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164|回复: 5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网络散文批评之我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7-30 19: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剑鸿 于 2015-8-3 09:59 编辑



      网络散文批评之我见

  剑鸿

  批评是一把锥子,膈应人,有时还见血带肉,给人痛感。但批评也是苦口良药,善服者因之反思,借其登高,能倍添动力,受益无穷。批评之于网络散文写作,尤其如此。都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散文审美似乎没有固定衡量标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难以通过一招一式争个高低上下,更兼网络空间虚拟,对面不见人,也没有严格专业的审核编辑。于是,很多作者在大作草成之际,会习惯性认为,我的文字我做主,只要出自内心,不妨以手写心、以手写口,写着高兴就行,谁稀罕旁人不痛不痒的指点和说三道四。

  作为一种相对宽松的文体,散文写作的自发性强,门槛低,个体性意味浓郁。一定程度上说,只要不胡言乱语,不触犯风俗法纪,作者创作中的愉悦感是值得重视的,这也是散文写作独抒性灵的本质所在,更是散文文体真诚流露情感宣泄的价值所在。所以,写什么,怎么写,是作者的自由,也是作者的权利。但如果抱着这样的自由和权利,无视不同文本的碰撞互鉴,固步自封,不做创作上的探索追求,那么,这样的写作,终将是一种自发性的写作,低级写作,而不能成为自觉的写作。

  对于一个成熟的作者而言,批评是非常可贵的,尤其是理性真诚切中肯綮的文学批评,更加可遇而不可求。通常来说,在成熟的作者那里,批评首先当来自于自己。在认真的创作过程中,必须先有许多个来回的自我否定,包括结构的安排,语言的锤炼,意境的提升,张力的处理,气韵的贯通,都必须反复考虑,反复斟酌,取其自然通达,去其坚硬滞涩,务求精准传达内心的情感与思想。同时,作为文学作品发表的散文习作,还要考虑公众的接受程度和共鸣程度,做到从独特出发,抵达普遍。你的表达在向读者传递时,是不是清晰简约,是不是独特深入,是不是存在过于冗长啰嗦的地方,是不是具有独到的审美意蕴和艺术呈现。

  只有经过一番这样的自我审视和自我批评,写出来的东西才不至于草率,也不至于因粗糙肤浅直白毫无美感而害怕批评。

  但是,现实的情况远非如此。很多作者写作态度并不严肃,对于他们而言,写作就是自说自话,沉浸于个人世界不可自拔,连起码的文字游戏都算不上;表达起来没有构思,没有节制,虚情伪饰,和盘托出式的倾吐,唯恐读者的智力水平不达标;在文字上也是粗枝大叶,不求精深,不求独特,或言之无味,人云亦云,或错字连篇,或结构失调,甚至欠缺基本的文字锤炼和打磨功夫。

  事实上,作者的写作素养,往往取决于作者自身的阅读视野、文化沉淀,人格和思想修养。素养的练成,在于一点一滴的积累和一字一句的咀嚼吸收。有的作者不愿下这方面的功夫,或者说没有意识到这种功夫的重要性,因而看不到写作的难度,更看不到这种难度中所体现出来的境界之分。面对批评,也就难以理性看待,往往按耐不住心头的不平,或耿耿于怀,在内心深处关闭交流探讨的窗口,或不屑置之,不以为然,将中肯的批评视作居心不良,固守自己的创作模式和风格,或陷入无谓的概念流派之争,在报刊体、日记体、意识流、传统散文与新散文、学术体、心灵鸡汤等标签上唇枪舌剑、也有极尽反唇之能事、导致纠纷的,甚而转化为口水之战的。此种状况,从现实生活到网络的虚拟空间,并不鲜见,以致
文坛江湖门派林立,各执一词,将文人负气偏狭的缺点演绎得淋漓尽致。

  如果把对作品的批评当做一种心理创伤,就脆弱的作者而言,会失去写作的动力和交流的兴趣,同时也会封住进步的通道。对读者而言,也就失去了批评的勇气和锐气,特别是遇到作者的抵触之后,不但从此失去了阅读的真诚和兴趣,而且也从此学会了做老好人,学会用好话捧杀作者。于是乎,写的人没有了批评,自我感觉良好;读的人再也不愿费力不讨好,乐得自在。于是乎,你好我好大家好,凡有作品都是佳作,凡有文字必是厚重而有诗意。于是乎,网络交流毫无益处可言,徒增热闹而已。

