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115|回复: 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浸 淫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6-12 09: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当我把目光再次投向它们,那个散发着亲切熟悉气息的二郎堂院,院子里的那些门窗,那些沧桑老旧的石阶,那堵层叠垒砌在一起的石头墙,那石头墙上高大威严的办公室,那随意杂陈的奇形怪状的乱石,那苔藓斑驳的石头缝,——一切恍如昨天。没有什么能够改变它们的质地,时间永在向前,一个稚气未脱的少年也成为了一个知天命之年的老者,但就是这样神奇,尽管很多已经改变,很多已不再存在,然而那些残存的,固有的,依然顽强地呈现出四十年前的味道,气息,和氛围。而面对着这一切的时候,你不知道,我是多么心安,踏实,温暖。

  这个所在是遗山寺,也叫神山古刹,是我多少次梦回故地、魂游其间的所在。在这里,我度过了自己的少年时代。原先,它是作为定襄古八景之一的一座寺庙,按照山势建筑在定襄神山村东的一座土山上,由二郎堂院、上寺、下寺、奶母庙等组成。二郎堂院在最西侧,是一个正方形大院,建有坐北朝南的二郎殿三间,属唐朝形制。殿前建有二郎堂。这个二郎堂院便是后来学校办公室、师生宿舍所在的区域,也是我课余时间自由活动的领地。据史载,近两三百年以来,数不胜数的文人学士们纷纷慕名来到遗山,吟诗作赋,游赏观览,并留下了珍贵的文墨古迹。像唐代宋文友,宋代惠勤、米芾,金代孙九鼎、元好问、赵元,元代郝经、郝天挺、赵风,明代安嘉士、王立爱、傅山,清代王时炯、钟一诚、张世禄,等等……,尤为著名的是金代大诗人、大文学家、大史学家元好问,不但年幼时在定襄外祖父家居住,青年时还在神山留月轩读书,经常与大诗人赵元、著名诗人田紫芝等相聚遗山……可惜在战火和文革中,厄运来临,二郎堂院的二郎殿被拆除,上寺除留下建于清朝乾隆二十三年的魁星砖塔外,其余均被拆光,下寺原建筑已荡然无存。……值得欣慰的是,拥有前瞻意识和文化意识的人们不堪忍受这座古刹的肃杀与凄清,通过考察,策划,筹集资金,开始了对寺庙整体格局的修葺完善工程。目前,二郎堂院和上寺大殿已经竣工,其余部分正在有条不紊进行中。工程负责人跟我说,会尽量依照修旧像旧原则完成复建工程。这是个良好的愿望,但彻底复原,显然已是奢望。那些破坏掉的,永远无法重新走进世人的目光里了。

  正是午后三四点光景,西斜的日头把我的影子拉得老长老长。阳光铺在那些斑驳的石头上,就像是一幅大写意的水墨画。你完全可以尽心欣赏,沉陷。是的,就是这样一种感触。沉陷其中,浸淫其中,放浪形骸。这样的时刻属于纯粹的自我空间。我隐约看到了一个纵深度鲜明的空间。我在其中,看我自己能看见的,听我自己能听见的,想我自己能想到的,几乎忘记了一切。一个工人扛着铁锹走来,看着我的眼神里不乏诧异,或许他觉得像我这样,一个人面对光秃秃的怪石头十分沉浸的样子,比较古怪吧,我向他微微一笑,点点头,他报之以憨憨的一笑,挥挥手,不慌不忙往山上走去。

  漫步二郎堂院,在那些杂草丛生的乱石间踟蹰,一种深重悠远的感触氤氲心间。我伸手抚摸那些苍老剥蚀的阶石上的坑坑洼洼。我注目一进校门左手坐北向南的那几间小房子,它们是曾经的校图书室,我精神食粮最初的阵地。随父亲住校上学的日子里,正是这里源源不竭的书籍,填充了我大量的课余时间,培养了我日益浓厚的阅读兴趣。此刻,看着它们,我心里的慰藉无以形容。我把目光投向东侧那个专供我们“子弟兵”捉迷藏的小院子,以及原先有着一架葡萄架的西墙下的空地。恍惚间,我看到了伙伴们的身影,看到了葡萄架下坐在小板凳上看守葡萄的那个十来岁的少年。他佩戴“红哨兵”袖章,捧一本《列宁在1918》的小人书,度过了1974年那些个炎热的中午。现在,我不禁哑然失笑,那是曾经的自己么?这项校领导布置的任务,被我一丝不苟地完成,放在如今孩子们眼里,会是什么情形?

