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553|回复: 1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黄鹤楼遗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8-28 18: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黄鹤楼遗梦

                               康乔华

    那天,我来到了黄鹤楼,宛如一个梦遇到了另一个梦。自己仿佛随楼而欲飞又期待着与仙鹤相遇,许多难以名状的梦境,全都浮成天空之中纯净的云彩,顺着目光摇曳而去。眼前的河山,蕴涵千百年来的历史和风烟。面对黄鹤楼,那些层楼以及台阶就是行走的人生。在这里,我用踏访的屐痕衡量时间与空间交融的高度,内心虔诚和膜拜,仿若一盏灯,照亮了我的灵魂。此时,纷乱凡尘,让每个来这里寻访的人都有着同样的境遇,他们被过滤掉心机和杂念,全身心地融入黄鹤楼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里。

    因为这里洋溢着浓浓的文化氛围,黄鹤楼又成为一个人们虔城和信仰的地方,因它慕名而来的人络绎不绝。千百年来,无论国家兴盛还是哀败,人们对黄鹤楼的虔诚和信仰从来不变。而且随着时光的不断变换,这种虔诚和信仰会变得更加深远。江南多名楼,我知道,黄鹤楼与湖南的岳阳楼、江西的滕王阁齐名,并称为“江南三大楼阁”。它们与长江水脉又是相通的,滔滔长江赋予了它们壮阔的风光神韵。可以说,长江是联姻它们历史与文化的见证者。

    岳阳楼和滕王阁由此与长江的气息相融渗起来,在长江边,与黄鹤楼齐翅并飞,它们彼此遥相呼应。我在蛇山下仰望黄鹤楼,只是不见黄鹤飞,楼的颜色很黄,很黄的头顶,白云悠悠,悠悠千载空。在那千载里,我想知道的经典或许都在唐诗里。瞬间,我成了古人,回到古时朝代,豪气大发,登临楼顶把酒当歌,与历代文人墨客的足迹心声相聚。在这里,我与李白、崔颢相遇成为世交。我们在天色光影下,与天、地、楼以及长江拥成一片,豪情万丈,赋诗吟诵。在这种氛围,我或许就会吟诵出一篇惊世名作,流芳千古。但古书上没我的名字,也没我的诗篇,我被载入了现代文明的凡尘俗世之中。沉浸在黄鹤楼的遐想里,人未登楼,心却已在楼顶之上了。

    此时,江城的天火热着,空中飘浮的云朵像棉花般把天地都抹得温柔了。阳光,白云,风,垂柳,花草以及山石,它们都成为黄鹤楼的组成部分。点缀其中,使整座楼阁显得瑰丽典雅,又灵动飘逸,超凡脱俗。黄鹤楼拨地而起,高耸入云,面临长江,俯视脚下这片繁华的土地。那些飞檐棱空,势欲飞动,古朴凝重的黄色硫璃瓦,仿若黄鹤舒展的翅翼,飞在蛇山之巅,把我的视线引向白云深处。此刻,白云和黄鹤两个词凝结成一种景观,人文荟萃,仙踪传闻,在江城熠熠闪光。顿时,黄鹤楼非凡的气质与形象在我的心中变得高大起来,渗透着更深层次的内涵。

   在这里,山和树是明亮的,草和花是明亮的,黄鹤楼也是明亮的,整个世界都变得通体透亮了。不远处,钟声悠然响起,光影里,连钟声也变得透亮了。循着钟声我走进黄鹤楼。楼内,游人群集。诗词古画、墨迹奇石、神话传说,林林总总。我流连在每一层楼的大厅里,抚今追昔,领略黄鹤楼的古韵遗风和神秘色彩。那些骚人墨客以字画去透明,绵连或幻想梦中的仙鹤,让一些声音从青瓷与陶罐里飞出,之后的时代远去又靠近。在那些时代里,我们专注着高速度,还专筑着自己的生活,那些以黄鹤楼为品牌定位的科技园在园内园外,装饰着这楼和我们年轻的容颜。而那些壁画浮雕依然折射远古的美,又充满浪漫的传说,令人浮想联翩。在这里,我看到了崔颢、李白、王维、白居易、刘禹锡、岳飞等唐宋名流的形象和踪迹,又感受到了光彩夺目的楚文化和千古名楼的命运和变化。

    我走到最高楼层的回廊上,凭栏纵目,龟蛇两山分别蜷伏长江侧畔,似两团欲散欲聚的云烟,我似乎感觉到它们沉沉的千年喘息和现代心跳声。江两岸高楼林立,车水马龙,一派繁华而热闹的景象,充满现代文明的气息。那座连接龟蛇两山的长江大桥,飞架南北,天堑变了通途。它像一条“直彩虹”,引发人们审视对自然与美的共振。而这一切都在我的脚下,鸟瞰眼前的境界,此刻的我,仿佛被一只鸟托起来,不断上升,我的世界就变得高远和深邃,不由地产生了叩问苍茫、感慨万千的激情。黄鹤楼是远古的,它隐于繁华喧闹的现代都市之中,却又与现代相融洽,和谐共存,让我收获了一段段历史文化的高度和空间。于是,“江、山、楼”这三种景观连结起了江城几千年传承下来的气质和面貌。

