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7871|回复: 2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论语》的魅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0-28 10: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论语》的魅力

    记得在学校读书时,老师经常教导我们,要带着问题去读书。像我等这种奉老师的话为圭臬的老实又勤恳的学生,老师的谆谆教导自然是铭记在心,并付诸于阅读实践。毕竟是年纪小,再怎么带着问题读,读来读去也读不出多少道道来。

    这些年来,没有任何考试的压力了,生活阅历丰富了,书也越读越多了,也多少有了些阅世的洞见,读书就喜欢闲闲地读,也不拘泥于从头读到尾,经常是翻到哪页读哪页,自适其适,任性而读,自然,也不必像上学时那样带着什么问题去读,如此读来,倒也慢慢读出读出可爱的趣味儿,读出别致的滋味儿,读出独特的情味儿。读以前没读过的新出版的书,也重读旧书、古典书籍。

    《论语》就是我这两年重读的古典书籍之一,简洁简短的对话中,孔子和他的弟子们一个个形象鲜明,跃然纸上,焕发着熠熠神采。“夫子风采,溢于格言”(《文心雕龙·征圣》)刘勰先生评价得不差,我也赞同;读来读去,觉得孔老师还是蛮可爱的,并不是整天板着面孔说教,他言辞恳切,没有虚妄、玄奥之谈,譬喻贴切,就事论事,入情入理。我觉得《论语》写得特别富有人情味儿。想想看,师生围坐,谈理想,谈贫富、谈做人、论政事,多么可爱。再者,从55岁到68岁,孔子带着他的若干亲近弟子,用了十几年的时间在鲁国周边游历,推行他的仁政,受到不少礼遇,也经受了种种磨难,还曾经被拘禁过。但也可以说是一种生活采风,了解到民间疾苦,大大地丰富了人生阅历。

    《论语》的可爱,当然首先在于孔子的可爱。《史记·孔子世家》里写道:“孔子适郑,与弟子相失,孔子独立郭东门。郑人或谓子贡曰:‘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腰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子贡以实告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状,末也。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被人说成“累累若丧家之狗”,也太伤自尊了,何况还面对着自己的学生,这话要搁在一般人身上还不恼火得大爆粗口,或者怒发冲冠,可人家孔老师很淡定,很大度,居然欣然而笑,还说人家说的“对了,对了”。《论语》里的孔子是活泼泼的,是诗意而感性的,是本真而可爱的,看看《论语·子罕篇》,这种体会也许更深些。《论语》里有不少孔子关于诗歌的说道,深得我心。“举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孔子把诗、礼、乐并称,是把诗看得分量很重呢。“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他还说:“温柔敦厚,诗之教也。”你看,孔老师说得多好、多切实!写诗温柔容易做到,但温柔又敦厚就不容易做到了。孔老师真是高见啊!孔夫子骨子里可是个诗人呢,诗性气质浓郁,他对诗歌的品味很高,遗憾的是一直没有关于他写诗的记载,也没有流传下来他写的诗,他若写诗,也是胸次高旷、境界不俗的吧,也是活泼泼的让人看了就让人喜欢、就爱不释手读了再读的吧。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这句我很喜欢,大致也可看作孔老夫子的人生观和财富观吧。孔子也自嘲,当子贡说:“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孔子似乎是在急切切地说:“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当太宰问于子贡“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孔子听说了后,就说道:“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论语》里很少长篇大论,也算是短平快,简洁明畅,文浅意深,亲切有味。这两年微博风靡,明星大腕、普通人纷纷“织围脖”。“据考证,孔子才是微博开创者,《论语》是最早微博集:1、每条论语都未超过140字;2、言简意赅、寓意深刻;3、较为碎片化,多为孔子晒心情,交流哲理;4、互动性强,经常和子贡、颜回、子路等进行回复,互动;5、孔子拥有3000多粉,其中72人为加V认证的。”在网上看到一个段子,真是乐乎哉,乐也!总结、概括得如此精辟、到位。


    读杨绛的《走到人生边上》,她道:“四书我最喜欢《论语》,因为最有趣。读《论语》,读的是一句一句话,看见的却是一个一个人,书里的一个个弟子,都是活生生的,一人一个样儿,各不相同。”也是,一本薄薄的《论语》读完,我依然觉得意犹未尽。颜回的安贫守道,子路的直率和侠肝义胆,孔子儿子鲤的朴实、忠厚,子贡的雄辩,子张的认真……可谓各具情态,各见性情。一两句话里即可见出一个人的性格,论语的文字魅力那是没得说。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这是孔子赞美颜回安贫乐道的精神,寥寥数语,一个活脱脱的颜回就站在我们的眼前了,也就此活在我们的脑子里了。

