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167|回复: 2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素面人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1-17 16: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素面人生

                ⊙李晓春


  每次在外和朋友聚餐,服务员问我们来点什么主食?我总抢着说:“手工面!”朋友笑我有手工面情结。我笑笑默认。谁说不是呢?                             

  细细梳理四十多年来我用以满足胃之欲望的粮食,除稻米外,最多的就是手工面了。

  小时候,面不外乎二种,手工面和筒面。手工面是人工和面,用擀面棍擀出来的。筒面,每家付食店里都有售买,粗细长短整齐划一,硬直易断,用纸包成筒状,一斤一筒。筒面之和面、擀面、切面都是机械所为,也称“机器面”。那时,无论是手工面还是筒面,烧法只有一种,水煮!不像现在,炸、蒸、炒、拌,五花八门。

  对筒面,我天生排斥。总觉得经过金属的搅拌挤压,会过多地沾染了金属的元素,而少了麦子原汁原味的清香。

  手工面,我却情有独钟。每次吃着热气腾腾的手工面,那怕是在大街小巷看到它,心里都会漫延起温暖和亲切之感。而这种充满家之温馨的温暖,无疑来自于母亲,是亲情和爱。

  一碗热气腾腾的手工面从灶间端了出来。

  纤细如丝的面条,缀以碧绿如玉的小青菜。温婉如小家碧玉,清鲜、自然、怡然大方。

  也许,一碗素面,在现今看来,实不算什么?但在那个温饱不能解决的困难时期,一碗手工面,是家里拿来招待客人最好的美味佳肴。而希望天天能吃上手工面,则是无数人向往的好日子。

  我的爷爷,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麦子在他的手中熟了一茬又一茬,可以说收获麦子无数,他临终前唯一的愿望,就是能吃上一口奶奶亲手擀得手工面。我至今还记得爷爷口里含着细长面条安然离去时心满意足的笑容。

  我很喜欢吃母亲做的手工面。

  当然,在当时,纯粹的手工面很难吃到,一年中也只有那么一二回,而吃的最多的则是面中掺着蕃薯、土豆、芋头的蕃薯面、土豆面和芋头面。

  曾有过一次痛苦的吃面经过——

  那是个夏初的傍晚,我在放学回家的途中,从稻田里捡了一只断脚的小鸭子。爱小动物是每一个孩子的天性,能捡到一只鸭子,于我来说,无疑如捡了个无价之宝。我捧着小鸭子像捧着块金子一样兴奋地回家。
母亲见了,一脸的不高兴,她大声责怪我不应该把别人家的鸭捧回来!她说,丢鸭子的人肯定急坏了。

  我申辩,鸭是捡的,不是偷的!

  捡也是别人的,不能据为己有!

  母亲叱责我后,又从满脸不情愿的我手中接过鸭子,跑出去找丢了鸭子的人。

  一连几天,母亲都没有找到丢鸭的人。于是,那只鸭子就只好在我家里暂时住了下来。

  母亲用碎布绑扎好小鸭的伤脚,为它疗伤。我呢?每天捉些青蛙蚯蚓蚱蜢之类的昆虫给它吃。在我们的精心照料下,小鸭长大了,尽管,鸭的腿有些跛,但它还是一点一点长大了。

  我捡回来的鸭子是只母鸭,这给了我无比美好的憧憬,因为,我喜欢母亲吃擀的鸭蛋面。二个月后,鸭子不负重望,产下了第一枚鸭蛋。母亲翻出了一个装咸菜的小坛子,小心翼翼地把鸭蛋放进坛里储存起来,不舍得吃。我渴望着母亲有一天能为我做一碗鸭蛋面。

  这一天,终于等来了。

  那天放学回家,母亲出人意料地端给我一碗香喷喷鸭蛋面。她说吃吧吃吧,我知道你一直想吃鸭蛋面。那碗面是我有生以来吃到过的最好的手工面。母亲静静地看着我把面吃完,看着我连汤带汁一滴不留倒进肚里,然后她对我说,丢鸭的人她找到了。

  我没有想到,原来,母亲一直都没有放弃在寻找丢鸭的人。我听后“哇”地一声哭了。

  ——鸭没了。

  那个鸭蛋,是母亲把鸭和一坛子鸭蛋还给丢鸭人时讨要的,其目的就是让我吃上一碗鸭蛋面,以冲淡我失去鸭子的痛苦。

  母亲擀面在邻里乡亲中小有名气。

  那时,母亲是大队妇女干部。农忙时节,常有县里或者公社的干部来大队里帮助抢收抢种,大队管饭。记得一次公社书记来驻村,公社书记,在当时绝对是个需要仰视的大人物,大队书记组织人又是杀鸡又宰鸭,忙了半天,整出了丰盛的一桌酒菜。没想到,到头来,公社书记却放下鸡鸭鱼肉不吃,反而一个人跑到我家,硬要我的母亲为他擀一碗手工面吃。

