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何足道哉 于 2013-5-24 07:37 发表 虽然是一段童年的记忆,但更多的具有一种象征意味。 不知然否。 问好剑鸿版。
举报
原帖由 欣欣向荣 于 2013-5-24 11:04 发表 借”意味着还。有借有还,再借不难。借和还,都牵涉着信誉和面子。所以,无论对借方、还是对被借方,更像是一种礼节或者规范。只要主人家有饭,就不会吝啬慷慨。盛饭的时候,人们总是会尽可能地装满,每舀一勺子饭, ...
原帖由 潇湘渔父 于 2013-5-24 12:02 发表 在少时的回忆中透露出旧时农村特有的风情,有着浓浓的乡土气息。
原帖由 澧水寒儒 于 2013-5-24 12:44 发表 回忆中呈现了细腻的心理感知,也勾起了对往事的回忆,具象的描写和理性的质感契合,使文本充满了思考的情趣。拜读,欣赏!问好剑版。
原帖由 高广永 于 2013-5-24 14:51 发表 质朴的文字,纯朴的民风!让人回想!
原帖由 于文华 于 2013-5-24 15:28 发表 俗话说十里不通俗。我们不曾有过借饭的乡俗,但,这一点也不阻碍,或者说影响我走进借饭的那种特有的氛围,那种乡村民俗里面,生动而具象,鲜活而质朴的画面,让曾经在乡村生活过的我们感动,并且跟着那个小小人儿一 ...
原帖由 木门长子 于 2013-5-24 18:17 发表 细节的展示非常好,心情的感悟也达到了极致,给我的感觉像是由上到下的一种俯视,眼见着一个可怜的孩子仓皇地活在童年的世界里,做事,借饭,在慌张与困惑中锻炼着胆气。这也许就是一种生命的融和,也或者就是一种生 ...
原帖由 李晓萍 于 2013-5-24 19:55 发表 淳朴的乡情,总能在回忆中体味和咀嚼,以至久久地长存在记忆深处。
原帖由 清风盈袖 于 2013-5-25 08:23 发表 尽管是平凡百姓的平凡事,却写的无比生动自然,彰显出不凡文字功底,有如潺潺溪流溢过被岁月磨光的青石板,以细无声的质朴浸入了读者内心田,得以共鸣。
原帖由 红太阳 于 2013-5-25 16:05 发表 拜访,问好. 欣赏佳作!
原帖由 絮语如歌 于 2013-5-25 21:08 发表 借饭呀?还是头回听说! 从剑鸿细腻的描绘中看出了端倪,还是借出乡里乡亲的温情,借出了那些珍贵的互助深情。 学习美文!
原帖由 康乔华 于 2013-5-27 13:06 发表 细腻深处抵达思想的内核,流畅的笔调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思辨色彩流露,让文本自然挥发艺术品味,问候剑版,欣赏并问好
原帖由 十年兜兰 于 2013-5-27 13:10 发表 这种习俗对我来说是陌生的,但小时候那种对陌生环境的恐惧,也曾有过。文字里写到的棺材,我就见过几次,它们摆在黑漆的,家里有老年人家的墙角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20 13:53 , Processed in 0.053094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