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剑鸿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网络散文批评之我见

[复制链接]
16#
发表于 2015-7-31 08:46 | 只看该作者
剑鸿 发表于 2015-7-31 08:30
糖葫芦此番妙论很深刻,也很精到。看得出花了心思,也看得出对于写作精神的用心理解。完全赞同。建议以此 ...

这里是算钱的,还有同时间发向各地论坛的限制。而且我多半都是随笔,凑合凑合的水文。我就老实阅读就好啦。
17#
发表于 2015-7-31 08:48 | 只看该作者
剑鸿 发表于 2015-7-31 08:30
糖葫芦此番妙论很深刻,也很精到。看得出花了心思,也看得出对于写作精神的用心理解。完全赞同。建议以此 ...

我也想来呀,可惜这里限制颇多。只好来啾啾啦
18#
发表于 2015-7-31 10:35 | 只看该作者
文学批评是一把双刃剑,舞弄不好,两者俱伤。中国的散文,讲究韵味、余味,讲究气脉通畅,关键是自己都没弄好,怎么好意思去说别人呢。;P
19#
发表于 2015-7-31 10:4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糖葫芦 于 2015-7-31 10:46 编辑
高迎春 发表于 2015-7-31 10:35
文学批评是一把双刃剑,舞弄不好,两者俱伤。中国的散文,讲究韵味、余味,讲究气脉通畅,关键是自己都没 ...

那有什么不好意思的?文学本来就应该在交流当中进行探讨,交流彼此的理解、认识,从而获得更多的信息。什么时候能学好?一个好字很难定义,与其推托,不如在交流中探讨,恐惧损失,就没有所获。得失是相应的,既然说两面性,二者就没有畏惧分离的必要。
问好高老师。
20#
发表于 2015-7-31 10:51 | 只看该作者
糖葫芦 发表于 2015-7-31 10:45
那有什么不好意思的?文学本来就应该在交流当中进行探讨,交流彼此的理解、认识,从而获得更多的信息。什 ...

写评论的人,就怕吃力不讨好,所以写的人寥寥无几,不多矣!
21#
发表于 2015-7-31 11:01 | 只看该作者
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就像两条并行前进的铁轨,虽然互不交集,但却互为股厷,二者只有相互配合,才能在文学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好!
剑鸿之批,中肯率真,一语中的!
22#
发表于 2015-7-31 11:07 | 只看该作者
高迎春 发表于 2015-7-31 10:51
写评论的人,就怕吃力不讨好,所以写的人寥寥无几,不多矣!

还是要说的,怕的人不说,应该是不想说的人才不说。有些事总会有些人去做,所以不必担心某些事物的缺乏,它们自有相应的人去书写。
想做的时候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例如死谏的言官,焉有不怕死的人呢。
所以,老师不说,不必阻止他人也不说。
祝好。
23#
发表于 2015-7-31 11:12 | 只看该作者
糖葫芦 发表于 2015-7-31 11:07
还是要说的,怕的人不说,应该是不想说的人才不说。有些事总会有些人去做,所以不必担心某些事物的缺乏, ...

我有阻止别人不说的意思吗?评论版有点冷清,我盼着人人都写才好呢。
24#
发表于 2015-7-31 11:43 | 只看该作者
高迎春 发表于 2015-7-31 11:12
我有阻止别人不说的意思吗?评论版有点冷清,我盼着人人都写才好呢。

是我误会了哈,我还想呢,老师前几天还在进言,今天怎么就畏缩了呢?再回顾,糖葫芦会错意了也。
抱歉哈~
25#
发表于 2015-7-31 11:58 | 只看该作者
剑鸿老师所言极是。网络散文和纸质散文要结合起来鉴赏。问好老师!
26#
发表于 2015-7-31 17:38 | 只看该作者
赞同剑鸿老师关于网络散文批评中肯率真的见地。网络散文的批评与写作应该通运而生,两者相铺相成不可偏颇,散文创作才可以健康发展。
27#
发表于 2015-8-1 17:18 | 只看该作者
剑版关于散文的见解错了啊,正确的散文创作方法是:
1、形散神不散(这多经典啊!);
2、通过一件事物说明一个道理(这更经典了!;P)
3、在文末灌注满满的心灵鸡汤(如《读者》《意林》选的都是这类文章,多有代表性啊……
28#
发表于 2015-8-1 21:39 | 只看该作者
水如空 发表于 2015-8-1 17:18
剑版关于散文的见解错了啊,正确的散文创作方法是:
1、形散神不散(这多经典啊!);
2、通过一件事物 ...

童子面茶花开了,如空有印象否?
29#
发表于 2015-8-1 21:44 | 只看该作者
剑版倒是实诚人,岂止是网络文字,面对所有存在的文字,都需要理性的分析,真诚的交流,所谓兼听则明。可是,在实际中,非但一般写手,即便是登堂入室者真正能听见不同意见的很少啊,斯文如胡适者坚持老子在前,孔子在后,钱穆持相反的观点,各有一帮学生支持,学生问胡适,胡适颇不耐烦,说了一句:那个老子又不是老子的老子,老子哪能顾得上那么多?文人相轻是有传统的。
30#
发表于 2015-8-2 09:11 | 只看该作者
说得很好!不光是散文,应涵盖所有文体。真正有益的交流应该是真诚和中肯的,无论是批评者还是被批评者。如果不愿意接受别人的品评,就不该发文,作为日志更好。批评者和被批评者对于批评的态度决定着双方文风的高度以及做人的境界。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2-8 09:59 , Processed in 0.119552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