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670|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教师职称评定的负面客观效应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2-22 12: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的学位与技术职称在国际上声誉很差。其中一个关键因素,就是缺乏一个公正的评价体系与评定程序。此文仅就教师职称评定中的负面效应阐述一下个中因果。
  
  教师职称属于技术职务,可是特色体制下,很难形成一套公正的评价体系。因此职称评定也就融入了太多的特色关系因素。因此职称评定越来越成为教育发展的巨大障碍,不但起不到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作用,反到极大地打击了真正务实从教者的积极性。把教育事业引上了歧途。
  
  高校教师职称评定。
  
  就说高等教育吧。一些在高校从教的朋友,初入行时满怀热忱,想在这个行业上大干一番。可是数年下来,当初的那点积极性慢慢地被磨没了。高校的职称不但与工薪挂勾,还与科研经费挂勾。如果你评不上相应职称,任你的科研项目多么前位,你都很难得到相应的科研经费。许多抱着报效祖国从国外回来的“海归”,在国内干了些年后,要么放弃当初的雄心壮志随波逐流,要么不得不再次选择背井离乡远渡重洋。
  
  因为人的科研生命是非常短暂的,稍稍迟滞一下,就可能让其他人超越,让你的科研项目丧失应有的价值。而许多前沿学科,科研与教学是相互支撑的。没有科研上的发展,你的学科培养的学生就难以产生社会效应。可中国大陆的高校职称评定论资排辈仍然是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近些年也有一些突破晋升的名额,可是条件的确定有太多的人为因素。
  
  在职称评定上,教育系统也尝试着增加了一些硬性条件。比如,需要发表多少篇论文,在哪个级别的刊物上发表,有没有出过专著,有没有过国际交流经历等等。这些硬性条件,本来是想制约一下人为因素,可是在特色体制下,仍跳不出世俗的窠臼。
  
  因为职称与工薪、科研经费等切身利益挂勾,于是不择手段获取晋级条件成了时尚。网络为抄袭论文提供了条件,论文抄袭频频被曝光;为了晋级,花钱买书号出的滥专著也到处泛滥;不同形式的真假国际交流也成了晋级的资本。高校里的许多年轻教师,为了晋级急功近利,忙着出“书”,忙着发“论文”,忙着出国交流。用在教学上的精力十分有限。出的书,发的论文多数没有任何价值,却耗去年轻教师相当多的精力。成为直接影响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
  
  高校教师尤其是从事自然科学教学的老师,不能脱离科学研究,否则知识日益陈旧,也不可能有理想的教学效果与实用的社会效应。但是,时下中国大陆的高校教师职称评定,过度倾向科研,背离了高校主要职能。相当多的高校老师忙于积累可能毫无用处的虚假晋职资本,或沉浸在为自己的研究项目找投资方挣大钱,用在教学上精力寥寥无几。凭自己研究挣着钱的,甚至不再看重职称那点利益,教学工作胡乱应付。
  
  中国基础教育培养的毕业生升入大学,绝大多数被动学习惯了,极少有主动找老师请教的,老师忙着挣钱收集晋职资本,也就没有功夫指导学生了。这也就是中国大学体系庞大,社会效应不佳的重要因素之一。
  
  科学研究与社会生产活动相结合没有错,可是高校的科学研究必须首先为教学服务。这比直接与社会生产相结合产生的社会效应要大得多。教师师职称评定应该反映促进教学活动的导向,否则就是背离高校的职能,舍本求末。
  
  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
  
  中小学职称评定近年来也越来越乌烟瘴气。走床上路线者有之;走经济路线者有之。虽然也增加了一些诸如论文、科研成果、优质课、职称考核优秀等晋级条件。可是同高校那些硬性条件一样,“水货”居多。论文大多为抄袭,科研成果多数为花钱买的,优质课等荣誉人情因素较多,不是哗众取宠毫无实用价值,就是赤裸裸的人情交易。职称考核与荣誉几乎没有什么质量可言。时下各级荣誉证书成了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发财的手段。教育学院等教学业务相关部门一缺钱了,就搞点活动,直接“卖证”。连教师继续教育都成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发财的途径。只要花钱,几乎百分之百能够得到不同级别的荣誉。一些地方刊物,甚至公开叫卖论文,包写包发,“明码实价”。
  
