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952|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我的历史观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3-10 10: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逝者如斯,随着时光的流逝,眼前的现实化作了历史。历史是一串脚印。是人类行走过的歪歪扭扭,大大小小,浅浅深深的脚印。这些脚印经历了太多风雨,有很多已然变形。有的陷落了,化做一湾浑水。有的膨胀了,立起一座山岭。有的腐烂了,烂做一团垃圾。有的久经研磨,可作一张明镜。

  历史,是刻在甲骨,凿在岩石,写在竹简,印在纸上的一本书。这本书供后来人慢慢阅读。印在纸上的书,阅读时需要小心。因为这本书有太多的掩饰,还有涂改,也有篡改,真真假假,假假真真,有时候简直是一塌糊涂。

  对于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或褒或贬,谁把握着话语权?拥有话语权的人端坐在高层,编撰历史的文人不敢不听从他们的旨意。老百姓的历史只停留在口头上,那些善善恶恶的故事,那些耐人寻味的传说,就这样由爷爷讲给孙子听,孙子又讲给他的孙子,一代一代,代代相传。

  西行西安,可以寻觅到珍藏的历史。站立在宏伟的古城墙上,可以嗅到大唐盛世,驻足于兵马俑前,我失去了骄傲情怀。去法门寺吧,那里有佛祖的舍利子,有不曾知晓的文化传奇。在这历史悠久的古城里,我有所思。也有些困顿。历史果真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吗?它或许就是御用工匠手里的一件产品。面对这件产品,就有了你说我说,道听途说,就有了你云我云,人云亦云。

  在山东嘉祥县的武宅山,有东汉晚期留下的伏羲与女娲的画像,他们龙蛇交尾,一人持矩,一人持规。有了规矩,则成方圆。有人说他们高举的规与矩,是社会秩序的象征,这样的解说,似乎有些道理。在这寓意深奥、构图奇特的上古之神面前,我隐隐约约地感悟到,这或许就是久远的历史了。

  历史,是多棱镜,折射出不同的价值观念。农民起义,在皇上与官家的眼里,他们是一群强盗与土匪。后来,这些起义的穷人翻了身,起义变成了推进历史的动力。在过去的年月,专制统治,漠视生命,“苛政猛于虎”,老百姓实在没有活路了。不造反也是死,造了反,或许有一线生机,于是揭竿而起,响应者众,起义军势如破竹,直捣官府,最终将皇帝拉下马来。拉下马又如何,还不是开始了又一轮集权专制的循环。就这样一次一次地循环下去,终于循环出一个腐朽没落的满清王朝。

  农民起义从悲剧开始,又以悲剧告终。始终在集权专制的体制下往复循环。当农民起义军的大旗呼啦啦地飘扬之时,起义的农民憧憬着“均田免粮”,向往着“无处不均匀”、“无处不温饱”,可是,一旦起义军的领袖打倒了皇帝,他们就立即穿上龙袍,又一轮新的专制统治开始了,他们根本不晓得自由、平等与民主是怎么一回事。

  黄仁宇先生有一个“大历史观”,他的意思是“将宏观及放宽视野这一观念引入到中国历史研究中去”。这无疑是正确的。观察与研究历史,当然不可以拘泥于一人一事,不可以忽视其历史背景以及前因后果,需要从总体上把握,需要宏观的角度和更广阔的视角。但是,历史观之再“大”,也必须受到宇宙观的制约,历史观只是宇宙观的派生,有了怎样的宇宙观,就会有相应的历史观。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2#
发表于 2005-3-10 20:29 | 只看该作者
:))明明有段时间没来了吧,近来可好?

文章写得不错,欢迎多发帖,发好帖哟~~
3#
发表于 2005-3-11 09:24 | 只看该作者
历史是人写的。:)
真正的历史人类无能为力去记录。
4#
 楼主| 发表于 2005-3-11 09:34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冷眼看 发表
:))明明有段时间没来了吧,近来可好?

文章写得不错,欢迎多发帖,发好帖哟~~


是有一段时间没来这里了,冷眼斑竹还记得我,感动。前一段时间忙于一些其他的事,但始终都不会忘记这里的。因为这里有不错的朋友,不错的文章:)
5#
发表于 2005-3-11 21:51 | 只看该作者

我的历史观-----历史的顿悟

有人说: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
有人说: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或曰:历史像一个婊子!
有人说:历史是人民创造的。
有人说:好在历史是人民书写的。
其实,历史在行进的过程中,只是一切当时综合因素的合力,谁也无法去恢复,或者复制,历史留给后人的只是不经意的一些碎片而已,一切现实世界的生存着依照自己的需要和能力来塑造或者选择所谓的历史,这样的历史就是那“一面镜子”而已。
  作者所谓的直观感受,来得那样热烈,激动。一种震慑和对浅薄现实的否定,至少是一种修订吧,我完全赞同。但是千万不要用教科书式的观点来分析历史。宽容的讲:我们容许多元的历史观点,怎样理解取决于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学科背景、知识结构。固不可强求一律。
   很愿意和有此兴趣者来探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2-4 04:28 , Processed in 0.049379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