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1598|回复: 7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哑叔

[复制链接]
1#
发表于 2004-6-4 09:32 | 只看该作者

[原创] 哑叔

  村里的路,原本是一条又弯又窄坑坑洼洼的泥土路,冬天尘土飞扬,夏天一点雨水就开始翻泥浆。如今,那条路已被修筑成一条宽阔的柏油大道,平平展展地向外延伸着,通向四面八方,村里人走在路上,便心升一种自豪的感,于是,自然而然地便会想起哑叔。

  哑叔在村里谈不上德高望重,小时候,他是一个不会说话的孩子,慢慢地,他老了,成了一个善良忍隐的长辈。哑叔普通的再没有那么普通。

  哑叔的哑,不是先天的。哑叔三岁的那年,跟着他娘去老林里给他爹上坟,一阵旋风刮来,昏天黑地,把他娘俩刮到,等到娘俩爬起来的时候,哑叔从此再也不会说话了,于是有人传说那是鬼魅作怪,说哑叔家上辈子一定有人不孝,所以在他这一辈子上惩罚了。因为这个缘故,长大后的哑叔一直没有娶上媳妇。

  哑叔后来倒是有了一个养子。

  哑叔的养子以前叫五子。哑叔收养五子的时候,五子才四五岁,瘦小的孩子,浑身脏兮兮的,哭哑了嗓子坐在一户人家的门槛上。问他,只知道叫五子,再问他,家是哪里?就摇头。

  有着高门槛的那户人家姓杨,男人在外面工作,是当年村里惟一生活好一点的人家。杨家的老婆早上开门看见了五子,巴掌一拍,跳着脚骂五子的父母:好个虎狼不如的爹娘呀,怎么忍心把个活生生的奶娃娃扔下?!可怜的孩子,狠心的父母!一直骂到嘴角泛起白沫。可骂归骂了,可怜也归可怜了,当杨家男人迈着官步走出门来领孩子的时候,杨家老婆一把把男人拽回了家,大门一插,再也不出来了。
  
  正是大荒年,又是青黄不接的日子,全村的人都围着五儿唏嘘不已,就是没人愿领,敢领。不是不愿,更不是不敢,那时计划生育政策还没有这么严,就是怕养不活。都是一大家子人家,拖儿带女的,自己的肚皮还填不饱呢,哪里去敢再添一张嘴巴?

  村上一个光棍,叫郭福,就是上面说的哑叔,推开众人,打着手势和围观的乡亲比划了再比划,他伸出食指,指指孩子,再伸出大拇指,指指自己,众人点点头,哑叔郑重地拾起孩子,转身抱回了家。

  进了门,哑叔拍去孩子身上的黄泥巴,从箩筐里翻出一个黑巴巴的窝头,递给他,比划着:从现在,哑叔就是五子的爹,五子就是哑叔的儿子了。窝头真香,小五子大口小口地吃着,小嘴吧唧吧唧,好几次差点噎了。
  
  哑叔手很巧,能编篓、编筐,用玉米叶子编村里人当座位坐的蒲团,然后拿到四乡集市上去卖,哑叔用这些钱供郭强穿衣、吃饭。
  
  慢慢地,五子长大了。八岁的时候,村子里建起了小学校,老师联合村长,动员哑叔送五子上学,并给五子起了个名字响亮的名字,叫郭强,这时的五子才真正地随了哑叔的姓,这才让人觉得五儿真的与哑叔有点血脉相承了。
  
  哑叔送郭强去读书。他用很软的白皮柳,给郭强编了一只精致的小包,挂在郭强的肩上,走起路来一荡一荡,哑叔咧着嘴开心地笑。他用手和郭强比划着:一定要读好书,不然就打他的光屁股。当郭强真的逃学的时候,哑叔却怎么也下不去手。哑叔虽然没有娶妻生子,却对养子有说不出的感情。

  为了供郭强读书,哑叔还上山打柴、下河捞鱼、砸石子、拾粪、捡纸屑,什么换钱他干什么。冬天,一双编篓的手裂开一条条的血口,夏天,一双下河的腿被河泥浸得肿涨,哑叔也一点不在乎。
 
  郭强很争气,学习成绩一直是班级里的第一,从村里一直上到县里的一中。也该他有福,国家头一年恢复高考,第二年郭强高中毕业,一下子在县里考了个头名状元,被西北一所大学录取。临走,郭福流着泪在郭强面前咿咿呀呀地比划,好好上学,学完了早点回家。此时的郭强,也暗暗在心中发誓,一定好好读书,将来参加了工作,有了钱就想法子去找亲生父母。
  
  郭强大学毕业那年,正是改革浪潮迭起,到处声呼下海的时候,郭强深受影响,他没有按照养父的话去做——回老家,而是果断地留在了西北的一个新开发的城市,创建了自己的公司。因为,郭强隐约记得,自己是西北人,父母就是领着他从这一带到东边那个贫困的小山村的。

  经过几年的摸爬滚打,加上他的灵活应变,郭强的公司效益一直很好,很快,便拥资金一千万,成了知名的名牌公司,当地的首富。

  有了经济基础,郭强开始实践自己的誓言,除了自己,还出资雇人到处打听失散多年的父母的下落,他不相信当年是父母遗弃了自己,他想他们一定有什么苦衷,他为找到亲生父母而到处奔波,三十多岁了还没有考虑结婚成家。
  
  经过六七年的寻觅,郭强终于打听到了自己生身父母的下落,所幸的是他们还健康地活着。和两位老人见面的那天,郭强久久地跪拜下去,拥着父母抱头痛哭,哭完,两位老人异口同声:这许多年,那杨家,对你好不好?
  
  郭强一愣,哪个杨家?
  