  各级学校,为了减少校领导的压力,一般都把荣誉指标分配到校内各个部门。级别较高的校级以上荣誉,大多数都暗箱操作,由领导私下决定给谁了。校级领导的产生决定于上级部门,基本都是走上层路线出任校长,自然在上层各有各的神通。本事大的,可以从上级多要荣誉名额;教师有硬关系的也可私自从上边要名额“戴帽”下给所在学校,直接落实给具体人员。什么举报电话都是欺骗舆论的。你举报,上边可以把名额收回,举报者什么都得不到。甚至以后,有举报的学校,荣誉名额就更少了。这侵犯了更多人的利益,唯利是图的当今社会,没有哪位教师愿意去做这种“损人不利己”的事。况且,近年通行一个非实名举报不受理的规定,举报后只能遭到报复。哪里还会有什么举报!
  
  时下,多数地方把教师职称名额按比例分配确定给各级学校,学校要是被确定百分之十五的高级职称,你就是有再多的具有高级水平的老师也无法晋升;就是没有一个高级水平的教师,也会有百分之十五的人晋升为高级职称。职称评定,多数学校把矛盾转嫁给教师。用文革时的群众整群众的方式,让群众来什么投票选举。教师本身是候选人,又是选举人。利益相关,怎么可能有公正的选举结果。出于利益的考量,教师里开始出现拉帮结派。选举反映的多为关系亲疏,难体现业务水准。新中国的教育半个多世纪了,可是至今没有个公正具体的评价体系。况且教育工作,非短期内所能看出结果的。就是学生成绩,也取决于学生智商与基础差异。
  
  小学教师没有升学压力,为了获取晋级资本与经济利益,相当多的老师甚至公开“教唆”学生考试抄袭。更有甚者,直接把考试答案写在黑板上,让学生全体明抄。有的干脆让学习好的学生直接给学习差的学生答卷。而孩子回去,基本不会告诉家长说自己的成绩是假的,是抄的,是别人给答的。家长出于溺爱,即便通过其他渠道知道这些消息也不愿意相信。学生成绩“上去了”,老师的奖金荣誉也就有了。
  
  升入初中的小学生,毕业成绩水分极大。同样的毕业成绩,实际文化基础却可能天壤之别。笔者不只一次在拙作中提到一个戏剧性的现象,就是测试升入本校的初中生1/2与0.5的大小,结果最惨的时候,数百学生有一半不知道。少的时候也有百分之十几的学生不知道。可是同一批学生的小学毕业成绩平均各科都在七八十分以上,相差无几。相当多的学生不具备记课堂笔记的能力,错别字在百争二十以上的现象并不罕见。许多常用的字,学生都不会写。这种惨剧与同工资挂勾的职称评定有直接的关系。
  
  中学教师职称评定隐讳一些。可是基本同小学教师职称评定没有什么质的差别。升学中学的学生质量千差万别,不但校际之间学生质量差距大,就是同一学校同一批学生质量差距也十分悬殊。与领导关系好的教师,直接教成绩好的学生集中的所谓快班、实验班、子女班,没有这种关系的就只能教被“挑剩下”的学生组成的普通班。用这样的学生成绩比起来,后者永远比不过前者。倘若让二者教学对象交换一下,成绩如何殊难预料。一位从重点校升任到普通校作校长的领导感慨地说,在他们(原来)校无论你什么水平的老师,你就是上课讲的再不明白,学生成绩只是优秀与不优秀的差别,不存在及不及格问题。可是在普通校的普通班,及格是令人惊喜的现象,担忧的是有多少差生(百分制30分以下者)的问题。某种程度,使一个差生不再差,使一个不及格的学生成绩及格并不比使一个成绩不优秀的学生成绩提升为优秀容易。
  
  笔者的一个师范同学,就长期“为人作嫁”。此先生长期与领导红人共同执教同一个年级,好班、快班、实验班、子女班都是由她的这位同事任教,而她只能教普通班。最滑稽的是,这位师范同学必须担任备课组长,负责出题、制定具体的教学计划。搭档教的班如若考不好,是“备课组长失职”,考的好是搭档自己的荣誉。她的搭档早都晋升到最高职称了,而她还在为人作嫁晋职无望。一次,另一个“红人”下峨嵋山摘桃子将其从毕业班换下,主管教学的领导直截了当要她交出复习规划与复习题。结果因其只交出了一周后的具体复习内容,而被领导叱责为工作失职。
  
