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184|回复: 5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有关“吃”的随想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8-1 19: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吃的历史远早于人类的诞生,在遥远的上古,就和生命宛如孪生兄弟一样,共同出现在洪荒的古老地球上。吃是生命存在的先决条件,只有吃了,才能活着并生存下来。因此,提到“吃”,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吃,伴随着人类的诞生、繁衍,从来丝毫不曾分离。下述沧海一粟之例,便足以证明。

  史料记载,商纣王曾极尽豪奢,设酒池肉林;除了自己纵情享乐,很难排除没有以吃为手段收买人心、以巩固统治的作用。古时封国的诸侯召集部下议事时,常在案侧置一大鼎烹煮牛羊之类,旁站一位亲信执刃官员。诸侯们一乐赏赐某官,则指示亲信执刃者在煮熟的牛羊身上割下若干熟肉赐予。赏赐者得意洋洋,受恩者诚惶诚恐。连脑子里缺少部分零件的鲁庄公都知道“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其他明智之君更是深谙此道。

  春秋时宋将华元因为不准车夫吃羊肉,次日上阵即稀里糊涂做了俘虏。同是春秋时的郑灵公,因食鼋而与公子宋斗气,不久竟被弑身亡。如此这般,数不胜数。

  由此看来,吃可以收买人心;处理不当,也可以使人心生怨恨,使人丧失尊严,甚至失去生命。吃的作用,居于庙堂的统治者早就颇有认识,处于江湖的平民百姓同样很有切身的感受。

  二千多年前的思想家孔夫子就归纳说“食色,性也。”可见,人们很久之前就认识到吃是人类的本性之一。难怪至今国人见面打招呼的话常常是“你吃了吗?”

  吃的确是人类的本性之一。浩瀚的历史上层出不穷的奴隶起义、农民起义,近代、现代中外城市里不计其数的工人罢工、武装起义,究其根本,有几次与吃完全没有关系呢?不论何时何地,有谁天天吃饱了肚子还去造反?若是有的话,真的就是吃饱了撑的疯子傻瓜。俗话说“饥寒起盗心”嘛。

  不知从哪朝哪代开始,家里孩子出生,七大姑八大姨欢聚一堂,人人吃得喜气洋洋。老人离世,亲朋好友脸谱化地面带哀伤吊唁之后围坐一圈,个个吃得红光满面。更不用说娶媳妇众宾祝贺时堆满佳肴的宴席,嫁女儿时感谢亲朋的筵席大摆。平日里亲戚朋友遇事来访,也是热情接待,大吃一顿。更别说逢年过节久别的亲人团聚时,倾诉思念之情、加深情感的大块肉、大碗酒比赛似的大吃一番了。哪怕是从未谋面的陌路之人,完全陌生的面孔,若是在千里之外的天涯海角相遇,甚至在大洋彼岸的异国他乡巧遇,叙谈时,只要曾经吃过同一条河里的水,顿时就倍感亲切。礼仪之邦诚心热情的待客之道,究其实质就是一个“吃”字。花样繁多的吃,让一代代人热泪盈眶,铭记在心。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与每个人休戚相关一刻不可分离的吃自然也“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过,吃似乎正在逐渐变味。

  首先是吃的范围越来越广。天上飞的除了风筝,地上四条腿的除了板凳,水里游的除了捕不到的,能吃的都吃了。酒席上早已流传的歌谣“鸡鸭鱼肉赶下台,王八毒蛇摆上来”,就是清楚的诠释。

  其次是吃的场所日渐高级。就拿早、中、晚三餐来说,一部分特殊的人物,尤其是自己不用花钱就能舒心自在吃喝的人物,已经从家里的饭桌开始,一路高歌猛进,吃进了星级宾馆以及芸芸众生感到无限神秘的各类高档会所。

