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599|回复: 2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沈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2-6 20: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来到了沈园。
  
  在绍兴这片土地上,沈园的记忆不能算是太早,更早的有西施浣纱、《兰亭集序》,较迟的有青藤居士徐渭等,当然现在人更热衷于它的还是因为那儿出了个响当当的鲁迅。
  
  你还可以找到秋瑾。
  
  绍兴有一样最不缺,那就是名人。从古越国开始直至今日,中国历史上就从来不乏绍兴名士。他们或为手挪乾坤的政客,或为忧心冲冲的文士,或为放达的诗人,或为深邃的哲人,或为刚烈的猛士,或为铮铮的文豪。他们的名字可以对应为勾践、范蠡、西施、王羲之、贺知章、陆游、王守仁、徐文长、秋瑾、鲁迅、蔡元培等等。
  
  然而,绍兴的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在这片泼墨写意的土地上,总是时断时续地有几抹清丽和温婉,她还能不时地孕育出一些让人唏嘘动容的故事。撇开家国情怀之外,这些故事时常能撩拨你内心当中最为柔软的琴弦,让一向内敛持重的国人偶然袒露了几许真真的性情。
  
  徐渭杀妻是为狂躁,与一般的忧郁症患者并无二样,《钗头凤》才是千古一绝。
  
  沈园因《钗头凤》而声名流传,所有的看客都是冲着那片古老的墙壁去的,我也不例外。
  
  走出鲁迅故居,不过两百米的样子,便来到了沈园。就在这两百米当中还有一个关乎孝女曹娥的纪念处所。曹娥应该是有这个人的,故事应该介乎真实和传说之间,孝是肯定的,这是咱们的传统美德。至于地位越发地尊崇,想必是为了推崇这种美德。说实话,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又能达到什么高度?但是,她弘扬了主旋律,各朝各代都得为她树碑立传,于是一个两千多年的典型就被树立下来了。就绍兴而言,她尤为重要,因为她的存在,让绍兴这个城市把忠孝节义几乎占全了。
  
  唐婉的存在使得我们在忠孝节义的后面务必加上一个大大的“情”字。
  
  踏入沈园,迎面是一块巨大的石头,左右分写着“断云”两字,为狂狷草书,中有裂痕,奠定了这个公园的基调。两侧的墙面上悬挂着众多的木牌,上面书写着前来驻足的人各式的祝福,颇像其他地方什么连心锁之类的,至于能否锁住另当别论,至少在当时是有心的,所以这满墙的小木牌大约是可以认定为人与人之间相互的祈福祝愿吧!
  
  穿过侧门,便是真正地进入了沈园,自是亭台楼阁与小桥流水,还有几只鸭子在水中嬉戏。这倒不是什么人工的景点,就是普通的家鸭,很惬意地在那儿自顾自地理着鸭毛,倒是我们打扰着他们。在一个叫半壁亭的地方,导游煞有其事地渲染着陆游与唐婉的故事,说的很投入,当别人不理她这茬只顾照相的时候,她竟然用自己的方式委婉地表示了不满。
  
  对面有一座石桥,不过是连接两端的一块石板而已,样子古朴,但绝非原物,这是多少年的事情啊!但人们愿意相信那就是原物,顺着小导游的手指方向,人们还愿意相信石桥上正款款行进着唐婉,此时此刻,枯坐亭台上的陆游黯然神伤,泪水涟涟……
  
  他们的故事我想自己算是熟识的,不仅仅喜欢《钗头凤》这样的词,而是自己原本也是喜欢陆游的。在中国古代诗人当中,我结实最早的不是李白和杜甫,却是陆游。源于九岁那年生病在家,也不知道从那儿找到一本关于陆游生平状况的书,上面大体记录了陆游的一生,弘扬的是他的爱国情怀与抗金未遂的悲壮。全书分十几章,每一章都有插图,上面的陆游都是威风凛凛,又是骑马又是舞剑的,很是符合小孩子的品味,至于上面有没有介绍他与唐婉的故事现在记不得了,小孩子谁关心这个呢?
  
