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8213|回复: 3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分享] 热烈祝贺梁星钧文学评论《说长道短集》正式出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1-9 10: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梁星钧文学评论集《说长道短集》正式出版










[写在前面的话]
  
  有些事回头才知道。
  我不知我适不适合做评论,正如我不知自己适不适合写散文,弄文学。但命运及际遇逼我走上了此道,也如一个适不适宜生存者都得生存,意为当我们从事了某事踏上了某道你恐怕也没太多的选择,其实走走就知了,该分向哪里也自会该明白。
  我是90年代中叶以写作的初投成功来代替和结束自己难堪的自考升造的。我想文凭再多再高也不如实,何况那么多的自考生结硕果了我总是心头痒痒。后来的事实证明我还是可以写作,包括做评论。记得有个叫折折的女作家赞我说,“有如此的评论家,何愁论坛不兴?”这话吓我一跳也惊我心!这就是无形中的动力,虽语带玩笑却鼓舞我很大。后来真正评一个如今畅销书作家(当时无名)之后获得了众人的喝采,一位计酬论坛的散文版主也称我对他的情况“有远探近视的本领”,这时我觉出自己确实可以也该做评论了。之后或是索读或是“应景”总之积累了不少的评论(当然也引发过好评的连锁反应),如今作协领导又鼓劲我出书,我就出了这本评论的集子。
  感激所遇到的一切。为我评论对象的作家作品。鼓励批评我的一切评家。发表及其加精计酬的一切媒体。给我策划成或没策划成的出书人。支持我出书的机构及文朋诗友……你们都是玉成我此书的直接动因及组成血肉。我因你们而拥有了该书,也因该书联结了你们。这是一份难得的缘分及情愫。这世上许多都有定数而缘难以料定,但是沿着缘行我们已无怨无悔。
  该书是评界新生的婴儿。需你们的呵护、帮助和批评。它能否长大并拥有未来,全靠自己的所遇。此书的正式出版,我心底很平静(因毕竟拖了一两年了),但一想到书将独自面对广阔的读者“市场”,要独自面对阳光和风雨的检阅,我心底还是有几分激动和惦记,也祝愿并希翼,自己的这本书,伴你们快乐!我写书时尽管有酸苦,有寒冷,有艰辛,但更多的是乐意和快乐,我出书是“快乐出书”,但愿我的每一本“流落”于世,于你手中者都伴你们吉祥好运和快乐!无论你何时何地心境如何,都希望伴你快乐!
  
  (作者评论简介:梁星钧。四川广元市人。自修汉语言文学毕业,鲁院函授结业。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布谷文学》首席责编兼特约评论员。原中国散文家论坛超级版主兼散文研究版主。原西部作家论坛超级版主。
  文学评论与批评创作探索者。
  1995年始,在国内多家媒体发表文字若干。评论散见《散文选刊》、《延安文学》、《作家世界》、《文学风》、《出版参考》、《西部作家》、《廊坊文学》、《金沙》、《黔中文化》、《都市快报》、《批评家》、《剑门关》等。散文九获全国征文等级奖。获“创作之星”文艺称号。著文学评论集《说长道短集》。)
   
一、 书讯



  梁星钧文学评论集《说长道短集》由中国出版集团、现代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总体定位是,一本平民文学的读物,一本草根评论的结晶)。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说长道短集 / 梁星钧著. -- 北京 : 现代出版社,  
2013.12  
    (美立方·丁香号 / 魏峰主编)
    ISBN 978-7-5143-2017-6
  
    Ⅰ. ①说… Ⅱ. ①梁… Ⅲ. ①中国文学-当代文学-
文学评论 Ⅳ. ①I206.7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3)第293482号


书目详细信息
CIP核准号
2013293482
ISBN
978-7-5143-2017-6
正书名
说长道短集
丛书名
美立方·丁香号
出版单位
现代出版社
出版地
北京
出版时间
2013.12
版次
1版
印次
1
定价(元)
289.0
正文语种

开本或尺寸
21 × 15
装帧方式
平装
中图法分类
I206.7
主题词
中国文学-当代文学-文学评论
内容提要
这是作者近年对全国70余位活跃于论坛媒体作者的文学评论选萃,内容涵盖小说、散文、影视、报刊等评论方面。该评具有认真、专业、接地气的“草根气”特点,也有立意高远,胸襟大气的雅俗共赏性,集形象性、理论性、可读性于一炉,不仅有利作家创作指导,而且有利读者审美鉴赏,并可为史家理论构建提供一定的参照,为我国文界少见的一部文学评论集。

  (定价:30元/本 帐号:农行62284 8286 82826 40679 户名 梁星钧)
  
联系方式 QQ:754000461
     电话:18981243658
     博客:http://blog.sina.com.cn/liangyun1221
           
  
  二、简介
  

  梁星钧首部文学评论集《说长道短集》于2013年12月由中国出版集团、现代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作者近年对全国70余位活跃于论坛媒体作者的文学评论选萃,内容涵盖小说、散文、影视、报刊等评论方面。该评具有认真、专业、接地气的“草根气”特点,也有立意高远,胸襟大气的雅俗共赏性,集形象性、理论性、可读性于一炉,不仅有利作家创作指导,而且有利读者审美鉴赏,并可为史家理论构建提供一定的参照,为我国文界少见的一部文学评论集。该评集精选了作者六年来创作的《再读长篇小说<我不是潘金莲>》、《人物活,小说活》、《驾驭文字天马的骑手》、《神性文字,锦绣华章》、《凿通人生的长河》、《寻找:一场永不磨灭的空难性记忆》、《如水文字静有声》、《当醒者,著醒文》、《又观老影片<红高粱>》、《“亮剑”的精神实质在哪里》、《为民办刊,办刊为民》等52篇小说、散文、随笔、杂文、青春励志、文艺理论、报刊、影视等评论。该评化繁杂为简明,化腐朽为神奇,化枯燥为生动,走评论之大众化道路,探文学与批评的最佳结合部。该书没有空洞的理论说教,只有文字及其文体的分析。该书文字通俗、简明、大气、雅俗共赏,融理论与实践于一炉,倡巴金的写作最高技巧为无技巧之艺术追求,读后定让你共鸣和有获,以共同来完成此书的再度创作。本书为作者出版的第一本文集,第一本评论集。是一本平民文学的读物,一本草根评论的结晶。曾在网络媒体受到读者的极大关注及好评。今结集出版并奉献给广大作者及读者,以助你阅读及创作取得更大的成绩!






目  录



   
鞭励人心需有爱(序1)            柏青
有难度的解读以及做人风骨(序2)         王克楠   
   
卷一  波涛不惊见浪涌(附所评对象 下同)

再读长篇小说《我不是潘金莲》(刘震云)
4+2:巧遇与荒唐同在(于怀岸)
从简约到奇崛(斗峰)
揪人的心痛和美丽(张鹤)
波涛不惊见浪涌(黄培锦)
移民命运史,地域风情图 (杨仕甫)
陶钧文思贵虚静(梁义德)
无可奈何花落去 (张成元)
人物活,小说活 (郑书玉)
伟大而圣洁的母爱之花(陈华清)


卷二  长卷漫开品沉香 
驾驭文字天马的骑手(落梅)
神性文字,锦绣华章(落梅)
个性与特色,艺术之极致(落梅)
故乡的另类思考与表达(厉彦林)
酒已淡,而情正浓(王龙)
感慨:文字的穿透力量(嘎玛丹增)
烹调意象大餐的厨师(敬一兵)
凿通人生的长河(柏青 房子)
寻找:一场永不磨灭的灾难性记忆(笨小暖)
好一个文学情末了(陈学明)
潇洒写乡村(于文华)
散文的味道(杜永生)
仁厚之人,仁厚之文(高迎春)  
温婉之文,悠远之思(薄暮)
快节奏,小图景,泛写意(孙本召)
长卷漫开品沉香(范廷伟)
优美的民俗风情画(郭华)
微型非微事 (郭华)
清淡与醒心(冷晰子)
情悠悠,晃悠悠,沉悠悠(张谋)
惨淡与忧伤:生活的油与盐(林琼) 
心底的歌谣(郭玉琴)
     
卷三  如水文字静有声
水样文字,水草大观(韩开春)

间婉之侧笔,荡气之回肠(峻毅)   

诗情画意写秋韵(陈华清)

景之水,水之景(柳絮飞舞)

