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645|回复: 2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有趣和无趣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0-18 07: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乏味是大敌。

  对,乏味。这是一个冷酷的字眼。谁要是摊上它,就一败涂地。真的,没有谁会喜欢它。它会断送许多美好的东西。包括一个个生命个体,包括一个个家庭单位,包括更多你可以意会的东西。我们通常会津津有味面对这样事物,那样事物,可一旦失去兴味,什么事物也会黯淡无光。不能不说,乏味这个字眼是一根刺,它要么不扎,一扎就扎在人心上。很多人可以忍受许多艰难困苦,却毁在乏味上。就我自己而言,我记得很清楚,多少个孤独的难眠之夜,多少个街头的踟躇徘徊,多少个与家人的相对无语……乏味很泛滥,它们吞噬我,丧失我,让我找不到自己,不认识自己,甚至想干脆结束自己。我越来越意识到,认识自己很重要。要知道自己能吃几碗干饭。知道了才好抵御乏味,寻找趣味,在各种场合选择,把握,立足,成就自己。


  因此我们需要提防乏味这个讨厌的家伙,并且设法寻找趣味,努力制造趣味,来抵消乏味——它的不怀好意,它的肆无忌惮,它的独断专行。就是在极其琐碎繁杂苦重里,也能够捕获诸多趣味。哪怕你在洗碗拖地,哪怕你在负重苦力,也会安心自在,心平气静,感受潜藏着的趣味。趣味无处不在,就看你能否觉察。


  寻找趣味,制造趣味,是人之本能。当我从许多文字中意识到那种趣味的时候,我的欣喜无以言表。像下面的文字,就是阅读王小波作品《万寿寺》时顺手划拉出来的点滴,或许能说明一二:


  从我有限的阅读经验看,王小波是个有趣的人,他的《万寿寺》是篇有趣的小说。意识到这个时,我心里亮堂多了。《万寿寺》只有在夜深人静了的时候,才能看出滋味。因为这一点,我喜欢晚上睡觉前看《万寿寺》,顺便让睡觉前这段时间变得有趣些。


  我看《万寿寺》的时候,蚊子喜欢围绕着我转圈圈。这是因为天气比较热,它们就像我一样睡不着。另外它们还饿着肚子。饿肚子的滋味不好受。这个我深有体会。在我的眼睛在古代和现在,在薛嵩和“我”之间游移的时候,蚊子热情洋溢,精力充沛,哼哼唧唧,使我的耳鼓里充满了一片“蚊声”。我想,自己喜欢晚上睡觉前看《万寿寺》,正如蚊子喜欢晚上围着我转圈圈。


  在《万寿寺》里,薛嵩和那个“我”似乎在做游戏。在游戏过程中,他们感到很有趣。在看他们做游戏的过程中,我也感到很有趣。不过蚊子围绕我转圈圈,还趁机吸食我的血液,我就不感到有趣,反而很无趣。蚊子会不会感到有趣,我是不知道的。在我看来,相反,不但无趣,而且它们很辛苦。很辛苦的事情不能说很有趣。所以说,它们围绕我转圈圈,不是娱乐行为,就很无趣。况且还直接影响了我看薛嵩和那个“我”做游戏的有趣。就是说,有趣的事情跟无趣的事情,这样截然相反的事情对立统一地存在着,充实了这样的凌晨时分。


  事实上我没有允许它们转较长时间的圈圈。如果它们不拼命吸食我的血液,或许我会适当延长与它们和平共处的时间。事实上这样的协议无法完成。于是我就放下《万寿寺》,动手驱逐蚊子。或者干脆灭杀它们。这样一来,围绕我的“歌舞”景象,就演变成为血淋淋的杀戮场景了。


  重新拿起《万寿寺》,我找不到趣味了。我想,大概是它们先我一步去睡觉了。


  你看,通过以上的文字,你可以很明晰地领略到我在阅读和写作时候的那种妙趣横生。长夜漫漫便在这种自我的满足与趣味里消失了,不见了。其实长夜还在那里,静静流逝,只是我沉浸在那种趣味里,不觉得了而已。


  说实话,这样的阅读,这样的随心文字,很温暖,很入心。几年来,这种趣味让我保持了一种状态,更新的状态,觉悟的状态,从而远离乏味。


  说到这里,不能不提幽默。我发现,幽默是制造趣味的良好基础。不仅仅是从文字里,我还从许多影片里,感受到那种发自内心的入骨的幽默,尤其是西欧大片。那些对白,场景,音乐,让我陶醉不已的同时,还帮助我认识了一些东西,理解了一些东西,拒绝了一些东西。它们让我与乏味保持相应距离,让我心里萌生新芽,从而整个人焕然一新。


