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577|回复: 1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一代枭雄的成功之道——夜读《史记》有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7-24 18: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靓丽人生 于 2015-7-28 09:32 编辑

                                                                                  一代枭雄的成功之道
                                                                                                      ——夜读《史记》有感                                 
  《史记》中《高祖本纪》一章写了刘邦斩蛇起义、入关破秦、灭楚称帝三个重要的片段事件,论述了一代枭雄汉高祖刘邦的发迹史。这个本纪是一篇既突出地表现刘邦个人英雄主义精神,又兼顾了刘邦建国历程中兼顾全局的具有典范性的传记杰作。
  
  刘邦祖籍沛县封邑,即今天的江苏省丰县。刘邦的父亲人称刘太公,母亲就叫刘太婆,传说中,刘太婆有一次在大泽旁边休息睡着了,正在做与神交合的梦时,顿时电闪雷鸣,天昏地暗,狂风大作,刘太公担心老婆的安全而去寻找,结果发现一条龙正趴在刘太婆身上,后来刘太婆就怀了孕,生了刘邦。当然这只是后来的一个传说,也是所有皇帝老儿为神化自己和巩固皇权所杜撰的神话罢了,在科技和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这是不可信的。
  
  在斩蛇起义一节中,当刘邦遇见秦始皇出巡的壮观场面时,禁不住感慨道:“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由此可见,身为一介草民的刘邦,其雄心壮志是多么远大,这种敢于顶天立地的大丈夫之志成就了他非凡的业绩,注定了他将为称雄天下的理想不惜牺牲一切。
  
  刘邦具有超人的胆识,无与伦比的聪明才智和雄才大略。当他以亭长的身份为县里押送民工去骊山时,民工们都半路逃跑了,而刘邦不但不责怪他们,还说:“各位都走吧,我也从此远走高飞了!”可见他从不畏惧皇权和仁慈的一面。当他带着十余个愿意跟着他干的小伙子途经沼泽地时,一条大蛇挡住了去路,同伴都劝他往回走,而刘邦却说:“壮士行,何畏!”立刻拔剑把蛇斩为两段,可见其胆识过人,从不迷信神灵,敢于斗争的大无畏精神。他还是一个经受得起失败和承受得起挫折的人。据《史记》记载,他与西楚霸王项羽大规模的正面交锋共有六次,前五次都是以失败告终,正因为战胜了第六次,他才成就了“刘”姓的天下。
  
  刘邦是当时最有才的“伯乐”,他具有无与伦比的识才、用才之慧眼,更具有驾驭人才的能力和手段。在灭楚称帝一节中,刘邦曾对其手下之人毫无保留地进行赞赏,说:“要讲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我不如张良。要讲镇守后方,安抚百姓,给前方运粮草,保证供应不断,我不如萧何。要讲统兵百万,战必胜,攻必取,我不如韩信。这三个都是人中豪杰,我能够重用他们,这才是我得天下的原因。而项羽只有一个范增他还不能用,所以他最后被我收拾。”在这些人中,张良是贵族、陈平是游士、萧何是县吏、樊哙是狗屠,可见刘邦用人不拘一格,其最大的智慧就是用人能够择善而从之,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干。还有陈平、樊哙、周勃等人都是刘邦的得力助手。和刘邦相比,项羽则不善用人和容人,致使陈平、英布、韩信等离他而去,连“亚父”范增也曾说:“唉!竖子不足与谋!”的感叹,最终自刎乌江。
  
  刘邦善于虚心纳谏,关键时刻能听进去不同意见,而且善变。在楚汉战争开始前,刘邦激于项羽分封不均的愤怒,要同项羽在关中开战,结果被樊哙、萧何等劝谏而止,避免了败身家国运的孤注一掷。在汉元年十月,刘邦的军队率先来到咸阳,进宫后就住在里面,正是由张良、樊哙的劝说,刘邦才封起了秦宫里的仓库和各种珍宝,带着人马回到了霸上。当项羽撤兵东走后,刘邦也想撤兵西回,后来采纳了张良、陈平的计谋,认为消灭楚军的最后时机已经来临,必须趁楚军因签订和约而失去戒备的心理,全军混乱的后撤情况穷追猛打,置敌于死地。可见刘邦在“平天下”方面敢为、敢干、敢想的同时,能够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审时度势地用人,而且他能分化敌人,调动和团结各方力量。后来,在解放战争中,毛泽东反用兵法“穷寇勿追”的观点,总结出“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的革命斗争经验,一直为人称道。
  
  刘邦遇事很冷静,喜欢智取,战略目光远大,能坚忍克己。在楚汉久相持未决之时,项羽曾对刘邦说:“天下匈匈数岁者,徒以吾两耳,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汉王笑谢曰:“吾宁斗智不斗力。”他以己之短敌彼之长,聪明的刘邦怎会如此上当。在楚汉荥阳对峙时,项羽欲烹刘邦之父以迫其退兵,刘邦竟说:“我们已约为兄弟,我父亲即你父亲,如果要烹你父亲,则幸分我一杯羹。”刘邦的话让项羽吃惊,胜怒之下只有甘拜下风,要挟计划随之破产。可见,刘邦为了称霸天下,能够承受得住“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之痛苦,这种“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性格特征正是其大获全胜的内因。
  
