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9188|回复: 4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乡村木匠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7-29 22: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这一生,光房子就起了三所呢!”长须飘飘、嘴里衔着长木杆烟锅的木匠李每当和人闲谈时,脸上常常掩饰不住的得意。看到木匠李的笑容,人们就会不由自主地夸赞他是一个能干、舍得吃苦的人。也有一些知道底细的人,就说“你才起了两所,现在这所是你家儿子起的,怎么能算成你自己的呢!”木匠李就憨厚的笑笑,使劲地抽上一口旱烟。

  是的,村里人都知道木匠李起了两所房子,在农村,起一所房子那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首先要把柱子、楼楞、行条、椽子、木板一样一样备够,一般人家光木料就得准备几年时间。木料备够后,手中还得有一点积蓄,用于购买其他的建筑材料和支付工钱。除了这些,还要去给村里管事的人上贡,批到一份屋基地。一家人吃苦受累不说,房子起好后还得逐渐装修,那可是得脱上几层皮的事。可木匠李的一生,就跟房子较上了劲,可不,除了自家的,就是帮别人家建房,他已经和房子打了一辈子的交道了。

  木匠李出身于木匠世家,自小跟随父亲学习木工技艺。村里的木匠大约分为三等:第一等为大木匠,锛、锯、凿、刨、雕样样精通,专门为人起房造屋和装修,还得兼顾泥水活,如舂墙、盖瓦、粉刷等;第二等居中,擅长雕工,以帮别人打家具来谋生;最末一等被称为“钉子木匠”,学艺不精,活路粗糙,只能钉钉圈栏、做些简单的桌椅板凳。木匠李自幼学习木工,勤学刻苦,年轻时便学得了一身好手艺。先是跟随父亲帮别人家起房造屋,后来父亲去世后,他便开始独掌一面,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大师傅。由于父亲去世得早,未能为家里建成一所新房,木匠李在老母亲面前发誓,要建造一座房屋后才成家。

  俗话说,“汉人有钱起房子,彝人有钱买娃子”,随着人们生活陆续好转,很多人家都要新建住房,木匠李成了抢手货,总是东村出西村进,忙得不亦乐乎。

  木匠李做活精细。“累死的石匠,算死的木匠”,作为一个好木匠,必须精于算计。主人家提供的木料,大的如何用,小的如何用,长的如何用,短的如何用,总是要谋划清楚后才动手。什么时候要用到什么材料,木匠李总会提前告诉主人家准备好,这样便不会窝工。即使是帮别人起房子,木匠李也会像自己家起房子一样上心,所以也赢得了村里人的信任。
 
  随着木匠李的威望日益升高,他收了四个徒弟,大部分的活计,他都会安排徒弟们去完成,木匠李只在关键的时刻出手,比如,穿屋架、竖柱、上花梁、连接屋架、掌握屋架的平衡度等。这些重要的环节,木匠李都会在一线指挥,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起房子是万年桩,一户人家要起一所房子不容易,不能在自己手里出现任何闪失,也不能坏了自己木匠世家的名声。”

