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548|回复: 1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旦暮帖:邂逅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3-12 10: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邂逅一本书,就像邂逅一场爱情。不经意的遇见,才有一见钟情的可能。这是近些年来我购书所获心得。
  
  我搜遍网城买来的书,很可能,初次相遇,找不到感觉,就被束之高阁,或者,小做阅知了解,便知不是知己而放置书橱。而我无意之中买到,或在买与不买之间徘徊不绝的,反有灯火阑珊处的惊喜。
  
  柴静的《看见》属后者。
  
  在阅读此书之前,我刚刚在别人的文章后面半开玩笑的损过记者:拍马的记者真是无孔不入。这句话,见证着我对记者这个职业的大体认知。虽然妹妹也即将从复旦新闻系研究生毕业,成为记者。我依然心存此念,对她的未来,充满担忧。是记者的咄咄逼人,是记者的无孔不入,是记者的八卦无聊,令我对这个群体,不存好感,不抱希望。
  
  六七年前,爱看电视,尤其爱看《东方时空》、《新闻调查》之类的时政节目,这几年,随着网络新闻的铺天盖地,电视于很多人来讲,都成了摆设。我记得水均益,记得白岩松、敬一丹,却不熟悉柴静,因为她差不多与我同龄。当这些节目正红红火火,家户喻晓的时候,她刚刚步入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组,是一个新手。还是一只雏燕,羽翼未丰。而后来,她声名鹊起之后,我却少看电视了,对她的印象,并不十分深刻。但她是一名名记,还是略有耳闻。
  
  白岩松出书,我没有买。
  
  崔永元出书,我没有买。时下再看,崔永元的书,已卖到178元,数倍增长。
  
  现代名人出书,难免有推销自己的嫌疑,以使自己在公众的心里增加点砝码。尤其影视明星,将出书作为上位的工具。令人微有反感。何况,我与他们的生活,远隔万水千山。他们的私人生活,与我八竿子打不着。每一个个体生命在世间,都是独立存在,都是一本可歌可泣的书,只要他(她)愿意书之,不用华丽的修辞,不用刻意润色,也会很精彩。无需艳羡。再则,他们的书中所叙,即便与私人生活无甚关联,因与我生存的时代同步,即使不为推销自己,写社会大事,我也认为,他们写的,我每天都在“看见”,无非发生的时间、发生的地点、事件涉及的主角,有所位移,事件本身,大同小异。我用耳朵听,用眼睛看就可以了。何必听他人唠叨。各人有各人的世界观。我不必认可,更不必遵从。
  
  柴静的《看见》一直放在我的卓越购书心愿单里,犹豫几次没下订单。放在心愿单,原因有三:一、封面图片。封面上,柴静的笑很纯洁,对,是纯洁,他在逗一位小男孩,逗得倾心投入,如果不是她的身份,你会认为,她是一个支教的老师,一个志愿者。她的旁边,坐着一位老大爷,沟壑纵横的脸上,居然也笑得从里到外。她的身后,还有一位老大爷,脸上也开着花,一点尘埃都不染的花。二、柴静很漂亮,是那种清秀的邻家女孩一样的漂亮,不张扬,不媚俗。跟《新闻调查》中那个言辞犀利的记者不沾边。我想了解,一个女人,何以将清秀与凌厉,搭配得如此天衣无缝。三、妹妹即将从事这个职业。妹妹和柴静一样,秀丽小巧。我想从柴静的书中,了解女人如何从事这个职业,它会带给女人的一生什么样的影响?这个职业会不会给妹妹带来快乐幸福。
  