激情燃烧阿拉善(曹洁)

如水文字静有声(曹洁)

满纸调侃味,一部奇女书(李修玲)

明快而简练,言近而旨远(秦湄毳)

读《梅本无意》想到的几个关键词(徐梅勋)

文学确需鼓呼 (黄叶斌)

“匕首”“投枪”齐射恶(冀之南)

云淡风轻自有情(王国军) 

当醒者,著醒文(王克楠) 


卷四  梅花香自苦寒来

“亮剑”精神的实质在哪里(电视剧《亮剑》)

一个感人肺腑的影视新形象(电视剧《樱桃》)

又观老影片《红高粱》(电影《红高粱》)

读《中国散文报》创刊号(《中国散文报》)

梅花香自苦寒来(《西部作家》)

情洒西部铸风流(《西部风情》)

为民办刊,办刊为民(《人民文学》、《文艺报》、《散文选刊》、《西部作家》等)

为平民文学鼓与呼(代后记)

附录1:一篇评论引发的互动
附录2:主要作品(文学评论)目录
附录3:众人评说(柏青、王克楠、黄叶斌、邓迪思、落梅、高迎春、陈华清、南山菊、太阳神、天上云、梅林、杜永生、飞花落叶、如水、王九峰、笨小暖、刘亚荣、何田、郭玉琴、韩开春)



  


三、评论




序言一


鞭励人心需有爱

柏青



  梁星钧说他将要出一本评论集。我为之激动。我原来想,他可能会先出一本散文集的。因为,我知道他的散文近几年发表了不少,并很有自己的特色。可是他出评论集了。其实,这也不该意外。近年来,从他大大小小的评论在网络、纸媒上发表的效应来看,作者、作家们请他写评论的多起来了!“多起来了!”他完全靠自己默默的稼穑耕耘,而获得了文域中一个个个性十足的“打麦场”。
星钧为文多年,现在做这样的“学科”择选与探究,我非常支持。
可是,这样的选择需要更多的付出。
我觉得,文学创作的作者和评论者之间是“赛车手”与“赛车机师”间的关系。前者要速度和里程就行了;后者除了要速度、里程而外,还必须有把这驾车拆为“一个个的零件”,再复原来确保速度和里程的能力与心智。
《说长道短集》全书20万字,那么,他要阅读多少字呢?涉及到作者们有六七十人吧,与所评作者相关联的单篇或成书的作品他必须要读;每个作者的必须掌握的情况他要熟知和有数……这样的工作量就会是这20万字成品的二倍还是五倍呢?因此,王克楠先生曾说,“搞评论有些费力不讨好”。况且,这一干作者,大多是没有多少知名度或暂时不太知名的。诚然,他关心的,使他动力倍增的不是这些,而是“术业专功”的心境,是汗水和心血的捐出。
就评论界的现状看(我对评论界形势并不清楚),只能评好不评坏,只能说长而不可论短;加之评论对象层次不同、文本的体裁类别迥异,更增加了评者不断调整角度、维度的操作难度。
就这些大量的“为他人”的劳动本身,让我很是尊敬。
我也为人写过几篇或评或序的文章,也有粗浅体量的。一旦接受了这个“任务”后,心理上就会出现一种“某事之前的焦虑”(弗洛伊德),这种焦虑会伴随始终。情绪倍受揉搓。如果其文大好,你会顺利些;如果其文平平,那是要绞尽脑汁的。找出其长,话要说到什么程度?明显的错误,要评到什么程度,使用哪些“不伤人”而让其明白所指的词句?这仅仅是文字技术吗?真是很难的。而星钧作为这种焦虑的离析者,或许不需要具备推理的能力,却需要有完备的文艺基础理论,大量的阅读积累,还有超乎寻常的感受力,更需要提掖人、鼓励人、鞭策人的一颗爱人之心!事实上,他力求“在揭示中创造,在创造中揭示”的评论效果;他尽心尽力去评每一篇文章,字字句句饱蘸心血,融入他的识见,体现他的话语主体特色与风格追求。
当一篇新作出炉时,我们还想去创造它,想去重温当时操作它的每一个情节,试图再超越。这时,评论家的话至关重要。那是客体占据主体的一个具体体现。星钧多年坚持散文、小说创作,有着厚实的写作基础,所以他在文章中融入了散文美学的语言和构架,从而形成了自己的评论文字风格。他既不预测也不臆断,客观地评价,既非过分地痴迷,也非完全地信服,他依据强有力的“实证”,丰厚的阅读经验,客观的推理评价,将自己置于最清醒的阅读之上,安静地享有这份阅读与评论带来的美感与享受。星钧的评论一直在“独特”和“自我”之间追求一种客观的真实。从美学角度切入,以小见大,自下而上,优劣齐现,从文本出发,进行归纳和梳理,概括和总结其美学特征,使得其评论简要、客观,给作者以信心和出路的方向。
    作者的提高,是评论者肯定与否定之中的积极结果,这也是评论者的一个现场。星钧在品评的过程中,更多的渗透到文本的特质与内核,进行探幽,深挖深敲,汲取精髓,规避缺失。在他人身上发现了在自身上所见到的一切,帮助作者实现从“自我”到“超我”,他从一个艺术作品中看到了一个人的个体创作及一种社会现象。他赢得了大多数听众,也赢来了自己的受众群体,找写评的,期待批评的接踵而来。
   谈及做评论的原初,他在《我是怎么做起文学评论》谈及溯源三点:小时候的境遇,令他学会了抗争与反思;成长的经历,牵动他敏感的情思;文字缘,令他终生依附文学事业。于是,这就成了他的使命,成了他的宿命,却也是我们大多数作者的福分。很想这篇评论写完了,就静下心来开始自己的写作,然而,对文友文字的痴迷,让他将工作生活的每个空隙占满。
这方面作者们是感激他的:得你的评简直是幸福,你的评论就是一道风景,是独立行走者;为原作的再度创作洞开窗子,感情真挚而丰富,真诚而不简单化,文字娴熟而自然;有一颗善感的心灵,一双睿智的眼睛,一副柔软的心肠;诚心、细心、耐心,冷峻的思索,灵性的光芒,使受评者走进读者的视野及内心,先分解,次透析,后综合;在这个心浮气躁的时代,你能俯下身来,以最真诚的姿态,倾听到别人内心深处细微的声音,能进入作者文字的领地,破解文字所载的隐密……
人们有着对自身的过分关注,无论创作还是其它,那么读评论者从中获得的裨益更是显而易见。星均在评论中所融入的学识和思想,通过评论所传达的对文学、社会、生命的理解,让读者思考,让读者沉静。他的推理方式、明晰的思想、尖锐的评论风格充盈着对文学的巨大热情,扑面而来。是文学的责任与良知,他将这样一个个体的事业做成自己毕生的事业了。
我与梁星钧在网络上交往三四年了。早在中散论坛,他以超级版主“发现新人”的视角我们认识,后又经西部作家论坛共谋写作“大事”,其使我敬畏的是,精力充沛、执着专研、缜密耐心,总是有“不见黄河不落泪”的一股劲头!我想,这就足够成全一番事业了,当然更会丰饶一个区域、一片土地的人文景观。
如果说,文学是一种宗教,那么,星钧的行举就是虔诚之爱的付出、播撒与祈祉。这是同道之人心的坚果!它绝不会被任何外力给击碎,它一心发芽、长叶、开花……
让我有机会为星钧这种爱来祝福,让这一片爱心源源不断。如江河,涛哗啸歌也好,静水流深也好,淙淙汩汩澄澈幽蓝,流淌着,流淌着,润泽两岸。

  (柏青,内蒙古突泉人。原内蒙古自治区国税研究所所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创作。《西部作家》主编。作品获第八届内蒙古文学创作索龙嘎奖。散文《馈赠冬天的暧昧》入编《2010中国散文经典》)






序言二



有难度的写作以及做人风骨

王克楠

  