    眼前的江山,让我想起了明朝末年已消失的鹦鹉洲,古时的鹦鹉洲是天鹅避寒修炼之所。然而,沧海桑田,陵谷变迁,鹦鹉洲消失,人烟日益繁盛,生态环境发生剧烈变化。现在此地完全见不到天鹅的倩影了。我想,那时的天鹅定是在鹦鹉洲上修炼成仙,飞往天界了,常人是再也见不到它们的。黄鹤或许是天鹅的化身,成为人们幻想中的仙鸟,它更具仙风道骨,人们将它附会神仙故事,丰富了几千年来黄鹤楼的仙踪传闻,“乘鹤升仙”的神话也就源远流长。而宗教是对人类的终极关怀,许多人的潜意识中都有一个追求永生的情结,宗教能够让其得到纾解。于是,黄鹤楼成为人们心中“永生情结”的投射物,所以,只要人在,黄鹤楼就永在。

    我所立之处,或许就是古人当年留下脚印的地方,望着眼前的情景,我仿佛听见了李白和崔颢的对话。而崔颢的那首名作《黄鹤楼》,让诗仙李白在登黄鹤楼之后,才思顿僵、自叹不如,搁笔而去,发出了“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之叹。于是,便又有了如今黄鹤楼下搁笔亭的传说和由来。由此可见,一首古诗,一声叹息,凝聚了多少艺术能量,足以使美的光亮燃烧不灭。文学艺术使得普通人有了神性,李白哪怕是写打油诗,也会给后代留下美谈。

    毫无疑问,黄鹤楼具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张力,穿越时空,从古代伸展到现代。它伫立长江畔,几经摧毁又几度重生。它经历的风雨与年代,连着民族的兴亡盛衰,也凝聚着人们的辛酸和向往。因此,千百年过去了,黄鹤楼依然在人们的心中,亘古不灭,代代相传。



[ 本帖最后由 康乔华 于 2013-8-29 07:34 编辑 ]
2#
发表于 2013-8-28 20:30 | 只看该作者
写得太好了,真想去黄鹤楼看看。上次路过没有时间进去看,很遗憾。不过读了你的文字就满足了。说到底还是要去的。问好。
3#
发表于 2013-8-28 21:43 | 只看该作者
江南知名楼阁,定然要去观赏的,暂且借这篇文章先睹为快了。
4#
发表于 2013-8-29 10:07 | 只看该作者
笔触的逶迤映现了作者思路的逶迤,笔触的质感映现了作者思绪的质感。欣赏并问好!
5#
发表于 2013-8-29 23:27 | 只看该作者
浓郁的文化气息,将黄鹤楼所蕴含的历史再现,风云变化中让人领受豪气,豪迈与壮丽。
最好每周一帖子,每周四发帖。问好康老师。
6#
 楼主| 发表于 2013-8-30 00:4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从容 于 2013-8-28 20:30 发表
写得太好了,真想去黄鹤楼看看。上次路过没有时间进去看,很遗憾。不过读了你的文字就满足了。说到底还是要去的。问好。


谢谢从容朋友赏读,问好
7#
 楼主| 发表于 2013-8-30 00:4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李兴文 于 2013-8-28 21:43 发表
江南知名楼阁,定然要去观赏的,暂且借这篇文章先睹为快了。


谢谢李版赏读点评,问好
8#
 楼主| 发表于 2013-8-30 00:4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敬一兵 于 2013-8-29 10:07 发表
笔触的逶迤映现了作者思路的逶迤,笔触的质感映现了作者思绪的质感。欣赏并问好!


谢谢敬老师赏读点评,问好
9#
 楼主| 发表于 2013-8-30 00:4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木门长子 于 2013-8-29 23:27 发表
浓郁的文化气息,将黄鹤楼所蕴含的历史再现,风云变化中让人领受豪气,豪迈与壮丽。
最好每周一帖子,每周四发帖。问好康老师。


好的,我知道了,谢谢木版。
10#
发表于 2013-8-30 11:04 | 只看该作者
读康先生的字,心也随之明亮起来了。
11#
发表于 2013-8-30 13:31 | 只看该作者
游历黄鹤楼,将个人飞扬的思绪与美丽的自然风光交相融会,并延展出动人的思考魅力。
12#
发表于 2013-9-1 09:46 | 只看该作者
乔华兄的笔触充满地理文化的浓厚意蕴,而这一切,都紧密的与心灵和思绪相连。内在的感性感悟和外在的具象事物达到了水乳交融的境界。欣赏。
13#
发表于 2013-9-1 10:0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剑鸿 于 2013-9-1 09:46 发表
乔华兄的笔触充满地理文化的浓厚意蕴,而这一切,都紧密的与心灵和思绪相连。内在的感性感悟和外在的具象事物达到了水乳交融的境界。欣赏。

   文夲对黄鹤楼有感有悟,情㬌交螎,存喧嚣的凡尘,读到乔华的字,身心杂念会被屏蔽,身心随文字融入黄鹤楼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里。
14#
 楼主| 发表于 2013-9-3 11:2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瘦棠寒蝉 于 2013-8-30 11:04 发表
读康先生的字,心也随之明亮起来了。


谢谢友赏读评点,问好
15#
 楼主| 发表于 2013-9-3 11:2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房子 于 2013-8-30 13:31 发表
游历黄鹤楼,将个人飞扬的思绪与美丽的自然风光交相融会,并延展出动人的思考魅力。


谢谢房子老师赏读评析,问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20 19:28 , Processed in 0.051965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