  两位老人流着泪,说,当年,我们要饭到那个小村子,看到一户人家较富裕,就把你放在他们家的门楼下了,一心让他们收留你。想必是他们收留了你了。
  
  郭强听了,怔怔地,半晌没有说话。

  那天晚上,郭强失眠了,在床上翻来覆去,脑海里全是哑叔的影子,哑叔编筐时手上裂开的血口,哑叔到河里摸鱼冻裂的腿脚,哑叔送他上学时开心的笑……

  在家里住了半月,郭强就开始收拾行装,被他的母亲急忙拦下,急什么哟,好不容易见了面,在家好好呆几天,妈给你做好吃的,妈还记得你小时候喜欢吃什么,你多少年没有吃到家里饭了!

  然而,郭强还是走了,经过一天一夜的急赶,他终于回到了那个养他长大的小村庄,走进那所熟悉的破落的小院。

  十几年不见。哑叔已经老了,病着,脸色黄黄的,恹恹地躺在床上。他用浑浊的老眼打量着眼前的郭强,用粗糙的大手抚摸郭强长了胡茬的脸,只是除了流下浑浊的老泪,再也没有比划什么。儿子就站在眼前呢,看着长跪不起的儿子,哑叔竟然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
  
  这几年,村干部觉得哑叔过的日子苦,于是去找哑叔,想把他纳入五保户,条件是,让他与郭强脱离父子关系,哑叔生气,一通摇头跺脚,老泪纵横,再也不理村干部。

  哑叔的生命在郭强的精心照料下又延续了一年。在这一年里,郭强出资重新修了通向往村外的那条山道,那条路修筑的宽宽阔阔、平平坦坦,向外能通四面八方,那条路从此过往着数不清的车辆,以及赶乡集做买卖的人家。

  一年以后,哑叔病重死去,死后的哑叔便是由乡人顺着那条新修的大路一直送到老坟上去的。按照哑叔的意愿,丧事没有大操大办,然而那天,哑叔的灵位由郭强抱着,披麻戴孝引幡指路,棺椁后面,自愿跟来去了许多知晓哑叔身世的乡亲。

  老人们望着那条路,喃喃自语:走那么好的路去老林入殡,那是哑叔一辈子行好修来的福。

  有人衣锦还乡,白的黄的明明晃晃,然而,面对这些,村里人的眼睛眨都不眨,叙起旧来,不谈别的,话一出口,依旧是先提哑叔,感慨着:要不是哑叔,俺们至今也走不上这么好的路。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2#
发表于 2004-6-4 09:33 | 只看该作者
浓浓乡村味,浓浓的情怀。
姐姐好。
3#
发表于 2004-6-4 10:13 | 只看该作者
这篇作品写的棒极了,哑叔的形象很感人,他默默无闻地在万千艰辛中养大了郭强,并使得他出类拔萃,不容易,郭强寻找父母的行为也可以理解,最后回乡说明了他还是一个讲良心的人,小说就是在这样的氛围里结束,不错!!
4#
发表于 2004-6-4 10:14 | 只看该作者
恕老朽直言,小说散了些,哑叔和五子都没有立好。另外小说的题目也不太准确。
一孔之见,仅供参考。
5#
发表于 2004-6-4 10:16 | 只看该作者
 好一个可亲可敬的哑叔。
6#
发表于 2004-6-4 10:29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纪慎言 发表
恕老朽直言,小说散了些,哑叔和五子都没有立好。另外小说的题目也不太准确。
一孔之见,仅供参考。


若荷你多听听先生的意见,题目是与整体题材不协调,小了,重点可不是那条路,而是哑叔这个人。海不如叫《哑叔》好呢?一孔之见!
7#
发表于 2004-6-4 10:42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山里娃 发表
若荷你多听听先生的意见,题目是与整体题材不协调,小了...

我也觉得老山说得有道理,请大姐思考一下。
8#
发表于 2004-6-4 10:54 | 只看该作者
老人们都说,走那么好的路去老林入殡,那是哑叔上辈子积下的福。
但愿世上多些像哑叔这样的人。
9#
发表于 2004-6-4 11:06 | 只看该作者
若何姐好文啊,值得光芒认真学习几天~~~~~~
10#
发表于 2004-6-4 11:17 | 只看该作者
问若荷姐姐好!若荷刻画了一个可敬的哑叔,也用简单的几笔刻画了一个对比人物杨家老婆,更加升华了本文主题的意义!学习了!
11#
 楼主| 发表于 2004-6-4 11:19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山里娃 发表
若荷你多听听先生的意见,题目是与整体题材不协调,小了...


来这里就是要听大家的意见的,那就改成《哑叔》好了。
12#
 楼主| 发表于 2004-6-4 11:25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袁和鲁 发表
浓浓乡村味,浓浓的情怀。
姐姐好。


好,多指导,当斑斑了,祝贺!
13#
 楼主| 发表于 2004-6-4 11:26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山里娃 发表
这篇作品写的棒极了,哑叔的形象很感人,他默默无闻地在万千艰辛中养大了郭强,并使得他出类拔萃,不容易,郭强寻找父母的行为也可以理解,最后回乡说明了他还是一个讲良心的人,小说就是在这样的氛围里结束,不错!...


哪里,不好,谢谢了。
14#
 楼主| 发表于 2004-6-4 11:27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纪慎言 发表
恕老朽直言,小说散了些,哑叔和五子都没有立好。另外小说的题目也不太准确。
一孔之见,仅供参考。


纪老师的指导若荷每次都记着呢,谢谢纪老师!
接受山斑的建议,改成《哑叔》好不好?
15#
 楼主| 发表于 2004-6-4 11:32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袁和鲁 发表
我也觉得老山说得有道理,请大姐思考一下。


接受,请两个斑竹帮着改一下题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14 09:26 , Processed in 0.053319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