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949|回复: 1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莫须诗乎?——也谈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学判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4-12 08: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莫须诗”乎?
             ——也谈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学判断



  作家沙叶新发表在《文学自由谈》1997年第4期上的《自古诗歌出少年》一文中,曾引用了两首让人不知所云的诗,一首是《腹语课》:

  恶勿物务误悟钨坞鹜务恶勿鼻痞吾垭芴无兀婺鹜垩勿迕鋈兀兀焐危胃兀兀
  (我是温柔的……)

  另有一首名《独轮车时代的回忆》:

  我怀念骑着你唯一的乳房翻阅黑夜的日子。独一无二的月亮,你巨大的车轮碾过我的思想,压挤出一道道月光。美丽的白色恐怖。温柔的独裁无可抗拒的一党独大。独轮。单母音。单杠。单轨。单轴。单色印刷。单趾动物。单散花序。单翼飞行。单神论。

  沙叶新注为:全诗不分行排列,而围成一个圆形,圆心处有个较大的“噢”字。

  而我这里再次引用这两首诗,是想给中国现代新诗创作中那种让人“愣是看不懂”的诗一个命名:“莫须诗”。

  要说“莫须诗”,得先说“莫须有”。“莫须有”,即“或许有”,即“可能有”的意思。当年,残害忠良的秦桧,就是以“莫须有”的罪名,逮捕了抗金名将岳飞,制造了中国历史上的一大政治冤案。

  秦桧的原话是:“……其事体莫须有。”

  韩世忠听了以后当然不服,说:“‘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

  那是一个远在千百年前的黑暗岁月,像秦桧这样黑暗中的黑暗,他们靠臆想与猜测来判断国家要员有无罪行的做法,可以说是典型的人治、极端的人治!随着历史的前进,这样仅仅依靠个人的主观想象就置人于死地的社会现象,应该再也没有它的立足之地了。现在,法律上“疑犯从无”的原则,就是对臭名昭著的“莫须有”三字的彻底纠正。

  “莫须有”的法律判断虽然寿终正寝了,但是,“莫须诗”的文学判断却在最近的好多年里大行其道,这种可怕的诗歌观,直接破坏着广大读者对于中国现代新诗的理解,也日益败坏着新诗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

  什么是“莫须诗”?

  “莫须诗”,就是诗坛的“莫须有”。

  “莫须诗”,就是:“可能这首诗写得很好”或“这首诗或许写得很好”。现在确有一些编辑,当他们面对那些连自己也读不懂的诗歌时,由于害怕别人说他“你连这诗都不懂,你真是个老土!”,也由于他对自己的文学理解力与文学判断力本来就不是十分地坚定,于是就“疑犯从有”,于是就动用了那种最可怕的“莫须有”式思维而心里窃想:“人家这诗可能就是诗吧?人家这诗可能具有一种自己尚不能理解与把握的诗意在里面吧?”于是就将它们发表了出来。而我们的刊物对于某一种诗歌文本的发表,无疑就是对于这一种诗歌现象的肯定性判断。而这样的判断,显然并非出自于清醒理性的艺术判断而是出自于假设与推想——有可能很好。可惜当前的中国,这样的推断者太多太多,从《人民文学》,到《诗刊》,这样认为一首诗“有可能很好”的人,太多太多。

  其实,“莫须诗”的创作,并不是十分奇怪的事,奇怪的是有一种相应的评论,那才是真正的让人读后一头雾水。用《文学自由谈》1997年第4期《愣是看不懂》一文作者樊秀峰的话说,就是:“念完最后一个字,我的脑袋里已是一团浆糊,要说通篇给我留下的印象,打个比方吧,那是像云又像雾,像雨又像风。”为了“以飨诸位看官”,我这里再次转摘其中的两段如下。

  A、“……任何一个自觉写诗的人,都不能不关注诗歌在整个思想文化层面的意义,也不能不关注主体独立与艺术自由这个主题。在这个人本独立和艺术自由都十分匮乏的时代,被萎缩和面临化的诗歌人格充斥在人们面前,诗歌主体在被多重异化的可能性中度过她艰难的机警的岁月……”

  B、“整个作品洋溢着一种民族古老的血液,虽然它是驶向后现代主义大海的一叶小舟,由于传统的巨大的牵引力,它又在急于上岸。从差异性的替代链条和差异符号永远止境的游戏过程中拼命挣扎,摆脱话语膨胀和表征危机成了此诗集的一大特色。”
……

  读了这样的怪文章,最后只有一点让我不再感到奇怪:原来那些“莫须诗”,都是这样的“莫须文”给引导出来的!

