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天上云 于 2014-10-16 09:45 编辑
磊落文风,赤子情怀
————读梁星钧《说长道短集》有感
梁兄的大作《说长道短集》终于读完了!接下来,是要把我的一点想法付诸文字,这是人之常情,也是我对他的承诺。可我却犯难了。
原本以为梁兄应该出一本散文集。梁兄的散文写得好,素面朝天,简洁干练,含蓄内敛中有静气,洗净铅华又有一种厚重,字里行间透着亲切。每有新作问世,我是一定要找来读的。
岂料,他的这本新作竟是书评的集子。着实让我吃惊。但凡能写一点东西的人,都知道书评不好写,更多是不愿写。首先要精读作品,若是部长篇,更加劳心费力。然后还得实事求是,有识见地分析作品的形式和内容,探求作者创作的思想性、学术性、知识性和艺术性。最后,旗帜鲜明地写出自己的观点,还必须准确到位,才不至于贻笑大方。写书评,不能说吃力不讨好,但确切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更让我吃惊的,是这本《说长道短集》中,极少评议大家、名家作品,尽是一些名不见经传的草根作者的文章。不跟风,不媚俗,殊为难得。梁兄的这本书评,让我看到了一介文人的风骨,不但有书生意气,还有赤子情怀。
梁兄学养深厚。首先体现在他的文字驾驭能力上,他的文章很耐读,虽然很少引经据典,但中国传统文化浸淫已久伟岸昂藏的气息,却又无处不在,拂去繁华接地气,波涛不惊见浪涌。还体现在他的阅读理解能力上,读书的最好境界是通,打破樊篱,融会贯通。一个人即使博学,如果不通,就还不如一个电脑资料库。梁兄做到了真正的“通”,不但打通了古今,还打通了中外,更厉害的,是他打通了作者与读者,同气连枝,惺惺相惜。
会读会写,于是,如水文字静有声。曹洁,是他这本集子中我认识不多的作者之一。几年前,因为同在中国散文家网当版主,有缘读过她的很多文字。我读她的《杏花雪》、《清明柳》,仅能悟出娴静中的忧伤,还有一点说不出的感觉。梁兄却读出了无争,如常,温润,安详。他这一点拨,我才恍然大悟。这是梁兄的过人之处,不仅仅是厚积薄发,还有与生俱来的天赋,我辈难以企及。曹洁有幸,文字上有了真正的知音。
梁兄视角独特。鲁迅评《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 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说读书视角,因人而异。
众所周知,书评最忌泛泛而谈,想面面俱到的,往往面面不到。独辟蹊径,是梁兄的拿手好戏。他带你走的那条蹊径,一定有怪石嶙峋,一定有繁华盛开,一定有草木葳蕤,一定有百鸟啁啾,一路的风景。
他评怀岸的《夜色迷人》,巧遇与荒唐同在。他敏锐的嗅觉,捕捉到了作者的心机,四次巧遇是草蛇,两件荒唐事是灰线。有了马迹蛛丝,然后剥丝抽茧,娓娓道来。不知读过原著的人怎么看?反正我是心悦诚服,尽管没读过原作,但读罢这篇书评,觉得很过瘾。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梁兄眼中的哈姆雷特或许不是最帅,但应该最传神。
梁兄置评严谨。这本书评的出场意义,不仅仅是作品阅读理解之后,所呈现出的质朴的美学个性,而是其独到的,与写作者共鸣的心灵体验。梁兄以一种充满哲理的文化视角,心灵思考的形而上的高度,以及文学创作在深层次精神层面上的沟通与榫合,从而真正实现了文学评论这种实践活动审美回归的本质要求。字里行间的严谨、冷静、灵动、机智,都是生活与心灵自身就有的,无须加工,浑然天成,有什么话,说什么话,不虚,不妄,不浮,不躁。
作为一名写作者,期待有现实感、疼痛感、有思想力度的文学评论,既要锦上添花,也要雪中送炭,更要一针见血。写作者是孤独的,需要温暖;写作者是痛苦的,需要抚慰;写作者是迷茫的,需要警醒;更多时候,写作者是无助的,如在茫茫大海中,失去方向,不知彼岸,精疲力竭。这时,梁兄伸出了他那双温暖有力的大手,一只手传递给你力量,一只手指引彼岸的方向。
梁兄文风磊落。写书评不容易,曹雪芹这句“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用在书评作者身上比较合适。就连鲁迅推崇、胡适追捧、林语堂效仿,受很多文学大师集体致敬的书评前辈金圣叹,也难免毁誉参半。有人说他正义、豁达、超然、悲悯。也有人说他恶俗、毒舌、闷骚、卖萌。绝大多数人都是喜欢听肯定、赞美、表扬之类的好话,不喜欢听到批评、指责、抱怨之类逆耳的话,即使这些逆耳的话是实话。《红楼梦》中焦大一番醉骂,说的自然是实话,结果被塞了一嘴马粪。
作者不是圣人,即便圣人也可能出错,要每日三省。《说长道短集》中提及的作者,不少是新人,文章中难免有疏漏。梁兄并不回避。陈华清《秋之恋曲》我读过,语言工巧、纤秾、绮丽,情感自然、真实、浓郁。梁兄直言不讳其短,用典盛,乏静谧。药虽有点苦,但光明磊落。相信华清能够受用。
行文至此,也仅是我读《说长道短集》的一点感受。若想同梁兄那样,给这本书写上一篇书评,却无从下笔。主观上,是能力不足。客观上,这本书评的原作,我读得太少。有点了解的作者,更是少之又少。柏青老师算一个,还有也就高迎春、曹洁、郭华、陈华清、薄暮这几位,都是几年前在中国散文家网结识的文友。当时梁兄是超版,我们的领导,但他更像是兄长,尽管他的年龄未必有我大,尽管我们从未谋面。
我对梁星钧兄的敬仰也不仅仅是文学上的,更多是他的人格魅力。我们相识已经六年了。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roaming/360se6/USERDA~1/Temp/COPYRI~1.PNG 2014.10.15于合肥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