  书一起到了好几册。我先翻阅了《看见》。再就没有放下。这是继高尔泰的《寻找家园》和野夫的《乡关何处》之后,第三次,迫不及待地想要完整阅读下去,不漏篇章,不落字眼。
  
  这本书还没有到手之前,和吾师曾因周晓枫的文字,捎带了一下柴静。
  
  我说:周晓枫的文字,就像柴静的新闻调查,凌厉而尖锐。
  
  吾师说:他不喜欢柴静的矫情与做作。
  
  我哈哈,跟我说我不喜欢伊能静一模一样。伊能静也出过书,我没买,艺人里出书的不少,我只买过刘若英的一本《我不完美》。
  
  我相信,文字,尤其带着传纪文学的文字,是透视一个人的窗口,即便可能被书写者糊了一层窗户纸,半遮半掩中,我们也能将作者看个七八十。
  
  初始的阅读,印证着我的判断:柴静的尖锐与凌厉。她从自己二十三岁进入中央电视台开始讲述,十年的职业生涯中,其间有自我的成长、同事之间的交融,更多的,是她的采访对象与事件叙述与剖析。文字的格调是一致的,因为这些文字并非她逐年的创作,而是在同一时间段集中完成,所以,在文字的表面,倘若不深入下去,随着她的脚步亦步亦趋,她就是个平面,方方正正的平面,四个没有打磨的棱角,一不小心,你就碰在棱角上被划伤,但是,当你蹲下身来,走进文字里,以寻常之手,轻轻拂掉文字表面覆盖的膜,你会发现,从凌厉与尖锐走到宽厚与柔和,柴静和她的职业生涯一起走过的,是蚌埠含沙的蜜甜。
  
  十年,柴静终于由一个浑身上下锋芒毕露的青涩小女生,成长为一个“不惹眼、不闹腾、也不勉强自己、一个落后于时代、懂得凝视人心”的人。
  
  从咄咄逼人的俯视,到弯下腰来,以平等的视角,与他人宽和相处的改变,丝毫没有影响她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坚持真相,用事实说话的立场。
  
  书,选择了十几个颇具代表性,在网络中也颇具争议的她自己做过的新闻专题为书脊线条。2008年的非典、虐猫事件等等。新闻的时效性,早已消失,柴静只是在还原新闻专题背后的真相,还原拍摄这些新闻专题的原因,以及在做专题过程中与采访对象交锋时她内心的反应,和她与她的“战友们”如何做这些专题的过程、在做专题的过程中,彼此了解,彼此谅解,彼此包容结下的深厚友情。
  
  很多期节目我都有印象,都曾在网络中,跟着网络报道,略作追踪。《双城之伤》、《是对峙,不是对抗》、《沉默在尖叫》、《我只是讨厌屈服》、《事实就是如此》、《采访是病友间的相互探问》……,《采访是病友间的相互探问》讲述的药家鑫杀人案,柴静去采访药家鑫和张妙的父母,这个案件,曾在网络轰动一时,我也一样,为此和大多数的网民一样义愤填膺,可随着时光的远去,当初的义愤填膺,已被记忆抛弃,成为无足重轻。偌大的世界,每天无数新闻发生,有的比之更为惨烈,谁还会真正记得?最深的伤痛,在张妙和药家鑫的至亲那里,只有他们,会永不忘却,成为永生之痛。柴静的《看见》,让我明白,我们的随大流的偏见与偏执,多么可怜可悲可憎。有谁,真正去了解过事件背后的真相?真实的人性?比如药家鑫,所有的人都认为他应该死,必须死,连高晓松也说:“即便他活着出来,也会被当街撞死,没死干净也会被补几刀。”而他也的确很快被判处死刑。但是,读完柴静的采访,为自己当初的片面和偏颇,生了遗憾,也许,这个社会,应该给他一条生路,让他以另外的方式,补偿带给社会的阵痛,补偿双方父母的精神创伤。为什么不呢?死,固然满足了一时之恨,却远非痛苦的结束,反而,衍伸更多更深永远也消除不了的痛苦。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有没有更具人性的惩罚手段,让罪恶得到惩罚的同时,让更多的人,拥有幸福的可能?
  
  柴静做过汶川地震的新闻专题报道,做过四次两会的报道,做过同性恋的报道,做过因不堪忍受家暴的犯罪妇女的报道,做过广州一个戒毒所将戒毒所的女性卖到卖淫场所的报道,做过农民土地被强行征收的报道,等等,不管最后新闻影响如何,柴静,从不人云亦云,始终站在关注真实、关注人性的立场,她做的新闻专题,常常会在一个不经意的小细节里,将观众打动。柴静,也在这个职业中,逐渐成长,从喜欢主观判断到客观审视,从表面浮华到深层揭示,从自负到谦卑。痛,并快乐着。
  