  竖柱是让木匠李心里最为激动的时刻,因为整个竖柱现场,他成为了绝对的指挥,所有帮忙弟兄都会密切地配合他的手势和声音,把一贴一贴的屋架竖立在地面上。听着竖柱时的号子,看到屋架拔地而起,木匠李心里就会充满了成就感。屋架竖好并穿好横枋、支好撑杆后,要举行“上梁”仪式。木匠李会安排主人家在屋架正中供起鲁班牌位,让两名徒弟爬到中间两贴屋架的正上方,丢下两根绳子。这时,木匠李亲自为鲁班牌位上香之后,便顺着一架楼梯攀援而上。木匠李边爬边说“脚踏云梯步步高,今日我来上紫梁,千年松,粗又长,昨天你是树中王,今日拿你做紫梁。”“放下绳子长又长,今日拿你拴中梁,左边拴的鲁班扣,右边拴的龙凤口。一根绸缎红又红,挽个狮子滚绣球。”说到这时,另外两个徒弟就把花梁的两端用绳子拴好。木匠李接着说:“中梁起,中梁起,中梁拉到半中腰,荣华富贵天天到,中梁拉到中柱口,荣华富贵代代有。”这时,花梁已被两个徒弟拉到了屋架顶端,木匠李也到了屋架顶端。木匠李就命令他的两个徒弟“一敲金,二敲银,三敲五谷丰登,四敲六畜兴旺”,两个徒弟每人用锤敲击四下,就把花梁和屋架顶端留着的槜口连接在了一起。接下来就是“打泡梁”仪式。用米面做的“泡梁粑粑”、冷水、糖果、瓜子、松子、核桃等被木匠李依次提上了屋架顶端。这时,木匠李会说“泡梁泡梁打向五方,一打东方甲乙木,二打南方丙丁火,三打西方庚辛金,四打北方壬癸水,
五打正中戊己土,荣华富贵,金玉满堂。泡梁泡梁撒向五方,男女老少都来抢,老人捡得寿延长,小孩捡得读书强,男人捡得身体壮,女人捡得更漂亮。”接着,木匠李就会把瓜子、糖果、松子、核桃等物品依次撒下来。底下的男女老少就会去抢“泡梁”,大家正在高兴,忽然一壶冷水从天而降,来不及跑的人自然会被淋得一身湿,惹得大家哈哈大笑,整个竖柱仪式就结束了。待过了竖柱客,过上两天,便开始舂墙、钉椽子、盖瓦,大约四五个月时间,一所房子才能起好,如果主人家条件好一些,一般就接着进行装修,也有些人家,房屋起好后几年都装修不起的。

  木匠李由于要做的活路多,一般在起房、装修比较关键的时刻才去几天,平时就安排徒弟去做,他还要去别的人家去指挥建房呢,不可能长时间地在一所房子上磨洋工。

  这样,在二十六岁那年,木匠李终于为自己建了一所瓦房,娶妻生子,奉养老母,日子过得虽然辛苦,但也和和美美。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木匠李的儿子在七岁那年,和几个小伙伴在家里玩,他们抓到了一只老鼠,就用一根线把老鼠的脖子拴住,然后用火柴把老鼠的尾巴点燃,结果线被烧断,老鼠很快地蹿进了圈房里,引燃了圈里的干草,由于没有大人在家,等村里人知道信息赶来把火扑灭后,房屋已经烧得不成样子了。他的儿子害怕了,跑到山上躲了起来,村里人找了两天才把他从村外的山林里找了回来。

  木匠李没有打骂儿子,他对儿子说,“房子不在了,还可以重新起,但你要是不在了,我活得还有个什么劲呢?”好端端的一个家,眼看着又到了一穷二白的困境。于是,木匠李搭建了一点简单的房子,让一家人暂时有个住所。他就更加辛苦地出去干活,暗下决心要早日重新把房子建起来。功夫不负有心人,辛苦了五六年之后,一所崭新的瓦房又在原地矗立了来,他们家的日子也一天天好了起来,木匠李终于又在村里人面前伸直了腰杆。

  木匠李的儿子一天天长大了,他初中毕业后回了家,跟随父亲学了两三年的木匠手艺,却只有达到“钉子木匠”的水准。于是,他不愿再学木匠了,和村里人一起外出打工,做苦力活,几年后积攒了一点钱,回到家乡,成家后带着媳妇在县城里开了一个小餐馆,由于价格公道、菜也做得好,生意很红火,赚到了不少的钱。后来,他又把餐馆开到了丽江,专门经营驴肉,很受各地游客的喜爱,他也赚了个盆满钵满。

  几年前,木匠李的儿子回了一次家,和木匠李商量,要把家里的瓦房拆了,在原地重新建一所钢混结构的住房。木匠李起初一直不肯同意,因为他对瓦房有着太深的感情,那每一根木料、每一片瓦,都曾经见证着他的付出与辛劳。后来,老伴对他说“你对瓦房有感情,这家里人都知道,可儿子小时候把家里的房子烧掉了,他心里难道对房子没有感情吗?他这是要还上儿时的这笔良心债啊!”木匠李最终也就没在坚持。

