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287|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监墙下的守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8-7 22: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木门长子 于 2014-8-8 10:11 编辑

监墙下的守候


汪彤

 


   一
  
  每次,有人问起我的故乡,我会毫不避讳的说是“天祝监狱”。“天祝监狱”是一个名称,而在我心里,早已幻化成心中的故乡。
  
  我在“天祝监狱”监墙旁的一排营房里出生,父母是监狱子弟学校的教师。我在监墙下,到底绕着监墙走过多少次,已记不清楚。自从会跑,会记事,便一刻也没有离开过那座高大的“墙”。我身边的人们,也一刻不停的为守卫这座高墙而起早贪黑,默默忙碌的工作、生活着。我生命的春夏秋冬,始终围着“监墙”转,始终和一座座守卫祖国安宁的监墙分不开。
  
  冬天的早上,白雪覆盖着监墙下的矿区,隔壁的罗大叔几乎和我同时出门。罗大叔总披着一件洗得发白的军绿大衣,大衣似长在他身上,任他在雪地里一滑一拐的走,披在他身上的大衣,始终服服帖帖的跟着他去。罗大叔是监区的大队长,每天比院子里其他人都起得早,他像个早起奔赴课堂的学生,总是擦着天亮就从家里出来。罗大妈有时从屋子里扯着嗓子骂出一句话:“那一百号‘犯人’又不是你亲爹。”我背着小书包,刚好从她家的窗户下走过。
  
  二
  
  驻监武警部队嘹亮的起床号响起来,监墙下的矿区,跟着罗大叔晨风里甩动的衣角,一起活动起来。监墙内,带工民警尖锐庄严的号令,像一颗上了膛的子弹,翻越围墙直窜天际,最后又稳稳落在每一名服刑人员的耳朵里。服刑人员的出工号洪亮、整齐,新的改造、新的希望、新的梦想,在大墙内随着“一、二、三、四”的口号声,在每一名服刑人员的心里生根、发芽。
  
  锅炉房的烟囱轰轰隆隆的吼叫,浓黑的烟夹杂着火星子,冲上天空。穿着警服的民警三五成群,像早起的蜜蜂,从四面八方各个角落“移动”到大墙下的大门。监狱大门像中央服务器主机的入口,雪地里一行行、一串串人们的脚印,像密密麻麻的导线,从四面八方伸向监狱大门口,便“链接”进入了。于是,“中央处理器”一天改造、教化的繁重工作开始了。
  
  粉笔厂的喧闹声;车间里缝纫机的咔哒声;车队马达的轰鸣声;学校里孩子们清脆的读书声;邮局、商店、银行开启大门的吱呀声;矿山上的开炮声……,这一切嘈杂的声音、整齐的声音;有序的、无序的声音;一切辛勤的劳作;一切辛苦的劳动,都因一座修建在海拔2800米乌鞘岭山腰上的监狱而生。
  
  三
  
  监墙下的人们,每天的生活和劳作,最终都是为了守护这所高原上的监狱,守护监狱里曾经“杀人、放火、坑蒙拐骗”的身体,守护曾近“肮脏罪恶自我毁灭”的灵魂。监墙下守护的人们,他们相信:在这一栏高墙内,所有丑陋的、罪恶的,最终都能得到净化、改造和重生。为了一个梦想:“祖国的安宁、社会的安定、人民利益不受侵害。”这座高原上的监狱,改造过成千上万的服刑人员。直到1999年,“天祝监狱”从高原上消失,整体搬迁到武威,与“武威监狱”合并。成百上千的人们又开始在另一个地方,守护着另一座监墙,继续守护着人们心中恒久不变的梦想,这个奇特的梦想,一边实现着,一边又继续重生着,世世代代、生生不息……
  
  四
  
  许多年来,我脑海里总浮现一个画面:去世多年的范监狱长,他生前,每天吃过晚饭,总会带着白发苍苍的老伴,围着监墙一圈一圈的转。别人碰到他,他美其名曰说是“散步”。散步可以去小河边、去山弯里的树林里,但范监狱长和老伴却天天绕着监墙散步。虽然缓慢行走,但他们互相不说话。老伴总是跟在低头沉思的范监狱长身后,他俩更像巡逻在监墙下的两个老兵。
  
  “监狱里跑犯人,是天大的事”。范监狱长生前,偶有犯人逃跑,不到一天就抓回来。范监狱长眼睛里总闪烁着亮晶晶的光,他沉着地说:“想跑的那个犯人,想的啥,我清楚;监狱周围的环境,我熟悉;他往哪里跑,去哪里,我也知道。”那些年,范监狱长在监墙外散步,想的都是监墙里的事。
  
  我背着书包,沿着监墙根去上学。暖暖的太阳,从红色砖墙上反射到我身上,红色的阳光像种子,播到我心里。我沿着监墙,拿着书,也一圈一圈的走,我大声背书,背书的声音,绕着监墙一圈又一圈,像“范监狱长”长长的沉思。1993年我考上了“中央司法警官学院”。
  
