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866|回复: 2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七绝 上梁山仰大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4-25 07: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13-4-23)
山寨登临幻梦真,当年血性久沉沦。
迎风唯剩大旗卷,不见替天行道人。


创作触发:
儿时或曾有“英雄”情结,然首次上梁山不单是想“补钙”,更有许多理性的思考。其中有欲发不平之气、正所谓“路见不平一声吼”不能有的自愧、遗憾与无助。在当今“公平正义”严重倾斜的社会,可能想引发慷慨悲凉的创作效果。

创作手法:
努力想追求平常语句中藏有深情与美刺。

相似诗句:
今日欢呼孙大圣,只缘妖雾又重来。

[ 本帖最后由 风清骨峻 于 2013-4-26 13:23 编辑 ]
2#
发表于 2013-4-25 08:28 | 只看该作者
说的是,同感,诗亦好。
3#
发表于 2013-4-25 09:2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风清骨峻 的帖子

迎风唯剩大旗卷,不见替天行道人。
欣赏版主好诗   不过感觉这首不比老师其他作品出奇奥 个人拙见,勿介意奥
4#
发表于 2013-4-25 09:31 | 只看该作者
风兄这首绝句写得沉郁、大气,以古鉴金,有现实意义。转合处非常好。个人以为首句“倍可亲”虽是真实感受,也没有毛病,但与全诗沉郁感概之气不合。第二句如删去“是非”而独留“血性”,一是使全诗主题更加鲜明突出,二是“是非”与“沉沦”搭配也不是非常妥帖。第二句可改为“当年血性久沉沦”,可以为当今某些现象提出警示。仅供参考!
5#
发表于 2013-4-25 09:32 | 只看该作者
不见替天行道人。
6#
发表于 2013-4-25 12:43 | 只看该作者
迎风唯剩大旗卷,不见替天行道人。
结句很给力
7#
 楼主| 发表于 2013-4-25 13:1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grlgl0 于 2013-4-25 09:27 发表
迎风唯剩大旗卷,不见替天行道人。
欣赏版主好诗   不过感觉这首不比老师其他作品出奇奥 个人拙见,勿介意奥



儿时或曾有“英雄”情结,然首次上梁山不单是想“补钙”,更有许多理性的思考。其中有欲发不平之气,正所谓“路见不平一声吼”不能得的自愧、遗憾与无助。追求平常语句中藏有深情与美刺,在当今“公平正义”严重倾斜的社会,可能想引发慷慨悲凉的效果没达到哈。  

多谢你能把自己的感觉说出来,这对俺很有帮助的。

[ 本帖最后由 风清骨峻 于 2013-4-25 13:54 编辑 ]
8#
 楼主| 发表于 2013-4-25 13:2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霜刃无锋 于 2013-4-25 09:31 发表
风兄这首绝句写得沉郁、大气,以古鉴金,有现实意义。转合处非常好。个人以为首句“倍可亲”虽是真实感受,也没有毛病,但与全诗沉郁感概之气不合。第二句如删去“是非”而独留“血性”,一是使全诗主题更加鲜明突出 ...

一针见血!很受用。
昨晚算是活动全部忙活完,仍有照片未贴、通讯录名单没收集全呢,觉得回徐好几天了没有一首太对不起诗友,凑凑写完就发上来了。多谢无锋!
9#
 楼主| 发表于 2013-4-25 13:3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霜刃无锋 于 2013-4-25 09:31 发表
风兄这首绝句写得沉郁、大气,以古鉴金,有现实意义。转合处非常好。个人以为首句“倍可亲”虽是真实感受,也没有毛病,但与全诗沉郁感概之气不合。第二句如删去“是非”而独留“血性”,一是使全诗主题更加鲜明突出 ...

已做调整,请再批评。谢谢!
10#
发表于 2013-4-25 13:44 | 只看该作者
迎风唯剩大旗卷,不见替天行道人---------: 大好!喜欢!
11#
发表于 2013-4-25 15:0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风清骨峻 于 2013-4-25 13:19 发表



儿时或曾有“英雄”情结,然首次上梁山不单是想“补钙”,更有许多理性的思考。其中有欲发不平之气,正所谓“路见不平一声吼”不能得的自愧、遗憾与无助。追求平常语句中藏有深情与美刺,在当今“公平正义”严 ...
看过说明更知我才疏学浅啊,只识粗浅、不见精髓呀。联系当前社会之风,恰到好处  不露痕迹通俗而意远。:victory:再赏好诗
12#
发表于 2013-4-25 16:17 | 只看该作者
好诗,胸臆凸现
13#
发表于 2013-4-25 22:04 | 只看该作者
迎风唯剩大旗卷,不见替天行道人
14#
发表于 2013-4-25 22:20 | 只看该作者
迎风唯剩大旗卷,不见替天行道人。
转结尤好 
15#
发表于 2013-4-26 05:19 | 只看该作者
迎风唯剩大旗卷,不见替天行道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2-4 10:33 , Processed in 0.155570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