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382|回复: 1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阅读体验及其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9-26 22: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然后一座山峰出现了,绵延不绝。白雪覆盖着的山峰,看上去十分壮观。其实我是在读书的间隙打盹。打盹的间隙,山峰呈现脑际(说呈现眼前似乎更合适,因为山峰是以视觉形象出现的)。几秒钟后,看见的仍然是书。书页上的字。那些字,与山峰无关。

  这样的阅读体验无疑十分个人化,或许不容易让人理解,共鸣就更难。但是如果让我说出属于自己的读书体会,我宁愿说这才是我真实的情形,其他按部就班、循规蹈矩的言说其实都是掺杂了大量水分,走了一定模式,都是言不由衷的。

  那天一位同事问我,什么样的读后感好,她想给刚上初一的女儿提供一个较为有用的说法,以避免走弯路。听她这么一问我没急着回答,我让自己想了一想,然后才说,这要看怎么说了,如果你需要传统意义上的说道,我可以给你,这样的好处是有利于考试拿分,大家也比较习惯;如果你需要很独到的个体阅读经验,我也可以告诉你,这其实才是真正的读后感,不过它更私人化些。你究竟需要哪个?

  她微笑着回答我说,哪个都需要,你不妨都说道说道。然后我便尽己所能,给她言说了一番。她听后说,嗯,两种方法都有用,我都给女儿说一说吧。

  我就想,这不是无形中给孩子造成了不便么?连一个读后感也要分开两方面来学习,这累不累!孩子们本身就够累的了,可是,又有什么办法。

  我回顾了一下,自己小的时候,顺应时代潮流,写了不少的所谓读后感,大都是阅读根据《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等样板戏编绘的小人书之后写的,长大点后就是围绕“毛选”写,围绕社论写,内容都不外乎包括原书内容,加上自己的相应体悟,原书内容大大多于自己的体悟,自己的所谓体悟其实都是大家的体悟。你自己心里想啥,读书后有什么感觉,根本不能流露出来,谁也不敢说真话。因为大家都是这么写的,自己也便随波逐流这么写。人人说假话、空话、套话、大话,反正就是不说真话,不说心里的话,还显得很正常,一点儿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好,或者有什么不对。到后来就渐渐地养成了习惯,每每写一篇读后感,只要把内容加以替换,相应的体悟能保留的保留,该动的就动一下,很容易就变成了另外的一篇。习惯成自然嘛。多年来我并没把这种习惯当做什么不合适的做法。直到二十来岁进入社会后的某一天,才幡然醒悟,那纯粹就不叫读后感,只是机械的现代八股而已。其中看不到属于自己的一点点东西,一己的读书体验被隐藏了,忽略了,你能看到的都是大家的一统感想,共同体验,换做谁都可以用,就像那个年代大家统一的着装、发型一样。

  而在之后的若干年,我在举办青少年写作培训的同时发现,很多老师、家长指导孩子写读后感,依然遵循这个模式,孩子们要么不会提笔,一旦提笔,必先曰原文概要,然后草草说几句不关痛痒的所谓感受了事。稍微大点的孩子能长篇大论了,但也无法脱离沿袭别人论调样式的轨道。这个现象是这么持久顽固地存在着,就算是你跟孩子郑重其事指出,孩子们也不以为然,一句“我们老师就这么教的”,让人苦笑之余,惟有叹息。更有甚者,有的老师让孩子们千篇一律把所谓的读后感范文一一背诵,并列出要点。在这方面,他们向来富有耐心,很会循循善诱,他们告诉孩子们,必须按照这样的格式行文,该阐述原文的时候阐述原文,大量引用,不厌其烦;该举例的时候举例,古今中外,概莫能外;该引用名人名言的时候引用名人名言,哪个地方需要几条,哪个地方需要长的,哪个地方需要短的。如何开头,怎样过渡,几段之后就该谈自己的心得体会,各层意思怎样跟总体挂钩,结尾注意什么,怎样与开头照应,怎样凸出中心思想……按照这样的八股格式操作下来,到考试时候就算是拿不了高分,分数肯定不会太低。应付考试与真正学到知识,就这样成为十分鲜明的对比,也凸显了某种教育上的尴尬情形。也正是这个缘由,我停办了写作培训班,因为,大多数家长和孩子,还是十分看重考试成绩的,这个成绩关乎孩子一生命运,体现了家长一辈子的期冀,至于掌握真正的读后感写法,谁会在乎呢?你这种写法肯定能拿高分吗?既然你不敢保证,那谁也不想冒险。我当然也不敢冒险,我不能逆潮流而动,不能影响孩子们的未来,不能成为家长孩子心目中的罪人,而让我走八股路线我又十分不甘,自己不情愿那样写,咋能那样教给孩子们,那才是真正的误人子弟,所以只能选择自动放弃。

