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则为人
严谨为文
------梁星钧其人其评
陈华清
梁星钧为我的散文、小说都写过评论,甚至为我的书集写过序言。他是第一个为我写评论的人,迄今为止,他是为我写评论最多的人。而我,却从不为他写过什么。
我为不少人写过评论,这点梁兄是知道的。尽管他为我写过评论,但并不以此为资本,叫我帮他写点什么。在我眼里,他是个低调、不爱张扬的人,也是一个喜欢脚踏实地做事,凭实力说话的人。不像有些人写了几个字,惟恐天下人不知,到处求人为其写评论,做宣传。
我对梁兄有敬重之情。对于一个自己敬重的人,我是不敢班门弄斧,妄自评论。直到昨天,他把文友写他的短评发给我看。这些短评多是在论坛跟贴写的。他花费不少精力去收集这些,从一个侧面证明,他是很看重穿透文字背后的友情,而不是文字的歌功颂德带给他虚荣的愉悦。
对于一个自己敬重的人,我想是该为梁兄写点什么了。如果写别人,我或许会因为陌生而产生距离感,为违心说好话而产生痛苦感。对梁兄,我完全没有这种感觉。我只花了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就决定写什么,而且我根本不用搜肠刮肚地构思,打腹稿,就拿起手机,点击文档,很顺畅地写起来。这一切来得如此自然,都是因为我们彼此熟悉,平等互敬。
我和梁兄相识于中国散文家论坛,那是2010年八月桂花飘香的季节。我们同在一个群里。他后来当上论坛的超级版主,我当上旅游散文版的首席版主。他是论坛是最勤快的版主。当许多版主在QQ群里谈天说地,上下五千年胡侃海聊的时候,他默默地进入论坛,打开一个个贴子,认真地品读文友的文字,给他们回贴,写短评,或是赞叹激赏,或是指出不足,或是提出希望。因为他的点评,激发了文友发贴的积极性。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梁兄的身体力行下,其他版主也转到论坛看贴,回贴,发贴。曾经冷冷清清、门可罗雀的论坛,渐渐呈现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
梁兄是个办事认真的人,他不只是积极回贴,写评论,还对论坛大事小事上心。论坛的规章制度,版主的管理方案,精华贴的推荐标准,等等,他都制定出具体方案,标准化,规范化。甚至对论坛的版面,他都要规划一番。他对论坛的上心程度,就如痴情男子对其心爱的姑娘般痴恋。打理论坛花了他不少时间,写作时间大大缩短。我劝他对论坛不要太用心,腾出多些时间写自己的东西。一个作者最终还是要用作品说话,而不是你管理论坛的水平。他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在其位就要谋其政。既然是超级版主,就要义不容辞地管理好论坛。他继续对论坛劳心劳力。对这样有原则的人我还能说什么?
中国散文家协会属下有《华夏散文》和《中国散文家》两本杂志,在“两刊”发表文章,是许多散文作者的愿望。为了搞活论坛,调动文友发贴的积极性,梁兄提议“两刊”在论坛选稿。在他和其他版主的努力下,《华夏散文》《中国散文家》同意在论坛选稿。先由各版版主推出精华文章,最后由超级版主定出推荐给“两刊”的文章。质量是杂志的生命力,是一个杂志能否生存长久的重要条件。他极为重视给“两刊”推荐精华文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严把文章的质量关。文章质量不过关,跟他关系再铁,他也不会滥用职权搞人情稿。
我和梁兄就是在给“两刊”推荐精华文章的过程中,因论坛的事务需要交流才逐渐熟悉起来。我们在一起聊的除了论坛工作,最多的就是文学。他后来辞了中国散文家论坛超级版主一职,而我继续担任论坛版主。我们后来聊的除了文学还是文学。他从不问我文学以外的事,就算他给我写评论,也不因为“知人论世”的文学批评态度而趁机问我的私事,更不像某些人,还没聊上几句就像警察查户口似的,祖宗十八代都要查问一番,甚至要看相片,让人很是反感。因为他的稳重、自律,对女性文友的尊重,让我感觉很安全、可靠。我也从不主动跟他说起我的私事。我们对对方的了解仅仅是从对方的文章。我曾对对梁兄说,我们之所以能交往这么长时间,成为比较聊得来的文友,那是因为我们从来不八卦,从不问对方的私事。我们是纯粹的文友。