  这让我非常崇拜我的母亲。

  母亲擀的手工面以韧、细、薄、清、鲜见长。当时,村里有许多人,尤其是那些待字闺中的姑娘们,恳请母亲教他们擀面的技巧,母亲从不推辞,悉心向她们传授和、揉、擀、摊、切、煮技法,但不管她们如何刻苦,其擀面水平无人能出其右。

  和擀面一样小有名气的还有母亲的乐善好施。

  母亲是个心地非常善良的人。她帮助别人总是不遗余力。记得有一天村里来了一对要饭的母子,蓬头垢面,步履蹒跚,看得出,她们饿坏了。在别处乞讨了一天,她们肯定没有乞讨到一点食物。当她们来到我家门前时,完全走不动了,母子俩就在我家门口的大青石上瘫坐下来。这时,我端着一碗土豆面出现在了她们的面前。两个人,四只眼睛,像4把钩子紧紧把我钩住了,她们的眼光直勾勾地盯住面,这让我非常害怕。我飞快地逃回家里,我害怕逃的速度稍慢些,她们就会扑上来,把我抢掠一空。

  讨饭佬。我冲着母亲惊恐地喊道。

  母亲走了出去。不一会就回来了,她从碗柜里拿出一只大碗子,满满地盛上一碗面,这碗面里几乎没有一棵土豆,都是面条,而这些面条,几乎是锅里的全部。
 
  讨饭的母子离开的时候,母亲还送给了她们一碗面粉。

  我对劳动的概念也是在母亲的擀面过程中理会到的。


  当我的个子高过擀面杖棍时,母亲就把家里揉面和擀面的任务交给我。那时,年小的我要完成这两道工序,需要花费好多的力气。常常是泪水汗水一起掉到手上的面团里。母亲见了不为所动,只是在旁边指点,应该怎样揉,怎样擀,要我掌握好要领,从来不叫我停止。隔壁的阿婆看到我吃力地揉面擀面就埋怨母亲。菊香(母亲的名字),儿子人都还没擀面棍儿高,你就忍心呀!母亲总笑笑,说要我“做做熟”,长大后就不会成会好吃懒做的懒虫。

  通过揉面和擀面,我过早尝到了劳动的艰辛,也明白了收获必须要靠自己的劳动,用脑子和双手去争取的道理!

  1983年,我到工厂当了一名工人,食宿都在厂里,离开母亲后,母亲的手工面更难吃到了。逢年过节回家,不贪山珍海味,想吃的就是母亲擀的手工面。


  2000年,我把母亲接到城里来居住。当年,小城里刮起了“兰州拉面”风,一夜间大街小巷冒出了好多家兰州接面馆。第一家兰州拉面馆就开在黉门广场旁。一间门面,逼仄窄小。门楣上方飘挂着一块方正的白底花边的旗帜——“正宗兰州牛肉拉面”。门口放一个大煤炉,上面架一口大铁锅,大铁锅里“滋滋”地冒着蒸气。一戴小白帽的壮汉在抻面,他把一块面揉成长条,一手抓一头,一上一下地抛,面团在他的手中由粗及细,最后玩杂耍般地抻成万千根线丝一样的面条。这样的现场表演,新鲜而极具广告效应,围观者丛,食者云集。兰州拉面我也吃过多回,其色香味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我爱吃香菜就从吃兰州拉面始。

  有一日,我带母亲去吃拉面,母亲吃了一半就撂下面走了。她说拉面太硬,难消化。

  再一天,她忽然对我说,我和你们的爸商量过了,想开个手工面馆。我劝二老,又不缺钱花,何苦去操这份心。母亲笑笑,说闲不住,想找点事做踏实。

  几天后,他们果真在家的附近,开起了一个小面馆,生意竟然意想不到地好。

  倒是兰州拉面在小城里风风光光了好几年,后来,皆销声匿迹了。

  2008年,母亲的小面馆关门了。原因是母亲年纪大,擀不动面了。就在小面馆息业后很长一段时间内,还有人在不断地打听,面馆迁哪了?