  真正严肃认真的写作者,更能体会到批评的困难,也更能看到批评的价值所在。要做到理性中肯的批评,必须先有细致深入的文本阅读。而细致深入的文本阅读是很不容易的。特别是对于一些风味独特,表达隐晦的作品,读者需要耗费很大的时间和精力,对作品传递的意象进行理解,对作者的写作意图和题旨进行思考和发现。当然,这并不排除在阅读一些好作品时我们也能从中体验不可多得的阅读乐趣。

  
不会读也就不会评,不懂读也就不懂评。对作者而言,其实得到肯定较之于得到批评,要容易得多,要廉价的多。蜻蜓点水无关题旨的一两句肯定,一望而知便是对于文本的忽视,也是对作者最不负责任的应付和对作品最大的不尊重。而看似不经意的一两个批评和提醒,实则代表读者的一种态度,即使偶有偏激,即使问题很小无伤大雅,即使你不认同,但有直言,都是金玉。二者孰轻孰重,不言自明。

  有这样的认识作为根基,我想,我们应该提倡一种更加真诚负责的有关散文写作的探讨交流方式,那就是——剔除不必要的芥蒂,放开写作的视野和胸襟,作为作者,认真地写好自己的作品,理性看待文友的挑刺,不断反思,不断突破有难度的写作,多出精品;作为读者,有时间的话,尽可能用心阅读,读懂作者文字背后的文心,坦诚交流,说出自己真实的读后印象,哪怕点到为止,而不是简单的刷频。

  能如此,是读者之幸,更是作者之幸。希望在散文写作上有所进益的作者,哪一个不曾在批评中有过弥足珍贵的启示和收获呢?批评的锥子以及由此促成的关于写作态度和境界的反思,关于文学本质的理解和生活的审视,是自觉写作者的必修功课。





评分

4

查看全部评分

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15-8-3 09:44 | 只看该作者
一孔 发表于 2015-8-1 21:44
剑版倒是实诚人,岂止是网络文字,面对所有存在的文字,都需要理性的分析,真诚的交流,所谓兼听则明。可是 ...

谢谢一孔兄,原来有传统啊,
推荐
发表于 2015-8-1 17:18 | 只看该作者
剑版关于散文的见解错了啊,正确的散文创作方法是:
1、形散神不散(这多经典啊!);
2、通过一件事物说明一个道理(这更经典了!;P)
3、在文末灌注满满的心灵鸡汤(如《读者》《意林》选的都是这类文章,多有代表性啊……
推荐
发表于 2015-8-2 14:21 | 只看该作者
一孔 发表于 2015-8-1 21:39
童子面茶花开了,如空有印象否?

当然有印象啊,什么荔枝蜜、茶花赋,惹得我读其文集,发现全一个套路,而且即使同一个套路,也只有这两篇好。
推荐
发表于 2015-7-30 23:55 | 只看该作者
二哥哥 发表于 2015-7-30 23:19
在阅读中积累,沉淀,突破。更需要在批评中回望和反思。
需要也必须提倡这样的交流,为了更好的成长,汲取 ...

说得很有见地!
问好
推荐
发表于 2015-7-31 05:29 | 只看该作者
感慨万千……人性的恶也许会远远超过斑斑的估计。
推荐
发表于 2015-7-31 10:51 | 只看该作者
糖葫芦 发表于 2015-7-31 10:45
那有什么不好意思的?文学本来就应该在交流当中进行探讨,交流彼此的理解、认识,从而获得更多的信息。什 ...

写评论的人,就怕吃力不讨好,所以写的人寥寥无几,不多矣!
推荐
发表于 2015-7-30 23:19 | 只看该作者
在阅读中积累,沉淀,突破。更需要在批评中回望和反思。
需要也必须提倡这样的交流,为了更好的成长,汲取有益的能量。
谢谢剑鸿老师,费心了。
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15-7-31 08:30 | 只看该作者
糖葫芦 发表于 2015-7-30 22:21
异常恳切的讲析啊,实在是把心思扑在对创作与阅读双方的受益上了,这样的文章不会有太高的艺术境界,然而就 ...