  那本书给我还有一个印象就是这个人很背点,考试很厉害吧,碰到了秦桧的儿子还是孙子我一时记不得了,结果第一名就让人家姓秦的给占了,最后好像还被除名了;一生想着抗金却几乎连一个金人都没有见过,熬到了四五十岁的样子得到抗金领袖的赏识,没料到人家倒台,自己还仗义执言为老百姓说了几句话,结果可想而知;最后归隐山阴(也就是绍兴),看来是想透了,给自己起了一个号“放翁”,然后学起了陶渊明,度过了自己漫长的一生,临终以《示儿》作为绝笔。
  
  陆游活了八十六岁,写了大量的诗歌,留下的有九千三百多,应该是留存最多的。当然有人说乾隆爷留下了两万多首,那个不能算的,姑且不论是不是全是他写的,就算是他写的,大约只能算是票友吧!
  
  这个有理想、有报复、有才华的爱国诗人是优秀的传统知识分子的杰出人物,自然他只能按照传统知识分子的路径去生活。因此,当青梅竹马的表妹无法融入家庭的时候,属于他俩的悲剧就已经注定。
  
  年轻的时候总该有些风花雪月吧!何况娶的还就是自己中意的一个人,还能喝喝酒,和和诗什么的。陆游幸福着,快乐着:“船前一壶酒,船尾一卷书。钓得紫鳜鱼,旋洗白莲藕。”小日子过得如神仙眷侣,几年下来,学业似乎受到了一些影响——不过证据不明显,主要是老人家看不惯这种耳鬓厮磨的样子,最最主要的是,唐婉没有生育,“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老人家最见不得的就是这个,于是一支休书将唐婉遣送回家。当然,陆游能娶,唐婉也能嫁,在风平浪静中过了十年。十年后,陆游游沈园,意外地遇见了唐婉,唐婉差人送了一桌酒菜,陆游无心下咽,浮想联翩,手书《钗头凤》于墙上。过几日,唐婉看到之后,情难自已,也和了一阙,几年后,唐婉二十九岁,撒手人寰,现在沈园的墙上就留着这两首《钗头凤》,让人浮想联翩。
  
  亭中似乎还有一些古迹,但我兴趣不在于此,我得找那方墙。
  
  青砖堆砌的墙体相当苍老,边上的绿色植物以及顶上的藤蔓让这方墙显得格外幽静安详,墙上间隔两块对应的题词,都是黑色的墙体呈现着白色的诗文,陆游的是行书写就,是陆游的手迹,唐婉的就是现在的字体了,自然都不是原样,都是后人用拓片拓上去的。
  
  左右依次是: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
  
  ——陆游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晓风乾,泪痕残,
  
  欲笺心事,独语斜栏,
  
  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尝似秋千索;
  
  角声寒,夜阑珊,
  
  怕人询问,咽泪装欢,
  
  瞒、瞒、瞒
  
  ——唐婉
  
  词写得很直白,却很有力量,情思涌动,悲怆难掩,说道头不过是一场爱情悲剧。
  
  墙前站满了游人,闪光灯此起彼伏,却没有多少言语。与别处照相的不同在于,此处只有拍摄景物再无游人凑趣,因为都知道这是悲剧,不愿沾染这个不详,看来大家还都是想过好自己的日子的。
  
  这是普世的想法,也是普世的愿望,很简单,很平常。
  
  悲剧都是把美好事物拆开的,陆游和唐婉的悲剧在中国历史上是多不胜数的,大约都算不上是悲剧了。是名士与才女的身份加重了分量,是文字的凄美增添了色彩。
  
  倘使没有那次沈园相遇,倘使唐婉不曾劳顿下人去送过酒食,那一切只不过是一对离异夫妇再无往来的案例,也就是“人成各,今非昨”。十年的时间能够忘却很多很多的,陆游想必也忘得差不多了,这中间也没有多少吟咏之作,偏偏造化弄人,此次之后,尤其是唐婉早逝之后,陆游的相关作品终身不绝,字字心酸,句句动人。
  