  再次就是吃的档次迅速升高。每餐由原来的几角、几元,猛增到每餐上千,甚至几千元,数万元。不是有“一支烟抽调一瓶油,一顿饭吃掉一头牛”的说法吗?据说有位私营建筑公司老板请一班要员吃饭时,为了表诚心、摆式子,张口即呼拿最好的葡萄酒。服务员拿来后说这瓶酒一万二千多。这位刚摆足式子的老兄立刻张口结舌,慌乱之下结结巴巴:“开,开,开……”服务员闻听立刻打开酒瓶盖,面红耳赤的此君才又说:“开,开什么玩笑?”代价虽大,但突出了诚心和热情。以后相处办事,自然水到渠成。以上的吃,可以说是当代拉关系、套近乎,甚至讨好献媚、谋取利益的一种手段。此例,不过是太行王屋二山之一毛。

  如此暴殄天物,吃出来的各种问题,自然也难以计数。

  二00三年初,胡吃海喝饕餮天物曾吃出了稀奇古怪的“非典”,着实令国人惊慌恐惧了一阵,吃风随之稍有收敛。时隔不久,也许是过了抗药性,或者好了伤疤忘了痛,“非典”的恐惧犹存就吃风依旧。吃之前,欢声笑语;吃之初,花言巧语;吃之中,豪言壮语;吃之后,胡言乱语。真是:上午是包公,中午是关公,下午是济公。时常花样玩尽,丑态百出。

  前两年某地某乡镇主要领导一边心安理得地吃着民脂民膏,一边满脸不屑地辱骂百姓的视频在网络一传开,立即引起公愤,此君随即丢了乌纱。前段日子,某著名主持人吃罢油嘴滑舌、满嘴脏话,最终失去了令无数人羡慕的工作岗位。吃顿饭吃掉了锦绣前程,发人深思。

  曾听人调侃:“我们国家地大物博是名符其实的。那么多人一天吃到晚,一年吃到头,还把她吃不倒?”这也证实了一则流传很广也很震撼人心的估计:国人一年吃掉的酒有一个西湖的水多。果真吃不倒吗?

  早已就有人总结说:发明了酒池肉林,把“吃”这一常见而又不平凡的宏伟事业推向高潮商王朝,是吃喝吃垮掉的王朝。这是不争的事实,绝非虚夸、危言耸听。若干年来,我国的厂矿、企业,吃垮掉的总有不少吧!因为贪吃而败家的,古今中外,从不鲜见。吃之危害,可见一斑。

  吃在某些时候的确可以收买人心、增进感情,但是吃出来的朋友,终究多为酒肉朋友。常言说得好,“酒肉朋友,不可长久”。若是“吃”里再渗入了利益利害关系,甚至把吃作为谋取私利的手段,吃就完全变了味。

  令人欣慰的是最近几年以来,吃风大为收敛,豪华的楼堂馆所倒闭的不止一处两处。可是,就像一块最好的稻田里也会生出一两根稗子一样,偶尔仍有极少数还没有精通时事的人挑衅时代的潮流。这些还没有精通时事的人自然吃不出好结果,他人则该引以为戒,切不可存“和尚动得、我动不得”的侥幸心理。

  看来,对于吃,还得时刻保持清醒的认识,丝毫都不能糊涂。千万不能在张嘴大吃的时候,吃掉了自己。

推荐
发表于 2015-8-1 20:49 | 只看该作者
衣食住行是人类的基本需求,且是最底层的需求,原本无可厚非。关键是吃什么,吃谁的,吃的东西不对路如饮鸩止渴,吃的对象不合理,也是自寻死路。我们批判的吃喝与通常意义上的吃喝是不同的两个概念,文章所指的吃喝其实就是公款吃喝。这活儿在历史上也是很有传统的,比如易牙之于齐桓公,化了血本吗,后人自然效仿,无所不用其极。所以作者本义是奉劝所谓肉食者一定还是要管好自己的嘴,毕竟祸从口出的,不仅仅是说错话,也包括吃错的东西,吃错了人家。文章资料详实,彰显作者较好的文化功底,行文也较激越,正气凛然,有哀其不幸的无奈,还是有点警世的作用。
推荐
发表于 2015-8-2 14:19 | 只看该作者
病从口入,祸从口出。一个吃,一个说,这张嘴不管好了还真容易出问题……
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15-8-1 20:35 | 只看该作者
糖葫芦 发表于 2015-8-1 20:30
有点别扭哈,好像在提醒脏官们,别吃得太过得意忘了形,谨慎乌纱。如果这样叫“官员们”警惕着了,均衡地吃 ...