  梁星钧即将把自己的心血之作《说长道短集》付梓,这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中国当下作品集多如牛毛,凡是认识字的,谁都可以出一本或者几本“书”,星钧不一样,读一本书,需要掩卷有益,星钧的《说长道短集》就达到了这个标准,不管是专家,还是刚入门的读者,都可以从他的文字里取得教益。他的写作实践和为人品格,堪称中国网络文学草根派评论的代表人物之一。所谓草根,就不同于高等院校的学院派,来自于民间,来自于写作的根,写出的评论就有属于自己的风骨。
  梁星钧给许多人写过评,这些人有的是名家,大部分还不是名家,有的甚至是初出茅庐,但他依然认真地写着,为中国纯现代文学创作鼓与呼。无论是被评论者,还是读者,都可以从中受到教益,有了教益,就有了功德,所以,我说星钧是一个有功德的人。为人写评,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情,如今的作者是禁不得人说不好听话的,所以就使得评论这件事情很难做,但是星钧自发地为这么多知名和不知名的作者写评,仅仅这种精神,就令人尊重,我们的读者,我们的当下文学真的需要这样的人。
  通过阅览星钧的文稿,笔者感到了他的热情澎湃。笔者也在创作之余搞一点评论,但是没有星钧评论涉及面广,他尤对民办的报刊给予了极大的关注,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对于民刊,他既是读者,又是评论者,他为民间文化和底层文学的健康生长自觉地担当一种责任,写了《关于民报》、《为民办刊,办刊为民》等,都强烈地表达了他的民本意识。星钧的评论自然流畅,不忸怩作态,不无病呻吟,不堆积那些大而空的话,更不玩弄文学词典里的辞藻。如今好多把自己装扮得不可一世的评论家,往往说了一万句话,你还不知道他在说什么,以把读者弄晕为荣。星钧扎扎实实地活在四川的大地上,他的评论是有感而发,从不空洞地提出这主义那主义(我们时代主义泛滥也)。
读作品如同寻知音,被解读,如同与远方的朋友倾心交流。星均的文学评论善于发现作者的写作个性。薄暮是一个很活跃的写作者,星钧以很大热情解读了这位女作者的《曾园的阳光》、《老街印象》、《青花瓷碎片》、《永恒的来与往》等,他的解读喜欢画龙点睛,即使三言两句,也很受用。如他对薄暮的号脉,“常为其中一些多重修饰限定的文句而感不适,觉得难以直抵文本对象,同时因其文旨隐讳,故而出现理解上的一时障碍。但经再读多读熟读之后就会入味,深感其文体结构紧凑,首尾巧妙生动,情节起伏错落,情感温婉悠远。”
写评论需要“见识”,星钧无疑是有自己的见识,对于小说,他说“人物活,小说活”,点到了小说的要害。他的评论,不是泛泛地照搬书本,而是有具体的内容,如“快节奏,小图景,泛写意”,就剖析得很细致。星钧对作者的解读过程,也是发现过程,如对冷晰子散文的定位是“清淡而醒心”,怎样清淡?“晰子之文在‘清’字上表现为:字简,意静,诗画意境,求一种简雅和留白,意境幽远。有一感觉,读她文时,如沐清水,如临幽林。这种云淡风清之幽境,为散文之高格。”怎样醒心呢?首先发现了作者的炼字功夫非同一般。文辞简练有力。诗词歌赋的底子,掩痕而藏。“意境深沉的文字,含蓄,幽深,空濛而蕴藉。”这几个字写起来简单,却是他对冷晰子散文的用心领会。也就是说,他是带着对文字的敬畏感读作品的,如今,保持这样的阅读态度的人不多了。
   对于散文的穿透力,星钧也有自己的见解,“穿透,是认识,见地,悟性,触摸,缘遇的深浅层次的综合体现。”他解读房子《牛车》和柏青《远行的情调》是有深度的。对房子的作品他这样说,“我不想把作者的这篇看作是意识流,因为说穿我们每位作者行文都用的是意识,都有流动,只是这种流动或称组合的方式也即结构不同而已。我只想说作者是用了综合的立体结构思维。这种结构思维对我们很重要,它衡量和检验着我们每位作者对于笔下生活的认知以及表述的能力,更是检验一个作家思想艺术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虽然他对意识流散文尚未达到系统地解读,但是,这样的见解对读者对作者都是极为重要的。还有对柏青的《远行的情调》解读,“文章氤氲着一种温厚的气息。咏叹式、抒情诗味浓郁。”柏青的散文具有一种感情正能量,星钧十分精致地完成了对这种正能量的刻画。
  梁星钧的散文评论具有散点透视、重心集中的特点,他的散文评论像是小品文,给人以美的享受。如他在评价冷晰子时说“一点都不浮躁的清新淡定的析悟。欣赏作者一如的静,一如的练,一如的雅。”这样的语言已经不是简单的逻辑思维语言,已经具备了美的提升。梁星钧从来不隐瞒自己的审美爱好,说“周作人、刘亮程的文我都喜读,觉得他们的冲淡、平和、博雅、通灵,给人旷远,空阔,不霸不侵,给人漫想,遐思,作者可以自由去想象和发挥以填充,是一种高雅的谈心和夜话。”这对浮躁年代是一种拨乱反正。梁星钧解读李修玲的《中国历史上的奇女子》,围绕“奇”字开掘,可以说是一篇思想性的随笔。
  每个人都有心中块垒,都有精神的苦闷,作为文学创作者,总是希望在最困惑时得到评家的点拨。星钧的文学论对于在彷徨中的作者来说,是及时雨,是雪中送炭。他的评论一般不做引经据典的理论阐述,大多是边赏析边点评。入他笔底的散文作者有不少人我熟悉,如敬一兵、柏青、嘎玛丹增、郭玉琴、高迎春、薄暮、孙本召、张谋等,他称呼敬一兵是“烹调意象大餐的厨师”,这可不是为了幽默而幽默。因强调了“意象”这个元素——从一定的程度说,是一场小小的革命。如评论敬一兵的《滇物语片段》,“使用了通感、顶针、兴、诙谐、恰切的比喻、铺陈、拟人化;诗人气质、男人血性、咬文嚼字、扣题功力、调动调和万物的物我合一,让物语自动发声说话,让一切有生命无生命的物语畅所欲言,随笔味,视思交织,意识流等手法。”这样的解读可谓入木三分。评论者像是一个医生,要对别人的文字进行“号脉”,如他发现了孙本召散文在“意境的开掘”方面有建树。他还对高迎春的散文定位“1、语言敦厚,语境明澈。2、有自己的行文路数。在角度,选材,表达等方面都见‘自我’。”笔者认为这是很准确的。星钧对我的文和评都有关注,并不断地进行观摩,其间更易五稿,写出了万字剖析评论,其中不乏赞誉之词,让本人诚恐诚惶也。
    梁星钧在工作之余笔耕不辍。现在,他为自己多年来的文学评论出书,做一个小结,是一件大好事,这事不仅仅属于他个人,也是网络文学领域的一件大事。笔者受邀十分不安地为他作序,深感荣幸也。我住在河北,星钧住在四川,河北和四川很远,地域文化也有质的区别,但文字这个东西有个特点,就是可以见字见心的,好朋友不见得一定相见,只要彼此知道对方很好,足矣。再次为星钧的草根评论叫好,深信读者读毕,一定会产生感动,甚至是震撼。
 (王克楠,北京鲁院结业,河北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邯郸散文学会副主席、邯郸市作协秘书长)




众人评说(节选)


  黄叶斌(湖北艺术职业学院教师。湖北省作协会员。主要从事文学评论研究与创作。即将出版文学评论文集《为文学的生长鼓与呼》)

  ……从他的评论对象来看,大多是网络论坛上的网友,有的人只是单纯的文友。他以“被人需要是一种幸福”的理念,义无反顾地为文学评论的领地栽花种草抛洒智慧的汗水,同时也赢来一片收获友谊升华自我的春天。
  该文集涉及范围较广。他对民办的报刊给予了特别的关注并定期点评。这是他评论文集的一个亮点。他对《西部作家》、《圣立墨韵》、《文学月刊》、《逐日》、《泗水文学艺术》、《金沙》、《梧桐花》、《新文学》等报刊,以一个读者的喜悦和批评者的眼光进行了客观公正的点评与鼓励。可以说,他是一个令人敬佩和敬谢的文化义工:他以精神的声援为武器,以道义的支持为鼓动,以评论的推介为杠杆,为民间文化和底层文学的健康生长承担了一个推手和鼓手的职责。这是一个毫无功利行为的举动,他却多年来一直坚持这样做了。为此,笔者深表敬意。
   
