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110|回复: 2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学会欣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0-24 09: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就在最近,我慢慢喜欢挤出时间看看江苏电视台和四川台的娱乐节目,无论从哪个角度去阅读,这样的相亲节目,都会让人眼睛一亮。

    相亲类节目,在如今的快餐文化中,无论爱的成分浓与淡、重与轻,重要的是男女相亲的过程和曝光率,帅哥和美女,成与不成,关键要看是否互相欣赏。曾经与朋友讨论过类似的问题。她问我:如果有一天,她也想去参加这节目,会不会让朋友耻笑?或者众叛亲离?我的回答是:挑战情感,有时是疯子所为,有时是物欲横流环境下的一次折射。美的东西,总是萦绕在我们各自的心中,其追求的过程,完全在于自己的选择,幸福有时就在身边,有时也很遥远,如果选择媒体曝光,能增加自己对幸福的驾驭和把握,也不失对自我生活高度的比对。

    前不久,成都商报和华西都市报报道,莫言待在闺中还未出世的一则书稿,从最多值20万元,到莫言获诺奖后的一夜之间增值一百万。老实说,我没听过莫言这个名字,也从没读过莫言的作品。对于莫言获奖,我估计莫言自己也像魔幻般始料不及。一个诺奖,让莫言蜚声在外,享誉中国文坛,让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一个高度。不但莫言没想到会有这样的效果,就连我这个平时并不孤陋怠惰的人,也没有想到,还能有一位中国作家走向诺奖的领奖台,而去仔细研读中国大家们梦幻般的文字和力作。这是有关欣赏的缺陷问题。

    在自己一撂撂书里,还真能找到莫言的影子。那是因为自己还算文化人,因为赶时髦,不知何时买了一本《蛙》。我没读过莫言的作品,这并不代表贬损莫言获诺的文学成就。就如同无聊和孤独时,自己写一些自认为有感悟的诗歌,来麻痹自己、慰藉自己,孤芳自赏,自娱自乐。从莫言获得诺奖,就如同自己欣赏在世或已故的大家中,我能读过的优秀作品也是屈指可数,但这并不表明这些优秀的中国作家,他们的作品就不优秀。这还是一个欣赏的问题。

    就像如今热衷的电视娱乐相亲节目,因为欣赏,才有舞台和空间。拿莫言来说,从莫言获奖后持续不断的“莫言热”,从追捧到诋毁,这些五花八门的行为,让人看不懂,甚至感觉颇为费解。作为一个与文学打交道和以文字算是糊口的人,虽懒散且孤芳自赏,至少对文字还有最基本的坚守和心存敬畏。虽没看过莫言的文字,但至少不敢妄评,这是起码的人品和道德底线。对于很多国人来说,从电视、报纸、到数字媒体,对诺奖的获得者莫言的报道,在如今的市场经济下的人心浮躁,没多少耐心阅览文学的国度,会对一个以文字为生计的文学奖反应如此激烈?在成都书市,莫言的作品两三天之内被一抢而空,这些现象,无论是官方行为的趁机作秀,还是挖苦嘲讽,棒杀或捧杀之后的过度消费,都让一个依靠作品为生计的作家赢得的几百万文学奖项,变得愈加魔幻。这确实让我这个与文字沾边的人,或多或少感觉有点不真实起来。

    从报纸、电视到网络,莫言热,热出了一个高度。据最新消息,莫言家乡山东潍坊高密,欲投资6.7个亿打造旅游,升格高密的高度,被冠名什么“中国高密”,还要花上千万种植万亩红高粱,当地政府官员还劝说莫言之父修缮莫言旧居。一个诺奖,也确实看得出文化和经济的效应链。在文学刊物几乎无人问津,濒临倒闭的语境下,中国的文学获诺奖也算对中国的文化人多多少少算一次安慰,这是文化人对文学追求的一次欣赏。虽然这个步履漫长,抑或对文学冷漠的当下,但毕竟中国走出了获得诺奖的莫言,也算文学的一次盛宴,也算文学人的一次安慰和欣慰了。

