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305|回复: 1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十元的捐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3-22 19: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冬天,地里没什么活,农家人都赋闲在家或在临近的小厂子或蔬菜大棚里零星打点工。

    这时节最适合结婚办喜事,村里哪竖起了大喇叭,一天到晚的放音乐,全村每个角落都能听到,就是邻村也会晓得准时谁家聚亲嫁女,心里也高兴羡慕,总想去看看凑凑热闹,给家里小孩子要块喜糖,沾沾喜气。

    本村的各户的相邻的家庭主妇听到喇叭声,便在一天任是什么时间,尤其中午,晚上三五结伴赶去喇叭所在的地方,给办喜事的人家随一份人情,五块、十块、几十不等,算是同村人的各有亲疏远近的情意,更是长久的习俗,而且一户不落,即便在外地或进了城的仍不忘托老家里人给带上,似乎不这么做就丢了根似的,总千叮万嘱。
    似乎各地都如此,然而,年轻人说,不过你给了我,我又给了你,不赔不赚,很没意思,只是热闹好看而已。于是,不少人生疏或者也不怎么跟随这人情的习俗了。

    老人们就不以为然了,听到了喇叭总要提醒儿女。因为人情是一代代的传承,尤其不能计算得失,现在年轻人就是太算计了,活的是精明了,可是,活的就没味了,人情的味道。人情是钱,但更是情。

    然而,老人已然八十多岁,耳朵不好用了,稍微听到喇叭声,就遇人便问怎么回事,是不是谁家娶媳妇了。上了年纪,腿脚也要拐杖扶持,走不远,却爱在门口墙根晒太阳,跟其他老人大声喊着话,闲聊着,掰着手指算各家的人啊、事啊,看人们来来往往,盯着太阳西落,等着儿孙回家。

    这天,村委会那片儿,有大喇叭响了一天,也讲话,也放音乐,老人听的不真切,心里嘀咕,前两天不刚交了电费,那片的孩子都结了婚啊,有谁家添了孩子,没听说啊。
那巧儿,这天阴风飘雨,老人就只能窝在家里,坐在炕边,抱着拐杖,时不时的打个瞌睡,每醒来便听到喇叭声,就更好奇着,总想出去看看。

    这怪天出去又要有个由头,不如去趟对面的小卖部买点冰糖,自己含着解闷,也能哄小孩子,再随便打听打听。一下子说服了自己,心里嘀咕着,扶着拐杖,便起身,可带劲了。

    到门口,停了下来,习惯的坐在了门坎上,挽起裤腿,撸开袜子,解下一条卷着的方格手巾,展开来,一撮花花绿绿的钱,五毛、一块、五块,依次罗着,总共十三块。

    老年早不管家事了,没什么用钱的地,这是儿孙什么的逢年过节给的零用的钱,让给自己买点好吃的。但她还是把大部份钱给小重孙买了玩具零食,快到年底了,老人省吃俭用,就这些了,然而,老人仍觉宽裕的很呢!几毛钱就能哄了那小不丁点,一袋冰糖可以用好久,老人心里盘算着。冰糖对老人而言实在是好东西,一块能在嘴里好大半天,哪知道在小孩子嘴里却是糖豆一般,三两下就没了,更亏得老人不知道小孩子外面痴醉的零食哪是几毛钱的东西。

    于是老人心意满满的哄着孩子,大人和孩子也小心翼翼的哄着老人。

    老人抽出了三块,又把那零碎的十块包了起来藏回了袜子里面,手里攥着那三块,挨着墙根走,便淋不到,没几步就到了。

    “闺女给我包冰糖”,说着,把钱展平,递过了那三块钱。

    “奶奶,下雨了,地滑了,走路可慢点啊!”说着拿来了糖,还习惯的搬了椅子,让老人坐下。每次总要聊会天,她也很喜欢和这幼稚可爱的老小孩说话。

    “行啊,那喇叭响一天了,谁家的啊?今年娶媳妇的不少啊!”笑盈盈的,高兴的像自家办喜事似的。

    “不是啊,奶奶”,花一般的脸色凝重了许多,显得有些悲伤,“村西头的那谁家的大儿,刚大学毕业,工作没半年就得病了,刚在济南查出来白血病呢,正抢救呢,他家里的钱早花光了,还欠着医院钱呢!”

    “啊,那咋办啊?”老人一下子忧心忡忡起来,“多好的孩子,见了我还常叫我奶奶呢!”老人听说过白血病,就像她现在的年纪看棺材的感觉,不过她感叹,“他还那么小!”

    “这不是号召村里捐款呢,救急吧,先保住命!”说的很坚定,又蛮兴奋略带得意的说,“全村都去了,一百二百三十五十的,可比结婚的全,有的一家出好几份呢,老人捐了,孩子也捐,有嫁出去的姑娘还捐呢,听说是他的同学,邻村的也有捐的,天一直下着雨,捐款的人一直没断,连老天爷都感动了呢……”

    “嗯,还是好人多啊,平常别看磕磕碰碰的,遇到这种事,谁都得伸把手。”老人不住的点头,惆怅的心里也暖暖的。

    说着便起身走了,说回家有事。出了门老人没回家,柱着拐小心翼翼的延着略显泥泞的小巷,扶着墙,躲着雨,朝村委会走去。还没到,远远的看有不少人,就进了户人家坐了坐,聊的也是捐款的事,只听说捐了两万多了,可治这病可费钱了。

    直到天儿擦黑,老人出来见那里人不多了,只有记账的村会计整理着捐款的明细账目,还有孩子的叔伯们。老人慢慢地挪步过去,一眼看到两眼通红的孩子母亲,老人把那手绢抽了出来,卷出那卷钱,攥着,走近她,双手抄起她的冻得冰凉手,捂起来,暖和着,也把钱塞了进入,“闺女,我没啥本事啦,帮不了啥忙,你别嫌少,给孩子买点冰糖什么啊!”