糖葫芦此番妙论很深刻,也很精到。看得出花了心思,也看得出对于写作精神的用心理解。完全赞同。建议以此为基础,贡献一文到江天分享。
推荐
发表于 2015-7-30 19:21 | 只看该作者
这批评,深刻有内涵。容我好好消化。
推荐
发表于 2015-7-30 21:2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木门长子 于 2015-7-30 21:52 编辑

但见网络之批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强求不好,毕竟个人素养不同。
3#
发表于 2015-7-30 19:49 | 只看该作者
苦口婆心。
真正面对写作的人,是不会回避那些真知灼见的批评的。惟有目光短浅、固步自封者,只在自己的方寸之地转磨磨,还自以为是。
十分好的个性化心得,当潜心学习。
顺问好剑版!
4#
发表于 2015-7-30 20:27 | 只看该作者
赞同剑版的观点,可能是因为大家的顾虑太多,所以才不敢不想提出批评的意见。纵观论坛的文友,敢于直言其观点,又能提出合理的批评意见的人,当属梅边和糖葫芦了。欣赏问好!
6#
发表于 2015-7-30 22:2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糖葫芦 于 2015-7-30 22:31 编辑

异常恳切的讲析啊,实在是把心思扑在对创作与阅读双方的受益上了,这样的文章不会有太高的艺术境界,然而就做人、作文、讲学的真挚诚恳和细致的分析而言,就尤其高尚!

文学创作的特点之一是语言的艺术化,以及艺术化的美。文学精神是每个试图与文学为伍者不可忽略的必要认知。
会写叙事,也要知道什么是在场主义。看得懂抒情散文,也应该了解一下意识流。文学者不能停留在技工的程度上不思进取,不但要成为技师,高级技师,还要成为一个创作人格上高尚的人。不仅关注自己和亲友的社会生活,也应该关注国家和民众乃至人类的社会生活。一些创作者没有明确的文学认识和相应的目标,文学创作就容易落入为写而写,或为了证明自身存在价值为文而文的怪圈中去。

就同一部作品而言,存在看不懂与看得懂是由于处在不同水平上,读者说出的理解也就有所不同。不理解者表现出的是理解上的无知,部分把论人与论文混淆的笔者还会表现出情感上的拒绝。有所理解者表现出的是分析与评点。认识上不去,交流的时候考虑的就不是弥补认知不足、尽快提高创作水平。不求提高,那么也就无法接受作品中存在的问题;不求提高,文学水平想当然处在看不懂就认为是糟粕的程度上,遣词造句也会存在缺乏精确理解的问题。不能自我审视,就很难发现问题所在,不自我审视就不会理解他人提出的问题所在的症结,创作认识就会停滞不前。

问好剑鸿兄,对于论坛的部分写者(尚不能以文者论之,之于文学认识缺乏的写手)而言,你做了一件大好事啊!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7#
发表于 2015-7-30 22:23 | 只看该作者
木门长子 发表于 2015-7-30 21:28
但见网络之批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强求不好,毕竟个人素养不同。

哈哈,你的水平有限,阅读方面。
10#
发表于 2015-7-30 23:55 | 只看该作者
二哥哥 发表于 2015-7-30 23:19
在阅读中积累,沉淀,突破。更需要在批评中回望和反思。
需要也必须提倡这样的交流,为了更好的成长,汲取 ...

说得很有见地!
问好
11#
发表于 2015-7-31 00:00 | 只看该作者
飞霞 发表于 2015-7-30 20:27
赞同剑版的观点,可能是因为大家的顾虑太多,所以才不敢不想提出批评的意见。纵观论坛的文友,敢于直言其观 ...

惭愧,我就是捣蛋,哈哈。
握手,问好
12#
发表于 2015-7-30 23:59 | 只看该作者
飞霞 发表于 2015-7-30 20:27
赞同剑版的观点,可能是因为大家的顾虑太多,所以才不敢不想提出批评的意见。纵观论坛的文友,敢于直言其观 ...

惭愧,我就是捣蛋,哈哈。
握手,问好
14#
 楼主| 发表于 2015-7-31 08:27 | 只看该作者
时光安然 发表于 2015-7-30 19:21
这批评,深刻有内涵。容我好好消化。

谢谢安然沙发。期待指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2-8 12:42 , Processed in 0.147573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