  从作者的评论策略和智慧来说,他以自己的独到视角进行了个性化的解读和点评。一般来说,写作评论与写作读后感是有较大区别的。按照“推介、解读和论辩”几个阶段的划分,读后感是以个人的主观感受或感想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或者说是一种比较肤浅的初级阶段的评说,是一种走马观花式的处于文本外围方面的文字表述;而推介式的文章具有说明文的特点,只是把文本的内容简要概述而已,更是一种推销商品式的广告吆喝;解读就是一种新的层次了,它以个性化的理解和生活经验去挖掘、发现和阐释文本内涵或内核的密码,在剖析中欣赏、评价中阐述,尽管是偏颇的立论和主观的猜测,只要言之有理有据,给予读者一种惊喜的思考,就是一种深入文本里层的潜行和探究;而论辩是一种较高层面的写作,需要结合文本提炼观点、论证发挥、思辨质疑,从个别到一般、微观到宏观、具象到抽象地进行理性深化和人文升华。这种写作,在大众化的评论中是很少看见的,因为囿于文章篇幅和作者素质。当然,现在大多数读者更愿意阅读短小精悍一针见血的评论文章。作者的评论写作,主要是以鉴赏的角度进入和阐述,因而属于在第二层次的解读和第三层次的论辩之中。笔者以为,赏析侧重于发现和挖掘文本语境的显性或隐蔽的美学意蕴,让读者明白其魅力何在,是一种解构式的评论;而批评则是侧重于质疑或挑剔文本中的不足与毛病,使作者明确写作的短板和努力方向,是一种建构式评论。当然,有时这两种方法也相互交融,只是具体运用的侧重不同罢了。还有学术性的专业评论,以商榷和探讨的方式进行立论和论证、争论和激辩,都值得我们尝试和弘扬。
  作者的评论风格具有随笔式的轻松愉悦和文论式的谨严深刻,条分缕析逻辑性强,长篇论述(多达六七千字)与短论批评(几百字)相结合,完全依据文本内容的含量和思考的深度决定。如小说解读中,对刘震云、郑书玉、张鹤、黄培锦、杨仕甫、于怀岸、张成元等作品中的人物分析,很见功力。而在散文评析中,对嘎玛丹增、王龙、敬一兵、高迎春、陈华清、笨小暖、厉彦林、秦湄毳、落梅、杜永生、郭玉琴、如水、薄暮、李修玲、南山菊、林琼、张谋、郭华、孙本召、房子、王克楠、冷晰子、柳絮飞舞、陈学明、韩开春等作者的文章鉴赏,则是长短结合,以关键字的提示或小标题来铺展诠释文学作品中的精妙与奥秘。而一些电影电视评论,则是将读(观)后感与鉴赏结合起来,注重探讨不同媒体形式的美学特质与表达技巧、感染力量与现实意义。作者以上的这些评论,还不能说是完全直抵文本的内核或语境的氛围,或者说是曲径通幽极尽审美之功能,但是,只要给予读者和作者一个新鲜而独到的评价、一个实事求是的解析、一个可能超出作者写作意图的发现,足矣。其实,评论写作,也是一种运用审美观念和生活经验进行的再创作。可惜,有些作者对此还是不理解,随意否定或颠覆评论者的解读,即使是误读、错读和浅读,也是一种文坛的“声音”啊——如果作者的文章长期处于一种被旁落被冷眼被晾晒的地步,岂非悲哉?
  目前我国的评论工作还是十分欠缺或滞后于文学创作。评论队伍的弱小、业余和自生自灭,使文学生态处于一种不完整不健全不活跃的局面。究其原因,可能还是由于评论者的主客观不适应所致。从客观上说,全国文学主流媒体(纸质报刊),对于文学评论的作用重视不够,很少开辟“评论”专栏,同时,在政策扶持和评奖活动中也是处于被忽略的地步;文学评论界和主管部门对评论现状的改变完善乏力,对评论新手后辈力量的关心关注鼓励不够;另外,从主观上说,评论家或准评论家(业余评论家、批评者和读者),在当前文学日益繁荣的情况下,自身专业素质准备不足,或者不愿、不敢、不能面对大众化的文学浪潮,承担自己应有的担当和义务,而是在拜金主义、人情关系、虚荣自傲中放逐文学创作的本质规定与人格修炼。当然,也有人只是盯住名人名家的作品(当然也是应该关注的对象之一),而对于底层文学的普通作者、业余作者、初学作者忽视、鄙视和歧视,极尽挖苦、嘲讽和棒杀之能事。这样的评论或批评,难道能够赢得作者和读者的尊重与感激吗?现在,有人已经在文坛上呼吁重视底层作家作者的文学批评,这是一个福音,也是一个愿景。梁星钧的评论文集出版,无疑是评论界一个良好的开端。
  ——摘自《草根派评论:为文学的生长鼓与呼——读梁星钧评论文集<</SPAN>说长道短集>》


  高迎春(宁津县作家协会副主席。中财论坛散文集《石上柏》副主编。出版散文集《剪一缕阳光悄悄珍藏》、《撑把雨伞去观景》、《天香醉染牡丹春》。曾代表山东赴法国参加文化交流年展。)
  