  许多学校,尤其是大量的普通校。教师一晋升完高级职称,就脱离教学一线,从事点轻闲的工作。笔者的那个师范同学所在的学校,看门的、付饮用水的、仓库保管员、图书管理员、长年不需要上课,只需在上级检查时上几节应付检查的什么劳技课、心理课老师等都是高级教师。这些人挣着最高的工资,终日轻闲地侃家常、上网打游戏、逛街,遇有什么荣誉还摆老资格争个不亦乐乎。
  
  包括业务职称在内的学校的大部分资源被特权阶层占有。好的办公条件,各种荣誉,各种奖励,能惠及一线教师的不多。学校中层干部与职员,几乎每人一台电脑,而且都是配置最好的,学校新进电脑,都把新的配置高的换给他们,旧的换下来给一线教师。目前,大多数的二类以下城市学校都还达不到每个教师一台电脑,可是教学却都要按照信息化教学衡量。你上课不使用多媒体,就会被认为不合格。
  
  然而时下的中国教育,资源共享率极低。教师授课使用的课件,多数都得自己制作。可是制作一个课件,需要耗费相当多的精力和时间。使用多媒体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通过资源共享,提高教学效率。如果每一节课都新制作课件,使用多媒体的弊远远大于利。但是时下使用多媒体是衡量一个老师教学能力的重要条件。目前全国绝大多数的教师,都没有被配备电脑,即便你自己出钱买电脑,学校也没有入网条件,无法使用。电脑在大多数学校基本还是领导的娱乐工具教学的装饰品。每个办公室配一两台,只当摆设。
  
  现在的中国,对于教育没有网络信息投入。入网费很贵,远远超出教育投入所能承受的限度。一上班,各级已经晋升为高级教师的领导、职员电脑打开开始上网打网络游戏、网上购物、看娱乐视频,占用了绝大多数的网络流量,教学用的办公电脑基本上不去网。打开一个网页需要几十钞甚至超过一分钟。这样的工作环境,对年轻教师的晋职导向哪里会有积极的影响!
  
  中小学教师,你若把精力都放在学生身上,累死你也很难晋升。就是一个中级职称也得压你一些年,但为了让你继续卖命,还能给你。至于高级职称,就得你“格外”努力了。
  
  在中学与领导有点关系的,都混个中层干部,或者教辅闲职。非教学人员(各级领导与教辅人员)的比例有的甚至高达百分四十左右。百分二十左右的非教学人员是比较普遍的现象。而且这些人晋级、荣誉还都优先。少数仍在教学一线的高级教师也绝大多数都被重用到好班、快班、实验班,名利双收。虽然工作在一线的高级教师沽名钓誉的不少,可少数还是有真本事的。只是他们多为升学工具,其作用极少被完全发挥出来。教师是个经验积累的职业,高级教师应该把他们的经验传给年轻一代同仁。可在我国的基础教育中,这个方面基本还是一个空白。
  
  各位业界同仁,由于笔者的局限,此文只是窥到教师职称晋升弊端之一斑。请各位留下你们当地教师职称晋升的具体弊端,必要时整理出来,发到强国论坛等一些官方论坛,让国人知道一下他们眼中的教育打哪酸、打哪黑。别让所有辛勤耕耘的同仁一起背这个黑锅。


[ 本帖最后由 吴墨 于 2012-12-25 15:19 编辑 ]
2#
发表于 2012-12-25 15:19 | 只看该作者
在别处已经细读了大作。老弟的大作始终是文字饱满结实,思想见解深刻,分析透彻,文笔犀利辛辣,令人共鸣和思考。校园里也颇不平静,肮脏污垢也不乏一二也。问好!帮你再排排版吧。
3#
发表于 2012-12-25 22:43 | 只看该作者
教育的不平等不仅表现在学生接受教育机会的不平等,还表现在教师享受教学设施和生源的不平等上。我在农村中学教过几年书,感受很深。由于本人教书时教学成绩不理想,这个话题说起来总是有点理不直气不壮,不说也罢!
4#
发表于 2012-12-26 09:09 | 只看该作者
一篇能够引起共鸣的好文章。我常常在读文时纠结怎么称呼楼主仁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17 02:33 , Processed in 0.048429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