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816|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麻的结绳记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1-8 21: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麻的结绳记事



  大田里长着庄稼,一般都将麻种在比较零散的地块。巴掌大的一块地,老河滩,或者一块无法利用的盐碱地,就成了麻的安居之所。麻呢,也不嫌弃,一场夏雨,就长成水灵灵的一片。

  我那时大概不怎么喜欢麻,像高粱麻杆那么粗细,碧绿、掌形的叶片,或者叫鸭蹼状。有青麻,有红麻,青麻的皮颜色比较青,红麻的颜色却近乎于紫,那种近乎流溢的紫。青麻开白色的花,有些像百合,不过叶片没那么肥厚,味道也不太足。红麻的紫,于是流溢到花朵上,紫紫红红,倒是别有一番风情。但无论是青麻的白花和红麻的紫花,都是粉粉黄黄的蕊丝。麻杆太密,所以只有蜜蜂和牛蝇,嗡嗡嘤嘤在里面飞。蝴蝶只是远远低绕了一圈,怕伤了自己好看的翼翅,舍近求远,飞到一片空旷的河滩上,在一片野雏菊丛中流连忘返。

  村东有池塘,一株老柳斜跨在塘面。我那时比较好奇,为什么有人将好好的木头放进水里,并且栽了很多木桩子,上面覆了一层厚厚的塘泥。有时,我会觉得池塘里有一种好闻的气息,又说不上来什么感觉,在那些覆着的塘泥和木头上一蹦一跳,从池塘这边跳到池塘那边。其间,惊跑几只上来喘气的青蛙,压出很多从塘泥中溢出的水泡,吱吱地飘散在水面。那种气息就是从气泡里传来的,有点像熟透的苹果,晾了许久青草的味道。

  后来知道那是在沤麻。收麻要趁早,不能像收割麦子和玉米,要熟过劲了再说。青麻的皮还青,红麻的皮还紫,就割下来。不过,麻的表皮长着很多细细的小刺,收割时一定得注意。叶子上也有。我在小河滩上放羊,别人有羊鞭我却没有,用脚踹下一株麻,在小桥的青石板上用石块砸。不用担心会折断极坚韧麻的纤维,留下一截麻杆,做手柄;余下的砸出来的麻皮拧成三股麻花辫儿。羊在坡上偷嘴,回家时不好好走路,啪地一甩,还真有一点羊倌儿的架势。

  八月渍麻,一家人趁着月色在池塘边捋麻叶,削麻根,去麻稍。原来青青展展的植株被捋成光杆,捆扎在一起。二哥挽起裤腿下了池塘,一层麻捆一层塘泥,覆在上面。父亲在岸上叮嘱,不能偷懒,塘泥不得少了,沤出来的麻会生,到处有节,不好搓麻绳。

  很多麻沉浸在池塘里,谁家沤的麻,谁家在上面做个记号,几根木头拴在一起,以防塘泥散了,麻捆漂上来。

  麻沤好的时候,节令已经走到深秋。这时树上的叶子已经落尽,到处可见极高极远的天空。冬小麦种上之后,农家里的活儿就少了,这时,沤了两个多月的麻也该起塘了。所以这几天村东的池塘边,人来人往,麻皮腐败的气味儿混合着塘泥的味道,很是浓烈,像有点臭臭的豆瓣酱的味道,老远就能闻到。沤好的麻剥起来比较得心应手,轻轻一捋,从头到脚,只剩下一条白生生光光的麻杆儿。沤好的麻这时还不算韧性最好,要在水里洗净,晾干,就能像很多根细细长长的棉线,集成一束。

  其实,庄户人家的日子实在简单,但并不缺少生活的智慧。古时候的人结绳记事,大概也是用的麻绳。何日播种,何日嫁娶,何日盖房动土,就在麻绳上打上不同的绳结,挂在门框上,每天都能看见,相当于最廉价实用的记事本。

  家有喜事,把预备下的麻绳,用胭脂红浸染,大红的颜色配上大红的铺盖,看起来就让人觉得喜庆。哪天,你若看见谁家院子里染了胭脂红的麻绳,一准,不是嫁女就是迎娶新人。铺盖,家具,甚至报喜的大红公鸡,脖子上也系着一根红红的麻绳。震耳欲聋的鞭炮声,走几步就炸开一个,缓缓飘升的烟圈儿,向天上飞去,飞去,直到再也看不见踪影。

