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823|回复: 2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文学评论的境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8-14 20: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王克楠 于 2015-10-18 08:37 编辑

                                                                                   文学评论的境界

                                                                                          文/王克楠

       做人有做人的境界,为文有为文的境界。写文学评论亦然,也有自己的境界。无可讳言,如今写文学作品的人多,写文学评论的人少,在许多人看来,写文学评论是为他人做嫁衣裳,丰富了别人,荒凉了自己。很多人感到,写评论不容易出属于个人的成就,好像自己闷头十年,可以再写出一部《红楼梦》。
   
       文学创作从来就不是一种孤立的现象,有创作就有评论,评论伴随着作品,相依相存,自古如此,为何今人却难于继承下去?自然有多种原因,其中原因之一就是评论难写。写评论的人和被评论的人关系微妙。其二是现代生活的节奏加快,写评论者需要花大把的时间去读原创,太耗费时间。其三有水平的原创作品太少,一般的作品太多,如果如实而评,会得罪人,违心地进行评论,又不太愿意。

      平心而论,写作者和评论者本来是一对“好友”,金圣叹评《水浒》,脂砚斋点评《红楼梦》,都是写作者和评论者互补的历史佳话。可是如今的尴尬是,写作者在人海茫茫中找不到评论者,只好自己摸着石头过河。当然,名家的作品是不缺评论者的,评论者宁愿互相重复,也要保证名家的作品前门庭若市,不管是说好听话的,还是骂街的,都会因为分析了名家作品而成名。对于一部分来说,成名才是硬道理。评论名家的作品容易“附带”成名,何乐而不为呢?

       笔者自2005年涉猎文学评论的写作,主要评散文,后来兼评诗歌和小说,写了正好十年了。十年的时间,对于大作家来说,已经是成果累累了,但自己还在评论的小路上爬坡。有时自己去写写散文,有时走出散文看散文,写一点评论,找一找散文写作的规律。自己的文学评论按照梁星鈞老师的分类,当属于“草根派”写法,是贴近文本评文本的。虽然笔者的文学评论写的不太好,但是写的时间长了,倒也是体会到写文学评论有三重境界。第一境界是“表扬稿”境界,面对一件比较幼稚的作品,明明读不下去,却要硬着头皮读下去,并且尽量从字里行间寻找“闪光点”,找到一点,不管其它,尽力地拔高,不惜捧杀作者。第二境界是“读后感”境界,在这个境界读作品,作品至少有一点点可读性,掩卷之后,若有所动,但触动不大,动笔写评论,只好贴着文本写评论,难于有作者的发现,结果就写了读后感。第三境界才是文学评论的境界。写这样的评论需要评论者有学养,有见地,博览群书,具有不低于写作者的写作水准,评论者完全可以读懂写作者写作的初衷和困惑。评论者动笔写作的时候,可以做到实事求是(不用考虑评论文本以外的因素)地写,有能力站在文学史的坐标上去对写作者的写作进行评述,不拔高,也不降低;不淹没其优点,也不回避其缺点,言之有理,自成系统,有的放矢。这样的评论可以使原创写作者醍醐灌顶,也可以使得其他读者领会一份教益。

      我写评论的经历也经过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找米下锅,因为互联网的方便,就从网上的文学论坛里,找到一篇对脾气的原创就写,写着,写着,就有朋友找上门来,或者是邀请写评论,或者是邀请写序言。自己可能有一份助人为乐的好心肠,上门不拒,这些年收到了不少文学自选集和书稿,对于写单篇作品的评论,自己写来比较有感觉,也得心应手一些,最快的是为山西作家辛贵强的童心散文写评论,他的散文刚刚挂到网上一个小时,我就把评论写出来了,辛贵强大大惊讶,这篇评论发表在《西部作家》。为一部散文集写评论就有些劳累,要找到一个作家成长的线索,找到作家的风格的变化,一本二十几万字的书,要全部读完,至少一半的文字要精读,确实是耗费时间。更为耗神的是为尚未出版的散文集写序言,不仅要有评论的元素,更要有对作者本人的全方位的了解,哪里了解啊?不过是作者发来一个生活简历而已。怎样办?文友相信你,就得迎着头皮写,结果写出的序言,一半被文友采用,一半因为多种原因书籍的出版计划取消了,徒生叹息也。

      写评论和序言,苦是苦了一些,但是有个好处,可以间接地“体验”生活,因为文友们生活在大江南北,写出的散文大部分有地域特点,因此,读完了文友的散文,就可以“秀才不出门,便是各地事”了。还有一个有分量的读后感,也可以便于原创的写作者梳理自己的写作头绪,比如为房子写的,为成都的旦增写的,为王族写的,还有最近为苏伟写的,至少站在旁观者的角度,为原创者近几年的写作梳理了一遍。苏伟给我留言道“太感谢了,仁兄是我的知音!”我想,至少应该是写作者的知音吧,如果做得好,可以起到引导的作用。今年试着写带有引导作用的评论,先是为先锋小说家谢挺写评论,为了写好这个评论,不仅读他的小说,而且读了外国的先锋小说三部、十三篇,从这个角度说,写评论也有助于写作者的阅读,只有多阅读,才能有见识。因为对先锋小说有了一定的认识(尝试着写了一篇先锋小说),才写出了《简析谢挺先锋小说的特色》,预计可以在一个刊物上发表。写有见解的评论难是难了一些,但是写完之后,是有成就感的。上个月,自己真的下决心来评评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了,余秋雨先生是散文大家,“胆敢”评他的作品,就有在太岁头上动土感觉,战战兢兢。但是想,写作品是橱子,写评论的是品客,写评论的不用考虑被评论者的来头,也就坦然了,因为坦然了,居然发现了余秋雨先生的写作套路,在欣赏他对中国当代散文做出贡献的同时,亦发现了他作品里的一些硬伤……动笔写了《阅读文化苦旅札记》,面前还正在写着。