  当然,还有许多办法可以对付乏味这个敌人,比如有人很容易在织毛衣或者刺绣中获得乐趣,有人则从养花种草中获得乐趣,有人爱打牌,有人爱钓鱼,因人而异,大家一定各自经历了,悟到了,知道得很详细,我就不再罗嗦。

[ 本帖最后由 夏冰 于 2013-10-18 07:45 编辑 ]
2#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8 07:46 | 只看该作者
发一篇跟大伙儿交流。
3#
发表于 2013-10-18 12:51 | 只看该作者
夏版读书之多,笔下感悟也多。这篇文字,实在说来,我个人很受教育。生活中,我们需要培养和建立的东西很多,诸如幽默,兴趣等等,而这些元素正是组成人之生活的实际意义。
4#
发表于 2013-10-18 13:32 | 只看该作者
夏版这篇显然是哲学原理和美学理论兼具的新作了!
乏味的东西没有生机与活力,内容与形式老旧陈腐甚至内容变质,总之是没有可资生出新意的东西。而改变乏味局面的做法也许就应该是赋予新的生命,换一种审视角度,变一下评估方式,比如给严肃的东西添加幽默的元素,让至高无上的变得平常亲和,让卑微弱小的变得高贵而强大,让冰冷无情的具有人格化魅力等等。
此文让人很受启发!
欣赏新作,问候夏版!
5#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8 17:0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一水 于 2013-10-18 12:51 发表
夏版读书之多,笔下感悟也多。这篇文字,实在说来,我个人很受教育。生活中,我们需要培养和建立的东西很多,诸如幽默,兴趣等等,而这些元素正是组成人之生活的实际意义。

多谢水版理解。得遇水版,真是我等幸运。
6#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8 17:0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李兴文 于 2013-10-18 13:32 发表
夏版这篇显然是哲学原理和美学理论兼具的新作了!
乏味的东西没有生机与活力,内容与形式老旧陈腐甚至内容变质,总之是没有可资生出新意的东西。而改变乏味局面的做法也许就应该是赋予新的生命,换一种审视角度,变 ...

李版总能见别人所未见。欣赏。问候。
7#
发表于 2013-10-18 19:10 | 只看该作者
生活中的小细节,由趣味到乏味,都是一种捕捉。
偶尔也喜欢看看蚂蚁,或直接发呆。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8#
发表于 2013-10-18 21:56 | 只看该作者
对抗乏味就是在提醒自己是在生命当中,不过安然的话也不无道理!
9#
发表于 2013-10-19 13:47 | 只看该作者
那段读书笔记最有趣,读着这段文字让我无端想到林语堂。要使生活不无聊,培养生活情趣的同时再培养幽默感,像夏先生这样过日子就有趣多了。
10#
发表于 2013-10-19 16:0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陀螺 于 2013-10-19 13:47 发表
那段读书笔记最有趣,读着这段文字让我无端想到林语堂。要使生活不无聊,培养生活情趣的同时再培养幽默感,像夏先生这样过日子就有趣多了。

你的茶壶,也属有趣一列。
有趣无趣,在于心境,在于是否痴爱并以此为乐。
11#
发表于 2013-10-19 20:12 | 只看该作者
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多日不来江天心就空落落的,哪怕只读不发言也好。
更何况这里多有妙趣之文,夏版的关于趣之妙语多给人启发。
12#
发表于 2013-10-20 08:15 | 只看该作者
夏版文字向来捕捉生活的细节,并由此而生发出令人深思引人共鸣的道理。读着亲切,体会鲜活。
13#
发表于 2013-10-20 10:3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冷晰子 于 2013-10-19 16:09 发表

你的茶壶,也属有趣一列。
有趣无趣,在于心境,在于是否痴爱并以此为乐。

晰子知我,回帖也不忘带上我的茶壶。 等我定制的茶壶到了一定将照片发给你先睹为快!
14#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0 15:0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时光安然 于 2013-10-18 19:10 发表
生活中的小细节,由趣味到乏味,都是一种捕捉。
偶尔也喜欢看看蚂蚁,或直接发呆。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嗯,我也喜欢发呆。那时候,是最享受的时候。
15#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0 15:0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一孔 于 2013-10-18 21:56 发表
对抗乏味就是在提醒自己是在生命当中,不过安然的话也不无道理!
辩证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6-12 04:08 , Processed in 0.056657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