  惯性是可怕的,尤其是关系到一代又一代的孩子,他们对知识的汲取与梳理,他们对社会对人生的准确正常认知,这样的惯性就更其可怕。谁都知道,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但真正践行,又谈何容易。虽然写读后感是件小事,并非学会写读后感就肯定能成为国家有用之才,但很显然,惯于走大众化的路子,不能拓展孩子们的视界和心野,不肯或者不会寻找属于独到自身经验的途径来思考,来培养心性,是不正常的,与培养跟世界接轨的人才之教育初衷相悖。惟愿有那么一天,这样的情形会有所改观。我祈愿。

  2014-9-26

2#
发表于 2014-9-26 22:26 | 只看该作者
这又是个“标准”的问题。
教育制度僵化,有人说“教育是中国最大的假冒伪劣产品”,我想不到那么深,只是深深觉得扼杀学生的自由想象力,诱导学生为分数学习,由此引发太多问题。
3#
发表于 2014-9-26 22:46 | 只看该作者
沙发没抢到哎,槐安下手实在太快
先来报个到,明儿得早起,容后再来细细品读哈
4#
 楼主| 发表于 2014-9-26 22:51 | 只看该作者
问安两位哈。周末快乐!
5#
发表于 2014-9-27 12:07 | 只看该作者
情感是溢出来的,而不是挤出来的。问好夏版
6#
发表于 2014-9-27 13:02 | 只看该作者
王国维所谓读书三境,甄于蓦然回首。有时,有关读写,也是顿悟的事。所以方有独立之思想,自由之意志。对小学初中生而言,训练可以,但要求不能过高。像夏冰这样的体悟,有“悬崖勒马”之智,当我们不能改变客观,就得学会改变自己。
7#
发表于 2014-9-27 13:56 | 只看该作者
如今的教育早已背离了个性的发展,改变是必须的,但以当下情形来看,却是漫长的……
8#
发表于 2014-9-27 14:00 | 只看该作者
俺读书读不好,所以读后感也写不好,呵呵
9#
发表于 2014-9-28 16:48 | 只看该作者
其实这个事情很复杂,对于刚入门的孩子来讲,有些程式化是不可或缺的,任何人写东西,都是从模仿开始的,事先都预设着一个模子。关键是怎么引导的问题,叶圣陶说过改作文,就是多批少改,没有对写作本身说事,侧重于大人的引导,是很有道理的。
八股文也不一定要一版子打死,文章这东西,既有文学性还得有些工具性,从实用的角度来讲,可能工具性的需求更大,能熟练地使用一个套路解决问题,岂不省时,当然对于文学创作而言,自然要有自己的东西,可这与个人的体悟乃至天分都是有关的,强求不得。
10#
 楼主| 发表于 2014-9-28 21:0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 槐安

孩子们的自由想象力,是潜在的,天生的,可惜非但没在后天受到呵护,还遭到扼杀。这正是教育的缺憾。
11#
 楼主| 发表于 2014-9-28 21:0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 秋实
谢谢秋实。
12#
 楼主| 发表于 2014-9-28 21:0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5# 柳藏
对头。这个溢和挤,用得好啊。
13#
 楼主| 发表于 2014-9-28 21:0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6# 一水

独立思想,自由意志,应该成为培养人的基点。
14#
 楼主| 发表于 2014-9-28 21:0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7# 戈眉
是啊。需要假以时日,付出努力。真正落实,不容易。问候戈眉。
15#
 楼主| 发表于 2014-9-28 21:0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8# 戈眉
哪里,过谦了就有加水嫌疑,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14 15:07 , Processed in 0.067489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