  比如: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飞绵,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这时,陆游75岁,唐婉已去四十年。
  
  还有:
  
  “沈家园里花如锦,半是当年识放翁。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
  
  要知道,此时的放翁已经八十四了,唐婉已经去了有半个世纪之久了,这种惆怅是伴随陆游一生的。
  
  也算是很难得的了,难怪钱钟书曾说过,宋朝的爱情诗大约只有陆游的几首见了性情。
  
  我一直不太相信唐婉的被休仅仅是源于无后等上述原因。陆游原本是官宦人家,家境不错的。倘使唐婉不育,大可以纳妾,直到生下孩子为止。这是很普遍的事情,包拯的儿子都是丫环生的,丝毫不影响他的历史地位,像苏轼等等家里单侍女就有一大批,据说贬官的时候,还把一帮朋友喊来,一人分了几个,招呼大家先带回去养活着,也算情理之中的事情。陆游的母亲能把自己的亲侄女休走,大约是眼中实在容忍不下了,看着就烦,因为唐婉触犯了中国古代对传统女子的最高标准,就是“女子有才便是德”,老太太哪能容得了一个鲜活活的才女在家里吟风弄月的,岂不是把男人带坏?
  
  才女一词在中国历史上对应的还真不是很多,青楼里有一些,闺阁里不多。但宋朝而言,如大气的李清照、美艳的朱淑真都是命运多舛的。在一个男权社会里,大家更愿意在欢场中见到他们,来抚慰一下心灵,真要是搁在家里,几乎是伤风败俗的了。
  
  李清照好日子也没有过多长,赵明诚也非大节之士,后期李清照继续嫁人,又悔婚,险些坐牢。朱淑真就更惨了,非但丈夫不待见,即便是自己的父母最终还是一把火烧掉了她的多数词作。亲生父母尚且不能容忍朱淑真,你怎么能指望着作为姑母的陆母会接纳作为侄女的唐婉?
  
  当然,从唐婉早逝大约可以推断出她的身体应该不太好,不过,最主要的原因显然不在于此。
  
  陆游的母亲是否有些绝情?未必!能接纳侄女做媳妇自然开始是愿意的,让他们在一起过了几年说明她也是有过纠结的,但是当诸如不能生育、丈夫生病,儿子贪欢等搁在一起的时候,她不能不有所抉择。而事实上,在唐婉走后,陆游还是考了个第一名(尽管被黑掉了),后娶的更是接二连三地给老陆家生孩子,而且这些孩子以后都很有出息,一个家庭完全被她调拨到正确的航道上去了,作为她而言,她成功了。我们不能把她和焦仲卿的母亲(刘兰芝也是无后的)相提并论,无论在任何时代,天下母亲是一样的,为了自己的孩子才是王道,即便是牺牲自己的侄女。
  
  陆游遵从母亲有没有错?孝道的约束是没有人能突破的,直到今天依然如此,只不过表现的稍微隐晦一点而已,一个优秀的男人是不会让自己母亲不堪的,没有!
  
  可能我们会觉得陆游不够决裂,不似焦仲卿那般坚贞。其实,那又何必?
  
  在情感方面,女子想来比男人看得更重,唐明皇能用三尺白绫结束杨玉环,陆放翁自然不可能尾随唐婉。感情绝不是男人的全部,在很多时候只能算是后花园里的一屡清风,闲来可以慰藉一下心灵而已。比如陆游大量思念唐婉的诗词都是写在老来无事亦或是重游沈园触景生情的时候便是例证。在离婚后的十年里,陆游至少表面上活得很好,他得追求功名,他得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即便在唐婉离去的漫长岁月里,他依然活得很好,在那个时候不是每个人都能活八十六岁的。
  
