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353|回复: 1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紫色的扁豆花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9-17 19: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紫色的扁豆花
  
                    文/流浪流浪去吧
  
       豆类植物,有多种。黄豆、黑豆、红小豆、芸豆,或榨油,或食用,或炒菜,各自开着各色的花朵,争奇斗艳,上秋时节,随着叶片的有青转黄,弯弯的月牙儿形状的豆荚,也孕育成熟饱满的籽粒,向辛勤的农人们,奉献出了一个,沉甸甸的春华秋实!
  这儿要说的是,豆类的一种,做蔬菜用的扁豆。

  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自古即有药食同源之说。

  《药性辨疑》:“扁豆,专清暑,故和中而止霍乱;极补脾,故治痢而蠲脓血,消水湿,治热泄。”

  《纲目》:“硬壳白扁豆,其子充实,白而微黄,其气腥香,其性温平,得乎中和,脾之谷也。入太阴气分,通利三焦,能化清降浊,故专治中宫之病,消暑除湿而解毒也。其软壳及黑鹊色者,其性微凉,但可供食,亦调脾胃。”

  季节使然,扁豆带有一股清寒之气,过去和现在,皆入不了宴席,还真是咱穷人的食物。扁豆又名扊扅(yǎnyí)豆,这个名字,起源于一段悲欢离合的故事,故事的主角是春秋时期的百里奚——就是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说的举于市的穷困潦倒之人。

  百里奚家境贫寒,辞别妻子到处流浪,曾流落到楚国给人家放牛。秦穆公听说百里奚非常有才干,用五张羊皮把他赎到秦国。秦穆公十分赏识他,授以国政,号称“五羖大夫”。这时,百里奚的结发妻子也流落到秦国,进入百里奚的家中,当了奴仆。有一天,百里奚和众宾客宴饮,酒酣之际,昔日的结发妻子毛遂自荐,一边弹琴一边唱歌:“百里奚,五羊皮。忆别时,烹伏雌,炊扊扅;今日富贵忘我为!”百里奚一听,大惊,两人相认,夫妻团圆。百里奚认妻的故事在汉代有乐府《百里奚词》,在明代有传奇《扊扅记》,被改为多个地方戏。

  扊扅意思是门闩,“炊扊扅”的日子,生活非常清贫,后来借指共贫寒患难的妻子。百里奚外出流浪时,他的妻子拿门闩当柴烧,为他烹了一只母鸡,今日大富大贵,为何忘了相濡以沫的妻?这是个故事,百里奚妻子所唱的是古琴曲《扊扅歌》。后人以扊扅豆称呼寻常百姓在自家庭院种的扁豆。何况,中国自古就有“糟糠之妻不下堂”的优良传统呢!

  “丸子汤、油香、粉汤、面旗子,馋得人流哈喇子(口水)”。扁豆面旗子,是昌吉回族人独有的传统美食,是一种汤饭。又叫“扁豆旗花”、“斜块子”或“雀舌头饭”。

  扁豆面旗子,在回族人中流传着这样一段传说:在很久以前,新媳妇过门后的第二天,都要为丈夫的一家老小做饭。婆婆为了考查新媳妇是否贤慧和能干,会说些饭菜名,让儿媳妇去做。一是为了检验她是否聪明,二是考验她的厨艺如何。如果好得话,新媳妇就会得到公婆的夸奖。有位新媳妇过门后的第二天清晨,向公婆问安后,婆婆让她去做“黑麻糊抱金砖”。新媳妇听后愁眉不展,这是什么饭呀?我怎么从来没听过,她在厨房转了转,来到磨房里,一位老长工见她急得团团转,禁不住问,少奶奶,你在找什么东西吗?急成这样,新媳妇忙说:“哪儿啊!婆婆让我做一种饭“黑麻糊抱金砖”,我不知道怎么做,能不着急吗?”长工听了哈哈大笑,这么简单的饭都不知道啊,我告诉你吧,就是“扁豆面旗子”。新媳妇还在发楞,长工又说:“黑麻糊就是扁豆,金砖就是面旗子,抱就是烩的”这是咱们这儿家家都吃的贫民饭啊,新媳妇一听,羞红了脸,自己在家里不是也经常做吗?她即赶紧,跑回了厨房。

  当时粮食缺乏,人们即拿一小把面揉和擀成薄面皮,撒点盐,再放一些葱花和扁豆,煮熟后就汤面吃,是一种家庭主食,也叫“贫民饭”。

  清代诗人黄树谷写的《咏扁豆羹》诗,其中写道:“带雨繁花重,垂条翠荚增。烹调滋味美,惭似在家僧。谷雨方携子,梅天已发秧。枝枝盘作盖,叶叶暗遮旁。伏日炎风减,秋晨露气凉。”扁豆阔而肥厚,像月牙一样,做汤饭有股清香,人皆喜欢。

