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138|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儿子养到十八岁之所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4-11-20 01: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养你到十八岁”之所感

  有位父亲写了一本《只养你到十八岁》的书,论述了把孩子养到十八岁的理由,当自己的儿子长到十八,他果真不顾家人的强烈反对,把儿子逐出了家门,暂且不说这位父亲的所为是否合乎常理,就说十八岁这个年龄:如果一个人的人生八十年的话,十八年,将近四分之一的时间都是在父母的呵护下生活的,这个时间实在是比较长了,理论上讲,这个年龄应该是可以独自面对生活、去学习承担社会责任的时候了,也应该是可以为自己负责的年龄了;但是我们的孩子大多数不能,其原因我认为有以下三点:一是中国式的家庭对孩子的宠爱使孩子们的“哺乳期”大大的延长了,家庭和孩子都没有“断乳”的概念,二是接受中国式的教育时间太长了,小学、中学、大学就是十几年,如果再读研究生就接近二十年的求学期,而学校生活并不能完全等同于社会生活;事实上中国式的教育与社会生活相去甚远,不论你是什么年龄从学校走向社会,都必须有一个极其艰难的适应期,三是中国式的父母不自觉地要为儿女负担一辈子,只要他们有这个能力,他们并不在意有一天儿女需要自己去承担自己的一切,父母亲必须卸下这负担子。很多老人一辈子受累于儿女,却老无所养,他们也常常感到迷茫和痛苦,但始终不能有所醒悟,哪些痛苦是自找的,哪些是无奈的,就是因为过多的介入儿女的生活而导致了老人的悲剧人生,与此同时也放纵和助长了儿女的虚荣心、依赖心、自私心。 

  由此,想到近一段时间以来遇到的另外一些事,这些事留在心里,一时难以消解,它的坚硬的棱角转来转去戳着我天性中的怜悯心,我感到一种痛,一种苍然;那些被儿女们洗劫过不得不把生活的水准降到最低,却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的老人们,又想设问;是谁在欺负我们?

  生活在边远农村的一对老人把三个儿子送进了大学,这是何等令人尊敬的老人阿,好不容易最小的儿子也毕业了,但是他们并不轻松,刚刚工作的小儿子找到了漂亮的女朋友领回了家,女朋友看上了漂亮的豪宅,来要求父母的帮助,两位老人除了几亩薄田,还有一个果园,也幸而有果园才使三个儿子顺利完成了学业,老人没有拒绝,忍痛卖掉了果园,为儿子凑齐了首期房款。还有十几年的按揭,也就是说这十几年儿子要还放款,根本无力赡养父母。已经进入老年的老人只有依靠那几亩薄田生栖;他们没有义正言辞告诉儿子,刚工作,根据自己的情况量力而行吧,好日子和好房子需要积淀。他们索取父母的生存之根本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和奢华,这些儿女是多么的缺乏仁慈和道义阿。

  还有一对老人,含辛茹苦地养大了儿子,儿子并不很出色,他们为儿子上学花钱,找工作花钱,已是倾其所有,以市民的眼光,他们看中了能找一个当公务员的儿媳妇,儿子将过得轻松,为此他们又是枉费心机,这样的女孩子终于找到了,但是要价太高,要娶回家没那么容易,所有的东西都要,一样也不能少,而且是当前市面上最高档次的,节约到一双一次性的袜子都要缝缝补补穿一个夏天,卖菜在黄昏甩卖的时候才出门的人,又开始借帐,拖着不再年轻的身体四处打工;真是难煞了老人,好不容易把姑娘娶回了家,但是,儿媳妇绝少上公婆的家门,他更愿意到有权势的亲戚家去,是公婆家的生活太过于寒酸了也未免可知。老人流完了凑不起彩礼备受亲家奚落的泪,接着又开始流有了媳妇,被儿子一天天冷落的泪,可怜的老人,这泪流到那一天啊!

  很多类似的例子表明:中国的很多老人有自虐倾向,他们对人生不知道有没有过比较清醒的认识,活过一辈子不知道有没有过理智的思考?倾其所有能不能换来儿女的孝心?如果儿女不顾及父母从父母那里索取高额费用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这样的儿女是否具备孝心?有老人说:你不理解作父母的苦心,如此的苦心值不值得人同情,老人们连自己都不要,自己对自己都没有爱心和尊重,有谁会爱你们、尊重你们、在乎你们,这样的父母也不可能教育出出色的、懂得孝道的儿女?如果这是一种悲哀,这种悲哀有谁来负责。自己还是儿女?很多老人以为自己已经老了,不需要太多,甚至很多年轻人也如此,其实人人需要都是一样的,正因为老了,才有资格享受最好的,才更需要阳光,更需要新鲜的空气,更需要宁静、温馨、和谐。

  许多老人为儿女让自己的生活降低了几个水准,失掉的不仅仅是生活的水准,甚至还有尊严。中国最基本的哲学就是中庸之道,不论什么事都要把握一个适度,关心儿孙的适度、为他们付出的适度……每个人的人生存在都是平等的、等价的,成全这个放弃那个都不是良性的人生态度。

  大千世界,什么样的事都在发生,具体在每个人的身上,就演绎出悲剧和喜剧,正如十八岁的儿子被父亲逐出家门,老人自己造就了自己晚景的凄凉。前者有点矫枉过正,帮助孩子学习独立面对生活的能力和勇气,使孩子早一点走上自觉的自强之路是必须的,但也大可不必不给孩子留一点余地。后者为儿女的奢华贫困了自己是不是也应该回归自我。帮助孩子成个家是爱心的体现和延伸,但也要看方方面面的能力,这个家要成在什么层次,面对儿女自私的要求能断然说“不”,一个人只有通过自己的积淀,才能懂得珍惜,才能一步步走向成熟,才能有悲悯心,才能懂得父母走过大半生的不易,也才能悟出孝道的本质。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4#
发表于 2004-11-22 23:29 | 只看该作者
觉得说得比较中肯,分析也很不错。
3#
发表于 2004-11-22 16:42 | 只看该作者
据我所知,美国人在孩子十八岁后,就不提供经济上的帮助了,但不是扫地出门。

这篇文章题材虽然不新,但分析评论有理有据,好。

文中个别地方有错字,找出来改改?

精华!
2#
发表于 2004-11-20 23:58 | 只看该作者
由此,想到近一段时间以来遇到的另外一些事,这些事留在心里,一时难以消解,它的坚硬的棱角转来转去戳着我天性中的怜悯心,我感到一种痛,一种苍然;那些被儿女们洗劫过不得不把生活的水准降到最低,却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的老人们,又想设问;是谁在欺负我们?


令人心颤的文字.问得多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2-2 17:47 , Processed in 0.061531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