  无意指责陆游,有他那般情思的文人已经是凤毛麟角的了,在没有多少奢望的封建女子当中,从某个角度来讲,唐婉已经有些幸运了。
  
  世上之事,多是无奈堆砌,没有谁犯了多少错误,却生生组成了许多错误。惟其如此,站在《钗头凤》面前,你已无愤怒,只有沉默。
  
  我们时常把板子打向古人,其实我们忽略了我们自己。有人说,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座沈园!我不完全反对,每个人当真都是紧握着自己吗?不过是没有陆游和唐婉那般才情罢了,生命是相似的,不同的只是不能言说或不愿言说罢了。
  
  比如,唐婉强装作没有看见,陆游不再题词,唐婉亦不许相和,何来沈园?
  
  好在还是留下了这座沈园,至少让人们在江南水韵中获得短暂的宁静,梳理一下自己的前前后后,想想如何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只是,可惜了一对苦命鸳鸯。
  
  恍惚之间,这边一个落寞的秀才把酒临风,那边一个深情的女子百转千回,然而不到十米的距离陡然之间成了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最后演变成了生与死的距离。
  
  再次手抚墙壁上的字,清冷!已无脉搏的温暖。
  
  池塘里的家鸭忽然跳跃了起来,看来嫌弃我们的吵闹了,原本这是它们的地盘,它们可能会奇怪,好一池春水,这些人跑到干什么啊?
  
  是啊!此刻它们才是最为自由的。
  
  作别沈园。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2#
发表于 2013-12-6 22:31 | 只看该作者
提读问候。明天家有急事起早。回头拜读。
3#
 楼主| 发表于 2013-12-7 12:4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夏冰 于 2013-12-6 22:31 发表
提读问候。明天家有急事起早。回头拜读。

谢夏冰第一时间驻足留言。
4#
发表于 2013-12-8 08:07 | 只看该作者
沈园的故事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但也只是熟悉而已。从没有想得过多。读此文,也只是想了解一下现在真实的沈园是什么样子……可是读着读着,我的心情再也不能平静了。尤其到了后几段,更是感慨万端……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于佑任则告诉我们:常思一二。
5#
发表于 2013-12-8 12:0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水如空 于 2013-12-8 08:07 发表
沈园的故事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但也只是熟悉而已。从没有想得过多。读此文,也只是想了解一下现在真实的沈园是什么样子……可是读着读着,我的心情再也不能平静了。尤其到了后几段,更是感慨万端……人生不如意事十之 ...
6#
发表于 2013-12-8 14:16 | 只看该作者
一孔的擅长联想、发散,在此文呈现得淋漓尽致。看似平常的物事,在他笔下就得到了有益的挖掘延伸。
7#
发表于 2013-12-8 16:00 | 只看该作者
“世上之事,多是无奈堆砌,没有谁犯了多少错误,却生生组成了许多错误。惟其如此,站在《钗头凤》面前,你已无愤怒,只有沉默。”
读着过瘾,特地查资料,发现陆游的母亲以“七出”之外的“过错”休了唐婉。现在的女子幸福,只要愿意,想写写画画就写写画画。
概括、发散、概括,文章叙述太透彻了,欣赏,学习,问好!
8#
 楼主| 发表于 2013-12-9 07:5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水如空 于 2013-12-8 08:07 发表
沈园的故事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但也只是熟悉而已。从没有想得过多。读此文,也只是想了解一下现在真实的沈园是什么样子……可是读着读着,我的心情再也不能平静了。尤其到了后几段,更是感慨万端……人生不如意事十之 ...

