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059|回复: 1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从众与自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2-25 20: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昨天,某文学网给我发了个短信,让我提供一张照片和一些自我简介,说我符合他家网站“江山之星”的条件,要把这些东西在首页上搁一天。
  
  我没有任何的喜悦之情,反倒因为他们又给我出了题目而略显烦躁,也不是我这个人就能超越一般的虚荣心作祟而羽化成仙,而是因为我一向不够勤快且不擅于自我吹擂,再说自己几斤几两也清楚,睁着眼睛吹牛皮脸会变红,后背也会冒冷风,横竖都不会自然的。可是推却别人的善意也不太合情理,于是怎么写真是挺劳神的。我不知道自己上辈子是不是一个享受过度的人,反正来到这个世界上之后,自打记事起,总是一副苦相,很少有什么兴奋、激动、喜悦之情,倒是能无端地多些悲苦之情。比如听到某些音乐、看到一些电影、或者见到一些老弱病残之人,心里总是不太好受,然而就实际情况来讲,其实这些行为纯粹是一种徒劳。
  
  还有一个极为不好的习惯,喜欢从反面来考虑一些问题,总是在挑剔、总是在指责、总是在非议。国家政策这么好,我却老是死盯着贪污腐败;教育投入这么大,我却总说是这是一种倒退,农村老头老太太都在领工资了,我还总嚷嚷着社会保障形同虚设。
  
  问题是你真有有那个能力去改变的话,那么这样的言论无论正确与否,还会有其生长的环境。可我的话连个屁的重量都不够,说出来还有什么意义。
  
  应该还是掉书袋的后果。顾炎武那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大约是在很小的时候种在心里的,成为一种习惯。我没有说先生说的不对,可是当你一头热地履行责任的时候,人家未必会领你的情,就显得无趣和多余了。当然,这是一个讲规则的时代,规则就是比谁的喉咙大,没有一个好嗓子,再嚷嚷人家都不会听见的,要怪就只能怪自己人微言轻,怨不得别人,这样一来,心里也就平衡了。
  
  还得继续嚷嚷,没准就能锻炼出一个好声音。
  
  照片好弄,随便在电脑里就能找出个,模样都不算难看。至于自我介绍,也就照实写了两句“男,75年,小学教师,随性散漫,臣服现实,好读书不求甚解,常写文却不顾布局谋篇,无甚建树……”大体就这样。
  
  自己即将不惑,而这两句话应该写出了自己的真实情况。我不是一个能够写好文章的人,因为我不讲究。我做不到一般意义上对行文的要求,我对写东西的理解就是文从字顺,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出来就可以了,至于文字的分量完全取决于他所能给与别人的思考,内容永远比形式重要。
  
  这种不讲究于我而言我甚至都不认为是一种能力问题,而是自己的刻意,也可以说是另外的一种讲究。几年前,我在一家网站上和别人掐同样的问题,我的题目是《小说是什么东西》,也能算是对小说的一种探索吧!招来一些板砖。道理很明显,教科书都说了,小说要三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什么的,西方戏剧还讲究个三一律,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就不用说了,怎么说不是东西呢?
  
  不这样就不行吗?或者说那些千篇一律的模式就始终可以包打天下?
  
  本人因为喜欢管闲事而写过一些散文,后来成为习惯。市面上的散文多半走的是温情路线,记人、忆事、煽情。而且这三者多半又是水乳交融在一起。篇幅未必长,以短小为主,感情未必藏,说出来畅快。这是一个快餐时代,谁会有那股闲情去和你猜谜,渐而成为一种主流的标尺,然后再以此来衡量别人的文字,结果可想而知。
  
  我当过多年的小学语文老师,我最感兴趣的是作文的教学,我自己教的不好,可我也不赞同别人的教法。我见多最多的作文教学是这样的,老师出了题目,学生展开讨论,明确文章的可能性主体,然后选材,最后是谋篇:也就是第一段怎么弄,第二段怎么弄,高潮部分怎么弄,结尾又是怎样收官等等。那是一个印制好的模块,写文章只是往这个模块里塞一些语句而已。更严重的是连语句都有限制,比如写运动会,那就得用到像什么挥汗如雨、身形矫健、步履如飞等词语,然后学生会觉得作文真的是很好写的,课例也就算是成功了。
  