    现在是快餐文化,我不知“莫言热”能否热多久。一周?一年?十年?还是一生一世?就像我现在喜欢看相亲类娱乐节目,或是我的一位闺蜜欲试走进非诚勿扰这样的窗口,欣赏的热度能持续多久,我自己都不得而知。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就像我告诉闺蜜的心思:只要你能欣赏自己的另一半,抱一个完整的自己,如同我们身处的世界,树叶有千万片,男女有千万种,不一定都要相守和都要相爱,只要你能先学会欣赏对方,这就足够了。

(2012.10.24)

2#
发表于 2012-10-24 10:18 | 只看该作者
学会欣赏,生活更美好。
3#
发表于 2012-10-24 10:18 | 只看该作者
大凡国际热火的东西,等国人运用之后,将会变得新意无痕。奥运会及奖牌如此,文学和奖项亦如此。
西人的标杆有西人的文化底子,华夏的境界有华夏的文化暖床。诺贝尔奖无缘中国作家只是评价的标准不同而已。今次莫言获奖与莫言的作品更是无关。莫言不获奖依然是中国有分量的作家,莫言获奖了,也不会提升莫言作品的品质。国人对莫言的热衷不会太久。

问好。
4#
发表于 2012-10-24 10:59 | 只看该作者
唯有希望“莫言热”带动中国文学热,而不是成为商业或者政界炒作的工具。莫言莫言以才说话才是正理,任何的喧嚣和热闹都不过是一时风景,真正能传承的东西是要历史来见证的。
5#
发表于 2012-10-24 11:1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木门长子 于 2012-10-24 10:59 发表
唯有希望“莫言热”带动中国文学热,而不是成为商业或者政界炒作的工具。莫言莫言以才说话才是正理,任何的喧嚣和热闹都不过是一时风景,真正能传承的东西是要历史来见证的。


窃以为文学已经很热啦。呵呵呵
6#
发表于 2012-10-24 11:42 | 只看该作者
  这是一篇有一定深度的文章,直击中国社会的某些现象和人们对文化的商业化的状况和追风热,说明学会欣赏,才能使美好的东西真正发挥它的价值,长久地传承下去。
  问好版主!
7#
发表于 2012-10-25 11:02 | 只看该作者
和现实相联系,有一定的思考,问好。
8#
发表于 2012-10-25 11:13 | 只看该作者
学会欣赏是种好态度,需要一个持续不断的学习过程。
9#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5 20:4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从容 于 2012-10-24 10:18 发表
学会欣赏,生活更美好。
谢谢你的提读,远握问好
10#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5 20:5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海凹 于 2012-10-24 10:18 发表
大凡国际热火的东西,等国人运用之后,将会变得新意无痕。奥运会及奖牌如此,文学和奖项亦如此。
西人的标杆有西人的文化底子,华夏的境界有华夏的文化暖床。诺贝尔奖无缘中国作家只是评价的标准不同而已。今次莫言 ...
也问好你吧。
11#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5 20:5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木门长子 于 2012-10-24 10:59 发表
唯有希望“莫言热”带动中国文学热,而不是成为商业或者政界炒作的工具。莫言莫言以才说话才是正理,任何的喧嚣和热闹都不过是一时风景,真正能传承的东西是要历史来见证的。
感动你的解读。
12#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5 20:5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袁光熙 于 2012-10-24 11:42 发表
  这是一篇有一定深度的文章,直击中国社会的某些现象和人们对文化的商业化的状况和追风热,说明学会欣赏,才能使美好的东西真正发挥它的价值,长久地传承下去。
  问好版主!
谢谢你的鼓励哈
13#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5 20:5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zfx875206 于 2012-10-25 11:02 发表
和现实相联系,有一定的思考,问好。
谢谢阅读,问个好~~~
14#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5 20:5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青衫子 于 2012-10-25 11:13 发表
学会欣赏是种好态度,需要一个持续不断的学习过程。
谢谢解读。
15#
发表于 2012-10-25 20:59 | 只看该作者
学会欣赏。文章有莫言获奖写起,所传达的是一种人生态度。文章的思考和理据,都很有说服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16 08:43 , Processed in 0.049737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