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2:02 编辑 <br /><br /> 记忆中的鸟的“天堂”
倘若你有机会在张掖农村闲游,偶尔还会发现类似长城“烽火台”似的梯形平台建筑物,这就是张掖农村的“鸽堂子”。这些当年被称作“鸟的天堂”的“鸽堂子”里,那种鸟吟鸽咏之声如今却荡然无存,显得十分冷落寂静。 “鸽堂子”是由四堵梯形墙围成,一般墙体底部厚度为1.2米,顶部厚度为0.8米,底部长和宽为8米、6米,墙体分上下两段建造,下段是用粘土一层一层打造的夯土墙,高度约6—7米,上段是用土坯砌成的泥巴墙,其中向阳的一面留有一个80厘米见方的小门,内壁留有若干个20厘米见方的穴巢,供鸽子繁衍栖息,墙体总高度一般在10米以上,上部封顶,留一天窗。这种建筑物是专门用来供野生鸽子栖息繁衍后代的。 早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野生鸽子满天遍地到处都是,张掖农村就兴起了建造“鸽堂子”热潮。建造“鸽堂子”的主要目的是积攒高效精制的“鸽肥”,用于培肥地力,改良土壤。新建的“鸽堂子”为了招引更多的鸽子来此“光临”,悉心的农民们还定期到“鸽堂子”顶部撒放些五谷杂粮作诱饵,很快就有许多野鸽子在新建的“鸽堂子”里“安家落户”。掏挖鸽粪时,有经验的老农先是用小木棍轻轻地敲打阳面的小门,鸽子听到敲门声就陆续飞出“鸽堂子”,等你掏完鸽粪后,鸽子会陆续返回鸽巢。如果你用木棍猛击小门,鸽子受惊后就会在“鸽堂子”里乱窜碰壁,这样就有许多鸽子死于非命。“鸽堂子”是名副其实的“鸟的天堂”。当时,地处张掖城郊东10公里处的廿里堡公社十号大队〔现张掖市甘州区党寨镇十号村〕的4个生产队,平均每个生产队建造“鸽堂子”两座,每个“鸽堂子”里至少也有1000只以上的野生鸽子常年生息繁衍。“鸽堂子”不仅是“鸟的天堂”,而且还是高效“积肥厂”,每年平均每个“鸽堂子”积攒鸽肥100石左右〔2000公斤〕,为当时的农业丰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