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285|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打麦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11-16 18: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sgd730820 于 2014-11-19 21:49 编辑

打麦场

  

  小时候,每年五月一过端午,爷爷就开始整治打麦场。爷爷管这活儿叫 “摁场”,意思是把凹凸不平的麦场摁平整儿了。

  摁场是一件令人欢欣鼓舞的事儿!你看啊,麦子扬花灌浆了,麦场一摁好了,马上就要磨镰收割了。等新麦子打下来,就有白白胖胖香喷喷的大饽饽吃了。想想都会笑出声来。摁场的活也就不觉得累了。

  一大早,爷爷把我叫起来,让我挑上一担水。他自己挎一提篮麦壳儿,拉着碌碡。爷俩骨碌碌,骨碌碌地向打麦场走去。

  我拿了水舀子把水均匀地泼到场地上,爷爷就把麦壳儿撒在我泼完水的湿地上。洒完一担水,爷爷说声等一会儿,就开始吃烟。我问爷爷,场边河里有水,为什么还要从家里挑水?爷爷厉声说,井水干净!我不敢再说话。等爷爷吃完一袋烟,水就把地面润透了。爷爷挥一下手,我就拉着碌碡开始摁场。先从外圈开始,一圈圈往里转,这叫杀心。转到最里面以后,再从内心往外转,一圈圈转出来,这叫扩筋。扩完了,最后走螺旋线,这叫找匀。找完了匀,就可以告一段落了。这时的麦场已经初具模样,但是还不能使用,要晒上它两天,叫“发劲”。虽然第一遍把它压平实了,但是太阳一晒,风一吹,场地的土还会松软一下子。如果就这样用来打麦子,大碌碡一跑起来场地儿就能搓起来很多的土粒儿,混到粮食里去。所以,等它发完劲,再来摁一次,就彻底把场摁下去,真正结实平整儿了。

  第二遍摁场不再是早上,而是第二天的下午。爷爷还是挎上提篮,不过这次里面不装麦壳儿了,而是白酒、烧纸和香。我还是挑一担水,跟在他后面。到了麦场,爷爷拿出烧纸来,把香包在里面,叫我用打火机点燃了。他举着冒火的烧纸围着场走一圈,最后到场中心放下。我拿着酒瓶跟着转这一圈,等爷爷放下纸火,我就咬开瓶盖把酒倒在火上。“呼”火苗子一窜老高!爷爷命令我,“磕头”!我就跪下,“咚咚咚”磕上三个响头。爷爷要磕六个,六六大顺。这是祭土地神,我们每年都会这样做。祭完了,爷爷拿过酒瓶子“咕咚”喝上一大口,然后递给我说,“狗儿,你也哈一口!”我怕辣,只是抿一小口儿。

  我开始拉着碌碡重复着老路线,吱扭扭——吱扭扭——摁第二遍场。爷爷坐在那儿吧嗒吧嗒吃旱烟。直到夕阳西下,爷爷才拿着烟锅子走进场里,用烟锅子这儿敲敲,那儿敲敲,直到满意了,才高兴地大喊一声“中了!”。摁完这第二遍场,我已是满头大汗。但看着爷爷满脸的笑容,我就从心窝子里感到兴奋和满满的成就感。我这会儿可以踢掉鞋子,在场里尽情地撒欢儿了!一平如镜的麦场,赤脚踩上去那么光滑、舒坦和踏实,温凉的地气从脚底传上来,浑身的美意都漾出来了。先来几个侧手翻,再来一个倒立走。疯够了,天也就暗下来了。爷爷说,走——回家吃饭!

  回头看一眼暮色中的麦场,正泛着青森森的光……

  打麦场是我们童年最欢乐的游戏场和大舞台。我们在这儿享受着自认为世界上最美好的“广场”带给我们的欢乐和疯狂。我们在这样的——用碌碡和汗水压实的——土场里,跑啊,跳啊,奔跑着,追逐着,打滚儿,玩捉迷藏,老鹰捉小鸡。当然还有麦忙时帮着父母打场、装粮食。夜晚还要来麦场看护打下来的麦子。

  夏日的骄阳把场地晒得烫人。晚饭后,我们先在场边的小河里洗个澡,然后到场里做游戏。晚上一般都玩“大炮倩倩腚”的游戏。玩够了,就去大人那儿听他们讲那些外面的世界,间或也能听到他们说些家长里短和女子婆姨。听困了,就钻到雨布下面睡在温热的麦子上。透过薄膜看着满天的星斗,找找那天河和牵牛织女星,怀着美好的憧憬慢慢沉入梦乡。