  印象很深的还有一个例子,一个老师讲作文,小孩写的挺好描写河马的憨态,很传神的,老师说没有主题。学生茫然,老师启发,假如河马来到中国会怎样?我真想告诉那位老师,河马来到中国,不吃不喝也得死!八竿子打不着的事情。这就是我们关于主题的探究性教育的畸形缩影。
  
  小学还有一篇课文是《水浒传》当中的,林冲和柴进的教头打架,当时老师也不知道是怎么忽悠的,学生就说通过洪教头的语言、神态、动作说明了他凶残、野蛮等等。我当时就没有忍住,那个教头只是一个莽汉而已,遇到高手想切磋一下功夫,与道德品行无关,至于下手重那时求胜心切、技不如人,谁比武是和你隔靴搔痒?可孩子们都信了教头的卑劣。
  
  后来我不教了,像这样的模式我也教不了,教到最后我自己都能把书给扔了。我当时的做法就是让学生平时多看点书,自己找自认为较好的文章到课堂上读读,再相互说说自己推荐的理由。我本人讲的很少,学生写完之后我觉得文从字顺就行了——那么丁点大的孩子,你让他哪来那么多的思想情愫和主旋律情感,即便写了,也是假的。
  
  骗人从娃娃抓起,这项工作开展的很扎实。
  
  我没有培养出多少优秀的学生,所以我是不成功的,没有继续祸害人是他们的幸运。
  
  现在自己时常写,写的时候自然也会思考到类似的问题,也就是从众与坚持自我的问题。
  
  从众就是和通常的保持一致,别人怎么弄你就得怎么弄,别人有鲜明的主题那你怎么着也得挤出一个主题出来,别人采用的什么形式,你就得采用什么形式。否则就是离经叛道至少说是不太合群。
  
  先说说所谓的主题。文字是语言的书面化,就是经过筛选和准备的说话而已。说话有时是暴风骤雨似的,目的性很强,有时就是唠嗑、扯咸蛋,至于前者,很受欢迎,因为主旨明确,后者就难了,说东道西都行,可主题提炼不出来啊,那只能判定这个人不会说话。
  
  当真如此吗?每个人都有话语权,你不欢迎也不能剥夺他的言论自由,继续打压不会有实质性的改变,那只有引导,老师给这样的作文低分并且告诉他应该怎么办,可我们已经不再受老师的拘束了,大概只能汪洋兴叹了吧!
  
  所以我写的一些文字,确实提前没有做多少预设,而是由着它自动的生成,我觉得文字本身是有生命的,它知道怎样发展,怎样生成,该吐不吐的时候会如鲠在喉,不想吐偏要吐的时候它会掏的难受。河马就是一动物而已,你偏把它和主旋律教育联系在一起,人家就很难受。学美术、音乐的当研究生为什么要考政治、英语呢?是不是让这帮人以后到外国去画宣传画,你考得尴尬、人家学得也别扭。和河马来到中国是一个例子的。
  
  而我这个人还有点话唠,文字也都是偏长的,东西也繁杂,我就不按照主题来,或者说我就不按集中的主题来,不行吗?你说不行我兀自消受总是可以的。
  
  说下最近写的两篇散文,一个是《那年腊月》,写的是几十年前我们到街上卖鸡的真事,父亲为了还债,在家养了不少鸡到年底的时候想变现,于是我们全家出动卖鸡。卖的挺好,不过收到了两张假币,最后蒙混过关了。这个事情多半的主题应该是这样的,那就是父亲的坚强改变了家中的困境,生活没有压弯父亲的腰,这是无数个中国父亲特有的坚韧写照,还有就是乡村的往事总是能让人动容怎样怎样。是这样吗?绝非我的本意,我的本意有至少以下几条:第一个是一个走向工作岗位的孩子依然没有走出农村而显得扭捏,可他在生活面前认识到脚踏实地才是真正的生活,所以我鸡卖得挺好;第二个是即便如父亲那般正直的人当切身利益受损——受到了假钱,他想到的只能是不能让自己受损,而是别人,这是人性的弱点所在,即便是经过挣扎的。刘震云《温故一九四二》中提到的:到底是当饿死鬼还是亡国奴?是值得思考的;第三所谓善良往往都是事后的一种自我救赎,我到现在都觉得如果我再收到假币的话一定会缴纳银行,父亲在那以后也没有卖过鸡,这看起来是一种小小的忏悔所在,可是如果当真再次遇到同样的情形时,我们当真能做到我们现在所承诺的吗?二百块钱不是大事,如果发生一些更大的事情呢?我们会不会动摇?《雷雨》当中周朴园保留着鲁妈当年的陈设,是因为鲁妈吗?非也,张妈、王妈都行,他保留的恐怕更多是对自己青春年少的一种眷念,所以鲁妈一旦出现,他是何其的紧张!如果我们从周朴园的陈设就断定他和鲁侍萍当真发生过爱情的话,那只能是我们的浅显!
  