    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论语•阳货》)因为这句话被很多人误解误读,孔夫子他老人家不知得罪了多少女性朋友,看到这句我也不爽,把女子和小人放一块儿说道,虽然将错就错,孔夫子的说道也颇有道理。当然,联系上下文来看,人家老先生并没有歧视、鄙视女性的意思。都怪那些强作解人的别有用心者。

    《论语》里大多是平白如话的语句,言简却意深,多诵读几遍,小孩子也能读得明白晓畅。小学的课外读物里,也摘选了《论语》里面的不少经典句子。还在读小学的女儿,日常和我们聊天时,也能时不时地冒出几句《论语》里的话,比如:“三人行必有我师”,“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而且还能在适当的语境里适时地引用,我们听了倒也可乐。

    重读《论语》,感受论语的文字魅力,看来有些书值得反复读,每读一遍就有一遍的收获,不同的心境、不同的年龄段读,读出不同的滋味和境界。

    吉田兼好在其随笔集《徒然草》中如此写道:“一灯之下独坐翻书,如与古人为友,乐何如之!”也是,夜雨敲窗,一个人静坐灯下,重读《论语》,乐何如之!

  

[ 本帖最后由 雨兰 于 2013-10-28 10:36 编辑 ]
推荐
发表于 2013-10-29 23:24 | 只看该作者
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我也觉得这话,也许倒有一些幽默而不是批评。
3#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8 10:36 | 只看该作者
晕菜,编辑了三、四遍,才成这个模样。
4#
发表于 2013-10-28 15:22 | 只看该作者
一部《论语》,别样解读,让人重温了一个人,一种精神。儒的博爱,儒的博大,让世人受益无穷。
5#
发表于 2013-10-28 19:18 | 只看该作者
来读雨兰新作了,学习欣赏。问好。
6#
发表于 2013-10-28 21:28 | 只看该作者
看来有些书值得反复读,每读一遍就有一遍的收获,不同的心境、不同的年龄段读,读出不同的滋味和境界。
这个读书观,我赞成。
7#
发表于 2013-10-28 21:58 | 只看该作者
好收获!我也该好好读《论语》了。问好!
8#
发表于 2013-10-28 22:20 | 只看该作者
读《论语》读出这样的情趣和人生真味,可见一份投入的感念。同时对于读书的心得,也传达的令人心悦诚服。
9#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9 10:4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木门长子 于 2013-10-28 15:22 发表
一部《论语》,别样解读,让人重温了一个人,一种精神。儒的博爱,儒的博大,让世人受益无穷。

谢谢评读,问好!
10#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9 10:4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从容 于 2013-10-28 19:18 发表
来读雨兰新作了,学习欣赏。问好。

谢谢,问候!
11#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9 10:4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夏冰 于 2013-10-28 21:28 发表
看来有些书值得反复读,每读一遍就有一遍的收获,不同的心境、不同的年龄段读,读出不同的滋味和境界。
这个读书观,我赞成。

谢谢,远握!
12#
发表于 2013-10-29 20:19 | 只看该作者
欣赏如是对论语的解读和深入的评析,好书,经典,去读,一定会有收获。此篇文字,以生活化的语言解读经典,以平常心态读取文化,十分难得。稍后,我移到孔子栏目,做集中交流。
13#
 楼主| 发表于 2013-10-31 10:3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冉令香 于 2013-10-28 21:58 发表
好收获!我也该好好读《论语》了。问好!

谢谢来读,问好!
14#
 楼主| 发表于 2013-10-31 10:4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房子 于 2013-10-28 22:20 发表
读《论语》读出这样的情趣和人生真味,可见一份投入的感念。同时对于读书的心得,也传达的令人心悦诚服。

谢谢评读,问好房子兄。
15#
 楼主| 发表于 2013-10-31 10:4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剑鸿 于 2013-10-29 20:19 发表
欣赏如是对论语的解读和深入的评析,好书,经典,去读,一定会有收获。此篇文字,以生活化的语言解读经典,以平常心态读取文化,十分难得。稍后,我移到孔子栏目,做集中交流。

谢谢,问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25 16:59 , Processed in 0.052769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