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枣庄作家曹诏亮先生的相识,是在参加山东省青年作家协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时。来自于省内的部分青年作家代表汇聚在济南蓝海大酒店内,曹先生文质彬彬,沉稳内敛,与来自于鲁北的我们交谈甚欢,经过枣庄作家车风银老师的热情介绍,我们才得知曹先生是台儿庄地税分局的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勤奋有加的他已经出版过多部精美的散文作品集和长篇小说《天眼》。正是由于这次的相知相识,曹先生给我留下了极其真诚而深刻的印象。 去年夏天时,我曾经携妻女游历过鲁南名城台儿庄,由此对“文脉北乘辉赵壁,雄风南彻淬吴钩”的运河古城台儿庄,充满了深深的好感,也对“奋战守孤城视死如归是革命军人本色,决心歼强敌以身殉国为中华民族增光”的大战故地充满了深深的敬意,从此对关于台儿庄的文字、增添了更多的关切与欣赏。身居台儿庄的曹先生以他蕴情含意,痴情如火的文章,不断注入着日常生活的宽泛激情,同时,也不断燃烧着自己对于古老运河的不老情思。他是一位长期行走在运河边的歌者,用欣赏的眼光赞美着故乡如诗似画的美景,用五彩的笔触和细腻的语境,真情讴歌古城的崭新丰姿与琴心芳韵。繁忙的政务工作之余,曹先生勤勉有加,笔耕不辍,韬光养晦,厚积薄发,短短的几年之内,曹先生相继出版了散文作品集《我心中的河》、《乡土情深台儿庄》、《在运河边行走》及文学作品集《写意人生》等。 我们彼此关注着新浪博客间的文字,互相感知着文字间跳动的激情。今年夏天的时候,曹先生托人辗转捎来了他的散文新作集《在运河边行走》,纵览全书,无不以一个饱蘸柔情蜜意的“情”字贯穿始终。正如作家冯贵州先生在其序言中所说:曹诏亮出生于大运河的支流——大沙河岸边,这条河出现在他的梦里,也无数次出现在他的作品里,大沙河给予他的不仅是快乐的童年,也左右了他一生的生活情趣,让他一直都沉醉于运河的水光帆影里。他的散文作品中关于运河文化的诸多篇章,虽是音尘小字,却字字如弦,让思亲念故、感怀忆旧的生活往事,在运河浪花的翻卷里逐一呈现:田野上的绿杨,河边的芦苇,嬉戏的鱼虾、摇曳的香蒲、溢香的清荷、童年的趣事、绵密的亲情、行走的记忆、世间的感悟等,在其不疾不徐的叙说里,我们感受着他对于故乡那份温乎如玉,始终不离不弃的真挚情感。 作为大运河畔的台儿庄,既有着无数水乡泽国,也有着荷香漫溢的诸多湿地,她们虽然丽质天成,宛如人间仙境,令人流连忘返,但却养在深闺无人识。作为运河儿女的曹先生,为这些美丽的湿地深感自豪,所以,他不惜笔墨尽情赞美,不遗余力向世人热情推荐。他在《运河情思》小辑中极尽歌赞之能事,不吝笔墨讴歌荷花长廊与运河湿地,他的思绪,时而跨越时空,时而追怀溯远,将历史与文化古城台儿庄“北跨琅琊,南控江淮”的繁华描绘得是那样仔仔细细,真真切切,漂漂亮亮,异彩纷呈,还有昔日古城“入夜,商贾逶迤,一河渔火,歌声十里,夜不罢市”的运河夜景,总是令人浮想联翩,心向往之。他没有将笔墨过多地停留在感怀忆旧上,更侧重于发现“台儿庄的名字虽然没有变,可台儿庄的城市建设变了,变得美丽、漂亮,多姿多彩了,台儿庄的变化就像一瞬间,她那独特、古朴的古城风貌,和江南水乡韵味交融的风格,一夜之间凸显在人们的视野中。” 他赞美故乡,讴歌运河,字里行间里蕴含着非常细腻而温馨的感情,正如有人所说,细节的力量最能打动人心。他在《雨中赏荷》中这样写道:“看,一株株亭亭玉立的荷花在雨中随风摇曳,更显得清秀而脱俗。