  《看见》里有一篇《陈邙不死》,陈邙是原《新闻调查》的制片人,因病去世。时乃中年,正是人生与事业的黄金时段。他的同事对他有一句评价:他这一生,过得太寂寞,不是孤单,是没有完成。他自己没有做过什么专题片,但我们都是他的作品。这是崔永元说的话。陈邙是柴静的导师,就是陈邙的发现,柴静才进了中央电视台,但年青的柴静,自负而骄傲,每每与之针锋相对。陈邙不在,柴静才深深地知道,自己失去的,究竟是什么。陈邙说过的话,一直伴随着柴静成长,并在他去世之后,在柴静的心灵空间,教堂钟声一样回荡。看得出,《陈邙不死》是她最动感情的篇章。
  
  柴静,以自己对事业的坚执为记者这个职业的赋予了真正的“无冕之王”的光环,更让这一群人,拥有了温热的血液和立体真实得可以触摸的骨肉。
  
  合卷之后,我做了两件事:给吾师打了个电话,跟他说:“如果身在香港的伊能静说了几句不痛不痒的对现行政府不满的话,就让你觉得她与众不同,那么,柴静的《看见》会颠覆你对她的认知;然后,给妹妹发了个短信:明年你就要毕业了,读读柴静的《看见》吧。
  
  我还想将崔永元和白岩松的书,也买来一读。
  
柴静说她,小时候不爱说话不爱笑。腼腆而倔强。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从事记者这个需要时时和“人”面对的职业。她对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有一段这样的描述:“日后工作上学,换了不少地方,去哪儿都是拎箱子就走,不动感情,觉得那样脆弱,认为独立就是脱离集体,不依不附。亲近的人之间,一旦触及自尊心就会尖锐起来,绝不低头。”低首的刹那,心下一动。熟稔如己。


    补记:白岩松的《痛并快乐着》时下刚刚阅读完毕。其中有对“无冕之王”的解释,我以为:中肯而谦卑。





2#
发表于 2014-3-12 14:14 | 只看该作者
厚厚的一本《看见》曾持续创亚马逊排行榜首,通过它,我们了解了柴静,了解了做记者、做新闻人的艰辛。跟晰子同感,《陈虻不死》读得人无语凝噎,在我,更一点祭于其同乡同校之悲,也不曾想到,有这么为岗位敬业的好人。

晓枫跟柴静,应该说我读前者多些。甚至一段时间,很是崇拜她的散文气场,惊讶她少有的对大散文的坚守,以及她对物象滂沱的修辞;柴静,毕竟媒体人,首先是看到她的影像以及为职业的大无畏,至于文字,《看见》之前,零星而已。后来也多熟悉于她给冯唐野夫等书的序,读出不为媚俗甚至有点阳刚之气的一贯风格,开始喜欢。或许,她是女中另类,也或许,她是榜样。