他做事讲原则、严谨、认真,有耐心,还有些刻板。他的文章深沉老到,绝无风花雪月的轻狂,极少为赋新辞强说愁的矫情。所以我一直以为他是个老头子。直到去年我在他的博客里,看到他跟儿子出去游玩的照片,这才知道,他只是一个四十出头的中年男子,并不老气横秋,更不是孔乙己式的老夫子。穿着打扮时尚得体,活得还比较滋润。在政府部门工作,但没有时下某些官员的狂傲。
梁兄喜欢写评论。我说他是个草根评论员:一来他本身来自草根,二来他为草根文友而写评论。他写评论是为兴趣,为友情,并非攀龙附凤,更不是为名家歌功颂德,锦上添花。看到他喜欢的文章,读到触动他灵魂的文章,他就主动为对方写起评论。是的,他只看作者的文章,不看对方的名字,不管对方是否有名气,只要他感兴趣,激发他的灵感就写。
他坚持不懈地写评论,他的才气,他的为人,得到文友的肯定,不少人找他写书评。他说,文友的需要就是我的需要,被人需要是幸福的。所以,对于文友的请求,他欣然接受,而不像有些人百般推搪,拿腔拿调,才气不足傲气有余。
大凡评论家,喜欢引用名人前人的相关论述,一来作为理论论据,增加文章的说服力;二来可以显摆一下自己的学识,让人家知道他是读过几本书的,让肤浅的人肃然起敬。梁兄写评论从不引经据典,在他的评论里找不到某某人说过之类的字眼。他写评论喜欢就事论事,仅从文本本身出发,很少显辐射状的阐发引申。他不属于“学究式”的评论家,他属于活学活用型。他读过一些文学批评、理论书,他善于化用前人的论述,融会贯通,再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他不是在别人的思想里跑马,而是化用别人的思想成就自己,因些形成他独特的书评风格。
写诗歌需要灵气,天赋;写小说要有较强的讲故事能力,布局谋篇能力。而写评论,不仅有较深厚的理论功底、文字基础、感悟能力,还要有独特的眼光,独到的见解。写评论,对一个人的综合素质要求更高,不是谁随随便便就可以写得出评论。
写评论远远比文学创作更辛苦,所花的时间更多,所付出的努力更大。而且,往往是为人作嫁衣,有时还吃力不讨好。
孟子说过:“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这是孟子提出的文学批评的原则和方法,历代文学批评家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这个原则。诚然,文学作品总是跟作者的思想、人生经历、时代背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要正确、客观地评价一个作家,把握其文学作品的主旨,评论者必须进行大量的阅读,不仅读作家所写的书,还要读其思想,读其写作的时代背景,解码其中的关联。这其中的艰辛非一般人都做得到,能耐得住寂寞。
梁兄最近为本地一个作家写书评,他放下手头其他写作任务,花了整整一个月时间去读这部小说,才写出几千字的评论。一个月,对某些作家来说,可能写出一部长篇小说了,又可以拿到可观的稿酬了。
我曾劝他少写评论,多搞文学创作,一来文学创作比写评论轻松,二来可以弄点稿费帮补家庭。他说,也有很多人这样劝他,但他不为所动,坚持写评论。虽是自讨苦吃,但没办法,谁叫自己喜欢。我无语了。千金难买心头爱,坚持下去或许能走出一条金光大道。毕竟,文学需要创作者,也需要评论者。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对于以写评论为乐的人来说,多辛苦也值得。
梁兄除了写书评,还写刊评。他对办刊物颇有兴趣,对刊物的风格特色、生命力很是关注。去年,某散文杂志主编叫我物色一下写刊评的人,我马上想到梁兄,向主编推荐他。他也欣然接受我的约稿(我是该散文杂志的特约编辑),并且很快写出刊评,得到主编的肯定。这篇刊评后来全文刊登出来,梁兄十分高兴。因为上这家全国有名的散文杂志是他的宿愿,现在梦想成真了,怎能不高兴?他破例对我说声感谢。其实,他应该感谢自己,是他自已凭实力梦想成真。如果刊评写得不好,我就算推荐又有什么用?别人给你搭的仅仅是舞台,而戏演得好不好,观众喜欢不喜欢,就看你自己的造化,你自己的能力了。
2013年1月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 本帖最后由 木门长子 于 2013-1-28 15:18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