  五
  
  学院以前叫“两劳学院”,它的前身是“公安干校”,是全国培养监狱警察的最高学府。
  
  从监狱的监墙下,一步跨进学习管理监狱的最高学府,在那里我遇到了全国各地出生在监墙下,已经长大了的“孩子们”。我知道了北京有秦城监狱、上海有提篮桥监狱、东北有阿城监狱……知道全国有几百座方方正正、圆圆长长不规则的监墙,而又有几十万名监狱民警及其家属、子弟,为了那一座座监墙里的安全稳定,守护、守候在监墙外,生生息息的劳作生活,一辈又一辈、一代又一代。
  
  在学习管理监狱知识的最高学府,我们学习了保卫一座座监狱的方法。有罪犯心理学、有罪犯教育改造学、有狱内侦查学等。还将手枪一遍一遍拆卸,一遍一遍组装;还在炎炎烈日下学习擒拿格斗术;还深入学习如何与罪犯斗智斗勇的实践警体课。这样一座为管理监狱而存在的大学,将我们从精神和肉体上,变成守护一座座监墙的铜墙铁壁一样的勇士。
  
  我们时刻准备着,准备着为心中那座永恒的大墙而牺牲自我。甚至若干年后,当我成长为真正的自我,有了可以应对工作和生活的能力和素质时,当地方市政府和市妇联要调动我离开监狱去当地工作时,我都一口回绝了。他们一定不知道,一座没有形状的,包围着“炸药包”“火山口”“地震区”的监狱,它们在我的心中,有多么重的分量。那是一种不舍,是没有出生在监墙下的人们,所不能体会的不舍。
  
  六
  
  二十年后,我所工作的监狱,每到月底30号接见日,接见大厅门口的台阶上,准会坐着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80岁的老人,一手握着拐棍,一手拎着大大小小的包。看到这些,民警们都会上去帮她拿包,搀扶她去接见大厅办手续。老人除了监狱的儿子,便是一个孤寡的人,她从几千里路上要饭来到监狱。每次她坐在台阶上,侧头望向高大的监墙,她的目光是一种哀戚的目光,是一种盼望的目光,是在绝望里又重生希望的目光。这些凝重目光,让守护在监墙下的我们一次一次决心,为守护这座大墙奉献自己生命的力量。
  
  90后民警小王两只眼睛又红又肿,他照顾生病的犯人,好几天没合眼。他见到我就说:“汪警官,我也能给犯人端水端饭、端屎倒尿,我也会伺候人了……”
  
  在监墙下,每次碰到监区的管教老徐,我都会郑重地看看他的口袋。他口袋里厚厚的笔记本,有与犯人谈话的记录备忘。
  
  每年过年,民警老李管理的监区最热闹。贴对联、挂灯笼,包饺子,可他总在年三十的钟声里,在大墙内,望着一墙之隔的家,无声地叹息。
  
  听同学说,云南监狱的老雷是在车间里值班时走的。他坐在工作台上,安详的面对自己管教的犯人,面对眼前守护了一生的高墙,消无声息的走了。他的心脏病什么时候发作的,谁也不知道。
  
  七
  
  范监狱长又和老伴在监墙下散步了,罗大叔又天不亮就出门了。无论下雪还是天晴,刮风还是下雨,他们坚定的步伐,在狂风暴雨中一刻也没有停止过。而全国几百所监狱,又有多少个“范监狱长”“罗大叔”和他们的家人、子女守护着一座座铜墙铁壁一样的监墙。
  
  一天天,一年年,这些监狱人,他们围绕着监墙,默默的行走,默默的付出。而又有许许多多后来者、后继者,跟随着他们的步伐,稳踏着他们走过的脚印,用身体、用心灵,去守护一座座坚不可摧的监狱城堡……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2#
 楼主| 发表于 2014-8-7 22:31 | 只看该作者
真抱歉,我试了很久也不会编辑贴子,谁有空留言教教我好吗!谢谢!
3#
发表于 2014-8-8 08:46 | 只看该作者
不一样的风景,监狱内外故事多,有生活感悟。欣赏学习!
4#
发表于 2014-8-8 10:12 | 只看该作者
版面上有置顶的自动排版工具,可按规定排版,段间空一行,段前空两格,居左。
5#
发表于 2014-8-8 10:58 | 只看该作者
从正面说,敬业精神对社会、对他人都会带来鼓舞与促进,敬业精神本身就是一种高尚的人生修为,文中所传达的这个意指明确并有热度。
人性化管理模式更需要人性化管理行为的全方位支持,当人性化程度达到促使负面观念自行转化为正面观念的时候,规程、发约这些东西就变成了概念意义上的东西而不给人造成精神阻碍,服刑人员接受的是法律的惩罚,但他们同样应该受到最基本的人格尊重。文章就这一点所表达的思想很明朗。
“守护”一词甚为不妥。
欣赏新作,即颂秋祺!
6#
发表于 2014-8-9 22:55 | 只看该作者
捡取时光的片段记录下心路和对监墙下守护的敬仰,由此建立起崇业的心境,使文字具有正能量。人物的记载和表达虽有些零散,却也是足有所至,笔有所记。挺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14 18:06 , Processed in 0.050257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