  刘邦这种善于听取意见,能集众人之所长,其随机应变的能力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尽管他身上带着一股粗俗的流氓气,甚至好酒好色,而这一切都和他那些智慧水乳交融地统一在一起。在刘邦面前,项羽的失败就非那么简单,更不是天意,尽管是他一位令人喜爱的悲剧英雄。
  
  总之,楚汉相争中,尽管项羽禀赋优于刘邦,可惜他不注重自我管理,动辄大怒,遇事率性而为,这正是其人生中的大忌。相反,刘邦却善于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作为一个领导,能把一批人才运筹帷幄,并把他们放在适当的位置上各尽其才,所以他的成功不是偶然的。刘邦作为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令人佩服的英雄人物,正是司马迁创作艺术中追求“不虚美、不隐恶”思想的光辉展现。

   

2#
发表于 2015-7-24 19:22 | 只看该作者
古今中外,凡成大业者,必有过人之处。
3#
发表于 2015-7-24 20:54 | 只看该作者
这篇读书笔记以对比之法把刘邦性格特点及其长处概括得极精准,同时也把司马迁《史记》写刘邦节艺术光彩展示得极清晰。
4#
 楼主| 发表于 2015-7-24 21:24 | 只看该作者
一介草民 发表于 2015-7-24 19:22
古今中外,凡成大业者,必有过人之处。

谢谢草民好友点评,问好。
5#
 楼主| 发表于 2015-7-24 22:06 | 只看该作者
梁星钧 发表于 2015-7-24 20:54
这篇读书笔记以对比之法把刘邦性格特点及其长处概括得极精准,同时也把司马迁《史记》写刘邦节艺术光彩展示 ...

谢谢梁版主点评,关于《史记》的思想意义和文化内涵都值得我们学习,作为传统文化的经典力作,我们要研读,找到其精神的点子,挖掘其对我们有益的东西,展现给大家。文章不足之处,请您多多赐教,问好!
6#
发表于 2015-7-25 09:57 | 只看该作者
靓丽人生 发表于 2015-7-24 22:06
谢谢梁版主点评,关于《史记》的思想意义和文化内涵都值得我们学习,作为传统文化的经典力作,我们要研读 ...

从这些经典名著中挖掘我们值得借鉴之处,十分有益也很必要。
7#
发表于 2015-7-25 14:46 | 只看该作者
读史很重要,能写出有新意的评论就更重要。
8#
发表于 2015-7-25 17:30 | 只看该作者
读史读出精要来是功夫。任何历史学都可以看成是人学,读透了人之内涵,也就读懂了史书。向您学习,简明清晰有理有据有故事的解读。
9#
 楼主| 发表于 2015-7-27 06:38 | 只看该作者
梁星钧 发表于 2015-7-25 09:57
从这些经典名著中挖掘我们值得借鉴之处,十分有益也很必要。

谢谢点评,问好老师
10#
 楼主| 发表于 2015-7-27 06:39 | 只看该作者
高迎春 发表于 2015-7-25 14:46
读史很重要,能写出有新意的评论就更重要。

请高老师多多赐教,向您学习,经常读您的文字,仰慕之。希望以后多多赐教哦!!
11#
发表于 2015-7-28 08:5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糖葫芦 于 2015-7-28 09:05 编辑

刘邦是个全才,项羽是偏才,正如文学评论一样,有人好批评,有人擅多角度的剖解点评,两种人都能共存于世,只是后者更能适应环境,前者更容易被同类型的心理脆弱者排斥罢了。
就全人类而言,偏才其实是主流,全才才是稀有紧俏的宝贝,所以绝大多数偏才们都喜欢理解他们的刘邦,看不上和自己一样不善解人意的项羽,项羽也是,所以他一个人自杀了。然而偏才必有突出的才华,有人能为他而死,比如虞姬。

插一句话,偏才的极致仍然不是全才的与之相对的一项能够望其项背的,所以刘邦和项羽单挑武艺,那就是眨眼间人头落地。文学评论里也是一样的。

项羽的才华不足以做君王,却是个顶天立地的英雄。刘邦可以做君王,所以他没有真正的兄弟,他的江山得到了,就开始清除异己了,即便是所谓的异己。

不同的人正如写不同的评论一般,认识也是不同的,可以有求同之处,也会有不同之处,合理取舍需要的见解才是合理之道,而非搞一言堂或者结党营私。

问好。

12#
发表于 2015-7-28 09:07 | 只看该作者
楼主对项羽很无礼,请把“她”改回他。
谢谢。
评论人物不要过多夹带个人情绪。
13#
 楼主| 发表于 2015-7-28 09:33 | 只看该作者
糖葫芦 发表于 2015-7-28 08:58
刘邦是个全才,项羽是偏才,正如文学评论一样,有人好批评,有人擅多角度的剖解点评,两种人都能共存于世, ...

葫芦分析的太透彻了,这样认真细致投入地点评,实在中肯,多谢指导。已经修改了“他”与“她'字。
14#
发表于 2015-7-28 09:35 | 只看该作者
糖葫芦 发表于 2015-7-28 08:58
刘邦是个全才,项羽是偏才,正如文学评论一样,有人好批评,有人擅多角度的剖解点评,两种人都能共存于世, ...

这段辩证之言很值人思考。
15#
发表于 2015-7-28 10:32 | 只看该作者
梁星钧 发表于 2015-7-28 09:35
这段辩证之言很值人思考。

惭愧~
问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5-10 22:11 , Processed in 0.054051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