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500|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陶渊明回归意象的永恒生命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6-8 12: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陶渊明辞去彭泽令,回归故园,返归自然,写下许多脱离藩篱后的心情和感受,其中一个巨大的特点就是诗歌中出现了许多回归意象,最具魅力的当属“归鸟”和“秋”。分析一下陶渊明诗歌中的“归鸟”以及“秋”的意象,我们从中可以更加具体的感受到陶渊明诗歌具有永恒的生命力。

  一、归鸟意象:
  陶渊明诗歌意象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象征着他一生中由仕而隐的“归鸟”意象。他通过寄心归鸟,构建了向往“人的自然化”的审美境界,从中体现其追求真朴的自然哲学观。同时,陶渊明也尖锐地指出,在异化的社会中,知识分子如何寻求属于自己特有的精神家园。

  在陶渊明的组诗《归鸟》中:“翼翼归鸟,晨去于林;远之入表,近憩云岑。和风不洽,翻翮求心;顾俦相鸣,景庇清阴。翼翼归鸟,载翔载飞;虽不怀游;见林情依。遇云颉颃,相鸣而归。遐路诚悠;性爱无遗。翼翼归鸟,相林徘徊;岂思天路,欣及旧栖。虽无昔侣,众声每谐。日夕气清,悠然其怀。翼翼归鸟,戢羽寒条,游不旷林,宿则森标。晨风清兴,好音时交。矢曾徼奚施,已卷安劳。”

  陶渊明正是通过归鸟晨出晚归的行踪隐喻自己从入世到出的经历,复杂矛盾的心情及情感的交流过程。这首诗充分体现作者劫后余生的无限感慨,表现了作者寄心归鸟,追求真朴的心迹。

  二、秋天的意象:
  秋天具有丰富的诗意,在不同的诗人那里得到不同的演绎,给秋天赋予了不同甚至相反的内涵。有人歌唱它的凋零、萧瑟,如杜甫,在诗人笔下,其实也是在心中每一种与秋天、秋色、秋景有关的感受都是那样萧瑟、沉重。

  有人觉得秋天充满丰收的喜悦与勃勃的生机,如王维,秋天是“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显得那样迷人,人与物是那样协调地组合在一起。而在陶渊明那里,秋天却给人另一种感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怡然而自乐,是人生的另一种境界。在他的笔下,秋天是一种境界,是诗人本身情感以及个人人生坎坷的寄托,没有杜甫的凄凉也没有王维的喜悦,有的只是一种历经人世沧桑之后的乐观和豁达,放弃人间荣辱,自娱自在。

  陶渊明的诗歌中,虽然没有真正能够称的上山水诗的作品,他也没有像谢灵运那样去游山玩水,然而他对后世山水诗的影响一点也不比谢灵运差,尤其是诗歌中体现的归隐思想是整个中国古代诗人的代表。
  陶渊明的诗歌一如秋之于他那样的恬淡而清新,“陶渊明实际成了一种传统文化模式的价值符号”,陶诗中以归鸟为主要意象,寻求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已成为知识分子精神的一个象征,这也是一种典型的极有影响的中国知识分子回归自然之路,并为此后一千多年的中国文学奠定了一个永恒的艺术范式。

  陶渊明是一个超然的,具有标本意义的人,千百年来在政治情结浓厚的中国文人中引起持久深远的影响。中国知识分子是一个集文化、政务及意识形态于一身的社会群体,它在高度综合中蕴含着高度分裂的危机。这种内在危机要求有一种表达,正是这种表达的要求使陶渊明所具有的正面意义凸现了出来。

  林语堂在《人生盛宴》中说“陶渊明代表中国文化一种奇怪的特质,这种特质就是肉的专一和灵的傲慢的奇怪混合,就是不流于灵欲的精神生活和不流于肉欲的物质的奇怪混合,在这混合中,感官和心灵是和谐相处的。”

  的确,陶渊明创造的这个以田园为表象,灵与肉结合的“新家园”对于渴望超脱又被钉在官场上受举步维艰的中国知识分子来说具有极大的磁力,使他们分裂的人格受到了强烈的震撼、疲惫的灵魂得到了深深慰藉,使他们内心深处的溪流在这块土地上得以淙淙流淌和自由奔泄。

  在我们世界现代化的进程中,信仰缺乏,人的世俗化程度与物化程度在迅速膨胀,使人类的精神家园受到冲击。而陶渊明追求“灵”与“肉”完美结合的“新家园”的精神在某种程度上为知识分子自身人格的发展提供了异质的丰富性,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张力。

  当政治权力或市场价值以其扩张性对知识、艺术、人情、尊严等的价值构成威胁时,它可以维系人类精神文明的伟业,提示人们随着物质文明的发展,要更多的关注人的精神生活,构建更加美好的精神家园,这也正是陶渊明对知识分子人生意义的探求和思考给我们的启迪!除了物质的欲望外,人的灵魂企求升华。

  后叙:有人说,陶渊明的一生是一场悲剧,是封建时代造就的历史悲剧,在这里,我们不谈阶级问题,因为我们无法用一个局限的眼光去看待我们的前辈,用我们个人的经历去评价他们的沉浮,在我看来用阶级的眼光去看待诗人们的贡献是极为不应该的,他们留给我们的财富是无法用具体的数字去衡量的。

  因此,我们在此仅仅探讨陶渊明的诗歌为什么具有永恒的生命力,探讨他为我们中华民族留下的这一笔宝贵的历史财富!


2#
发表于 2013-6-9 20:54 | 只看该作者
作为田园诗杰出代表的陶渊明,秉性正直,心怀政治抱负却又看不惯官场的腐败丑恶,最后远离尘嚣,回归田园,成了一位地道的农人。“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表现了他鄙弃富贵,享受田园的闲适心境。他的回归意象,为田园诗赋予了新的意义,为疲惫的灵魂构建了一个美好的精神家园。文章厚实,分析透彻,观点鲜明。只是觉得前后内容上并不完全一致。问好朋友!
3#
发表于 2013-8-6 18:15 | 只看该作者
看到陶渊明名字,心情就开始放轻松多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4-19 11:45 , Processed in 0.056164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