  农村是中国的后院,从来没有在农村生活或走出农村的人怕已是淡忘了真正的农村,新农村建设不是是几间像样的楼房和干净的水泥路而已,封建的、宗法的的阴霾始终飘荡在农村的上空,除了勤劳和逆来顺受之外,自私、自律、伪善、色厉内荏依然会长期在隐藏在他们憨厚的笑容和洗得发白的外衣之内。
  
  当然市民并不能把自己摘出来,很大程度上这是全人类的财富,而且会很长时间延续下去。
  
  作为一个成熟的中年男人,我不可能捏着鼻子在那儿哼哼唧唧成天描绘着我一厢情愿的田园风光,更想钻进去再撕几次遮羞布,让我们的后人活得更明白一点。
  
  《想起一些蛇》大约是类似的性质,也是真事——我几乎不会瞎编,所以我一再说自己没有什么文学才能。热心同行指出这里面主题杂乱,或者说不知所云,我是默认的,因为一开始我不想表达什么,只是遇到一个下雪天想起了过去的生活。然而写着写着,我发现蛇是无辜的,我们没有必要把它们烧光,可是父亲当时的举动是合理的行为,是我们期盼并认为很勇敢的行为,因为大家都这样做,大家相同的做法成为一种规则,我们干嘛要突破呢?那件事的后果就是如果我们不烧光,第二天整个村子都会说父亲是个傻子,这就是现实。
  
  后来,人们遇到蛇会让开,我起先认为是人们的悲悯在起作用,一打听原来大蛇挡路很不吉利,唯有避让,没有人关心这些冷血动物,即便它没有伤害你。
  
  人类的凶残在动物面前总是能够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
  
  这也是人性的范畴。曾有人和我讨论,如果我们回到过去会怎样,我说,那一定是宫殿盖得更雄伟、吃的更加离谱、独裁更严重、嫔妃娶的更多,为什么?因为那些举着朝圣大旗的人很多人心里想的是怎样的男盗女娼?那些贪官是怎样炼成的,他们不就是按照这样的模板在生活吗?尚且知道这样不可为都如此放肆,如果合理的话会怎样?
  
  他们的进步在于他们平时的伪装技术更高,道德情操只是成为他们的面具而已,他们的骗术很高明,怕是启蒙教育很成功的缘故所在。
  
  我们心里的肮脏还要清洗很多年,如果自己都没有认识到,那么就真的遥遥无期了。
  
  偏要说主题的话,这些才是我的主题所在,但是,我总不能像席勒的“传声筒”般到处乱叫,所以山人自有主见,爱看不看,爱想不想由不得洒家了。
  
  这和年纪也是有关的,十七八岁的时候,看到风花雪月自然有所感应,那时正常的,可是一个四十岁的男人再如此的话,那可能就是一个花痴了。
  
  形式上的东西也差不多,一个十七八岁的小姑娘,自然是婷婷玉立为美,可你要到四五十岁还那样打扮的话,多半只能是一个精怪了,虽然很多人都想着自己成为老精怪。我觉得还是以端庄、自然为好,“腹有诗书气自华”讲究的是那个“气”,绝非是勒紧腰带,恬着胸脯,染着红头发那种。
  
  因而,在文字的形式上,我很少刻意去讲究那些我们的老师曾经反复提到的什么首位呼应、过渡自然、详略得当、突出主体什么的,还是笔随意动顺其自然为好,主要的和次要的都是我们主动贴的标签,没有那个更重要。周星驰义正言辞地说:“我是一个演员!”,摩根福尔曼一出场,就能抓住人,他这个陪角能输给哪个主角?
  
