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599|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放权民间组织方能实现城管小贩和解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7-21 18: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们知道,城管与小贩的“战争”一直在继续,如何实现城管与小贩和解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笔者认为,实现城管小贩和解,必须改变现在城管与小贩直接面对面的管理方式,在城管与小贩之间设立一个“管理缓冲带”,让城管与小贩始终保持一个“缓冲距离”,唯此,才能最大程度减少彼此正面冲突,真正实现城管小贩和解。

  具体而言,将日常管理小贩的工作从城管工作中剥离,将这一管理权下放给民间社会组织,让民间社会组织来管理小贩。城管只需要与这些民间社会组织负责人商讨怎样管理小贩问题,而不是直接与小贩面对面。这里的关键有两点,一是城管愿不愿意放权,二是怎样让民间社会组织担当管理小贩大任。

  显然,这两点均需要政府主动作为,相较而言,下放管理小贩权并不难,真正难的是怎样让民间社会组织担当管理小贩。这就需要政府进一步放宽民间组织注册登记范围,给予民间社会组织肥沃的生长土壤,只要“生长土壤”足够肥沃,民间社会组织就会如雨后春笋般茁壮成长。

  具体到管理小贩的民间组织,可以由类似“乡友会”这样的民间社会组织来承接。众所周知,小贩来自不同地方,而城市里像小贩一样来自各地的外来打工者众多,所以,每一个小贩都有许多老乡在同一个城市谋生。这些人虽然分布在不同工作岗位,但在一定范围内,老乡之间的联系往来非常密切。这一方面是因为,这些外来人员难以融入城市,社交活动范围有限,另一方面是因为,身在异乡,举目无亲,老乡是一根最易拉近距离的情感纽带,只要周围有老乡,就自然而然相互联系。

  通过“老乡”这一情感纽带,可以将分布在城市不同角落的老乡联系在一起,如果这些老乡能够成立一个类似“乡友会”的民间社会组织,将所有老乡纳入到“组织之内”,不但使这些城市外来人员有了归属感,更为关键的是,由于彼此信任,相互之间可以实现资源共享。譬如,一个人失去工作,他一个人去找工作显然力量有限,如果他是类似“乡友会”民间社会组织一员,所有老乡就会通过“乡友会”得知他失业信息,然后每个人再通过自己拥有的社会资源帮助失业者找工作,如此,就会比一个人找工作的力量大的多。

  不仅如此,类似“乡友会”的民间社会组织,由于大家处于一个“熟人社会”,彼此沟通、交流畅通,管理起来就容易许多。政府将城管对小贩的管理权下放给这些民间社会组织,并给予相应的政策扶持,促进这些民间社会组织生长发育,使其能够承担对小贩的管理工作。这样一来,就在城管与小贩之间搭建了一个“管理缓冲带”,城管管理小贩工作就由原先的直接面对小贩“点对点”,转变为只需与民间社会组织商讨的“面对面”。显然,这无论对城管,还是小贩,抑或是城市发展,皆有益处。

  小贩存在于城市是社会生态构成的必然结果,也是人为了生存发展的必然结果,所以,城市不可能没有小贩。城管与小贩之所以关系紧张,归根结底是管理理念和方法问题,只有改变城管对小贩的管理理念与方法,才能减少彼此冲突,最终实现城管小贩和解。目前看来,将管理小贩的权力下放给民间社会组织,无疑是对小贩管理的一个有效方法。不管怎样,改变现行对小贩的管理理念和方法,于社会管理者而言,是亟待破解的现实命题。越拖问题只会越来越严重。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2#
发表于 2012-7-23 09:12 | 只看该作者
创新就是走第三条,第四条路
城管与小贩这对矛盾完全可以走另外的路来化解
文章观点值得借鉴与思考
3#
 楼主| 发表于 2012-7-24 20:0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 夫子山闲人 的帖子

谢谢,我这个办法虽然粗糙,但也是一个思路,化解城管与小贩的矛盾需要新思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6-26 08:29 , Processed in 0.049951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