荷花下的荷叶上积聚了一珠又一珠的雨水,水珠晶亮如水银。还有那清脆的雨声,滴滴答答地打在荷叶上,和鸟儿的鸣叫声汇成了一道,有节奏,有韵律,就像美妙的一曲交响乐。”没有细致的观察,没有诗意的想象,这种曼妙精致的文字,就不能这样洁净自然地从先生的笔下流淌出来,就不能不令人忆起孟浩然的那首“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他的行走、他的记忆、他的情感,毫无保留地倾注在磅礴的激情里,例如“池塘里的荷也似乎感觉到了雨露的滋润,在细雨的洗礼下显得更加娇艳,白的更纯净,黄的更高雅,玫瑰红的更激情,桃红的更幸福,整个荷塘就像一个花的海洋。”曹先生的文学创作根系和深厚情感,早已深深根植于这片血染的土地之上。 运河之水,犹如母亲的乳汁,让曹先生度过了自己的婴儿期,运河之水也流经了他整个的人生历程,浇灌着他童年时的原野,使之泥土湿润,植物丰茂,瓜果飘香,到处有欢声笑语肆意飘荡。运河更是先生肌体上的一条主经脉,没有她的滋润,先生定会气血不畅,血脉不通,面黄肌瘦,浑身绵软得没有劲头。故而,其在散文《苦乐童年》中的九个章节,像一条贯穿于时光的彩练,串起了童年岁月中的酸甜苦辣,这是一种用金钱买不到的营养品,它始终滋补着先生羸弱的身体和思想,滋补着先生童年单纯的人生与阅历,那些游戏中的简单快乐,那些生活的点滴故事,那些断炊断顿的酸涩,毫无例外地都镌刻在了岁月的深处。再例如那些捡焦煳子、烧芋头、砸石子、拉耩子、沤绿肥、弹杏核、推铁圈、搁六洲、捉迷藏及掏鸟窝的美好回忆,还有村子里的小石桥、鹤园中的古槐、消失的瓦罐、远去的蒲扇、灯具的变迁等,一次次让我们在他的文字里感受往昔的时光中的温馨,感受岁月河流中那些美好而真切的片段。 有人说,台儿庄古城是一座没有围墙的非遗博物馆。它的票号茶楼、它的商铺码头、它的私塾驿站、它的街道牌坊等,其建筑既体现了明清时期的风骨,又有南北文化交融的独特韵味,重建后的台儿庄,已形成了城水相依,碧水灵动,以河代路,以船代步的古城新韵,作为一名挚爱文学的地税工作者,为了筹建古城中的运河税史馆,不辞辛苦,不畏艰难,南下北上,四方化缘,为古城重建增砖添瓦,为运河文化增光添彩。膏腴之壤,华实必茂,朴拙真诚、为人笃实的曹先生因为有一颗挚爱家乡的赤胆忠心,有一种感恩运河的真纯情怀,故土大地上的花草树木,村头岸边的风土人情,纤毫毕现地展现在了广大读者的面前,先生善于在琐碎的生活中随时随地采撷或挖掘闪光的思想与感悟,足见其对文学的热爱与执著。做着一份文学与出汗的事业,先生细心营造着自己的一方绿洲,打造着自己的一方净土,虽然有时过于孤寂清苦,却他也经常痴迷不已,乐在其中,从中他感到了充实、明智、灵秀、周密、精邃、庄重、思辨等诸多美感。 莫言在诺奖颁奖演说中曾提到过:在创建我的文学领地“高密东北乡”的过程中,美国的威廉·福克纳和哥伦比亚的加西亚·马尔克斯给了我重要启发,他们开天辟地的豪迈精神激励了我,使我明白了一个作家,必须要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地方。古城与运河就是曹先生的文学领地,因为他从古城台儿庄厚重的土地上吸收着不竭的营养,从千年大运河的流水中汲取着奋进的力量。我以为,将《菜根谭》中的那句“文章做到极处,无有他奇,只是恰好;人品做到极处,无有他异,只是本然”,送给先生是再恰当不过了。
[ 本帖最后由 范廷伟 于 2013-3-30 16:12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