  《那年腊月》当中,我可以写到了一段关于鸡的思考,动机很简单,假定我们知道人是有思维的,那么鸡也有可能在它们的尺度内有着自己的思维,不是吗?人们常说“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其实,鸡、猪、羊才是真正的刀俎鱼肉,时刻引颈待戮。他们难道不会庆幸自己的脖颈很细而遭受的痛苦很少吗?鲁迅说过中国人的智慧所在:脖子最细发明了杀头;屁股最肥发明了打屁股、膝盖最硬发明了磕头。鸡碰上了如此智慧的中国人,不应该值得庆幸吗?
  
  所以,如果硬要说形式的话这就是我的形式,这个形式未必从众,可能有点自我,但我并不打算改掉。
  
  卡夫卡写了《变形记》,成为表现主义大师,那条甲虫便留名千古了。阿尔贝.加缪写了《鼠疫》便成了存在主义的大师,那场鼠疫便象征了法西斯统治在人们心里的烙印。莫言更被人们定性为魔幻主义的大师更备受国人追捧。他们自己是否在意这样的标签我不清楚,但是他们肯定不是这些大师的名号去的,否则,也写不好,他们更多的是感觉到自己找到了最为合适的表现形式而已。周星驰到大学演讲,别人问他“后现代主义”和“无厘头”这样的话题,他哭笑不得,因为他也不知道自己怎么就成了后现代主义派的。搞得别人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我们如此急切地归类、定义寻找规律,另外一个原因是我们想找捷径,发明万能公式,达到所谓事半功倍的效果,而文字显然并不是这么回事,我们固然谈不上杜鹃滴血,但是用心灵去写作是至少要做到的。
  
  弗吉尼亚.伍尔芙没有在规规矩矩的学堂里上过学,她的细腻令人折服,也被认为是意识流的开山之人,可是,她的小说有情节甚至有主题吗?当然你也可以说她折射出社会的颓废那也不抬杠,我只说她是在用心灵写作。
  
  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对于一杯茶、一根烟的描述恐怕现在连看的耐心都没有,但是我们却总是推崇他的崇高地位,这样对于作家本人其实也是不够尊重的,没有人需要虚情假意的吹捧,就像真正的文字是直击人的心灵的,而非外表的光鲜。
  
  卡夫卡、陀思妥耶夫斯基、伍尔芙、普鲁斯特、莫言他们找到他们自认为最为合适的方式表达了他们各自的时代和民族,击中了读者的心灵,因而不朽,而非什么刻意为之的所谓技巧。
  
  还有他们说的是真话、是人话,保全了文学的尊严,这也是尤为重要的。
  
  说个题外话,推荐大家看一下美国的《小学生守则》,就那么几条,无非是称呼老师职位或尊姓,提问要举手,考试不作弊,有事要请假,缺席是要补作业等等;再来看看咱们的《小学生守则》,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科学,热爱大自然,讲文明礼貌等等。
  
  我只有两个疑问,这些事情小学生都做好了,长大了他们还需要干什么?第二,小学生能懂吗?
  -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 本帖最后由 一孔 于 2013-2-25 20:27 编辑 ]
2#
发表于 2013-2-25 20:30 | 只看该作者
杂文者,思想者也。唱赞歌似乎杂文作者干不了的艰难之举。“骗人从娃娃抓起,这项工作开展的很扎实。”这句话说得结实而有力,但一些人就是不爱听。此文辛辣犀利,针砭时弊,说理深刻,鞭辟入里。问好一孔!
3#
 楼主| 发表于 2013-2-25 20:3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吴墨 于 2013-2-25 20:30 发表
杂文者,思想者也。唱赞歌似乎杂文作者干不了的艰难之举。“骗人从娃娃抓起,这项工作开展的很扎实。”这句话说得结实而有力,但一些人就是不爱听。此文辛辣犀利,针砭时弊,说理深刻,鞭辟入里。问好一孔!

