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634|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语文创新教学中的激趣艺术例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5-28 18: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语文创新教学中的激趣艺术例谈


文/胡华强





 
  语文创新教学活动中,一个“趣”字举足轻重。若能在课堂教学中以“趣”为媒,以“乐”为舟,多角度发掘语文的趣味因素,必能迅速搭建起轻松活泼的教学平台,引领学生启思开智,养性怡情,愉快步入真善美的殿堂。

  一、反常切入,以“新”激趣。

  研摩教材,贵在“常读常新”;教学切入,贵在“常教常新”。一堂语文课,如能反复研摩文本,跳出思维定势,从侧面、逆向、发散角度做全新切入,就一定会激发起学生浓浓的探求欲望。

  笔者曾在执教《守财奴》时,本想按传统套路引导大家探讨葛朗台做金钱奴隶的可憎可笑,偏有学生羡慕欧也妮有个富爸爸,批评她过于懦弱平庸,不能在葛朗台聚敛财富的基础上二度创业。教学相长,激发创新灵感,我借势下坡,反向切入,让大家讨论欧也妮何处软弱平庸,哪里可怜可叹。然后拟定“箍桶匠的人格缺陷与葛朗台家的财政弊端”讨论题,教大家读读议议,又布置了“守财奴爸爸,我想对你说……”,“欧也妮当家之科学理财计划”两题,供学生选择作文。课文的含蕴是多层面的,学生的思想是多角度的。
学生脑子里装着的思想远超乎我们的想象,学生对教材的认识也定不会与我们预设的结论完全吻合,教者不能也无必要只用一种方法,传递一种答案。在新课改背景下,创新教法,因势利导,迅速激活学生思维,活跃了课堂,非但没削弱原作的思想性,反而使探讨达到了新的水平。

  二、设问通幽,以“疑”激趣。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所务,惟在启发引导。”善问,可说是启思开智,打开学问之门的法宝。设问巧妙,可激思激疑,平添理趣;问而无方,则如盲人瞎马,发出的只是思想干扰波。

  笔者执教《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为让学生深入了解林冲性格的前后变化,就抓住关键的情节点,以疑激趣:草料场一把大火烧掉了什么?几个想当然的学生随口而答:草料啊!笔者不露声色地追问:还有什么?学生回答:还有包裹卧具。我再度追问:还烧掉了什么?学生情绪一振,富有创意的回答纷至沓来:大火烧掉了他对封建秩序的关联!烧掉了他做奴隶的幻想!烧掉了因袭的重负和思想的枷锁。烧出了一条顶天立地的好汉!

  设问的力量就在于激发好奇求知的欲望,疑问的妙处则在于让真理藏于云雾之间引人探寻。一个巧妙的设
  
  三、妙“联”精析,以“比”激趣。

  所谓“比”,即“比照”;而“比”的前提是“联”,即关联,联想。教学中,“联”“比”作为最基本的思维形式,总是相伴相生,无所不在。

  评析人物,《祝福》中的祥林嫂,《药》中的夏四奶奶,《雷雨》中的鲁侍萍可以联比;品味意境,李清照“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与柳永“杨柳岸,晓风残月”也可联比。联比拓展视野,联比启迪悟性,联比培养语感,联比生成趣味。学生对毛泽东“独立寒秋”的“独”字体悟不深,我拈取李煜抒写亡国哀音的“无言独上西楼”句,从政治背景、人物身份、个性心境一一联比,又请学生用动作演示两个“独”的区别,学生在愉快的比照中完成了对诗句的揣摩。

  联比之法,可使学生知识得以拓展,视野得以开阔。在激活兴趣的同时,积累知识;在积累知识的同时,因为联想对比,加深感悟。联比之法,可以在相近的人物形象之间展开,也可以在相似的题材之间展开,也可以在相似的背景之间展开,也可以在相似的情节之间展开。只要教者有心,就可信手拈来,相映成趣,提高课堂效率。

  四、画龙点睛,以“结”激趣。

  大凡教学活动中的研讨,总要指向相对合理的结论。归结为什么结论,怎样归纳,由谁来归纳,常常能看出教者的启发诱导水平。粗疏的老师归纳问题信口开河、大而无当,常使大段的讨论虎头蛇尾,功亏一篑;严谨者单刀直入,片言居要,但“授人以鱼”而不“授人以渔”;而高明的老师则穿针引线,串珠成链,善于在关键处妙语激人,点石成金。

  例如,讨论小说《一碗阳春面》的主题及人物,记得多年前一位中学老师先以孔乙己做引子撰成两条联语,再让学生研讨本文构思下联,在老师引导下的学生,写写议议,气氛热烈,十分钟就形成了较满意的两联。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完成了对课文的深刻理解,也训练了语言表达能力,在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中,超额完成了教学目标。

  一个巧妙的设计,可使学生在求结论的过程中感受到创造的快乐。结论指向虽然相对“集中”,但是得到相对“集中”的结论的过程却是多样化的。如果我们在教学中,运用灵活生动的方式,调动起学生动手动脑的积极性,就可以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在单一的教学目标获取过程中获得多样化的训练,并提升各种能力。

  五、攒聚热点,以“辩”激趣。

  一切成功的教学,都以师生、生生间思维的相互激荡、碰撞为内核。如果说讨论是师生间互动的妙法,那么辩论就是讨论的极致。预先设定话题,划出整堂时间,让学生有备而来,对阵而坐,可以辩论;随堂选点聚焦,挪出数分钟突兴波澜,让学生短兵相接、各抒己见,也可以辩论。