  成年后,辗转于各个城市之间,最后定居在人声嘈杂的市井。但是,一旦触碰到“童年”、“麦子”和“粮食”等字眼就会立刻想起那儿时美好的打麦场。无论是梦里还是在清醒中,打麦场始终都是我一个温馨的念想。

  去年表弟到城里来买联合收割机,顺道来看我。酒过三巡,我问他,老家的打麦场还有吗?表弟不无遗憾地说,基本上没有了。麦子、豆子用收割机收完,拉回家到平房顶上一晒就入仓了。哪里还用得上麦场?我也不无遗憾地说,现在的娃们享受不到咱们当年的乐趣了。

  表弟说,都去打游戏上网了。咱们当年玩的那一套早就没有了。

  我自言自语道,没有打麦场的童年还叫童年吗?

  表弟干了一杯酒,叹了口气说,唉!可怜的孩子们!
2#
发表于 2014-11-17 07:50 | 只看该作者
一段难忘的记忆,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东西再难以寻找了。
3#
发表于 2014-11-17 09:43 | 只看该作者
第一次听说摁场这个词。摁字有深意。
4#
发表于 2014-11-17 10:18 | 只看该作者
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生产活动使生产者养成特定的物质生活习惯,同时让生产者形成特定的精神生活习惯,当然首先是与一定的生活内容密切相容。人的生存模式造就人的心理模式,当然也就形成人的审美心理模式和情感抒发模式,人从中得到的精神愉悦具有一定的形象特征,又有一定的概念内涵,由此形成的人性基质就会影响人的生命过程。
回顾过往,最大的意义在于证明当下和校准当下。人所敦守的审美观念和幸福意义构成人的精神生活基本风貌,从人文角度来说,这是客观的,必然的。
现实是流动不息的过程,各个不同时期,人都会遇到同等人文价值生产实践和生活事件,当然也会遇到同等价值的快乐契机,人所要做的无非是准确判断并适时把握而已。
欣赏新作,即颂冬安!
5#
发表于 2014-11-17 14:46 | 只看该作者
相信很多从那时乡村走出来的人,对这样的乡村场景是极其熟悉的,也是印象深刻的。文字里充溢了怀想与纪念的意味。
6#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7 17:42 | 只看该作者
感谢各位版主和论坛元老的阅评!怀旧是检视我们人生旅程当中走过的那些或直或弯的路,毕竟我们走这一遭不容易;何况还都是单程路,没有回头的机会。
想想几十年打拼挣扎,在这个钢筋水泥的丛林里竟然少有欢乐的时光。反倒是恬静的乡村成为最值得回忆的地方。虽然在乡野远离现代文明,但是那些平静如水的日子和乡俗却给了心灵最熨帖的安抚。
7#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7 18:27 | 只看该作者
“摁”场是我们这儿的土话,我本来想用“压”场,但是总觉得没有“摁”贴切有力道,“摁”在感觉上比“压”更亲切,更能体现出庄稼人对打麦场的感情。
8#
发表于 2014-11-18 10:54 | 只看该作者
借“打麦”展现出童年的美好,细节的描写和场景的再现皆有韵味,同时也提出对现实的担忧,发人深省。
9#
发表于 2014-11-18 18:31 | 只看该作者
现在的孩子们多了一些乐趣,却也少了很多乐趣。不知是幸福还是悲哀呢?
朋友的文字很有趣味,喜欢。
10#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9 21:28 | 只看该作者
童年的欢乐应该是人一生欢乐的基础和源泉。现在的孩子为什么感到不快乐,哪怕有强大的物质满足。就是因为他们没有或很少体验过那种大自然的野趣以及与土地的亲密接触。
感谢木门长子和芳菲的点评!
11#
发表于 2014-11-20 08:26 | 只看该作者
摁场是每个从乡村出来的人都可能经历过的事情,回忆总令人难忘。文章唤醒了我们的记忆。
12#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0 20:37 | 只看该作者
或许这是我们农村人的骄傲!当城里人去乡村度假的热情不减时,就说明人们已经意识到大自然的好处了。
感谢朵雨轩的来访,顺问安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9-22 15:36 , Processed in 0.049825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