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630|回复: 1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传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5-17 11: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

  父母都是老师。昏黄的油灯下,父母各捧一部大部头,《青春之歌》,《林海雪原》,或者《红岩》,头挨头,看得忘了时间,也忘了我们弟妹仨。这个影像在我很小时就为我所注意。这是父母留给我最有代表意义的影像。无疑,捧读状态中的父母是最美丽的。或许他们不曾在意,然而之于我,却至关重要。读书是一种宿命。除了打小在姥姥身边接受的民间故事的熏陶,严格意义上说,我喜欢上读书,或许正是深受父母的影响,尽管年幼的我并不自知。

  2.

  学龄前就嗜书如命,当然限于小人书,每进城,必到新华书店买一两本。吃食玩具都可以忽略,书万万不能。7岁上一年级随母亲住校,每晚临睡,把看过多遍的小人书选一本再翻上一遍,成为雷打不动的习惯。合上书进入梦乡,连梦也是踏实的,香甜的。

  10岁跟父亲住校,开始瞄上大书,是《艳阳天》,从此一发不可收,课外大部分时间被我“耗”在看大书上,《金光大道》,《大刀记》,《连心锁》……那个年头好书不多,但年幼的人是不讲究的,只要有书就行,好在学校图书室有的是书,可以一本连一本借阅,所以,尽管那时“读书无用”论甚嚣尘上,我却没有缺少了读书的日子。记得看《激战无名川》时,上着课心里也是痒痒的,课间十分钟赶紧跑回宿舍看上几行,再迅速跑回教室。那种紧张,纯粹是自找的,但乐此不疲。

  除了看“闲书”,课间我还把故事内容讲给同学听,由此博得同学们广泛欢迎。后来上中学,作文常获得老师好评并被当堂朗读。自得的同时,隐隐约约还能想起少小时啃大书、讲大书的情形。现在想来,给人讲书是另外一种阅读,是对原著的深化理解和记忆,同时肯定会有一定加工,属于一种再创作。这对我日后的写作,功莫大焉。

  五年级暑假,父亲收拾小南房,找到本《游龟山》,我如获至宝。那是我第一次看剧本,而且还是从右往左翻、竖排的那种繁体字。拦路虎太多,就问父母,磕磕巴巴看完,最大的收获是为后来看繁体书打下了基础。如今做编辑工作,常接到一些老年作者的手写稿,其中不乏繁体字,但是难不住我。每当看到这些稿件,情不自禁就想起那本《游龟山》。岁月这条大河里,你经历了什么,都不是无缘无故的,偶然里透着必然。

  3.

  有书读,可以忘却一切。任何苦难、忧伤,都可在读书过程里搁置,淡化,缓解。书能给人带来真实快乐。四十年来,读书成瘾,常常就达到疯狂地步。印象里,二十来岁初进工厂那些年,是读书的井喷期。除《三国演义》、《红楼梦》和美国作家米勒的《北回归线》,鲁迅、茅盾、老舍、赵树理、马原、刘恒、刘震云、莫言、阿城、池莉、铁凝、范小青、余华、苏童、贾平凹等中国现当代作家的作品均有所涉猎。和朋友们成立文学社,有书轮流读,读完各抒己见,通宵达旦是常事。对文学一些本质认识由此萌发。得此启蒙,开始小说、诗歌、散文的写作并见诸报刊,更加强化了我读书的自觉。到现在,随着《黄金时代》、《情人》、《追忆似水年华》、《迟疑》、《嫉妒》、《喧哗与骚动》、《洛丽塔》《白象似的群山》、《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以及《尤利西斯》等文本陆续进入视野,本色的接近事物本身的写法,独特的叙事视角,具有回味余地的直抵内心的语言,让我深深流连。冷叙事,作者主观非介入,文字表达无限可能性等理念得以渗透,并直接影响到我的创作实践。最具特征的,是“文字触角”系列实验文字的陆续出手。在与众多朋友一起收获文学的美好果实的同时我明白了,读书所创造的一个个神奇世界,对于人的一生而言,有着怎样不可或缺的支撑作用。

  恒久读书,需要一种自觉和习惯。能否达到读书的自觉,很关键。由于缺乏良师指导,我走了弯路,所幸在长达二十多年阅读实践中,我逐渐悟到,书,需要有所选择地读。世上好书千千万,并非每一本都适合你,你也不可能读得过来,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然后,精选细读,带着问题读,有所思考地读,反复读。这是进入了读书自觉状态的阅读,是读书渐臻佳境的体现。

  读书是十分私人化事情,比如说,阅读不适合朗读。当然因人而异。我总觉得,一旦出声,就破坏了心境、氛围,所以得用“心”去读。一本书能否读进去,能否入心,关键在于内在,在人心理层面。具体说,就是心理作用过程,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视觉过程。另外,走马观花和猎奇式阅读,不是真正的阅读。那是消遣,与读书本意相悖。真正阅读是平心静气之中的阅读,是不求功利的阅读。最好是夜深人静,拥衾捧读,任灵魂作逍遥游,那份惬意,是真的享受。与书无缘者无法领略。

  4.