  地道的扁豆面旗子,秘决第一步:用温水浸泡扁豆数小时左右,第二步:炖富含骨髓多的牛骨汤,第三步:炒臊子(羊肉丁、土豆丁、西红柿丁、葱花,加入盐,花椒)炒香后盛出,第四步:加盐和硬面、擀薄、加菱形小块,第五步:开水锅中加牛骨汤,入面稍煮,洒些软扁豆,放入炒好的臊子,调些胡椒粉,出锅时飘些香菜花。这款汤饭中的扁豆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能健脾开胃,加之胡椒味稍浓,人们吃了后大汗淋漓、回味无穷!

  “勤大嫂,勤得好,擀下的面一张纸,切下的饭雀舌头下到锅里团团转,王变吃,王变看一吃一个不言传”!民谣里说的,即是这种扁豆面旗子。走在街上,会看到,专门有以此为招牌的美食饭店。和山西凉皮样,许多地域性,或民族特色美食,大有随开放后流动的人群,全国遍地开花之势!有关美食的传说和故事,也像长了翅膀样,到处传播。        我们汉族人扁豆面旗子的做法,会因习俗和信仰不同,而稍有异。过去,自家人用,条件限制,没那么讲究,洒些盐粒和油花即可!

  今天,日子好了,城里人到城外,和偶尔来趟乡下亲戚家,也是提起篮子,到路边地角,狂挖野菜。乡里人们以为拿不出手的粗杂粮、玉米豆子面窝头,又成了城里人的稀罕物。临走,也是大包小提留的。
  人们的生活,像步入一个大圆圈,又回到原点。从大米白面,又吃回来了。过去,满脸菜色的人们,走亲串友,再穷也得买两条饼干,和蒸一锅白面饽饽。今天,走亲访友的礼品里,不会再有馒头,可总也少不了粗粮面条和窝头的。

  姐姐每年送的年货里,忘不了带上油炸的扁豆,也总比鸡鱼吃没得早。酷似鱼形的炸扁豆,堪比老百姓的“鱼翅”。

  在我的家乡,鲁北一带,从小见过吃过的,有两种。一种是青绿色的,开白绿色的花朵,菜荚有长有短,有扁平的,也有长宽而扭曲的。另一种即是,紫色的,有着玛瑙釉色的扁豆。无论哪一种,为了防进水,在腌之前不要摘除两边的长丝,在裹上面脚油炸时,或是炒菜时,再摘去。

  这一种紫色的扁豆,开的花,也是紫色的。它的不同之处,在于别的蔬菜和庄稼的花朵,在谢掉和果实成熟之时,扁豆则正叶子墨绿,紫色的花儿开得正艳。给秒杀的秋天,增添些许盎然的春意,和一抹葳蕤的绿色!

  在过去,没有大棚蔬菜时,扁豆还是很稀罕和身价不低的。今天,有了反季节的大棚菜后,则难觅扁豆花和扁豆的身影!偶尔在路边,和农户院墙外的空地上,看到栽植着不多的扁豆。因为失水和天热,早先看着还蔫头耷脑的扁豆棵,越是秋风凉以后,扁豆棵越是旺长,白色和紫色的扁豆花,越是开的一长串,一长串的,煞是好看!不几日,结的扁豆荚,也是一嘟噜,一串的。给寂寞单调的秋,增加一抹亮色。扁豆的花、叶和荚,像栽种的主人一样,偏于一隅,不事张扬,朴实而无华!

        记得过去,摘下来后,炒一顿,尝尝鲜,母亲即把扁豆在菜缸里,放上大把的盐粒,腌渍上。逢年过节时,用油炸了,招待客人,或是自家人吃,都是一样拿得出手的好菜!

  现在,做扁豆的花样,有很多。像凉拌扁豆橄榄丝、手撕扁豆、扁豆焖面、扁豆炒油素鸡、酱炒扁豆蛋、青红椒炒扁豆、酱焖肉片扁豆等等,不一而足,花样百出!

  现在,父母都不在了,各种菜肴也异常丰富,却因时常地怀念父母,而想起少时吃过的香喷喷的炸扁豆,烙扁豆和扁豆面旗子!