  月光下,院子里的虫声稍显嘶哑,毕竟是霜降过了。有人在月光下织簿。簿,用收割晒干的高粱杆儿,用拧好的麻绳,一根根像帘子一样连缀起来。可以作为民间的屏风。来客人了,农家小儿女在屏风后窃窃私语,客人在正堂上和主人推杯换盏,说着浓浓淡淡的光阴。乡下的簿,还有其他用途,晾晒棉花,地瓜干,方便透气,不轻易沾染泥土。过年时,蒸好的大白馒头点着红点,放在簿上冷却,不至于粘在一起,看起来面相更好,像白生生的孩儿面。

  日子,各有各的活法,各有维系的办法。大概,麻算是其中的一种。棉花,大豆,高粱,芝麻一类经济作物也是重要的。唯独麻,不曾有人给过什么名分。但麻又是无处不在的,就连驾驭一头老牛使用的缰绳,汲水用的井绳,无一不是用麻编织而成。

  白事,就是村子里有人寿终正寝,坎坎坷坷走完了属于自己的乡野之路,一口薄木棺材,一曲催人泪下的唢呐,飘落的纸钱,算是送一个籍籍无名的人走向另一个世界。腰系麻绳的,必是痛哭流泪的子女,如此哀恸的时刻,只怕只有一根麻绳才能体会血浓于水的真切含义。飘扬的雪,飘逝的魂灵,麻,作为生命最后的祭司,用一个近乎简陋的仪式,完成了身在乡野的使命。

  如今,只是偶尔还有人种下一小片麻林。青皮的青麻,紫皮的红麻,在夏末秋初的光影中摇曳。淡淡的花香,惹来几只蜜蜂,几只愈近却远的蝴蝶。我在斑驳的暮色中嗅了嗅鼻翼,一种清冽的气息在夜色中漫漶而来。

  麻沤好了,有人在起塘。




[ 本帖最后由 宋长征 于 2012-11-8 21:04 编辑 ]
2#
发表于 2012-11-8 21:14 | 只看该作者
  很高兴,又坐了宋老师沙发。
3#
发表于 2012-11-8 21:32 | 只看该作者
麻的结绳记事,勾起了儿时的回忆!
4#
发表于 2012-11-9 05:55 | 只看该作者
麻绳,是系在心上的疙瘩;麻绳,是拴住牛羊的纤绳;麻绳,绕了一圈又一圈,所以许多人走不出苘麻地。 曾经也写过一篇苘麻,贴在下面,互为印证。:lol
5#
发表于 2012-11-9 05:56 | 只看该作者
别样风情磨盘草

  长在毛茸茸的狗尾草边,磨盘草犹如挺拔的小树。乡间里能够长到2米高的草儿不多,只有蜀葵、芦苇、益母草和野灰菜,可以和它一争高低。


  家乡人将磨盘草叫苘麻,将它那磨盘状的蒴果叫苘饽饽。因为它的果实除了像磨盘,的确还像馒头状的饽饽。磨盘草果实近似圆柱状,外围是二十几个槽状的棱儿,如此奇妙的构造,大自然唯独给了磨盘草。放大后做体育馆外形,独特的形状可与北京的“鸟巢”媲美。磨盘草的叶腋间长长的花梗上,开梅样黄花,它也因此有了金花草的别称。磨盘草初生的蒴果呈绿色,白嫩的种子可以生吃,小时候下地砍草,我就常揪下它的蒴果“打牙祭”。磨盘草蒴果老熟呈黑色,内间的种实也变作了黑色,比高粱粒儿略小。听母亲说,饥荒年有人收集磨盘草的种实,炒熟了吃,因此保住了性命。磨盘草的叶子呈心状,两面密覆短毛,大而柔韧,村民在田间方便,是天然的手纸呢。小孩子们常常采了它的叶,放在指间打“啪”响。清脆,有趣。


