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6810|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司马迁发愤著《史记》的突出表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0-30 17: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茉莉/文


    司马迁从元封三年(公元前108)为太史令后开始阅读、整理史料,准备写作,到太始四年(公元前93)基本完成全部写作计划,共经过十六年。这是他用一生的精力、艰苦的劳动,并忍受了肉体上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拿整个生命写成的一部永远闪耀着光辉的伟大著作。   



    司马迁在创作中特别突出的表现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  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


    司马迁撰写史记,态度严谨认真,实录精神是其最大的特色。他写的每一个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都经过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并对史实反复作了核对。司马迁早在二十岁时,便离开首都长安遍踏名山大川,实地考察历史遗迹,了解到许多历史人物的遗闻轶事以及许多地方的民情风俗和经济生活,开扩了眼界,扩大了胸襟。汉朝的历史学家班固说,司马迁“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也就是说,他的文章公正,史实可靠,不空讲好话,不隐瞒坏事。班固高度评价了司马迁的科学态度和史记的记事翔实。

  

    司马迁要坚持“实录”精神,就必须面对现实、记录现实,这就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忌讳”的问题。可是他在给人物作传记时,并不为传统历史记载的成规所拘束,而是按照自己对历史事实的思想感情记录。从最高的皇帝到王侯贵族,到将相大臣,再到地方长官等等,司马迁当然不会抹杀他们神奇、光彩的一面,但突出的是揭露他们的腐朽、丑恶以及对人民的剥削和压迫。尤其揭露了汉代统治阶级的罪恶。他虽是汉武帝的臣子,但对于他的过失,司马迁丝毫没有加以隐瞒,他深刻揭露和批判了当时盛行的封禅祭祖、祈求神仙活动的虚妄。在《封禅书》中,他把汉武帝迷信神仙,千方百计祈求不死之药的荒谬无聊行为淋漓尽致地描绘了出来。


                          二、      具有爱憎分明的立场



    司马迁爱憎分明的感情在史记当中表现得非常充分。他高度评价了秦末农民大起义。陈涉出身贫农,是农民起义的领袖,可司马迁却将他和诸侯并列,放在“世家”当中来叙述。对于一个封建史学家来说,能做到这一点是非常不容易的。他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将陈涉和古代有名的帝王——商汤和周武王相提并论,同时明确地指出,只要封建帝王暴虐无道,人民就有权利起来推翻他。陈涉领导的这支农民军虽然没有取得成功,但却掀起了波澜壮阔的秦末农民战争,最后终于推翻了秦朝的无道统治。对陈涉首先起义、推翻秦朝的历史功绩,司马迁是完全持肯定态度的。



    对于历史上许多忠于祖国、热爱人民的英雄人物,司马迁也大加赞赏。他当年游历时,曾到过湖南长沙北面的汨罗江,并在江畔凭吊了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这次凭吊极大地影响了司马迁,他的心灵中深深地印入了屈原的诗篇和一生的遭遇。在给屈原作传时,他认为屈原可以同日月争辉,并愤怒地谴责了楚国贵族统治者不辨忠奸的丑恶行径。



    当年,司马迁还曾到湖南零陵郡瞻仰舜的葬地,对舜的事迹作了实地考查。后来在写史记时,他便把舜的事情写在《五帝本纪》里,赞扬他忧国忧民的高贵品质。



    在《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司马迁也非常推崇“完璧归赵”和“将相和”故事中的主人公——蔺相如和廉颇,对他们的爱国行为大加赞赏。



    司马迁一开始就对比着来写:“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蔺相如者,赵人也,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文章一开端,就概略介绍人物,着重写廉颇的战功、地位、威望,与出身低微的蔺相如形成对比,为廉蔺茅盾伏笔。




    接着,文章叙述“完璧归赵”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人物栩栩如生。蔺相如的大智大勇,光彩照人,脱颖而出。到“渑池会”,司马迁笔下的故事情节更加扣人心弦。在“渑池会”中,蔺相如胆识过人,终于挫败了秦王的阴谋,维护了赵国的尊严。



    文章结局:“廉蔺交欢”,故事非常感人。相如顾全大局,不与廉颇争列;廉颇为此深受感动,负荆请罪,终于团结抗敌,结成生死之交,传为佳话。双管齐下,一件事情表现了廉颇蔺相如两个人物的爱国精神。




    在《史记》中,司马迁还歌颂了那些为了反抗强暴,置自身性命于不顾的刺客以及救人急难、见义勇为的游侠。



    比如“凤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返”的荆轲,为报燕太子丹的知遇之恩不惜只身刺秦王,最终血溅秦廷。司马迁对这些人物进行大胆的歌颂,实际上便是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赞赏人民反抗强暴的愿望。




    司马迁对名医扁鹊、谆于意等有益于人民的人,用很长的篇幅记录了他们的生动事迹和医学理论。这些人在当时都没有社会地位,可在司马迁的心目中,他们远比某些王侯将相高贵。



    对封建统治者的丑恶面貌,司马迁也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并无情地揭露了统治阶级的罪恶。比如《酷吏列传》一共为十个残暴冷酷的官吏作传,其中汉武帝的臣子就有九人。汉武帝当时重用张汤,这里描写的是张汤为小吏时好用计谋来制服人的情况。张汤得势后,与赵禹一起制定了各种残酷的法令,其中有一条叫“腹诽之法”,即不管有罪与否,只要被指控为对朝廷心存不满,就可以据此治罪。张汤不仅善于巧立法令名目,而且还会迎合汉武帝的心意去处置“犯人”。在他的主持下,往往一个案件会使无数人家受到牵连,以致杀人如麻,视人命如草芥。这些人的罪恶活动都被司马迁记录了下来,他便是通过这些文章对汉武帝时期专制统治的残酷和黑暗加以暴露和控诉的。