  每当我看见紫色的扁豆花开时,就好像乘着那紫色的小小翅膀,飞回到往事中……






[ 本帖最后由 李兴文 于 2013-9-18 22:40 编辑 ]
2#
发表于 2013-9-18 09:55 | 只看该作者
一篇介绍扁豆的的知识,详尽、质朴。文字中资料翔实,体现了丰富的知识积淀。拜读,问好!
3#
 楼主| 发表于 2013-9-18 10:07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寒儒版主的点评,支持,勉励!问好!
4#
发表于 2013-9-18 10:42 | 只看该作者
http://bbs.dongyingnews.cn/thread-1165465-1-1.html

很见功力的文字,欢迎新朋友。散文版要求文章原创首发,期待首发文字。
5#
 楼主| 发表于 2013-9-18 12:47 | 只看该作者
长子老师,问好,和那一篇不一样,作了较大修改!恳请鼓励!问好!
6#
发表于 2013-9-18 14:50 | 只看该作者
以日常生活的事物为看取的视点,融入浓郁的人文情怀,贴近读者内心。
7#
发表于 2013-9-18 14:53 | 只看该作者
呵呵,觉得,您的标题与内容需要审视一下。个见。欢迎新朋友!
8#
发表于 2013-9-18 16:45 | 只看该作者
亲切的文字。
9#
 楼主| 发表于 2013-9-18 18:2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瘦棠寒蝉 于 2013-9-18 16:45 发表
亲切的文字。
谢谢寒老师。问好!
10#
 楼主| 发表于 2013-9-18 18:2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房子 于 2013-9-18 14:50 发表
以日常生活的事物为看取的视点,融入浓郁的人文情怀,贴近读者内心。
问好,房子老师!谢谢!
11#
 楼主| 发表于 2013-9-18 18:2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澧水寒儒 于 2013-9-18 14:53 发表
呵呵,觉得,您的标题与内容需要审视一下。个见。欢迎新朋友!
可以啊!谢谢!
12#
发表于 2013-9-18 20:07 | 只看该作者
翔实的介绍,引经据典,使实物有了丰富的内质,表达也算完整。但文本的引用多了些,可斟酌。问好朋友,祝中秋快乐。
13#
发表于 2013-9-18 22:43 | 只看该作者
药食同源。在讲求健康美食的今天,事物的药性特征更加引人注目。
平凡的扁豆,融贯了作者深厚的人生情感,也表达出作者热爱生活的乐观情怀。
中秋快乐!
14#
 楼主| 发表于 2013-9-19 10:2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李兴文 于 2013-9-18 22:43 发表
药食同源。在讲求健康美食的今天,事物的药性特征更加引人注目。
平凡的扁豆,融贯了作者深厚的人生情感,也表达出作者热爱生活的乐观情怀。
中秋快乐!
谢谢李老师点评,支持!问好!
15#
 楼主| 发表于 2013-9-19 11:1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木门长子 于 2013-9-18 20:07 发表
翔实的介绍,引经据典,使实物有了丰富的内质,表达也算完整。但文本的引用多了些,可斟酌。问好朋友,祝中秋快乐。
长子老师,这是精简版的,有时间您给看看:
  
        简版散文:紫色的扁豆花
  
                 文/流浪流浪去吧
  
  豆类植物,有多种。黄豆、黑豆、红小豆、芸豆,或榨油,或食用,或炒菜,各自开着各色的花朵,争奇斗艳,上秋时节,随着叶片的有青转黄,弯弯的月牙儿形状的豆荚,也孕育成熟饱满的籽粒,向辛勤的农人们,奉献出了一个,沉甸甸的春华秋实!
  
  这儿要说的是,豆类的一种,做蔬菜用的扁豆。
  
  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自古即有药食同源之说。
  
  《药性辨疑》:“扁豆,专清暑,故和中而止霍乱;极补脾,故治痢而蠲脓血,消水湿,治热泄。”
  
  《纲目》:“硬壳白扁豆,其子充实,白而微黄,其气腥香,其性温平,得乎中和,脾之谷也。入太阴气分,通利三焦,能化清降浊,故专治中宫之病,消暑除湿而解毒也。其软壳及黑鹊色者,其性微凉,但可供食,亦调脾胃。”
  
  季节使然,扁豆带有一股清寒之气,过去和现在,皆入不了宴席,还真是咱穷人的食物。扁豆又名扊扅(yǎnyí)豆,这个名字,起源于一段悲欢离合的故事,故事的主角是春秋时期的百里奚——就是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说的举于市的穷困潦倒之人。
  
  百里奚家境贫寒,辞别妻子到处流浪,曾流落到楚国给人家放牛。秦穆公听说百里奚非常有才干,用五张羊皮把他赎到秦国。秦穆公十分赏识他,授以国政,号称“五羖大夫”。这时,百里奚的结发妻子也流落到秦国,进入百里奚的家中,当了奴仆。有一天,百里奚和众宾客宴饮,酒酣之际,昔日的结发妻子毛遂自荐,一边弹琴一边唱歌:“百里奚,五羊皮。忆别时,烹伏雌,炊扊扅;今日富贵忘我为!”百里奚一听,大惊,两人相认,夫妻团圆。百里奚认妻的故事在汉代有乐府《百里奚词》,在明代有传奇《扊扅记》,被改为多个地方戏。
  