  笔者在教《雷雨》的时候,发现学生对周朴园情感世界的评价存在分歧,就故意以言辞相激,引发争论,导致谁也不能说服谁,然后在黑板上赫然列出“道是无情却有情——道是有情却无情”的辩题,让大家再读原文,准备辩论。为了驳倒对手,双方都反复研读台词,琢磨舞台说明,不断梳理、归纳、补充论辩要点。到双方推出代表起立发言时,大多数同学对表现周朴园情感复杂性的细节已烂熟于心了。你来我往几个回合,探讨就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一段平淡、沉闷、冗长的分析,代之以辩论,就成了全课的亮点。

  辩论之趣,在于激情的碰撞和真理的获得。辩论之效,在于思维的深化和表达能力的提升。化沉闷的被动接受为生动的主动探求,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主体性,改造了课堂环境,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习效率。

  六、逆思指瑕,以“奇”激趣。

  指瑕,自然不是故意唱反调。作为语文课本,在学生看来也许不会有什么毛病的,而事实上,再完善的教材也必有瑕疵。如果我们在教学中,能够比较有把握地抓住一些教材上的瑕疵,就此切入,也会获得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我在执教孙犁的名篇《荷花淀》时,就比较突出地表达了我这个教学意图。不用说,《荷花淀》是一篇极其优秀的作品,但世界上的事物都没有十全十美的,这篇文章也不例外。很多读者都津津乐道的那一段景物描写“……那一望无际挤得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粉色的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在我看来就有其不足之处。在此,我就引导学生来探讨一个问题——在这篇名作当中,有没有不足之处?有,在什么地方?为什么显得不足?学生的激情起来了,必然形成热烈的讨论,积极的思考。最后,无论学生形成样的认识,我都将我自己的看法提供给大家参考。我认为这里有两点不足:①追求诗情画意,破坏了故事情节的内在节奏;②近乎直白的“伏笔”,破坏了语言在整体含蓄性,削弱了后文情节的突然性。认识不强求统一,但一种不盲从权威,敢于独立思考的品质就在这样的过程中得到了培养。又比如,我曾在执教王力的《我国古代的车马》一文时,首先用了近十分钟的时间给学生们讲有关《古代汉语》一书和作者王力的有关情况,将学生的兴趣充分地调动起来。然后我突然给学生布置一个思考题:在这篇课文中,至少有三处文字的表达有问题,请把它们找出来。老师的问题无疑给了他们一个强烈的驱动力,一种挑战的精神便从心中升起——向老师挑战、向名家挑战——是老师理解有误呢,还是课文真的有瑕疵?于是,一篇枯燥的说明文读来也就有了浓烈的兴趣。作为一篇课外阅读课文,学生能用如此认真的态度去阅读,本身也就充分地达到了教学的目的。通过同学们的认真阅读,就可以找出诸如“舆两旁的木板可以倚靠身体,叫做輢”,“舆前部的横木可以凭倚扶手,叫做式(轼)”,“车辕前端插上销子和轭相连,叫做輗”这样一些句子来,根据有关知识,可以断定它们都是不规范的“定义”;再由此延伸出去,课后作业中有关的说法也一并可以提出质疑。
   
  逆思指瑕,这是一种带着明显的批判性的教法和学法,在总体上都以正面切入为主的课堂教学中偶尔运用,能极大地调动起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敢于质疑、避免盲从的学习精神,教学效果非常显著。
 
  七、巧妙迁移,以“写”激趣。 

  我们的语文教学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形:把课文讲得又精又细,却止步于课文不及其余;讲课文就讲课文,写作文是写作文,各行其道互不相干。由此及彼,举一反三本来就是教学所追求的目标。教材是个榜样,它既承载着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任务,同样也承载着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任务。如果我们在教学中,恰当选点,巧妙延伸,由此及彼,视野渐开,学生必将在这样的引导中获得兴趣从而获得知识。如果再辅之以写作训练,效果更佳。

  比如笔者在讲授《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一课时,就让学生在预习课文的基础上收集整理课文没有提及的新词新语,并试着解释其含义及揣摩起来源。学生在课文内容的引导下,怀着强烈的兴趣汇集了很多他们所知的新词新语,这样的方式,既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提高了他们对语文学习与现实生活有着紧密联系的认识。又比如我在讲陆蠡的《囚绿记》的时候,就让学生发挥联想和想象能力,续写一个片段——两个月后,“我”再次回到了曾经租住的屋子,请用200字左右描写开门时所见到的情形。学生因为有原文中绿藤不屈不挠的情形的启发,也在课文小结时感受到了文章所蕴藏的深刻主题,对绿藤的形象已经比较深刻,所以思路流畅,下笔成趣,训练获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脱离课文,一味的去广征博引的教法肯定不对;立足课文,适度延伸,听说读写训练穿插结合,则会取得非常好的教学效果。关键是,这样的方法避免了枯燥和单薄,获得的是生动和丰富。这样的“写作”训练大多以片段为主,以专项目标为主。可以是续写,也可以是改写;可以是评论,也可以是鉴赏。形式可以灵活多样,灵活多样则是兴趣的源泉。


  语文课趣味导学的角度广,手法多,以上种种,尚不及十一。只要我们巧为营构,勤于积累,就不难左右逢源,心裁迭现,在创新教学的实践中开创出一片融融泄泄的乐土。





[ 本帖最后由 秦时明月 于 2013-5-28 22:37 编辑 ]
2#
发表于 2013-5-29 12:07 | 只看该作者
教无定法,课堂教学中的激趣不仅可以激发学生思维力,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好习惯,还可以使课堂教学生成新的问题,拓展教学思路,激发教学趣味性,显示出教师对课堂的驾驭程度。
3#
发表于 2013-6-21 13:00 | 只看该作者
好文章,可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4-25 07:10 , Processed in 0.054314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