历史或者说过往的意义就在于它可以或多或少地给我们后人一些警觉,如果你正视或思考的话。谢谢水如空!
9#
 楼主| 发表于 2013-12-9 08:0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太和五中张奇 于 2013-12-8 12:09 发表

谢谢张奇老师!
10#
 楼主| 发表于 2013-12-9 08:0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夏冰 于 2013-12-8 14:16 发表
一孔的擅长联想、发散,在此文呈现得淋漓尽致。看似平常的物事,在他笔下就得到了有益的挖掘延伸。

谢夏冰提读,置身古人尚存的气场中,竟有时空错乱之感!
11#
 楼主| 发表于 2013-12-9 08:0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苇岸-弦歌 于 2013-12-8 16:00 发表
“世上之事,多是无奈堆砌,没有谁犯了多少错误,却生生组成了许多错误。惟其如此,站在《钗头凤》面前,你已无愤怒,只有沉默。”
读着过瘾,特地查资料,发现陆游的母亲以“七出”之外的“过错”休了唐婉。现在的 ...

谢谢弦歌,我的理解是婚姻以及爱情的存在合理性也也是有着时代烙印的,生活在今天的人未必就是称心如意了,古时候可以因“七出”之外而休妻,今天也可以因为无房无车不嫁。一句话归结,就是这事挺不好玩的!
12#
发表于 2013-12-9 16:52 | 只看该作者
难得一孔把陆游与唐婉的故事解读得如此深情而又独到,说起《钗头凤》,心底被人掀开了一个角落,那一段网事像茶叶一样复活。再说就不淡定了,还是不说了。网事如风,过去的不会再回来。
13#
发表于 2013-12-9 17:04 | 只看该作者
此文不错,值得一读 有两点值得探讨:关于钗头凤直白一说,恕我寡闻,未见名家赏析有此一批,多赞为情绪张显。关于易安悔婚一说,建议先生查阅李清照研究专著,我所见到的都是离婚,悔婚一词首见啊!也非险些坐牢,宋律规定女子在丈夫未违法情况下提出离婚要坐两年牢,李清照二婚,男人只是图谋易安仅剩的金石而并不违法,好在朝中有人关照,易安只坐牢七天

[ 本帖最后由 羽v公 于 2013-12-9 17:15 编辑 ]
14#
 楼主| 发表于 2013-12-9 20:5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陀螺 于 2013-12-9 16:52 发表
难得一孔把陆游与唐婉的故事解读得如此深情而又独到,说起《钗头凤》,心底被人掀开了一个角落,那一段网事像茶叶一样复活。再说就不淡定了,还是不说了。网事如风,过去的不会再回来。


陀螺喝茶是真喝出境界了,总是能以茶的视角解析一切啊!谢谢来踩,呵呵!
15#
 楼主| 发表于 2013-12-9 21:2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羽v公 于 2013-12-9 17:04 发表
此文不错,值得一读 有两点值得探讨:关于钗头凤直白一说,恕我寡闻,未见名家赏析有此一批,多赞为情绪张显。关于易安悔婚一说,建议先生查阅李清照研究专著,我所见到的都是离婚,悔婚一词首见啊!也非险 ...

谢先生对拙作认真的阅读,并留下宝贵意见。
这是上周游历之后的一些杂感,充其量只能算是拼凑成文吧!至于先生意见,自然受教。个人初衷如下,因为词作在字面上比较容易理解,所以就使用了“直白”这样的字眼,绝非是纯粹的文学鉴赏,如同说“床前明月光:这样的句子,我可能也会以为比较直白一样,看来是我不够严谨,您所提名家定性为“情绪张显”自然更为精准。其次关于李清照的婚姻一事,她后嫁张汝舟,然后离婚,坐了七天牢我倒是知道一些。既然离婚,应该是所嫁非人,那我揣测易安应该是后悔自己的再嫁行为的,故而使用了“悔婚”一词,似乎能说得过去。
写作此篇,既没有参阅《钗头凤》的作品解析,也没有研读李清照的研究专著,也不大可能去读这样的东西,散文究竟不是论文,很难经得住推敲的,让先生见笑了。
终归是两个方面的缘故:一是学识的浅显,二是为文的随意,以后还酌量改改吧!
再次谢过,如蒙不弃,可时常交流!

[ 本帖最后由 一孔 于 2013-12-10 11:44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2-25 01:16 , Processed in 0.186679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