  小说评论可分为,综合评价式,全面剖析式,重点评论式,争鸣评论式。梁星钧赏析张鹤的短篇小说《油菜花儿开》用的是全面剖析式评论。小说写一桩买卖婚姻,人物女主角春叶,介绍给她的对象是大锁,她却阴差阳错地爱上了二锁。梁星钧从人物细微的心理,微妙的眼神,示爱的动作入手,复述与叙述,交相辉映。让人感觉到,方寸天地,颇得情趣;此篇虽短,却有中篇的容量。小说结尾是二锁迫于种种压力,想爱而不敢爱,选择了外出打工来逃避。但是,爱情的种子,显然已在春叶和二锁的心中发芽。小说至此,戛然而止,是命也是运也,且缓而行。作者留个悬念,给读者留下了思索空间,显然要比大团圆结局来的高明。人的心理活动,会在情感的作用下,发生多元的不可定量的感知变异。人的情感世界从摇曳多姿的知觉变异效果中,得到了生动形象的体现。从这篇小说,可以看出,知觉变异是创造富有美感的艺术形象的重要手段。梁星钧全面分析与评价,成就了这篇出色的评论。 
  星钧赏读刘震云的长篇小说《我不是潘金莲》,一连写了两篇评论,用的是综合评论式。请看篇中的段首语:一、这部小说故事精彩,令人无法不阅读,无法不讲述,无法不回味,无法不思索。二、小说情节集中:结构紧凑,悬念陡生,高潮迭起,讽寓深刻,缠绕式语言结构令人大开眼界。三、小说笔力遒劲:良心与法律,法理与人性,本真与虚伪,权利与民主,在这里发生了碰撞与错位,力现了小说戏剧性冲突的艺术法则。不难看出,梁星钧对这部小说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他带着与人分享阅读快乐的急切,壮怀激情,一泻千里,气开沧溟,云烟盈纸。民妇李雪莲,为了生二胎而假离婚,谁知却弄假成真。由此她走上报复与上访之路,一走就是二十年。其中情节,曲折离奇;其中坎坷,令人唏嘘,作者以辛辣的文笔,揭开了人性扭曲与社会弊端的层层面纱。近来,伊春居民王红霞,进京上访十年,期间丢了儿子,被“关照”进太平间,限制人身自由。就是对这部小说现实性的绝好参照。梁星钧连写两篇评论,足见他阅读这部小说所受到的强烈的心灵震撼。这种姿态本身,就是敬畏文字的体现。对一部极有艺术价值作品的推介,既帮助读者提高了鉴赏水平,也提高了自己的心灵层次。 
  散文评论不外赏析型、归结型、争鸣型。赏析意在分析作品思想性和艺术性;归结意在从中总结散文创作规律;争鸣意在探讨艺术技巧和思想倾向。梁星钧把更多精力放在散文写作上,十几年时间,写了数百篇散文,散文结构,散文概念,早已谙熟于心。所以,他写散文评论,显得驾轻就熟,数量也多。他评论白落梅的散文,用的是赏析型,他将白落梅比喻为“驾驭文字天马的骑手”。其一、赞叹白落梅文字意境悠远,写文与众不同之处,是将自己融入意境之中。用物象来解释物象,用物象来臆测物象,语言妙在以物解物,却又包含了人的思想感情。其二、赞叹白落梅文字活用灵动,用词与众不同之处,是将词语陌生化处理。看似简单的字,经她巧妙而非凡的智慧搭配,就成为独到的解悟,使得文字有了气韵,有了灵性,有了禅味。其三、赞叹白落梅文旨多元,与众不同之处,是将自己隐入文字背后,虽然引而不发,却静中念虑澄澈,闲中气象从容,淡中意趣冲夷;文笔安静、唯美、空灵、禅机、忧郁,显现出寓意的多重,笔意的遥深,思绪的汪洋,足见她深得心之真味。主旨的多重性,抒情的流动性,思考的穿透性,形成了白落梅独特的天人合一,物我相融的文字画卷。梁星钧从赏析的角度,高屋建瓴的透析其思想性,其艺术性,其独特性,从而让读者领悟到了,怎样来驾驭文字,怎样成为散文高手。 
  梁星钧评论郭玉琴散文,用的是归结型,他形容郭玉琴的文字是来自“心底的歌谣”。郭玉琴出生在苏北淮安一个贫瘠的小村庄,从小受歧视,受虐待,被人骂作“痴子”,视为不值钱的“野丫头”。父母让弟弟妹妹上学,偏偏不让她去。好心的大伯看不下去,用卖猪的钱替她交学费,送已经九岁的她进了校门。由于家境贫寒,中途几乎辍学,是好心的老师慷慨解囊,才使得郭玉琴勉强读完高中。心存自卑的郭玉琴,虽不言语,却以自己加倍的努力,来抗争世人落在她身上的白眼。艰难的成长环境,艰难的求学路程,在屈辱中生存,在逆境中长大,使得郭玉琴的文笔十分沉涩,文字十分凝重,却难能可贵地显示出一种生命的信念与力量。文字成为她心灵的家园,也成为她心灵飞翔的翅膀。梁星钧读完郭玉琴墨水与泪水相溶的散文,得出了三点结论。其一、真情流露,心底歌谣。郭玉琴散文的最大特点,就是真实述说,饱含真情。其二、日记体裁,简章短字。郭玉琴笔随心意,意尽文止,是最纯真的心灵独语。其三、议论风格,关注女性。郭玉琴同情弱小,悲天悯人,文笔成了她抗争压力,暴露人性的武器。梁星钧归结郭玉琴散文,以真立趣,以直入劲,以新入目,以智入味,心直口快,敢爱敢恨,纯真性情,令人刮目相看。他相信郭玉琴的文笔极具潜质与实力,假以时日,定能大放异彩。梁星钧的评论,让读者看到了一个不屈抗争的郭玉琴,一个在文字中成长的郭玉琴。  
  梁星钧分析王克楠老师的散文理论和散文创作,就作者的思想倾向,艺术实践展开探讨,显然是评论中的争鸣型。梁星钧的评论标题是《当醒者,著醒文——王克楠文学理论及创作实践之浅析》,一连两个“醒”字,提示读者,王克楠老师既有散文理论高度,又有散文创作高度。对这样一位全国著名作家的文学理论和文学实践进行探讨,无疑是有难度的。梁星钧却选择了知难而上,他利用一年的时间,阅读了王克楠老师大量文稿,终于理清了思路,写出了这篇极有分量的评论文章。全文分为上下两篇,上篇“当醒者”,下篇“著醒文”。在上篇中,梁星钧重点探讨的是王克楠老师的散文理论:其一、关于散文主张之“涩痛说”。其二、关于散文写作之自由精神。其三、关于散文写作最高层次之“宁静”。王克楠老师,对于散文创作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这必将对散文创作,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在下篇中,梁星钧着重探讨王克楠老师的散文创作。发现他写的散文基调中,充满忧伤、悸痛、苦涩、迷茫、思辨,果然给人一种涩痛感。在舒缓的散文结构中,一步步将探幽和思考引向深入,让人领略到感伤、冥想、穿凿、饱满的阅读效果。散文理论,是用来指导散文创作的,王克楠老师践行自己的散文观,写出了许多带有自己风格的散文作品,注定为散文百花园地输入一股清新之风。梁星钧为王克楠老师写评论,用时一年,五易其稿,洋洋洒洒万言,可见其倾注了极大精力与热情。梁星钧以“当醒者,著醒文”为标题,可谓纲举目张,切中了评论的灵魂与要点,相信这样的探讨,会令众多读者大饱眼福,受益终生!
  梁星钧在后记中坦言:“写评论这件事,做起来辛苦,比写一篇有记忆资料的文章难多了,苦多了,但还是乐意,有挑战的兴趣,也不想免人希望。”正因他勇于挑战困难,不畏辛苦,勤于耕耘,不论是千字小文,还是鸿篇巨制,他都是潜心阅读,尽心评论,所以他如愿攀登上了风光无限的评论高地。最后,期盼梁星钧的这部《说长道短集》,早日出版面世,惠及众多翘首以待的读者。
   ——摘自《短章长谣尽心评——我读梁星钧评论专著<</SPAN>说长道短集>》

  陈华清(从事高等教育培训工作。文字散见于《散文选刊》《延河》《散文百家》《中国妇女报》《羊城晚报》,新西兰中文《先驱报》等。在“古贝春杯”、“苍生杯”等全国征文中获奖。)