当下,教书不知从何下手,做人难有真言。我们太过绚丽的形式遮蔽了眼睛,偏偏忘记了两句话
1,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
2,要做人民的先生,先做人民的学生——毛泽东
问好!
4#
发表于 2013-2-25 20:50 | 只看该作者
这篇文章虽然长些,但是读着痛快解气。我以前教过初中语文,教学成绩老是不理想,后来总结原因,我不懂教学的规律,不会别人那一套。教书就像犁田,不掌握技巧还真的出力不出成绩。
说到假币的事,我年前到银行帮母亲存入她卖花所得的钱,银行工作人员发现一张假币,退给我。我说银行收到假币不是要没收吗?工作人员叫我自行处理。我将这张假币拿回家,交给母亲作为样本来识别假币。我不知道别人存钱时被查出假币是否会被没收?虽然银行工作人员不没收假币,我也不能让它再流入社会欺骗别人。我还要给母亲买一个带有验钞功能的钥匙扣,以免今后再收到假币。
5#
发表于 2013-2-26 09:18 | 只看该作者
楼主此文发人深思,是一位有品性的好教师。

文章后半部分似乎意犹未尽。如此滔滔写意,足见才情与性情。
6#
发表于 2013-2-27 14:51 | 只看该作者
自然与刻意,自由与枷锁,我想大多数人都会发自内心的喜欢前者。但现实总会不如人意。问好一孔老师
7#
发表于 2013-2-28 19:37 | 只看该作者
从众是个痼疾,自我难以把控。现实如此。
欣赏作者的才情以及行文风格。一贯的。
8#
发表于 2013-2-28 21:11 | 只看该作者
做教师难,做农村小学教师更难!现在的教育现状一言难尽。做一个不从众,有个性的教师很不容易。文章偏僻入里,娓娓道来。
9#
 楼主| 发表于 2013-2-28 21:2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柳藏 于 2013-2-26 09:18 发表
楼主此文发人深思,是一位有品性的好教师。

文章后半部分似乎意犹未尽。如此滔滔写意,足见才情与性情。

谢谢柳藏读过,不过我绝不能算个好教师,不够的。
10#
 楼主| 发表于 2013-2-28 21:3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清荷吴霜 于 2013-2-27 14:51 发表
自然与刻意,自由与枷锁,我想大多数人都会发自内心的喜欢前者。但现实总会不如人意。问好一孔老师

谢谢吴霜读过,我总觉得还是自己的能力问题,思想的活跃与文字的滞后两者之间经常纠结。
11#
 楼主| 发表于 2013-2-28 21:3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夏冰 于 2013-2-28 19:37 发表
从众是个痼疾,自我难以把控。现实如此。
欣赏作者的才情以及行文风格。一贯的。

我也算是一个在探索的人吧!刚看过一句话,创新是一种挣扎。
12#
 楼主| 发表于 2013-2-28 21:3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太和五中张奇 于 2013-2-28 21:11 发表
做教师难,做农村小学教师更难!现在的教育现状一言难尽。做一个不从众,有个性的教师很不容易。文章偏僻入里,娓娓道来。

并非刻意地不从众,而是在太过媚俗的大环境中,说真话,做实事反过来就略显奇异了。谢谢来过!
13#
发表于 2013-3-1 12:5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一孔 于 2013-2-28 21:30 发表

谢谢吴霜读过,我总觉得还是自己的能力问题,思想的活跃与文字的滞后两者之间经常纠结。

一孔老师很是谦虚,吴霜实是佩服至极。希望以后能多多交流,吴霜正在学习中呢
14#
 楼主| 发表于 2013-3-1 16:1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清荷吴霜 于 2013-3-1 12:54 发表

一孔老师很是谦虚,吴霜实是佩服至极。希望以后能多多交流,吴霜正在学习中呢

那是某之荣幸啊,
15#
发表于 2013-3-1 17:4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一孔 于 2013-2-28 21:31 发表

我也算是一个在探索的人吧!刚看过一句话,创新是一种挣扎。
确实是种挣扎。创新,不容易。要过自己的关,更要过众人的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4-24 07:03 , Processed in 0.064897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