谢谢糖葫芦老师的指点,祝您开心愉快!
2#
发表于 2015-8-1 20:10 | 只看该作者
所以国产得势的货,都是吃货,不会吃,就吃不开。
3#
 楼主| 发表于 2015-8-1 20:24 | 只看该作者
七大姑八大姨 发表于 2015-8-1 20:10
所以国产得势的货,都是吃货,不会吃,就吃不开。

谢谢七大姑八大姨的精彩点评,祝您开心愉快!
4#
 楼主| 发表于 2015-8-1 20:24 | 只看该作者
七大姑八大姨 发表于 2015-8-1 20:10
所以国产得势的货,都是吃货,不会吃,就吃不开。

谢谢七大姑八大姨的精彩点评,祝您开心愉快!
5#
发表于 2015-8-1 20:30 | 只看该作者
有点别扭哈,好像在提醒脏官们,别吃得太过得意忘了形,谨慎乌纱。如果这样叫“官员们”警惕着了,均衡地吃,按部就班地吃,吃垮了国家,他们也安然无恙。结尾的提醒不免让我有点担心。这是给谁提醒呢啊?精通时事就好安心“吃”了?

前边写得挺带劲儿的,从头说起,层层渐进,从古代说到现代,我觉着要奔着谁动刀屠宰,上屉蒸骨了。哈哈,不成想,只说贪吃把官位丢了,把前程丢了,随后就提醒,要讲究吃法,吃多没啥,别吃掉自己就好。

上边都是笑谈调侃,然而写得不明,如上理解也无不可。所以观点必须鲜明,目标必须对准,说得含糊,就很可能变了“味道”呢。

问好哈
7#
发表于 2015-8-1 20:38 | 只看该作者
一介草民 发表于 2015-8-1 20:24
谢谢七大姑八大姨的精彩点评,祝您开心愉快!

一点也不开心。
小时候家里木吃的,全村人吃偶家的狗那次,真是跟过年一样,有肉吃了,俺也吃了……
9#
发表于 2015-8-1 21:06 | 只看该作者
一介草民 发表于 2015-8-1 20:35
谢谢糖葫芦老师的指点,祝您开心愉快!

老师哪里敢当,叫葫芦就好,小猪也成,大猪也不妨,老猪就赶紧免了吧!
10#
 楼主| 发表于 2015-8-1 21:08 | 只看该作者
七大姑八大姨 发表于 2015-8-1 20:38
一点也不开心。
小时候家里木吃的,全村人吃偶家的狗那次,真是跟过年一样,有肉吃了,俺也吃了……

有狗肉吃,还不愉快啊?太令人羡慕了!
11#
 楼主| 发表于 2015-8-1 21:11 | 只看该作者
一孔 发表于 2015-8-1 20:49
衣食住行是人类的基本需求,且是最底层的需求,原本无可厚非。关键是吃什么,吃谁的,吃的东西不对路如饮鸩 ...

谢谢一孔版主、领导精心细致的雅评,指出的很有道理。敬请多多指导!
12#
 楼主| 发表于 2015-8-1 21:12 | 只看该作者
糖葫芦 发表于 2015-8-1 21:06
老师哪里敢当,叫葫芦就好,小猪也成,大猪也不妨,老猪就赶紧免了吧!

老师很幽默啊,还是称呼老师好些!
13#
发表于 2015-8-1 21:13 | 只看该作者
七大姑八大姨 发表于 2015-8-1 20:38
一点也不开心。
小时候家里木吃的,全村人吃偶家的狗那次,真是跟过年一样,有肉吃了,俺也吃了……

有这么穷的么,把狗狗吃了,那拿什么来看家呢。
14#
发表于 2015-8-1 21:20 | 只看该作者
一介草民 发表于 2015-8-1 21:12
老师很幽默啊,还是称呼老师好些!

坚决不行,我不干,安心叫葫芦
15#
 楼主| 发表于 2015-8-1 21:56 | 只看该作者
糖葫芦 发表于 2015-8-1 21:20
坚决不行,我不干,安心叫葫芦

呵呵,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葫芦兄,您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2-8 13:01 , Processed in 0.154208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