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母校
早晨送完小儿子上学,时间刚刚七点半,虽说上班还早,但回家还得往回返,就直接上班吧,慢慢骑着电动车,这样可以细细欣赏日益变化的美丽街景呢!
到了205国道红绿灯处,南北两侧拔地而起的高楼还在施工当中,我加快速度赶紧躲开嘈杂的机器轰鸣声,转眼到了昌黎一中的红绿灯前,一股扑鼻的花香迎面而来。哦!是一中铁栅栏上攀爬的多花蔷薇,粉的、紫红色的,爬满了铁篱笆。每天只顾急匆匆地赶路,从没仔细观察过母校的变化,只知道它周围的院墙已被黑色的铁艺栅栏代替,从未留意过何时栽种了这么多美丽的鲜花,赶紧停下来推着车拐进一中跟前的非机动车道,虽说不能进到校门里边去,只能在学校外走走,但感觉已是很亲切了。
从1981年踏入一中校门已有三十多年了,校门的位置没变。左侧是花岗岩砌成的一块长七八米、宽近两米的校牌,右侧是个半圆形的门卫室,白色的屋顶简约美观。校门里东西两侧的月亮门还在,西侧月亮门里的旧式瓦房已被车棚、高大的杨树、金色的柳树取代,不知原先住于此教我们数学的张老师老两口现在何处,我想肯定早已搬进西侧漂亮的家属楼里了吧? 再往西走,看到一中西侧的小山了,一道院墙就山势起伏,隐约看见了一座金色的小亭子掩映在绿树丛中。还清楚地记得那时刚上初一,我和同学们爬上了西山,因为从未爬过山,我不知道下山时身体应该向后挺慢慢下山,毛手毛脚的我竟然快步下山,结果由于惯性刹不住车,越来越快,跑了下来,来不及躲闪摔在一块大石头前,幸好石头是圆的,我只是擦破了皮,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我曾站在西山上往国道南边的集贸市场张望,那时木匠出身的父亲用农闲时间打饭橱,等到赶大集时和母亲用小推车推去卖。父亲做得饭橱很漂亮,他会在橱子两侧的玻璃上画上梅花、喜鹊,或是用电烙铁烙上仙鹤、松树等等,简直就是工艺品。我在山上搜寻着父母的身影,其实距离很远,根本看不清,我希望父亲做的橱子能顺利卖掉,换回钱供我们姐妹上学。因为那时两块钱的学费都掏不起,我最发愁的就是交学费的日子,父亲总是无可奈何地用商量的语气:“再等等吧,和老师好好说说。”
我最感谢的就是班主任唐继森老师,他总是能善解人意,体谅到我们这群学生的难处,他说家家日子都不好过。
唐老师是河北师范大学毕业,教我们语文,人非常和善、爱笑,三年的初中生活,总感觉和他没待够,因为他不仅教给我们文化知识,更主要的是教我们如何做人。那时,我们上早自习,他一进教室就挥笔在黑板上写名言警句,说是“每日一菜”,让我们抄在日记本上,那些句子在我们迷茫时就像一座指明方向的灯塔,让人受益一生!感谢您,敬爱的唐老师!
虽说家住在城关,但距离学校足有八里地,下午放学后住校生都去食堂吃饭了。因为要上晚自习,走校生离家近的回家吃,有的买点儿东西填饱肚子。而我离家远,回家是不赶趟的,再说即使回去,这个时候家里也没现成的饭吃,买东西吧?我又没有多余的钱,手里仅有的一毛五分钱是用来买明天的午饭的,只好饿着肚子拿着本书到教室前面的小山上看,饿了就咽口水。唐老师知道了我的情况,找到学校特批我住校,我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抓紧时间苦读,唯恐辜负老师的一片心意。
初三那年初春,一天夜里地震了,吓得我们披着被子跑出宿舍,等感觉安全了回到宿舍时,看到地上什么都有,背心、袜子、衣服、枕巾等等,看得我们哈哈大笑,那副狼狈样至今还记忆犹新。
我觉得最值得一提的是昌黎一中的教学理念,它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音乐课、美术课、体育课、生物实验课、物理化学实验课,不管是哪一节课,只要课程表上有的,都按照执行,从没有副科给主科让路的说法。
记得一次上体育课时,天下起了小雨,我们男女同学分别分成两个小组踢足球。在宽敞的操场上,我们挥汗如雨,踢得投入,跟正式的比赛没什么两样,大伙儿兴致高涨,为每一次射门机会欢呼、奔跑,跌倒算什么,爬起来再战!脸上已分不清是雨水还是汗水,酣畅、痛快、过瘾,那种情形现在想起还让人兴奋不已。
上音乐课,五十岁的王作先老师教得认真,学生们学得仔细,运用丹田之气唱出心声,唱出美好的愿望,考试时我曾为得到九十多分高兴了好一阵子。等到元旦晚会全班大合唱时,同学们个个唱得陶醉、卖力,能为班级争光感到自己是多么的骄傲啊!
教美术课的是一位刚刚毕业的王多才老师,他高高的个子足有一米八几,比我们大不了几岁,和我们很合得来,上课也最活分。我那时还是美术小组的一名成员,下午自习课时和两三个画得好的同学一起去美术教研室画画,走在路上感觉除了自豪还是自豪,心里美极了!
教生物课的孙敏老师幽默风趣,瘦瘦高高的孙老师教课时不紧不慢,但就在这样的讲课节奏当中他偶尔说出的一些话语,会逗得全班同学哈哈大笑,总觉得生物课还没上够就打下课铃了,期待着孙老师的下一堂课。
生物实验课更是同学们的期盼,从最初的解剖蚯蚓、青蛙,到后来解剖兔子,同学们认真极了。那时没人会觉得有异味,也没人觉得害怕,即使再胆小的女生也不会,不知是因为要了解科学知识奥秘的迫切性呢,还是孙老师的魔力。
那时每学期都有一周的劳动课,我们不上课,三三两两分成很多小组,有到门卫收发室的,有去食堂帮忙的,有去菜园、花圃的,有去学校印刷厂的,还有去图书馆的,总之,我们会进入到学校内的各个部门,干上两三天还可以轮换。我当时先分去菜园,后来又到食堂帮忙。记得有一次在食堂包包子,师傅先给我们做示范,紧接着我们就开始忙活起来了。看着我的劳动成果,师傅笑着告诉我说包包子应该捏住,不能开着口,否则馅里的油会被蒸跑的,从那以后我就记住了,现在我还把这经验告诉老公呢。
三年的初中生活,学到的不仅仅是文化知识,还有各种生活技能,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学做人,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我由衷地感谢母校——昌黎一中,感谢老师们的辛勤栽培,你们是任劳任怨的园丁,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换来满园的花香!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