一个诗人,也许他在诗歌史上算不得一流;如果他只是一个隐者,更不可能成为文学史上的佳话,正是因为他既是诗人又是隐者,才成为后人膜拜的对象,在悠悠历史中留下不朽的名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4-20 22:20 , Processed in 0.051840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