  梁星钧为我的散文、小说都写过评论。他是第一个为我写评论的人,迄今为止,他是为我写评论最多的人。而我,却从没为他写过什么。我对梁兄有敬重之情。对于一个自己敬重的人,我是不敢班门弄斧,妄自评论的。
我为不少人写过评论,这点梁兄是知道的。尽管他为我写过评论,但并不以此为资本,叫我帮他写点什么。在我眼里,他是个低调、不爱张扬的人,也是一个喜欢脚踏实地做事,凭实力说话的人。不像有些人写了几个字,惟恐天下人不知,到处求人为其宣传。
梁兄汇集这些年写的评论为《说长道短集》,并附录师友的评论。昨天,他把论坛文友写的点评发给我看,他花精力收集这些,从一个侧面证明,他是很重文字背后的友情,而不是文字的歌功颂德带给他虚荣的愉悦。
这时,我想该为梁兄写点什么了。如果写别人,我或许会因为陌生而产生距离感,为违心说好话而产生痛感。对梁兄,我完全没这种感觉。我只花了不到一分钟时间就决定写什么,而且我根本不用搜肠刮肚地构思,打腹稿,就拿起手机,点击文档,很顺畅地写起来。这一切来得如此自然,都是因为我们彼此熟悉,平等互敬的缘故。
我和梁兄相识于中国散文家论坛,那是2010年八月桂花飘香的季节。我们同在一个群里。他后来当上论坛的超级版主,我当上旅游散文版的首席版主。他是论坛里最勤快的版主。当许多版主在QQ群里谈天说地,上下五千年胡侃海聊的时候,他则默默地进入论坛,打开一个个贴子,认真地品读文友的文字,给他们回贴,写短评,或是赞叹激赏,或是指出不足,或是提出希望。因为他的点评,激发了文友发贴的积极性。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梁兄的身体力行下,其他版主也转到论坛看贴,回贴,发贴。曾经冷冷清清、门可罗雀的论坛,渐渐呈现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
 梁兄是个办事认真的人,他不只是积极回贴,写评论,还对论坛大事小事上心。论坛的规章制度,版主的管理方案,精华贴的推荐标准,等等,他都制定出具体方案,标准化,规范化。甚至对论坛的版面和栏目设置,他都要规划一番。他对论坛的上心程度,就如痴情男子对其心爱姑娘的痴恋。打理论坛花了他不少时间,写作时间大大缩短。我劝他对论坛不要太用心,多腾时间写些自己的东西,一个作者最终还是要用作品说话,而不是你管理论坛的水平。他却说,在其位谋其政,既为超版,就要义不容辞地管理好论坛。他继续对论坛劳心劳力。对这样有原则的人我还能说什么?
 中国散文家协会属下有《华夏散文》和《中国散文家》两本杂志,在“两刊”发表文章,是许多散文作者的愿望。为了搞活论坛,调动文友发贴的积极性,梁兄提议“两刊”在论坛选稿。在他和其他版主的努力下,《华夏散文》、《中国散文家》同意在论坛选稿。先由各版版主推出精华文章,最后由超级版主定出荐给“两刊”。质量是杂志的生命力,是一个杂志能否长久生存的重要条件。他极为重视给“两刊”推荐精华文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严把文章的质量关。文章质量不过关,跟他关系再铁,他也不会滥用职权搞人情稿。
  我和梁兄就是在给“两刊”推荐精华文章的过程中,因论坛的事务需要交流才逐渐熟悉起来的。我们在一起聊的除了论坛工作,最多的就是文学。他后来辞了中国散文家论坛超级版主一职,而我继续担任论坛版主。我们后来聊的除了文学还是文学。他从不问我文学以外的事,就算他给我写评论,也不因为“知人论世”的文学批评态度而趁机问我的私事,更不像某些人,还没聊上几句就像警察查户口似的,祖宗十八代都要查问一番,甚至要看相片,让人很是反感。因为他的稳重、自律,对女性文友的尊重,让我感觉很安全、可靠。我也从不主动跟他说起我的私事。我们对对方的了解仅仅是对方的文章。我曾对梁兄说,我们之所以能交往这么长时间,成为比较聊得来的文友,那是因为我们从来不八卦,从不问对方的私事。我们是纯粹的文友。
  他做事讲原则、严谨、认真,有耐心,还有些执拗。他的文章深沉老到,绝无风花雪月的轻狂,极少为赋新辞强说愁的矫情。所以我一直以为他是个老头子。直到去年我在他的博客里,看到他跟儿子出去游玩的照片,这才知道,他只是一个四十出头的中年男子,并不老气横秋,更不是孔乙己式的老夫子。穿着打扮时尚得体,活得还比较滋润。在政府部门工作,但没有时下某些官员的狂傲。
  梁兄喜欢写评论。我说他是个草根评论员:一来他本身来自草根,二来他为草根文友而写评论。他写评论是为兴趣,为友情,并非攀龙附凤,更不是为名家歌功颂德,锦上添花。看到他喜欢的文章,读到触动他灵魂的文章,他就主动为对方写起评论。是的,他只看作者的文章,不看对方的名字,不管对方是否有名气,只要他感兴趣,激发他的灵感就写。
  他坚持不懈地写评论,他的才气,他的为人,得到文友的肯定,不少人找他写书评。他说,文友的需要就是我的需要,被人需要是幸福的。所以,对于文友的请求,他欣然接受,而不像有些人百般推搪,拿腔拿调,才气不足傲气有余。
  大凡评论家,喜欢引用名人前人的相关论述,一来作为理论论据,增加文章的说服力;二来可以显摆一下自己的学识,让人家知道他是读过几本书的,让肤浅的人肃然起敬。梁兄写评论极少引经据典,在他的评论里难找某某人说过之类的字眼。他写作者单篇评论喜欢就事论事,仅从文本本身出发。他不属于“学究式”的评论家,他属于活学活用型。他读过一些文学批评的理论,他善于化用前人的论述,融会贯通,再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他不是在别人的思想里跑马,而是在自己的融通里成就,因而形成他独特的书评风格。
写诗歌需要灵气,天赋,写小说要有较强的讲故事能力,布局谋篇能力,而写评论,不仅要有较深厚的理论功底、文字基础、感悟能力,还要有独特的眼光,独到的见解。写评论,对一个人的综合素质要求更高,不是谁随随便便就可以写得出评论。
  写评论远远比文学创作更辛苦,所花的时间更多,所付出的努力更大。而且,往往是为人作嫁衣,有时还吃力不讨好。
  孟子说过:“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这是孟子提出的文学批评的原则和方法,历代文学批评家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这个原则。诚然,文学作品总是跟作者的思想、人生经历、时代背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要正确、客观地评价一个作家,把握其文学作品的主旨,评论者必须进行大量的阅读,不仅读作家所写的书,还要读其思想,读其写作的时代背景,解码其中的关联。这其中的艰辛非一般人都做得到,能耐得住寂寞。
  梁兄近为本地一个作家写书评,他放下手头其他写作任务,花了整整一月时间去读这部小说,才写出几千字的评论。一个月,对某些作家来说,可能写出一部长篇小说了,又可拿到可观的稿酬了。
  我曾劝他少写评论,多搞文学创作,一来文学创作比写评论轻松,二来可以弄点稿费帮补家庭。他说,也有很多人这样劝他,但他坚持写评论。虽是自讨苦吃,但没办法,谁叫自己喜欢,再之应人所需。我无语了。千金难买心头爱,坚持下去或许能走出一条金光大道。毕竟,文学需要创作者,更需要评论者。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对于以写评论为乐的人来说,多辛苦也值得。
  梁兄除了写书评,还写影视评和刊评。他对办刊物颇有兴趣,对刊物的风格特色、生命力很是关注。去年,某散文杂志主编叫我物色一下写刊评的人,我马上想到梁兄,向主编推荐他。他也欣然接受我的约稿(我是该散文杂志的特约编辑),并且很快写出刊评,得到主编的肯定。这篇刊评后来全文刊登出来,梁兄十分高兴。因为上这家全国有名的散文杂志是他的宿愿,现在梦想成真了,怎能不高兴?他破例对我说声感谢。其实,他应该感谢自己,是他自已凭实力说话。如果刊评写得不好,我就算推荐又有何用?别人给你搭的仅仅是舞台,而戏演得好不好,观众喜欢不喜欢,就看你自己的造化,你自己的能力了。