  这几年,媒体上对不良食品的揭露越来越多,越高档的食品越让人望而却步。食面,尤其是吃手工面更是成了人们的最爱。

  城里几个较大面馆,如黉门面馆、华厦面馆、肖东面馆每天门庭如市。去面馆吃面,在面馆里与各式各样的人邂逅也是常有的事。

  “XX领导,你也来吃面。”

  “吃面舒服!”这些平时只会在电视上才肯露脸的大人物,此时也和众多的打工者、平民百姓混杂在一起,放下特权、没有架子,满头大汗埋头“汲溜汲溜”吃面,然后打着饱嗝,心满意足地离开。

  我自己也是每天早饭必食手工面。面不需要过多的佐料,一碗清汤面,加几根小青菜。一碗热热的手工面,连面带汤一扫而空,胃里暖烘烘的,真个是说不出的舒坦,爽!

  自然朴实,清白无华。这是母亲擀的手工面的内质。同时,也是我人生路上的精神灯塔,光华照亮我的一生!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 本帖最后由 瘦棠寒蝉 于 2012-11-18 22:38 编辑 ]
2#
发表于 2012-11-17 17:47 | 只看该作者
读完青衫子的《素面》,再读寒蝉老师的《素面人生》,大有异曲同工之妙。
手工面情结,素朴情结,一切皆源于母亲深沉的爱。
越真挚的,越简朴,越温暖!学习,问候!
3#
发表于 2012-11-17 19:04 | 只看该作者
质朴,亲切,耐回味。是吃着手工面长大的,所以读此文,感同身受。
4#
发表于 2012-11-17 19:07 | 只看该作者
素面里有了亲情,也就有了特别的滋味;一份浓浓的亲情,一碗清香的素面,吃完肯定口齿留香!
5#
发表于 2012-11-17 20:29 | 只看该作者
一碗素面,一份母亲的温暖
6#
发表于 2012-11-18 17:39 | 只看该作者
好文章或许就是这样,它没有高深的理论,没有精致的修饰,如坐在田间地头闲谈,那些内容就这么不经意的进入你的心里.更好似端出来的这碗手擀面,烟火味十足,朴实无华,却真真正正的勾人食欲.
学习,问好!
7#
发表于 2012-11-18 21:58 | 只看该作者
这周的散文版是开了饭馆了,有酒有菜不说,还有粥有面,挺好!

最普通的也是最美好的,因为它的陪伴是一世是一生,是时时刻刻。有一份美好存在心间,心快乐身也快乐,再有母亲的爱浸在面里就是大快乐了。

李老师不防用一下自动排版工具:http://www.house365.com/admincb/tools/typeset.html
8#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8 22:1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冷若秋水 于 2012-11-17 17:47 发表
读完青衫子的《素面》,再读寒蝉老师的《素面人生》,大有异曲同工之妙。
手工面情结,素朴情结,一切皆源于母亲深沉的爱。
越真挚的,越简朴,越温暖!学习,问候!



问好秋水,多谢!
9#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8 22:1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夏冰 于 2012-11-17 19:04 发表
质朴,亲切,耐回味。是吃着手工面长大的,所以读此文,感同身受。


问好夏老师!
10#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8 22:1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高迎春 于 2012-11-17 19:07 发表
素面里有了亲情,也就有了特别的滋味;一份浓浓的亲情,一碗清香的素面,吃完肯定口齿留香!


问好高老师!
11#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8 22:1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文珺 于 2012-11-17 20:29 发表
一碗素面,一份母亲的温暖


多谢来读,多指点!
12#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8 22:1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木子李 于 2012-11-18 17:39 发表
好文章或许就是这样,它没有高深的理论,没有精致的修饰,如坐在田间地头闲谈,那些内容就这么不经意的进入你的心里.更好似端出来的这碗手擀面,烟火味十足,朴实无华,却真真正正的勾人食欲.
学习,问好!


问好木子李!
13#
发表于 2012-11-19 08:14 | 只看该作者
以面为线,刻画了母亲的形像,亲切,感人。学习问好。
另:春哥,不知道的以为咱哥俩同题作文呢。
14#
发表于 2012-11-19 09:42 | 只看该作者
我自己也是每天早饭必食手工面。面不需要过多的佐料,一碗清汤面,加几根小青菜。一碗热热的手工面,连面带汤一扫而空,胃里暖烘烘的,真个是说不出的舒坦,爽!

  自然朴实,清白无华。这是母亲擀的手工面的内质。同时,也是我人生路上的精神灯塔,光华照亮我的一生!
15#
发表于 2012-11-19 11:20 | 只看该作者
对一碗手工面的情怀,来自于对母亲的眷恋,对家庭温暖的向往,对亲情的怀念。母亲的一生,又何尝不是一碗素面那般朴实无华。问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16 05:15 , Processed in 0.064431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