  “莫须有”的法律思维制造了历史上的千古奇冤,导致了一代忠良的悲惨命运,然则“莫须诗”的文学思维同样也会制造出中国当代诗歌界的大量“冤魂”:那些受“读不懂”的诗歌文本之引导而对其进行刻意模仿者,以及那些因为作品能够被人读懂反而不被看好受到冷遇的真正的诗人——有一位当红的歌星在谈自己的经验时说:“唱流行歌曲就是要像口里含着萝卜,如果吐词过于清楚,歌迷就认为你太老土了。”按照同样的逻辑,则为诗为文之道,莫非也需要“像口里含着萝卜”么?一个真正的阿拉伯人无需在每页纸上写满骆驼以证明自己是真正的阿拉伯人,可是现在,谁还愿意做一个“真正的阿拉伯”人呢?做一个真正的阿拉伯人,那是一种太老实的想法,而老实人总是吃亏,因为我们的这个时代不欣赏老实人,更不欣赏“吐字清楚”的人。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恶勿物务误悟钨坞鹜务恶勿鼻痞吾垭芴无兀婺鹜垩勿迕鋈兀兀焐危胃兀兀
2#
发表于 2005-4-12 10:20 | 只看该作者
看得懂是诗,看不懂也是诗。诗是文学殿堂里最奇怪的东西。呵呵
3#
发表于 2005-4-12 12:23 | 只看该作者
“莫须诗”这提法很新颖,也准确地反映出了存在于诗坛的奇怪现象。
只是文中的两处引用都是1997年的,如果能有新一点的就堪称完美了。
个人的一点见解,雪笑莫怪!呵呵!
4#
 楼主| 发表于 2005-4-12 18:24 | 只看该作者

真是一针见血

最初由 栏杆拍遍 发表
“莫须诗”这提法很新颖,也准确地反映出了存在于诗坛的奇怪现象。
只是文中的两处引用都是1997年的,如果能有新一点的就堪称完美了。
个人的一点见解,雪笑莫怪!呵呵!


是的是的,是一篇旧文,也懒得再去找资料,不知哪位朋友通报帮我找找,或者碰到了就告诉我。
5#
发表于 2005-4-13 01:51 | 只看该作者
懒 了  哦

不过这个忙我就先推脱了


诗就是善良,接纳了众多接近文学的东西
6#
 楼主| 发表于 2005-4-13 22:43 | 只看该作者

回格桑

只有深入,才能浅出;如未深入,必难浅出。
7#
发表于 2005-4-13 23:05 | 只看该作者
让我想起《皇帝的新装》里的人们:))
8#
 楼主| 发表于 2005-4-14 12:39 | 只看该作者

是的,

最初由 冷眼看 发表
让我想起《皇帝的新装》里的人们:))


是的,现在好多人都是眼看着皇帝没有穿衣服却是不敢说。
9#
发表于 2005-4-14 14:29 | 只看该作者
到底什么样的才是好诗呢?

雪老师何不继这个话题,来个拔乱反正,谈谈你眼里真正的诗歌。
10#
发表于 2005-4-14 16:25 | 只看该作者
这个蛮深刻的,也很犀利,说出来,简直可以让那些玩文字游戏、制造语言迷宫的所谓诗人向隅而泣去。
建议精华。
11#
发表于 2005-4-14 17:07 | 只看该作者
许斑说得对,同意精华!
12#
发表于 2005-4-14 22:2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是的,

最初由 雪笑 发表
是的,现在好多人都是眼看着皇帝没有穿衣服却是不敢说。


想听听雪老师谈谈对“第三种诗”的看法
13#
发表于 2005-4-14 22:29 | 只看该作者
不少人以为,看不懂的就是好诗。殊不知,诗要让人看不懂,那太容易了。
最难的,怕是让人看懂,而又有深意藏焉。
14#
发表于 2005-4-14 23:16 | 只看该作者
诗歌是要讲意境的,含蓄而不晦涩才是好诗。“莫须诗”看不懂,我以为只是文字垃圾而已。见笑了!
15#
 楼主| 发表于 2005-4-17 10:11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各位朋友支持

最初由 shen1029 发表
诗歌是要讲意境的,含蓄而不晦涩才是好诗。“莫须诗”看不懂,我以为只是文字垃圾而已。见笑了!


本文的问题,看似只是诗歌的问题与文学的问题,其实是一个社会的大问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2-2 17:46 , Processed in 0.053830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