    司马迁的进步历史观和敢于揭露帝王过失的大胆作风值得肯定。对于历史的演进过程,他的思想也比较完整。他在给予历史正确的评价后,又充分肯定了历史是不断发展进化的这一结论。


                   三、《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鲁迅先生曾说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也就是说作为一部规模宏大、体制完备的中国通史的史记,同时也是一部非常优秀的文学作品。

    在司马迁的笔下,篇幅不多的文字就能非常生动地刻画出一个历史事件或一个历史人物。



    例如,对《田单列传》中田单防守即墨城的描写。田单用了六条妙计大胜燕国,使齐国得以恢复。“火牛阵”便是其中最重要的一条计策。晚上,田单将紫红色的带有龙纹的布帛披在一千多头大牛身上,又在其角上绑上锋利的刀剑,用油浸透它们的尾巴,再用火点着。于是,一千多头牛带着熊熊火焰,像怪兽一样冲进了燕兵的阵地。而齐国士兵也拿着武器冲向了敌人,还有一些人敲锣打鼓,高声喊叫,以壮声势。摸不着头脑的燕兵吓得争相而逃,结果被杀得丢盔弃甲,燕兵的尸体遍布于战场上,齐国大获全胜。司马迁虽着墨不多,可“火牛阵”就如一幅图画一般出现于读者的脑海中。



    司马迁还栩栩如生地刻画了不同类型的历史人物。他对西楚霸王项羽的描写非常精彩。巨鹿战役中,项羽率领大军渡河,然后沉掉所有的船只,并下令只允许带三天的粮食,这便形象而又具体地刻画了项羽破釜沉舟、与秦军决一死战的决心和气概。





    项羽的军队一个抵十个,消灭了数量上远远超过自己的秦军,在推翻强秦统治的战争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项羽在战斗结束之后,召见各路将领,当他们进入项羽的辕门时,没有一个人敢抬起头走路。这是对项羽威风的描写。



    对项羽被围的场景,司马迁描绘得更是感人。项羽被围垓下,慷慨而歌:“力拨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司马迁通过这歌声,完全刻画出了这位英雄在失败以后时慷慨悲壮,而又无力挽回失败命运的复杂心情。



    接下来,司马迁又对项羽突围后,在东城决战时的勇猛作了描绘。当时项羽只剩下二十八个骑兵,当几千名追兵迫近时,项羽圆睁双目,怒喝一声,把汉军吓得后退了好几里。原文如是说:汉军围之数重。项王谓其骑曰:“吾为公取彼一将。”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与其骑会为三处。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乃谓其骑曰:“何如?”骑皆伏曰:“如大王言。”看到这样的描写,不禁使人觉得这位失败的英雄似乎就在眼前。



  再如,司马迁描写汉高祖入关时与民众约法三章,充分表现出了一个政治家的风度。而汉高祖也具有好谩骂的流氓习气和随机应变的性格。有一回,韩信给汉高祖写信,要求封自己为假齐王。汉高祖非常生气,刚想发作,张良却在一旁暗示他别发作,他立即转过口风说:“大丈夫平定诸侯,要做就做真王,做什么假王呢?”这里用字也不多,却活灵活现地刻画出了汉高祖善于随机应变和玩弄权术的性格。



    司马迁在书中的叙述语言非常生动,人物形象鲜明。他广泛采用口头流传的谚语、成语、歌谣,而且不回避方言土语。他的语言是一种接近口语的“方言”,通常叙述和人物对话和谐一致,虽明快但含蓄,话外有音,值得玩味;繁复而简洁,不拘一格,各得其所,一般都为人物特征的描写服务。他刻画人物,说话口吻的描写最令人玩味,充分表现了人物的精神态度。为了突出人物形象,他还常常适当地强调、夸张。史记的人物传记之所以这么出色,是与司马迁驾驭语言的高超能力分不开的。


    一个人在遭到无辜的迫害以后,通常有两种选择:要么悲观消沉,要么发愤图强。而司马迁选择了后一条路。他秉着“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目的,将自己心中所有的“愤”全部倾注到史记的创作中去。司马迁独创了中国历史著作的纪传体裁,开创了史学方法上全新的体例。司马迁以个人传、纪为形式,以社会为中心记载历史,为后人展示了一部规模宏大的社会变迁史。无论在历史上还是文学上,司马迁都取得了光辉的成就。


    他那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崇高的人格将永远闪耀着不朽的光芒。他永远是我们心中的楷模,我们心中的指路明灯,我们心中永远不落的太阳!



[ 本帖最后由 茉莉 于 2012-10-30 17:18 编辑 ]
2#
发表于 2012-10-30 18:38 | 只看该作者
他那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崇高的人格将永远闪耀着不朽的光芒。他永远是我们心中的楷模,我们心中的指路明灯,我们心中永远不落的太阳!

文字厚实,彰显出较为扎实的历史知识和明锐的历史观!
3#
 楼主| 发表于 2012-10-31 07:5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曹国魂 于 2012-10-30 18:38 发表
他那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崇高的人格将永远闪耀着不朽的光芒。他永远是我们心中的楷模,我们心中的指路明灯,我们心中永远不落的太阳!

文字厚实,彰显出较为扎实的历史知识和明锐的历史观!



问好曹版主!谢谢曹版主!谢谢您为我的文章加了精华!谢谢您的鼓励!您的鼓励将激励我永远向前!再次感谢!祝您身体永远健康!工作特别愉快!
4#
发表于 2013-5-28 18:14 | 只看该作者
观点显明,欣赏佳作.
5#
 楼主| 发表于 2013-10-9 08:38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您朋友!问好朋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1-15 13:57 , Processed in 0.051116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