  读一本书容易,读一辈子书就难,通过读书把日子过得优雅有品位就更难。小时候,受时代影响,值得一读的书实在有限,如今这已不成问题,只要你想读,书有的是。有些书注定不会再翻开,有些书就值得读,并且值得反复去读。关键是时间和精力不够用。怎么办?我是个打工者,维持家庭生计尚且艰难,读书就更是一种奢侈。可哪天不读上几页书,心里总是空落落的。离开书的日子是什么样子?我根本无法想象。

  在家庭里,读书习惯是可以承继的。儿子小学看“葫芦娃”,初中看郑渊洁,高中看“哈利•波特”,大学看村上春树和余华……看得出,他拥有别具一格的阅读趣味和品位,既有和我重合之处,也有属于他自己的独特天地。而且我可以联想到,他这种趣味和品位将对其子孙的潜在影响,那真的是无穷无尽的,绵延不绝的。读书确实是一种宿命,你无法改变。

  2014/5/16





[ 本帖最后由 夏冰 于 2014-5-17 12:01 编辑 ]
2#
发表于 2014-5-17 12:00 | 只看该作者
读书成了习惯,便成了生活中的一部分,或许所读之书,并不会对其产生多大的影响,但有字的东西总是诱惑。现在知识改变不了命运,却可以改变和指导我们对生活的态度。问好夏版。
3#
发表于 2014-5-18 10:29 | 只看该作者
有人说: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心灵成长史。好读书,读好书,读书好是一个民族振兴的基石,犹太人爱读书,所以读出了许多诺贝尔奖获得者。一个爱读书的民族是非常可怕的。
    夏版文章从儿时读书谈起,娓娓道来,观点鲜明,主题与时俱进,站在时代的高度论述了读书的重要性,不知版主是哪个杂志社编辑?
4#
发表于 2014-5-18 15:21 | 只看该作者
当阅读成为一种生活,生活就会变得丰富有趣。想起小时候读书的情景,尤其是怕母亲骂打着手电悄悄在被窝里读书,那种享受是现在体会不到的。
5#
发表于 2014-5-18 20:28 | 只看该作者
我家两口子也都是老师,家里也堆着一些杂书,有些还稍微有点前卫,孩子有时也看看,涉猎比同龄人要广一些,我觉得这就是我这个家所能给予他的稍微与别家不同的东西。
6#
 楼主| 发表于 2014-5-18 22:1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摇曳风铃 于 2014-5-17 12:00 发表
读书成了习惯,便成了生活中的一部分,或许所读之书,并不会对其产生多大的影响,但有字的东西总是诱惑。现在知识改变不了命运,却可以改变和指导我们对生活的态度。问好夏版。
读书的妙处,读书人自知。
7#
 楼主| 发表于 2014-5-18 22:1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太和五中张奇 于 2014-5-18 10:29 发表
有人说: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心灵成长史。好读书,读好书,读书好是一个民族振兴的基石,犹太人爱读书,所以读出了许多诺贝尔奖获得者。一个爱读书的民族是非常可怕的。
    夏版文章从儿时读书谈起,娓娓道来 ...
读书之风气,对一个民族的精神激励和文化促进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我是在某广告公司做书刊编辑工作。问候张老师。
8#
 楼主| 发表于 2014-5-18 22:1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西夏楼兰 于 2014-5-18 15:21 发表
当阅读成为一种生活,生活就会变得丰富有趣。想起小时候读书的情景,尤其是怕母亲骂打着手电悄悄在被窝里读书,那种享受是现在体会不到的。
是啊,同感。现在再找不到曾经的感觉了。
问候楼兰。
9#
 楼主| 发表于 2014-5-18 22:1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一孔 于 2014-5-18 20:28 发表
我家两口子也都是老师,家里也堆着一些杂书,有些还稍微有点前卫,孩子有时也看看,涉猎比同龄人要广一些,我觉得这就是我这个家所能给予他的稍微与别家不同的东西。
这个家庭文化氛围真的很重要!
10#
发表于 2014-5-20 20:43 | 只看该作者
书和文字,都是我们人生的最爱!夏版此文,饱满丰润, 朴实无华,不喜不怒地记述了生命中那些爱书的细节。细细读罢,启心益智,尽在其中。
11#
发表于 2014-5-20 21:13 | 只看该作者
好习惯是从小培养起来的。老师说,读书是一种宿命,对啊,你和哪本书有缘,哪本书有份,是注定的。一本书或是良师,益友,抑或毒药,当你遇到,躲都躲不掉。
羡慕老师读过那样多的书,向您学习!
12#
 楼主| 发表于 2014-5-20 22:4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程学武 于 2014-5-20 20:43 发表
书和文字,都是我们人生的最爱!夏版此文,饱满丰润, 朴实无华,不喜不怒地记述了生命中那些爱书的细节。细细读罢,启心益智,尽在其中。
是的,我相信,正是书这个东东,让我们一帮人相识,相交,相惜。问候老师。
13#
 楼主| 发表于 2014-5-20 22:4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徽州雪 于 2014-5-20 21:13 发表
好习惯是从小培养起来的。老师说,读书是一种宿命,对啊,你和哪本书有缘,哪本书有份,是注定的。一本书或是良师,益友,抑或毒药,当你遇到,躲都躲不掉。
羡慕老师读过那样多的书,向您学习!
有很多时候,我们在一种不自觉状态。书摆在那里,它的好和不好你尚且不知道。全凭某种神奇的启示让你打开它或者因为某种缘由忽略它。比如《白鹿原》,比如《黄金时代》,都属于这种情况。而这两个作品,尤其是它们的作者,对我关系重大,对我的影响不可忽视。问候。
14#
发表于 2014-5-21 06:50 | 只看该作者
环境影响非常重要,言教不如身教,说的就是这样。

咱们能如此,必定有出处O(∩_∩)O哈哈~
15#
发表于 2014-5-21 07:48 | 只看该作者
传承最好的方式是读书。
这是我一直以来坚持的观点,从学习的角度来看,任何的媒体都无法取代读书的功能。现在,除了在校的学生,谁还会读书?从严格意义上说,学生也不能叫做读书。现在读书已经到了值得关注的时候了,所以,这样的文字充满了正能量,是具有积极意义的文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1-6 20:34 , Processed in 0.074806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