晰子此文,我以为较之以往的读后评论有了更多的血肉成分,精神境界不在被评述者之下,我是反复地读了两遍,才这么说出来。为将一本书完全综述出来,无疑,短短的几千字一定局限了发挥,晰子却能写得饱满丰裕,几乎没有落掉核心的部分。因了我有读过《看见》,是故可以根据个人的感觉来评价这篇文章。
3#
发表于 2014-3-12 14:37 | 只看该作者
读一本书。可以走进作者心里;读一本书,可以借作者眼睛看世界;这样就拓宽了自己的视野,拓宽了自己的心域。我读过倪萍的《日子》,还是因为早年和她合过影的缘故。读了,才知道她们名人,压力山大,也都不容易呢。
4#
发表于 2014-3-12 14:56 | 只看该作者
感触最大的是柴静讲述自己初进媒体的摆姿势,到最后的真正媒体人彰显,与一颗心的跳动。她的美,大概就在于此吧。
5#
发表于 2014-3-12 17:13 | 只看该作者
写文章就是要像这样无所顾忌且干净利落的“真实”下讲章法。
很钦佩晰子清脆明锐的语境文字及见地。虽说有时看起来“格局”不太大,但却能以“小我”之洞见“大我”。
柴静的《看见》作者对其行业的质疑和自身的特殊需求入笔,反差出一点异外和石破天惊。虽文体非常见的政论性或文艺性评点,但议叙述中以“点对点”式完成了自己心中所求的臧否式评定。
感觉作者放开了。一种完全无忌式自由心态的写作。我要说,此心态难得和可贵。总的来讲,作者即在质疑书,也在享受这样的探寻式阅读。
6#
发表于 2014-3-12 22:48 | 只看该作者
晰子文字的可贵性在于它的真实、性情,评述也是领悟得深、看得透,同时有一种准确的叙述在里面。
7#
发表于 2014-3-13 10:52 | 只看该作者
这本书我看了一半,就搁下了。不是因为不好看,也不是因为不动人。而是因为柴静这本书里面的每个篇章都认真、动人,连续的读,便有早上进入九寨下午还在景区的审美疲劳之感。
《看见》就象重庆的那门老手艺,以剃刀清洗眼睛,锋利的刀在人的眼球上转动,令观者不寒而栗,却让受者眼睛明亮。
8#
发表于 2014-3-14 05:44 | 只看该作者
读得仔佃,评得认真。我正在准备攻读这本书呢!
9#
发表于 2014-3-15 11:18 | 只看该作者
以前听说过这本书,一直没机会买来读。看来,因为这篇文字,因为对记者这个职业的偏见,我也该读一读这本书了。
10#
 楼主| 发表于 2014-3-15 11:2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一水 于 2014-3-12 14:14 发表
厚厚的一本《看见》曾持续创亚马逊排行榜首,通过它,我们了解了柴静,了解了做记者、做新闻人的艰辛。跟晰子同感,《陈虻不死》读得人无语凝噎,在我,更一点祭于其同乡同校之悲,也不曾想到,有这么为岗位敬业的好 ...
因为柴静的这篇《陈虻不死》,拓展了一本徐弘的《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陈虻,我们听你讲》在这本书中,再次为有着正直良心的新闻人感动。
有时候,我们的偏见,只是一位一些黑暗面的辐射太大太广,但我相信,有良知的人,依然不在少数。相信阳光,也相信美好。
很喜欢跟着水读书,以前的读书面,太窄,因为你,变得开阔。
谢谢水。
11#
 楼主| 发表于 2014-3-15 11:2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高迎春 于 2014-3-12 14:37 发表
读一本书。可以走进作者心里;读一本书,可以借作者眼睛看世界;这样就拓宽了自己的视野,拓宽了自己的心域。我读过倪萍的《日子》,还是因为早年和她合过影的缘故。读了,才知道她们名人,压力山大,也都不容易呢。 ...
哈,大哥还与倪萍合过影呢?太让人羡慕了,说真的,我很喜欢倪萍。
12#
 楼主| 发表于 2014-3-15 11:2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时光安然 于 2014-3-12 14:56 发表
感触最大的是柴静讲述自己初进媒体的摆姿势,到最后的真正媒体人彰显,与一颗心的跳动。她的美,大概就在于此吧。

对。让我们感动的,就是这个成长的过程。
13#
 楼主| 发表于 2014-3-15 11:2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梁星钧 于 2014-3-12 17:13 发表
写文章就是要像这样无所顾忌且干净利落的“真实”下讲章法。
很钦佩晰子清脆明锐的语境文字及见地。虽说有时看起来“格局”不太大,但却能以“小我”之洞见“大我”。
柴静的《看见》作者对其行业的质疑和自身的特 ...

星钧,我想,用下一篇帖子,来回答你的这段评吧。:)
14#
 楼主| 发表于 2014-3-15 11:2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房子 于 2014-3-12 22:48 发表
晰子文字的可贵性在于它的真实、性情,评述也是领悟得深、看得透,同时有一种准确的叙述在里面。
谢谢老师,有日子不在一起交流了。
有些时光,真的是用来怀念的。:)
15#
 楼主| 发表于 2014-3-15 11:2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柳藏 于 2014-3-13 10:52 发表
这本书我看了一半,就搁下了。不是因为不好看,也不是因为不动人。而是因为柴静这本书里面的每个篇章都认真、动人,连续的读,便有早上进入九寨下午还在景区的审美疲劳之感。
《看见》就象重庆的那门老手艺,以剃刀 ...

我喜欢你的后一句论述:犀利而精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5-22 11:48 , Processed in 0.059089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