  有那么一段时间,老师们纷纷带各自的子女、弟妹来上学。虽然年龄不同,性格相异,又来自四面八方,但孩子究竟是孩子,没用多长时间,我们就热络起来了。子弟兵们最常聚集的地方,是坐落在二郎堂院西南角的伙房,不仅吃饭时候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笑,而且喜欢每天晚饭后,利用老师们上夜办公的机会,继续待在伙房里,跟做饭的万喜师傅做伴,听万喜说笑话,我们各自轮流讲故事。万喜衔一根自卷的小兰花,吧嗒吧嗒吸得很是欢实,笑眯眯的样子至今难忘。

  还有二郎殿后面的兔棚,那几年学校组织养兔子,按班级分笼喂养。我们轮流割回青草来,看兔子一蹦一跳地抢着吃草,看兔子一天天长大,心里的欢喜无法形容。

  我久久地流连于这个陌生而又熟悉的地方,记忆深处的很多东西呼啦啦就袭上心头——孩子们固有的天真稚气,心里头神神秘秘的异性之间的感觉,时代给予的无知愚昧……那场赛诗会,那场批斗会……那些嘶哑了喉咙的声音,那些铺天盖地的大字报……那些欢欣,那些惆怅,那些迷茫,那些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时光深处,藏匿着无穷无尽的东西,你仔细去看吧,它们都好好地藏在那里。

  是的,尽管岁月流淌,当年稚气未脱的少年也渐渐垂垂老矣,但那些曾经,是顽强的,坚韧的,不会轻易流逝,仍然在时光的那一头,向我们凝视着,向我们言说着,满怀深情,绵延不绝……

  2014-6-12



[ 本帖最后由 夏冰 于 2014-6-12 11:49 编辑 ]
2#
发表于 2014-6-12 10:37 | 只看该作者
抢到了沙发。
3#
发表于 2014-6-12 13:31 | 只看该作者
文化怀旧,人生感念;无形的附于有形,有形的包含无形。在时间维度里,形体意义上的东西可能价值不再,凡有所留,大抵只有精神性的凝聚了。
欣赏新作,问候夏版!
4#
发表于 2014-6-12 17:39 | 只看该作者
人沉浸于回忆,对时光与往事的感受,自然会带来诸多感念与滋味。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在写作中生成的——“人生练达即文章”。文笔沉静,描述的物象与事件之中,饱含丰富的人生意蕴。
5#
发表于 2014-6-13 07:39 | 只看该作者
回望、回忆、回念。人在景中,追寻远逝的脚步,感念,淡淡的伤痛。丰厚的笔触,沉静的思悟。学习问好
6#
发表于 2014-6-13 10:05 | 只看该作者
意念的流淌,融入对往事的回顾,目光的流连中拉开的是时间的帷幕,一寸寸一分分,积聚、分散,流逝、永恒,其实都是岁月的赋予与自身心底的拥有。留,是一个概念,而思想却是一支永远的芦苇,生长、存在,拥有。
7#
发表于 2014-6-13 10:10 | 只看该作者
怀旧也充满了一种文化的气息,同时也有很多的感叹,文简而意丰。
8#
发表于 2014-6-13 10:22 | 只看该作者
拜读学习了。提起来,点赞!
9#
发表于 2014-6-13 15:12 | 只看该作者
我久久地流连于这个陌生而又熟悉的地方,记忆深处的很多东西呼啦啦就袭上心头——孩子们固有的天真稚气,心里头神神秘秘的异性之间的感觉,时代给予的无知愚昧……

喜欢这样的文字,暖暖的,带着久远的味道。
10#
 楼主| 发表于 2014-6-17 09:3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刘彦林 于 2014-6-12 10:37 发表
抢到了沙发。

谢谢彦林,期待你的指正。问好。
11#
 楼主| 发表于 2014-6-17 09:3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李兴文 于 2014-6-12 13:31 发表
文化怀旧,人生感念;无形的附于有形,有形的包含无形。在时间维度里,形体意义上的东西可能价值不再,凡有所留,大抵只有精神性的凝聚了。
欣赏新作,问候夏版!

李老师概况得精准到位。辛苦了!
12#
 楼主| 发表于 2014-6-17 09:3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房子 于 2014-6-12 17:39 发表
人沉浸于回忆,对时光与往事的感受,自然会带来诸多感念与滋味。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在写作中生成的——“人生练达即文章”。文笔沉静,描述的物象与事件之中,饱含丰富的人生意蕴。

的确,在回忆中会得到很多无意识的东西。谢谢房子老师的理解肯定。问好。
13#
 楼主| 发表于 2014-6-17 09:3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文珺 于 2014-6-13 07:39 发表
回望、回忆、回念。人在景中,追寻远逝的脚步,感念,淡淡的伤痛。丰厚的笔触,沉静的思悟。学习问好

或许是年纪越来越大的缘故,总不由自主就陷入了回忆中。谢谢入心的点评。问好文珺。:handshake
14#
 楼主| 发表于 2014-6-17 09:3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木门长子 于 2014-6-13 10:05 发表
意念的流淌,融入对往事的回顾,目光的流连中拉开的是时间的帷幕,一寸寸一分分,积聚、分散,流逝、永恒,其实都是岁月的赋予与自身心底的拥有。留,是一个概念,而思想却是一支永远的芦苇,生长、存在,拥有。

读木版的点评十分得味。等于是再学习的一个过程。尤其是“思想却是一支永远的芦苇,生长、存在,拥有。”,这样的评点,很亮。
15#
发表于 2014-6-17 14:59 | 只看该作者
青年才俊的作品,有力度,有厚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1 07:29 , Processed in 0.052868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