——《原则为人  严谨为文——梁星钧其人其评》


南山菊


  连续三天的雾霾天气,让人窒息。天终于放晴,阳光如慈母的眼神注视大地,河里的冰雪迫不及待融化,柳树干枯一冬的枝条开始变得柔软,隐隐透出春意。灰色的草丛,底层的叶片是绿色的,不屈不挠地向残冬宣战——那是生命的力量。
  承蒙梁老师看得起,邀我一读新出炉的评论集《说长道短集》。这些天我一直在想,该怎样写出这篇“评之评”,才能不辜负作者与读者,才能交出一份及格的“答卷”。
  是否该用传统的方法,摘录作者文字,细致进行点评?文章精彩,篇目繁多,以我的功力难免顾此失彼,留下遗珠之憾。那么用宏观的视点,俯视全局,把握整体气质,抓住魂魄,这样可以吗?可我非科班出身,更非德高望重的泰山北斗型人物。这时候,梁老师的话点拨了我,可以“随意”写个点评,可我没写之前就把自己吓住了,如何写出“我的”这一份读后感,当作一面独特角度的镜子呢?
  放下包袱之后,我以平常心,平静看待这本评论集。脑海中立即浮现四个字“慧眼仁心”,是的,就这四字足矣!
  梁老师有一双慧眼。
  这是写评者必须具备的第一个特点。但不是所有评论者都愿关注默默无名的作者,且能敏锐地发现有潜力的作者。我们都知道,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韩信当年被街头混混欺负时,谁能看到他有大将之才?萧红不遇到萧军,不遇到鲁迅先生,能不能在文坛脱颖而出?沈从文若不进入那个著名的“客厅”,遇到徐志摩,无人提携,恐怕也无法从一个毫无学历的社会底层人物,成长为著名作家。
  评论者,发现者,就是如此重要。所以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在万众瞩目的领奖台上要提到他的恩师徐怀中老师。人在关键时候,有一个人指引你,发现你,成就的就是一个奇迹。知遇之恩,千载难逢,也就终生难忘。
  梁老师在中财论坛评论作者之多,无人可比。现在知名度很高的落梅,就是一个。有人也许会说,等一个人出名了,再去捧,是沾名人的光。可是在她没出名之前,梁老师就评论了她,这点是格外令人佩服的。  
    评论一个人,要看出其独特的价值。看到潜力。但是你无法预测作者方向的改变。这也是写评论难的地方。梁老师看人准确。他对高迎春老师的评论,我觉得评论方向非常好。他评论文章之前,用大量笔墨评论其人。看准人,才能看准文,这是关键所在,他是睿智的,一下子就点到了“穴位”。
  有人主张看文字只看文字,人放在一边不论。这是本末倒置的做法。文字是反映人的,怎么能从“人”这个根本上剥离呢?读无名作者的文,无疑我们只能做到只看文字,我们对作者也根本毫无兴趣知道。但是任何一个人,只要有点名气,他(她)的人,就会浮现出来。比如我们熟悉的三毛、琼瑶等作者。她的人生轨迹,几乎人人知道。评析一个人的文章,结合此人的人生来做背景解剖,才能评得更准确,更深入。让读者更信服,更能清晰看到一个“活生生”的人。
  跳出论坛这个圈子,拿现在文坛中闯出来的“黑马”李娟来说,她是有独特人生烙印的女子。这样的人,容易被人记住。她的文字,为何很多人愿意读?文字是心灵的痕迹,看去“眼熟”的文字,千篇一律的文字,为了写而写的文字,在各大论坛铺天盖地,看了之后毫无触动。唯有个性才是生命力。
  有时候我在想,假如李娟没有被著名作家刘亮程发现呢?王安忆等等那些人,会看到她,会毫不吝啬地鼓励她吗?她会有今天吗?——每一位发现者,都是评论者。“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这样的伯乐评论者,需要在一匹马还是一匹瘦马,还在艰辛地拉车,还没有日行千里的本事时发现并培养,才有后来真正的千里马。
  这就说到第二点,仁心。没有一颗仁慈悲悯之心,就会变得势利、盲从。就会屈服于流行审美观,人云亦云,评论毫无新意。
  拿梁老师评论的作者来说,笨小暖,他评论的是她写母亲的那篇,可见独具慧眼仁心。她的文字有繁复的特点,让人像是进入一座迷宫,有的读者读了可能会感到乏味困倦,有点“绕”。梁老师不愧是高手,那么长的一篇文字,各种片段的描述,意象运用,而且有断开。他读了之后,总结为三个字“想母亲”。
  这篇评论,为梁老师赢得了很多人的喝彩。这就像一个人,解开了一道别人感到棘手的难题,这就是一种评论“天赋”。这种天赋来自内心的慈悲。一个不能慈悲为怀的人,就会武断、蛮横,怎么可以做到设身处地解读别人的文字?
  要知道,作者也是不同类型的。好的评论者,就像好的老师,要能因材施教,给每一位学生以指引,与善意的鼓励。这对一个人的成长,相当重要。一个作者,有时候不能或者不愿、不喜欢直白地表达内心隐秘的东西。这时候写出的文字,不自觉地扯东扯西,貌似离题万里,说些琐事,但所有的语言都在指向内心。高明的评论者,读到这类文章,就像玩拼图的人,在别人眼里不起眼的分割的部分,在他手里,——完整汇聚,还原为一张毫无残缺的图片,一张心灵的地图。
  这种评论者,会被作者引为高山流水的知音。这是评论者的欣慰之处,也是自豪之处。有人说评论不好写,写不好,可能出力不讨好,那可能是评论的基本方向错了,背离甚至扭曲了作者的文章本意。一位好的评论者,一定可以获得双赢,甚至满堂彩。写文章的人,可能素材枯竭了,灵感枯萎了,没法写了。而评论可以写一辈子,而且会越来越吃香。写好了,在评论界成为常青树,受万人爱戴,门生遍天下,岂不美哉?要知道,一篇评论,就能介绍一个人,这是美事,大善事。
  慧眼仁心之外,评论的功力与客观公正度,也是评论者的招牌。评论一定要有感而发,评论到位,让别人看了能大致认可,这点非常考验人。写评论不只是写给作者看,更是写给其他人看,不能只写优点,也不能夸大优点。而你指出对方缺点,可能对方难以接受,或者因为各方面因素对方已经没有潜力可挖,基本定型了,你评论了点破了就等于让对方没了颜面。怎样既保全对方自尊,又让其他读者看了不虚假,都很微妙。
  有次我鼓励一位年轻的评论新手,写评论要敢于写,写评论其实既锻炼自己,也能帮助他人,是两全其美的事。评论虽然是配角,却功德无量。我推荐评论新手们看看梁老师的评论。当然,我们要像梁老师写的评论这样全面,怕是再有十年也难达到。
  评论水平有高低,文友之间的提携之友谊却不分伯仲。所以,凡是有人赠予我书,我都会写一篇文字,不算专业评论,但也会认真记下一份感悟,以期望能给作者一点点有意义的启迪,当做一面小小的镜子。何况是于我有知遇之恩的梁老师呢?
  此刻,正是暖暖的冬日午后。难得这样灿烂明媚的阳光洒进房间。盛开着的海棠花,团团簇簇,淡淡的粉色,洋溢着迎接新年的一脸喜气。这样的天气,很适合安静地读一本好书。而梁老师这本打印稿的评论集,此时正好握在我手里。
    我不得不说,评论篇篇精彩,可谓心血凝聚,才气斐然,可圈可点。恰逢周末这样一个美好天气,让人不由得想欣然提笔,写一些心底的话。有关评论,有关梁老师,有关书中每一位作者,以作为一份温暖的纪念。
  在此预祝梁老师这本精彩纷呈的评论集早日面世,我们有理由相信,那将是草根作者们的一次集体亮相,一次心灵交流的“盛宴”。我们也殷切期待,不久的将来,这篇文章的题目更换一字,为——慧眼仁心评论家——梁星钧。

——《慧眼仁心评论人——读梁星钧<</SPAN>说长道短集>随笔》



邓迪思


  梁星钧的评论风格用八个字来形容是“全面客观,亲切自然”。在评论中,他能够把握全局,对作品进行系统的总结分析,同时,也会针对一些细节以随笔式的风格娓娓叙述出来。评论恐怕是最少带有自我色彩的一种文体,但梁星钧的评论时时见“我”,讲述“我”的感受,“我”的观点。有一种说法,说好的评论也是精彩的随笔,梁星钧的评论就是这样。在评论中你找不到复杂深奥的学术术语,所有的评论都是深入浅出的,随和得就像一位老朋友在和你亲切地交谈。
  梁星钧本人也是平易近人的学者,从来不拿架子,谦虚谨慎,热情真诚。他不像有些评论家只给名家写评论,而是给大量平民作家写评论,为一些名气不大的作者倾注满腔心血。能够得到这样的评论家来评论自己的作品,可以说是件幸事。
  梁星钧的评论语言是传统的,也是诗意的,所以他的评论本身也是一篇美文,甚至可以不看原作品,直接享受评论。“世间万物有大景,乃人,人之心。我们纵观万水千山,美景令我们醉,然而红尘中的我们,还是离不开人。”(《诗情画意写秋韵》)他的语言文白结合,有些还可以当作哲理散文看。“这时的叙述结构多呈绵延状,缠绕型,絮叨体,似自语,像倾诉,成为各种纷繁意绪的对碰与搅和。”(《激情燃烧阿拉善》)从语言中可以看出梁星钧的古文底蕴深厚,有着强烈的传统文化美感。其中相当一部分语言运用了排比修辞的手法,感情强烈,意蕴华美。可以说他的语言格调高雅,但又有通俗性,是雅俗共赏的文字。
  评论是必须要有分析总结,梁星钧的分析非常客观冷静而公平,和他充满激情的语言正好相反。他擅长总结,每篇作品都能从大处着眼,提纲挈领,总结出几条有说服力的论点来。此外和某些评论家极力吹捧作者不同,他是优点缺点都总结的,优点不会让人张狂,而缺点也能让人愉快接受。不管是大标题的归纳,还是小标题的罗列,有条不紊,纲目清晰,显得十分专业。
  梁星钧的总结是就文艺规律展开的,展现了他深厚的学术功底,比如评孙本召的散文集就从语言的节奏,图景的大小,意境的开拓三个大方面来分析,进行了十分系统而又精到的总结。此外还就入笔的视野,行文的技巧,情思的表达三个小方面进行了点评,阐述了文学现象和一般规律。这样就使得读者不仅能了解作品,还得到了创作知识,带来有益的启迪。他没有空泛的评论,每一篇都是在认真阅读原作的基础之上,精心点评的。他的责任感非常强,不遗余力地认真写评,不但发现作品的美,而且也引导读者的审美观。评论家更是要有德有行有涵养的,梁星钧当之无愧。当然梁星钧的文艺观是传统文艺观,对现代主义特别是西方的文艺理论接触较少,这样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在评一些现代主义作品时,显得挖掘内涵不足,仅仅是对一般文艺规律进行了总结。从作品中挖掘超出一般意义的全新的美,是现代评论家要做的。因为现代主义作品具有多主题,多重意义的特点,提倡依靠艺术冲动和直觉来创作,这样就使得传统文艺理论难以涵盖现代主义作品的特点。
  总的来说,梁星钧的文艺评论是引导大众读者欣赏严肃文学作品的一把金钥匙,在严肃文学受到冷落的今天,能够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让大众读者对严肃文艺作品产生兴趣,进行了解,无疑功莫大焉。梁星钧以谦谦君子之风,为文艺评论吹来一股清新的空气,开卷深思,必能让浮躁的心灵得到愉悦的享受。同时,也为文艺批评开辟了一条走向大众的新路,与学院派评论相得益彰,互为补充,让文艺评论展现出千姿百态,丰富了评论手段,也为文艺评论的发展带来深刻的启迪。——《亲切自然的随笔式评论》




