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水如空 于 2015-6-10 12:13 编辑
秦始皇的那点儿事
秦始皇的那点儿事,国人基本上都能如数家珍了:说起功,无非是统一六国,而后统一货币,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而这些,还会产生一系列重大的历史意义。关于这一点,中学的历史教材中都有说明。说起过,则无非是焚书坑儒,而其想当然的也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这一点,历史教材中也有说明。在此都不缀述。
当然还有说不清是功还是过的,那便是修长城。其实,战国时期各国都修长城,但我们的历史教材却基本不怎么提及。秦始皇不过是把六国的长城连接起来,做了一些修补连缀的工作,于是就成为“必学内容”了。就如那些失败的义军领袖,如陈胜,张角,黄巢,李自成,洪秀全,都成了伟大的反抗封建统治的英雄,而成功的如刘秀、朱元璋,却都成了万恶的封建地主阶级的代表,历史有时候就是这么吊诡。
不过我们的历史教材还是很客观的,不像某岛国动不动就乱改一通,而且还“枉顾历史事实”,在书中乱说一气,害得中、韩两国(而且似乎只有这两国,同样深受其害的东南亚诸国就从来不管这些)又是坚决反对又是强烈抗议的。在我们的教材中,一般并不直接评论功过是非,而只是引导学生们“说说你是怎么想的”。而学生们同样聪明绝顶,知道说自己崇拜他老人家或讨厌他老人家都不会得高分,只有从正反两面来分别论述才会入了评卷老师的法眼。当然,最保险的还是找本“模拟试卷”,看看相关问题后面由名师做出名为“参考答案”的“标准答案”,然后再背下来,在考试时照样抄在试卷上。如此,即使不得满分,也相差无几了。对于修长城一事,自有类似的“参考答案”加以评价,在此也不废话。
要说的是,秦始皇已矣,他老人家早已“盖棺”,甚至历经两千多年都没有人开启过,而且他的功过是非早已被我们“论定”,甚至建国数十年都没有人否定过。这一话题自然也就没有什么可说的了。所以在这里,只好说一些与之有关的后人们的事了。
话说秦始皇他老人家下了统一文字的法令,且以小篆为标准字体,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施行。我们想当然地会以为,以秦朝的严刑峻法,绝对不可能有人反对,更不可能有人违反,所以但凡秦朝的文献、文物,上面该是清一色的小篆才是。然而考古发掘的结果却叫人大跌眼镜:出土的秦朝文物中,只有很少一部分上面刻有(或写有)篆书,而多数情况下都是我们的史籍中很少提及的“秦隶”。
吏书不是汉朝时才出现的吗?怎么会凭空冒出个“秦隶”呢?专家们通过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尽管秦始皇明令统一文字,可是由于法令规定的小篆难写难认,使用起来很不方便,所以除非是官方的重要文件,或是直接呈达皇帝本人的奏章,人们私下里书写,都习惯于把笔划简化拉直,这便是我们今天见到的秦隶。而汉隶显然是由秦隶发展演化而来的。
这简直有些搞笑的意味了。堂堂的始皇帝,凭一己之力可以统一六国,成为“千古一帝”,可是却统一不了小小的文字(也许他老人家至死都以为早已统一得干干净净了呢)。原因无他,只是因为隶书比篆书更方便更适用而已。比如他的统一货币就是相当成功的,直至清末,都没人会把钱币改成六国曾一度流行的刀币或衣币之类的,也是出于同一原因。可见纵然王法无情,纵然暴政苛刻,但只因违背了文字使用由繁入简这个基本规律,换来的就只能是下面使用者的阳奉阴违。
由此又想到他老人家的“焚书”来。当初的法令是很严厉的,私藏者一律处死。对于个人而言,一本书和重要性和脑袋相比,孰轻孰重自然不言而喻。可以想像,此令一出,人们必定会争先恐后地把藏书交出来烧掉,除了种树和卜筮书籍外,天下必将从此无书。然而事实却是,当汉武帝重新重视经学向天下征集图书时,一大筐又一大筐的书简还是被抬到皇帝这里来了。原来,伟大如秦始皇之流,竟然也会犯下如此愚蠢的错误:他完全低估了代表知识、代表文化、代表历史、代表思想的书籍在读书人心目中的价值,那是远远比个八人的脑袋要珍贵万分的。
而且,就算是真的都把书籍烧了又能怎么样呢?《汉书》中便记载了一位伏生,生生地凭自己的脑袋背诵了几十篇《尚书》,而且年过九十而不忘失,成功地为后人保留了一部分珍贵的上古文献。所以说,即使把书都焚了又能怎样呢?无论皇命有多严苛,无论法令有多严酷,终于抹除不掉人们的记忆,终究消灭不了人们的思想,终究奈何不了人们的意志。
说起来,秦始皇亦只不过是历史上一个匆匆的过客罢了,无论他生前有过怎样的辉煌和荣耀。就如我们的历史教材说的那样:是人民群众创造了历史。同样地,人民群众也会改变历史。秦始皇统一文字与焚书的失败就是一例。尽管最终推翻大秦朝的是刘项义军,但毫无疑问,那是“历史的必然选择”,是“人民战争”的伟大胜利。这一点,不管你们信不信,反正我信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