  虽然木匠李不太懂得钢混结构房屋的建造方法,但在建房过程中,他每天都坚守在工地上,指点着,比划着,这时,他面色红润,仿佛又回到了年轻时帮别人建房时的情境中。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 本帖最后由 杨春山 于 2013-7-15 21:11 编辑 ]
2#
 楼主| 发表于 2012-7-29 22:57 | 只看该作者
再发篇人物文章,请各位文友批评。这是我今年新开的一个系列,五十篇,计划写作时间一年半,特别希望得到大家的指导和批评意见,以便把这个系列写好。问好各位文友!
3#
发表于 2012-7-30 04:54 | 只看该作者
写活、写好一个人物,关键在于写到“点”子上,以“点”带面,反映人物的整体面貌,这就是写人物的“画龙点睛”法。,其方法主要有三::突显“亮点”、探寻“看点”、传递“观点”。即不仅要写出人物的亮点,还要探寻人物亮点背后隐藏着的鲜为人知的秘密;不仅要写出人物亮点背后的秘密,还要传递人物与受众的情感共鸣点。突显人物“亮点”人各有特征和特点,才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世界。人物的“亮点”,在于有与众不同的闪光点和独一无二的模范点。没有亮点特征的人物,很快会被淹没于受众视野中的茫茫人海里;“千人一面”的人物,只会加重读者的“审美疲劳”。因此,抓住人物的闪光点,凸显其亮点,使人物形象放射出夺目、耀眼的光芒,这样的人物才能给读者留下难忘、深刻的印象。
4#
发表于 2012-7-30 05:02 | 只看该作者
挖掘人物性格,要靠这个人物最典型的细节来完成;细节典型,这个人物就会呼之欲出。其他细节,要围绕烘托这个人物来选择,如果细节不利于反映这个人物,就要精简或者舍弃。
5#
发表于 2012-7-30 08:42 | 只看该作者
将一方风俗和一个农村人物写得活灵活现,农村长大的一辈,很有同感。文章切入点很好,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6#
发表于 2012-7-30 08:44 | 只看该作者
春山的人物系列散文我已经注意到了,因为带有浓郁的地方色彩,所以人物也就有了符合地方色彩的灵性,人物勾勒无论从轮廓到线条,从外表到内涵都有了呼吸的景象,欣赏!
7#
发表于 2012-7-30 08:56 | 只看该作者
欣赏如此自然而亲切的叙述,让一个乡村的能工巧匠仿佛呼之欲出。细节丰盈,跨度经年,有血有肉,兼有民俗的价值和趣味。体会与欣赏:)
8#
发表于 2012-7-30 09:33 | 只看该作者
人物的朴实与憨厚,农村人最平凡而又最伟大的真实写照。
9#
发表于 2012-7-30 09:46 | 只看该作者
这个木匠有个性有生活,三次造房各有不同,而第三次建房,虽则不再亲自动手,但体现了儿子长大了,且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隐藏着木匠李的技艺一天天随时代与经济发展而不再风光。
10#
发表于 2012-7-30 11:24 | 只看该作者
先提
11#
发表于 2012-7-30 16:08 | 只看该作者
俗话说家有余粮,遍地挡墙,老木匠因有手艺是个有钱的人!
12#
发表于 2012-7-30 17:07 | 只看该作者
乡村木匠,作为民间艺人,也是传统文化的传承人,他们一生也是世道变迁的缩影!
13#
发表于 2012-7-30 17:13 | 只看该作者
“汉人有钱起房子,彝人有钱买娃子”……拜读了,好作品!赞一个,顶起来!
14#
发表于 2012-8-1 18:20 | 只看该作者
一个普通的木匠,与房结下三次缘份,一次次的建造一次的辛劳,都是努力和爱心的所在。
15#
发表于 2012-8-1 18:23 | 只看该作者
写人物,关键是表现精气神,不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5-21 09:53 , Processed in 0.054159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