文友一句话点评
  
  陈华清:他写评极少引经据典。他非“学究式”评论家,他属于活学活用型。他不是在别人的思想里跑马,而是在自己的融通里成就。
    太阳神:立论中肯,论据翔实,解读透彻。既着眼于创作成就,又寻找发展方向。这  
  天上云:喜欢这样的书评。纵横捭阖,简洁干练,一股磊落气。更佩服梁兄的博学,儒释道融会贯通,境界自出。
  梅林:诚心、细心、耐心,冷峻的思索,灵性的光芒,使受评者走进读者的视野及内心,先分解,次透析,后综合,使评独具一格。
  杜永生:你有着远探近视的本能。就连我回家的情况,你已完全掌握。
  飞花落叶:因你读笨小暖《埃玛大街的浮桥》后解出“想母亲”三个字,我仰慕你。从此也新看你。
  如水:你能抛开错杂纷呈的意象组合、意境铺展、情感流脉,只用“想母亲”三个字概括小暖的恢弘长篇,这很不容易。
  王九峰:你行文独特,析理精微,语言得体,内容深厚,逻辑缜密,文章洗炼,见解独到,不愠不火。
  笨小暖:心里有数的人。不把生活看成枯燥,琐碎,大事小事均化为人的处世观。    
  刘亚荣:梁老师的评论精准,见水平,许多作者都受益,包括我。
  何田:宽厚,真诚,独立,不虚化人好,不避已偏。评论一流:鉴赏力和心胸双因素。
  郭玉琴:评得如此细致和精微,《水边记忆》遇你真有福气。
  韩开春:感激。很感激。非常感激。是鼓励和鞭策,认真阅读和细心评价,为有你这样的文友感到骄傲。

------------------------------

附相关资讯
  
1、出版


  出版源自一位作协领导的诚恳提醒。他说,你坚持了下来不容易,你写发了这么多更不易,那你想没想过出一本书呢?我说多年前就想过,可市场书不好出,自费书又担心经费。他鼓励说,出吧,书出来可申请扶持或奖励!我心里说,但愿我们这些文学的苦行僧都有好运!
  
  但我先出了这本自己的文学评论集。
  本来,我先写并写得最多的是散文(出五本集子都有余)。2004年就筹划出散文集了,书名都起了,后来双又有了同名电视剧,改的名也如此,故我后来再不敢透露自己和书名。我的评论写自2008年,评落梅古镇系列的《驾驭文学天马的骑手》,得到了不错的评价。后一发不可收,但在首本出散文还是出评论前我考虑了很久,促使我决定出评论集的原因大约有:一是如为人写评是作嫁衣做好事则索性好事做到底吧,二是如今散文多评论少我就择少,三先做好别人的事搁开以沉下做自己的事吧,这些均可一言以概之,因评论数量的日渐增多而需较为系统地编著。


  
  2、对象
    
  一本平民文学的读物,一本草根评论的结晶。这是本书的立意宗旨及主要内容。
  平民文学及作者,这是一个极少被人关注的群体。却是我本书的立足和重点关注对象。
  长期以来,人们只读圣贤书,评家只评名人文,好似一个人食的全是细粮精品,而极少吞食粗杂,而我想尝试下解决此问题--至少为人开个头吧。具体说来,现实生活中,我先接触了一些亲朋师友的文章,我无法绕过,由兴趣和好奇,由责任和良心,我义无反顾地陷入这些文章的阅读和评论。
  直接的动因是本书原想策划作市场书出版,但有一策划人提醒我说市场书一是一本书要有主要的方向,二是名家名作之评论才出版。我虽明白这是市场法则的真言,但我反其道而行之,就执意并故意要收集整理并出版这本非名家名作之平民文学的读物及草根评论,因我想过,名人也是凡人,他们的出名和影响也有这么一个类似的过程;而且我对评论的看法是有本事你别去过多追捧名人名作,而去作些鼓励发现和发掘新人的工作,可能这样的事更有益!(当然对名家名作挑刺尤显得比鼓励更重要)。但愿我们的评家多来做这些艰苦而有趣的事情,当然前提是你乐于此长于此并有此慧心。
  我坚信今日之普通未必不是明日之耀眼明星!此现象太普遍,一切皆因于缘,一切皆因坚守和捕捉转机。对此问题我想过,未来成名也好,还是一生甘于平凡也吧,其实都属于正常,没什么大惊小怪和值得惊愕。这个道理也很平常。试看史上那些名家大腕,有几个是天生的?皆因他们成长途中的不定契因,好像运中注定,你必然会遇到什么,错过什么,从本性讲,他们没有迥然超乎你的天性必然,关键是他们搭上那样的飞翔之船而你没有,所以你一生都在寻觅,这就是你的宿命或悲哀或快乐!我们评论者当把主要目标锁定在发现激励人上而非附庸追捧是应该的,不求名利,只图心安。评论者自己也是作者,本也可互惠的--有助自己的一切创作,写和评向来都不是可以割裂的,我始终这样认为。

  
  3、特点

  一切当由人说,由你说。这里只补充几句:不是最好的评论,却是最认真的评论。无法给你带来至高的艺术享受和指导,却可给你类似的写作画上脚印性符号;不是惯常的混沌式说印象怕你不懂又太懂,而是清晰地梳理出特点及个人感悟最深的触发点;不是评论的大众化摹写,而是怕同已又同人的随笔式书写…… 
2#
发表于 2014-1-9 10:45 | 只看该作者
恭祝梁老师!高老师的图图不太清楚,可再发。
3#
发表于 2014-1-9 10:59 | 只看该作者
热烈祝贺!
4#
发表于 2014-1-9 11:5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木门长子 于 2014-1-9 10:45 发表
恭祝梁老师!高老师的图图不太清楚,可再发。


  谢迎春老师及木门版主。中财论坛使我有了这本拙书的大半。我祝中财新年兴盛和文友们好运!
5#
发表于 2014-1-9 11:58 | 只看该作者
风铃在此祝贺老朋友!
6#
发表于 2014-1-9 11:59 | 只看该作者
恭祝新作出版啊。
7#
发表于 2014-1-9 14:47 | 只看该作者
热烈祝贺星钧朋友的文论集出版!同时也感谢星钧朋友为我文字所作的评论。
8#
发表于 2014-1-9 17:44 | 只看该作者
祝贺!难得的好书评文集。
9#
 楼主| 发表于 2014-1-9 18:3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木门长子 于 2014-1-9 10:45 发表
恭祝梁老师!高老师的图图不太清楚,可再发。
新浪对转发图片有限制,再发也是等于零。 :lol 问好!
10#
发表于 2014-1-9 19:00 | 只看该作者
一本平民文学的读物,一本草根评论的结晶。
——祝贺梁老师作品出版,曾有幸得到梁老师指点,在此致谢!等待拜读
11#
 楼主| 发表于 2014-1-10 04:46 | 只看该作者
梁星钧文学评论专著《说长道短集》每本30元,需要购买的文友,可以汇款至:四川省剑阁县委办公室    梁星钧    邮编:628347
相信阅读这本文学评论专著,注定会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
12#
发表于 2014-1-10 07:01 | 只看该作者
热烈祝贺!
13#
发表于 2014-1-10 10:47 | 只看该作者
谢房子、风铃、立青、何也、冷凝、涛涛等诸多中财文友!是你们的支持和关爱,特别是中财这个重要历练我的创作人生平台,才有了我的这本拙作,常言羊有跪乳之恩,我是不会忘记自己走过的足迹。对于中财,我是不会忘记的。祝这里新来的走了的文友们幸福安康,创作好运,谢你们的一再支持鼓励。我的书里有你们,我的生命印记里刻上了你们的烙印。人生惜缘。我珍视这份缘。愿你们在新年新气象,新年新精神!
14#
发表于 2014-1-11 07:35 | 只看该作者
热烈祝贺星钧兄弟的文论集出版!
15#
发表于 2014-1-11 13:43 | 只看该作者
祝贺梁老师!并祝新年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2-23 02:10 , Processed in 0.087273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