      写了十年评论,自己总结到,还是少些表扬稿(对于刚进门者例外),可写读后感,并且以此过度到有独立见解的评论。写有独立见解的评论,就要少引用,多论述,虽然不学习学院派那样把原创作品作为自己的“理论体系”的附庸和证明,至少论述的篇幅要占稿子的一半,否则,满篇都是对原创的引用,或者是对经典理论书籍的引用,哪里还盛得下你自己的见解呢?最近细读著名评论家谢友顺的评论,虽然不能说每行字都若金子,但是至少每页都会有一两个观点把我震撼,因此我想,写评论都写了十年了,再写就写“第三境界”的评论吧,如果写不出来,就歇笔三年五年,让笔好好歇着!


                                                                                                                                                                                       2015年8月
[   



2#
发表于 2015-8-15 03:34 | 只看该作者
做人有做人的境界,为文有为文的境界。写文学评论亦然,也有自己的境界。
3#
发表于 2015-8-15 03:40 | 只看该作者
其中原因之一就是评论难写。写评论的人和被评论的人关系微妙。其二是现代生活的节奏加快,写评论者需要花大把的时间去读原创,太耗费时间。其三有水平的原创作品太少,一般的作品太多,如果如实而评,会得罪人,违心地进行评论,又不太愿意。

这的确是评论少有人写的原因,再就是文学理论基础薄的人,也不愿意写评论。
4#
发表于 2015-8-15 03:42 | 只看该作者
第三境界才是文学评论的境界。写这样的评论需要评论者有学养,有见地,博览群书,具有不低于写作者的写作水准,评论者完全可以读懂写作者写作的初衷和困惑。评论者动笔写作的时候,可以做到实事求是(不用考虑评论文本以外的因素)地写,有能力站在文学史的坐标上去对写作者的写作进行评述,不拔高,也不降低;不淹没其优点,也不回避其缺点,言之有理,自成系统,有的放矢。这样的评论可以使原创写作者醍醐灌顶,也可以使得其他读者领会一份教益。
5#
发表于 2015-8-15 03:44 | 只看该作者
写评论也有助于写作者的阅读,只有多阅读,才能有见识。
写评论,是不能走捷径的。
6#
发表于 2015-8-15 03:46 | 只看该作者
写评论都写了十年了,再写就写“第三境界”的评论吧,如果写不出来,就歇笔三年五年,让笔好好歇着!
这对于写评论的人,都是很好的启示!
7#
发表于 2015-8-15 08:37 | 只看该作者
一篇极好的回顾和总结。
一篇真实的心迹流露。
一篇评论的个体追求及风格展述。
8#
发表于 2015-8-15 08:4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梁星钧 于 2015-8-15 08:44 编辑

克楠老师从评多年,多贴文本评述,指正、引领、揭示到位,概括、描述、表达“有我”,是建立在自已既评也写,有深入的研究和独立的见解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强大基础之上,他的这篇总结回顾展望低沉而高迈,平近中见气度和精神!
9#
发表于 2015-8-15 09:10 | 只看该作者
便是?便知?
有理,且中庸。
10#
发表于 2015-8-15 09:11 | 只看该作者
便是?便知?
有理,且中庸。
11#
发表于 2015-8-15 17:33 | 只看该作者
说的详实在理,第三个境界向往啊,学习中,问候王老师。
12#
发表于 2015-8-15 18:47 | 只看该作者
有志于写评论的作者,相信写评论会在写作中悟道,会在写作中成长,会在写作中提高。如果不写,或者长期不写,文笔就真的生疏了。
13#
发表于 2015-8-15 19:07 | 只看该作者
第一境界是“表扬稿”境界,面对一件比较幼稚的作品,明明读不下去,却要硬着头皮读下去,并且尽量从字里行间寻找“闪光点”,找到一点,不管其它,尽力地拔高,不惜捧杀作者。
第二境界是“读后感”境界,在这个境界读作品,作品至少有一点点可读性,掩卷之后,若有所动,但触动不大,动笔写评论,只好贴着文本写评论,难于有作者的发现,结果就写了读后感。
第三境界才是文学评论的境界。写这样的评论需要评论者有学养,有见地,博览群书,具有不低于写作者的写作水准,评论者完全可以读懂写作者写作的初衷和困惑。评论者动笔写作的时候,可以做到实事求是(不用考虑评论文本以外的因素)地写,有能力站在文学史的坐标上去对写作者的写作进行评述,不拔高,也不降低;不淹没其优点,也不回避其缺点,言之有理,自成系统,有的放矢。
——其实,能给人写评,对自己来说,也是一种文字修养和提高。
    ——王老师从写评的三种境界阐述,对我们起到了醍醐灌顶的作用!拜读,学习!
14#
发表于 2015-8-16 15:57 | 只看该作者
高迎春 发表于 2015-8-15 18:47
有志于写评论的作者,相信写评论会在写作中悟道,会在写作中成长,会在写作中提高。如果不写,或者长期不写 ...

高老师所言极是。我也想学写评论。看到王老师这篇。这是及时雨!太好了!
15#
发表于 2015-8-16 15:58 | 只看该作者
写有独立见解的评论,就要少引用,多论述,虽然不学习学院派那样把原创作品作为自己的“理论体系”的附庸和证明,至少论述的篇幅要占稿子的一半,否则,满篇都是对原创的引用,或者是对经典理论书籍的引用,哪里还盛得下你自己的见解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1-4 07:49 , Processed in 0.075233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