  扊扅意思是门闩,“炊扊扅”的日子,生活非常清贫,后来借指共贫寒患难的妻子。百里奚外出流浪时,他的妻子拿门闩当柴烧,为他烹了一只母鸡,今日大富大贵,为何忘了相濡以沫的妻?这是个故事,百里奚妻子所唱的是古琴曲《扊扅歌》。后人以扊扅豆称呼寻常百姓在自家庭院种的扁豆。何况,中国自古就有“糟糠之妻不下堂”的优良传统呢!
  
  当时粮食缺乏,人们即拿一小把面揉和擀成薄面皮,撒点盐,再放一些葱花和扁豆,煮熟后就汤面吃,是一种家庭主食,也叫“贫民饭”。这种做法,叫扁豆面旗子。其中,回族人的扁豆面旗子,则繁琐而细致,做成了美食。
  
  清代诗人黄树谷写的《咏扁豆羹》诗,其中写道:“带雨繁花重,垂条翠荚增。烹调滋味美,惭似在家僧。谷雨方携子,梅天已发秧。枝枝盘作盖,叶叶暗遮旁。伏日炎风减,秋晨露气凉。”扁豆阔而肥厚,像月牙一样,做汤饭有股清香,人皆喜欢。
  
  今天,日子好了,城里人到城外,和偶尔来趟乡下亲戚家,也是提起篮子,到路边地角,狂挖野菜。乡里人们以为拿不出手的粗杂粮、玉米豆子面窝头,又成了城里人的稀罕物。临走,也是大包小提留的。
  
  人们的生活,像步入一个大圆圈,又回到原点。从大米白面,又吃回来了。过去,满脸菜色的人们,走亲串友,再穷也得买两条饼干,和蒸一锅白面饽饽。今天,走亲访友的礼品里,不会再有馒头,可总也少不了粗粮面条和窝头的。
  
  姐姐每年送的年货里,忘不了带上油炸的扁豆,也总比鸡鱼吃没得早。酷似鱼形的炸扁豆,堪比老百姓的“鱼翅”。
  
  在我的家乡,鲁北一带,从小见过吃过的,有两种。一种是青绿色的,开白绿色的花朵,菜荚有长有短,有扁平的,也有长宽而扭曲的。另一种即是,紫色的,有着玛瑙釉色的扁豆。无论哪一种,为了防进水,在腌之前不要摘除两边的长丝,在裹上面脚油炸时,或是炒菜时,再摘去。
  
  这一种紫色的扁豆,开的花,也是紫色的。它的不同之处,在于别的蔬菜和庄稼的花朵,在谢掉和果实成熟之时,扁豆则正叶子墨绿,紫色的花儿开得正艳。给秒杀的秋天,增添些许盎然的春意,和一抹葳蕤的绿色!
  
  在过去,没有大棚蔬菜时,扁豆还是很稀罕和身价不低的。今天,有了反季节的大棚菜后,则难觅扁豆花和扁豆的身影!偶尔在路边,和农户院墙外的空地上,看到栽植着不多的扁豆。因为失水和天热,早先看着还蔫头耷脑的扁豆棵,越是秋风凉以后,扁豆棵越是旺长,白色和紫色的扁豆花,越是开的一长串,一长串的,煞是好看!不几日,结的扁豆荚,也是一嘟噜,一串的。给寂寞单调的秋,增加一抹亮色。扁豆的花、叶和荚,像栽种的主人一样,偏于一隅,不事张扬,朴实而无华!
  
  记得过去,摘下来后,炒一顿,尝尝鲜,母亲即把扁豆在菜缸里,放上大把的盐粒,腌渍上。逢年过节时,用油炸了,招待客人,或是自家人吃,都是一样拿得出手的好菜!
  
  现在,做扁豆的花样,有很多。像凉拌扁豆橄榄丝、手撕扁豆、扁豆焖面、扁豆炒油素鸡、酱炒扁豆蛋、青红椒炒扁豆、酱焖肉片扁豆等等,不一而足,花样百出!
  
  现在,父母都不在了,各种菜肴也异常丰富,却因时常地怀念父母,而想起少时吃过的香喷喷的炸扁豆,烙扁豆和扁豆面旗子!
  
  每当我看见紫色的扁豆花开时,就好像乘着那紫色的小小翅膀,飞回到往事中……
  
  2000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0-3 22:19 , Processed in 0.052814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