  村里人种植磨盘草,是因为它茎干的网状纤维可以沤制出白色的麻来,所以磨盘草还有白麻的别称。秋天时节,将磨盘草连根拔起,打成人腰粗细的捆,然后运至水湾中沤泡,等到外皮沤发了,就可以剥取麻披了。民间有一则谜语:绿衣黄花个儿长,不进家门跳池塘,有朝一日来找寻,脱去一身绿衣裳。谜底便是沤麻。水中沤麻,是中国古代先民的发明。考古人员在浙江钱山漾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掘出了经纬分明的麻布。这表明,我们的祖先在五千多年前就会在水中沤取麻纤维了。在《诗经》的《陈风》篇中,有“东门之池,可以沤苎”的诗句,最早在文字中记录了在水中沤取苎麻。将磨盘草的麻纤维剥下,在水中摔打清洗,顺绺分披,就可以备来打绳了。


  农民过日子,从耕耘到收获,须臾也离不开绳子;农民过日子,从生活到养殖,须臾也离不开绳子。小时候看用手摇机打绳,看的手痒痒,大人们却嫌我们在眼前碍事,总轰我们离远点。先将磨盘草的麻丝,披纺成经绳,粗细全看续麻披人的手艺了。将均匀的经绳在一头固定,在另一头将三个摇把一齐摇动,等经绳叫足了劲,就可以用特制的有三个绳槽的木瓜来合股了。绳子经过合股,才可以使细经绳变作粗麻绳。打成的绳子用途各异,也便有了不同的称呼:提水的绳叫井绳,栓牲口用的绳叫缰绳,捆绑犯人的绳叫法绳,拖拉船只的绳叫纤绳,建筑测量墙砌地曲直的绳叫墨绳……


  绳子在用于生产生活的过程中,要打结才能使用。打结的门道可多着呢,有半结、双半结、八字结、平结、称人结,双套结、三套结、渔人结、营钉结、缩绳结、接绳结、系木结等等,学会打绳结,也是一项重要的生产技能呢。小时候,曾跟母亲学结八字结,将两个绳头在手上交叉,后用拇指压住,然后将右边的绳子绕圈,压住一个绳头,再将另一个绳头按进绳圈拉紧,一个八字结就完成了。看似简单的动作,让我学了好半天呢。中华民族,是富有智慧的民族,用绳子打出的茹蝶翩飞结、富贵开花结、五边菠萝结、水滴回菱结、团锦结、粉晶结,蝴蝶结等几十种花结,通称为中国结,外国人见了爱不释手,争相购买带回家作纪念品。


  磨盘草的麻披,可以用来纳鞋底。民间有一种A字形夹板,就是专门用来纳鞋底的。把袼褙按尺寸剪出鞋底,用糨子粘好每层衬布,再层层粘牢,压在炕席下阴干,就可以上夹板来纳了。纳时两个膝盖抵住夹板,用针锥攮透鞋底,将麻绳穿过去勒紧。重复这样的动作,针脚细密的鞋底就可以纳好。再与鞋帮合成,一双可脚的鞋子就做得了。纳鞋底的麻绳,是用手工合成。用牙咬住麻绳的一端,另一端在膝盖处用手搓,等加足了劲,两股合作一股,麻绳就搓成了。见过母亲这般搓麻绳,十几根麻绳搓下来,膝盖处的皮肉都被搓血润了,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要知道,从小到大的衣服,都是母亲用心费力来做得,内中的大爱永远也还不清。


  古代人用麻织布,用骨针缝衣。商代时候的人,上穿右衽交领衣,下穿裙裳,可知华夏民族最早的着衣特点,就是上衣下裳,束发右衽的装束。《诗经》等古籍中,有玄衣、衮衣、黄裳、绣裳的记述。到了隋唐,才改变为男着袍女着裙。但上衣下裳作为朝服,一直延续到明清时代。家乡有老者故去,依然沿袭披麻戴孝这古老的习俗,尽管已将麻衣简化为腰间系一缕麻披。古代自周代将丧服定为素服,素衣素裳素冠均取白色,按亲疏远近,丧服轻重,做工粗细,周期长短,分为五个等级:斩衰、齐衰、大功、小功和緦麻。斩衰,麻衣是用刀剁斩而成,且不缉边缝,质地选最粗的生麻布,取其紧急、无心讲究、随便之意,是五服中最重的一种。死者子女必着斩衰,斩衰期为三个年头。齐衰,是用熟麻布做成。因为缝了边,故称为齐衰。齐衰期,有三个月、一年和三年不等。大功、小功和緦麻,都用较细的熟麻做成,大功衰期九个月,小功衰期五个月,緦麻衰期三个月。着五服的人,按辈分都是与死者关系最近的亲属。家乡人服丧期间所系的麻披,就是来自磨盘草。悠悠千载,古老的民风代代传承,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民心与人脉。


