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274|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模糊的汉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1-8 23: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你发现没有,汉语中的有些词是自相矛盾的。如“肉夹馍”“救火”“生死”“死活”“早晚”等,它们真实的意思和字面的意思差别很大,甚至南辕北辙。这让很多初学汉语的外国人十分崩溃,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别说外国人了,在特定情形下,我们自己理解起来有时候也会出问题的。

    有的学生迟到了,老师批评他:“你怎么每天都迟到?”这里的“每天”是“经常”的意思,而有的学生装作不理解,还表示很委屈地辩解一番:“老师,我没有每天迟到。”这只会激起老师的怒火,更凶狠的训斥就会接踵而至。遇到这种情况,你不妨心平气和地给他讲一会语文课:“小同学,你妈妈招呼你吃饭,你怎么连菜和肉也吃了,甚至还要喝点汤或者饮料呢?你爸爸让你洗碗,你不会只洗碗不洗锅和筷子吧?——你对汉语的理解能力有问题啊!”这样或许能使刁蛮学生理屈。

    办公室一个同事给我讲了一个笑话,说他刚上大学的时候,临时班委会定了一些规矩,其中有一条是“不许穿内裤进教室”。有个男生对这一条理解不到位,已经走到教室门口了又倒回宿舍去。别人问他干什么去了,他说回宿舍脱内裤去了,还问别人脱了没有。几个同学强拉他去厕所一检查,好家伙,居然真的脱了。这个笨蛋,脑子叫驴踢了!仔细想来也不能全怪他,因为这条班规是模糊的。你既可以理解成“穿内裤”进教室,也可以理解“不穿内裤”进教室。要使表达更准确,应该在“内裤”前面加一个“只”字,那意思是说夏天到了,男女同学穿着不能过于暴露。当然,一般情况下我们是不加这个“只”字的,它的意思其实又是明白无误的,关键看你拿它做什么用。

    语意最模糊的当数代词了,它的指代关系只有结合上下文才能弄清楚。如果没有上下文,那就要看说话的具体情形了。几个女同学凑在一起说悄悄话。其中一个说:“昨天晚上,我的那个来了。”其他几个都知道她说的是什么,不需要解释得很清楚。也许她还会说:“他把我那个了一下。”这里的“那个”是个含义很丰富但又很模糊的词,具体情况只有根据说话的情境和氛围去判断,去猜想,要是说出来就没意思了。赵本山的小品里有一句台词,高秀敏对赵本山说:“人家都那样了,你怎么还这样呢?”这里的“人家”指的是范伟。观众要是不看小品,只读台词,那根本无法理解剧情。生活中甚至还有人说:“把这个窝(那)个一下就那个了。”这中间的三个用于近指或远指的代词,也许只有说话者自己能搞明白,外人听来简直如坠云里雾中,越听越糊涂。

    汉语中的一些动词、形容词的语意也很丰富而且模糊,比如“搞”“弄”“闹”“整”“做”“上”“神经”“发烧”等词语,要根据具体语境来判断动作行为的方式,往往对应的是别的词语,不经过一番转换,是很难解释得清楚的。比如有些狠人说狠话:“我搞死你!”这个“搞”字可以转换成“打”“杀”“收拾”“折磨”“陷害”“作弄”等一系列阴险而具体的动作,却又比这些具体的动作语意丰富,富于想象,概括性强而威慑力十足,使人听了不寒而栗。

    汉语从它诞生的那一刻起,很多语意都是模糊的。古代汉语里最模糊的一个词应该是“莫须有”,它的意思是“或许有”,那是一种妄加猜测的,未经证实的罪名了。一代名将岳飞就是以“莫须有”的罪名被奸臣秦桧害死的。现代汉语中词意最模糊的一个词应该是“有关部门”了,这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同的事件对应不同的“有关部门”,婆婆太多,实在不便明说。

    以上所举各例,都是从语意的角度来谈汉语的模糊性的。除了语意外,汉语在语气、语调、重音、语音、字形,甚至语法上都是有模糊性的,限于篇幅,其他的我不一一列举,只举字形一例便略知一二了。比如“绿荫”和“绿阴”,“想象”和“想像”,“踯躅”和“踌躇”等,语意完全一样。

    总的来说,汉语是一种没办法较真的语言,在很多情况下是模糊的。只能意会,不便言说。它是一种意合式语言,内部的逻辑关系非常脆弱,有时候甚至根本没有什么逻辑可言,全凭言说者与受众的自我解读。比如说,在“中国队大胜日本队”和“中国队大败日本队”这两句话里,“胜”“败”不分,它们的意思是完全一样的。还有在“这部电影的每一句台词我都能背上来”和“这部电影的每一句台词我都能背下来”这两句话里,“上”“下”不分,它们的意思也是完全一样的。“我借他三百块钱”这句话,既可以理解成“我借了他的三百块钱”,也可以理解成“我借给他三百块钱”,究竟哪一种理解是对的,要看具体的语言环境,也许只有说话人自己明白,外人是不得要领的。其他如“王小明过生日那天收到了许多同学送来的礼物”这样的歧义句,汉语里面比比皆是,但这并不妨碍现实生活中的语言交际,关键看你说话的时候把重音放在哪个词上。能使说话人和听话人双方都明白的语言,就是真实有效的语言。

    说白了,语言这个东西,包括它其中的语意、语音、语法、字形等,就像人的穿着打扮一样,主要遵从的是一种习惯,很多时候是没有什么道理可讲的。当全国人民都在说“肉夹馍”的时候,我们只能将错就错,没必要非得把它纠正为“夹肉馍”。未来的某一天,当全国人民都把“空穴来风”理解成“消息和传说是毫无根据的”的时候,它原来的表示“事出有因”的义项就会被词典删除。其他如“炙手可热”“上下其手”“文不加点”等成语都存在这样的被误解的情况。汉语的这种不精确的表达方式,多半属于“习惯”和“文化特点”的范畴,我们不能把汉语的模糊性看作它的缺陷。其实任何语言都具有模糊性,它是自然语言的本色之一。从另一个角度看,汉语的模糊性恰巧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它的存在不仅丝毫无损汉语的交际功能,反而极大地增强了汉语的柔性和张力,为汉语交际功能的充分发挥提供了灵活性和用武之地。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 本帖最后由 昨日时光 于 2013-11-8 23:25 编辑 ]
2#
 楼主| 发表于 2013-11-9 18:51 | 只看该作者
问好各位老师,欢迎大家批评指导。
3#
发表于 2013-11-11 15:45 | 只看该作者
从另一个角度看,汉语的模糊性恰巧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它的存在不仅丝毫无损汉语的交际功能,反而极大地增强了汉语的柔性和张力,为汉语交际功能的充分发挥提供了灵活性和用武之地。

赞同,欣赏朋友文笔。
4#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1 23:0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 清风盈袖 的帖子

谢谢朋友来访,请多指教。
5#
发表于 2013-12-9 16:25 | 只看该作者
有道理, 值得考究,学习。
6#
发表于 2013-12-10 16:21 | 只看该作者
语言文字规范化值得提倡。我们的母语很重要,值得学习,认真研究。文章立足点很好,与时俱进,切合时代需求。
7#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0 21:5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6# 太和五中张奇 的帖子

谢谢张老师鼓励,请多指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1-16 02:39 , Processed in 0.286595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