    “您这么大年纪了,还下着雨,来看看就老不容易了,你自己留着吧!您儿子、孙子都来过了。”

    “这救命钱哪有多啊!我都快入土的人了,用不着啥钱!那是孩子啊,年轻着呢,可得给他治啊!”

    ……

    大家哪倔得过老人,只好收下,四张五毛、三张一块、一张五元,共十元,落起来挺厚实,放在心上很重,但很暖心。孩子治病一定会买冰糖的,也一定是用这几张钱买的,那糖一定会很受用。

    老人走了,老会计在捐款名单最上面上记了下来。

    后来,孩子度过了危险期,家里人有了空就把捐款名单裱了起来挂在墙上,要留念想,感念大家。老人的名字和那十元最是显眼,好多年轻人看着多少有点汗颜。

    有人说那名单多像婚丧嫁娶的人情账啊!老人说,那是人情,不是账。是啊,账是们算清的买卖,人情又哪是能买得来的,算得清的?
  
    一二年十一月二十二日 老家



    注:村里给我捐款是我正病危呢,听说了老奶奶的十元的捐款,对我是很大的鼓舞。治疗一年多,终于好多了,回了家,打听之下,那那位奶奶已然过世了。于是颇为感慨,觉得须得写点什么。只是想写简单的几个意象,有的蒙蒙的抽象的具体,半故事性半抒情半议论不知道效果如何,大家给些意见吧!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 本帖最后由 梅青 于 2013-3-22 22:33 编辑 ]
2#
发表于 2013-3-22 21:57 | 只看该作者
这篇极不错,比上一篇强很多,立意与文法也到位。
最后一部分的说明,下移一点,或者加注括号会更好。
3#
发表于 2013-3-22 22:26 | 只看该作者
很温情的民风,朴素的情感,平实的文字,读后有一种打动人心的力量。特别是看到最后知道你是故事中的主角,很意外,也很感动。精华鼓励。问好梅青。

[ 本帖最后由 杨春山 于 2013-3-27 08:31 编辑 ]
4#
 楼主| 发表于 2013-3-22 22:3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 木门长子 的帖子

多谢您的肯定。
         我写东西大多是一蹴而就,就是用文字描摹出心中的意象,就像写书法用笔锋的反转来糅合和表达内心的情志,享受其中,却疏于关注文法和其他。也是当局者迷,所以,特别希望得到他人的建议和改进的方法。
       我按照您的建议,调整了一下,但不知可否,请指正。
       再谢!问好!
5#
 楼主| 发表于 2013-3-22 22:4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 杨春山 的帖子

多谢您的肯定和鼓励!
       自确诊为血癌晚期,到现在的第十三次化疗结束,就是这么多的感动和温情,帮我度过了一次次的难关。这是我生命的财富。化疗期间,随笔作乐,全是这些体验和感恩的副产品。我的才疏学浅,文笔拙劣,多有瑕疵,劳您多费心指正。
      拜谢,问好!
6#
发表于 2013-3-22 23:58 | 只看该作者
小说笔法,朴实感人,张扬了真善美!
问候梅青朋友!
7#
 楼主| 发表于 2013-3-23 09:1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6# 夏冰 的帖子

谢谢您,很高兴认识您!问好
8#
发表于 2013-3-24 20:3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梅青 的帖子

语言亲切,内容温馨
9#
发表于 2013-3-25 09:07 | 只看该作者
这些动人的细节,是人生最美好的记忆。
10#
发表于 2013-3-25 09:22 | 只看该作者
自确诊为血癌晚期,到现在的第十三次化疗结束,就是这么多的感动和温情,帮我度过了一次次的难关。这是我生命的财富。化疗期间,随笔作乐,全是这些体验和感恩的副产品。我的才疏学浅,文笔拙劣,多有瑕疵,劳您多费心指正。
——感动!感动!振作!
11#
发表于 2013-3-25 09:22 | 只看该作者
学习精华作文。欣赏!
12#
发表于 2013-3-25 09:23 | 只看该作者
温暖的画面!温暖的人生!
13#
发表于 2013-3-25 10:50 | 只看该作者
提读。问好。
14#
 楼主| 发表于 2013-3-26 21:1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9# 潘霞 的帖子

是啊,这样的美好在笔下流转,就会在心中再次酝酿,更纯美,像酒,耐品,随岁月悠长飘远~~
15#
发表于 2013-3-26 22:23 | 只看该作者
作为一个自然人,必须尊奉生命至上主义。珍重生命,是人的基本义务,对别人,对自己,都该如此。
自然主义和现实主义相结合的文风,至今依然有意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16 13:45 , Processed in 0.050204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