  磨盘草的麻披除了用以打绳,还有一项重要用途,就是将麻纤维切短打碎可以做麻刀。村里人以土和泥,必将麦秸捣入其中,以抗雨水冲刷,如果用白石灰和泥,就得用麻刀来增加石灰的抗裂能力。古代人最初将麻刀称作麻捣,《唐六典.将做都水监》中,就记录了麻捣。后来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对麻捣这样注释:“涂壁以麻捣土,世俗遂谓涂壁麻为‘麻捣’。”后世人或许读音变化或许为书写方便,渐渐将麻捣简写做了麻刀。小时候乡村人家,多以黄泥涂墙,只有富裕人家,才用得起白灰。供销社里,有现成的麻刀,买回家须用扫帚枝条抽打匀称,才好使。


  记得有年下暴雨,沟满壕平的水满为患。众多青蛙吵湾。叫声震天。村里来了个外乡人用鱼竿钓青蛙,只见钓钩甩向湾岸边,一只青蛙咬钩后被迅速钓进腰间口袋中。湿口袋中青蛙乱拱,估计已有上百只。我和伙伴们跟在他身后看稀罕,他也不介意。钓鱼钩那儿有个像黄蚂蚱样的东西。有人纳闷问是什么,却原来他钓青蛙的钓饵竟是磨盘草的老黄叶。


  磨盘草为锦葵科植物,苘麻属。由于它有清热、利尿、通窍、祛风功能,所以也是一味上好的中药,可以治过敏性荨麻疹,但主要用途是用来治疗耳鸣和耳聋。因此,磨盘草在《岭南采药录》中被叫做耳响草。以它的中药功能来取名,也很贴切。


  随着经济的发展,乡村人农忙多用了机械;随着经济的发展,乡村人盖民居多用了水泥,想当年与民众生产、生活那么贴近的磨盘草,如今已与村民有了不可避免的疏远。行走在乡间,偶尔还能见到磨盘草,自自在在地开着金花,潇潇洒洒地舒展绿叶,别有一番风情。驻足观看,总想再吃一回它白嫩的种实,总想再摘它的绿叶打一次“啪”响,尽管已难寻回失落的童年。
6#
发表于 2012-11-9 05:59 | 只看该作者
苘麻图片:

7#
发表于 2012-11-9 09:35 | 只看该作者
读了两篇老师的文字。也记起了少年时,家乡也偶尔种植麻。只是没有长征老师观察和记忆的清晰,连花的颜色都像在眼前一样,那种记忆是缓慢的温馨的美好的 !
8#
发表于 2012-11-9 09:35 | 只看该作者
关注乡村细微的镜像,鲜活了乡村的记忆,问好。
9#
发表于 2012-11-9 10:4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高迎春 于 2012-11-9 05:59 发表
苘麻图片:



在我们这里,这和麻是不一样的植物,这种植物叫苘,不知道你们叫什么?
10#
发表于 2012-11-9 11:0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十年兜兰 于 2012-11-9 10:40 发表


在我们这里,这和麻是不一样的植物,这种植物叫苘,不知道你们叫什么?


我们这里叫麻棵,那种子是可以吃的,小时候便常吃这个,呵呵。

看了长征的字,让人想起儿时。
11#
发表于 2012-11-9 11:09 | 只看该作者
麻,一种普通的植物,也正是因为它的普通才托起的人们生活中的美好。长征老师的细节再现让这种美好更加精彩!问好!
12#
发表于 2012-11-20 08:41 | 只看该作者
沉实的乡情,乡音。问好!
13#
发表于 2012-11-20 09:14 | 只看该作者
这文字没有深厚的生活基础是写不出的。
学习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16 06:31 , Processed in 0.050702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