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361|回复: 2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烟花烟花满天飞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10-8 20: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1:40 编辑 <br /><br />         
    他终于死了。
  我的确不该用这样的话,来写他;好歹,他也是我的长辈。但从小到大,我们都没有他喊一声:李爷爷。
  我也不知是什么原因。也许是他长期生活在大都市,自有一种尊贵的气质令人生威。也许是他不拘言笑的声气,让我有了隔膜。也许是他的年龄,阻隔了我们小孩对他的好奇。虽然我从小就是一个嘴巴很甜的小孩,但我就是没有叫过他一声。
  我只晓得:当我还是孩子时,他就已经是个老人了;当我也半老不老时,他还是个老人。蹒跚的步履。佝偻的身影。两三年前还经常混杂在人群里。但看到他拄拐踱棒的,颤抖着,从荷包里掏出一叠钱买东西,觉得他有些可怜。毕竟老了,九十几岁了。
  九十几岁的老人,住在一间竹蔑夹墙的平房里,很多年了。在儿孙的空调小楼映衬下,显得那么寒酸,那么孤零。
  七八天滴水不沾后,被有单位的二儿子,从乡里拉到大都市,又从大都市拉回来。去时,已经气息奄奄,回时,就已经人棺合一了。
  病前,常年在身边“照料”的也就大儿媳夫妇。去后,一堆人,一窝蜂似的就从四面八方飞来了。儿子,女儿,女婿;孙子,孙女,外孙;以及孙子们的孩子们。大大小小,老老少少,男男女女,坐了好几桌。
  安葬的头一晚,很热闹。放了万把块钱的烟花。黑黢麻黑的小村庄夜空,被照得明晃晃的。鸡狗也叫个不停,弄得周围团转的人,也睡不着。我也是事后,从一些邻居嘴里得知的。
  他死了。
  晚上,我一个人呆在老家,也不害怕。因为他家的人都很高兴似的吃饭,走路,说话。我也没有骂过他,我怕什么呢?
  他的大小两个儿子。很多年,老死不相往来的兄弟两家。这回开始相互答话了。在他死了之后。
  端板凳。抬桌子。从这边楼房,搬到那边楼房。到处请客。他小儿子一家也跑飞起了。我也没有亲见,只是听说的。
  但是,在第二天的集市上,我看到了李爷爷的女婿一家。在信用社银行外,喜气洋洋地和熟人谈论。他们至少有十几年没回老丈人家了。据说,定居新疆,种棉花。
  那个老头,有钱。死了,听说国家都还要给他八九万。邻居猜测,他子孙们高兴的原因。
  年纪大了,死了也好。反正活着,也没有人管。
  以前,他老伴活着时,大家最熟悉的,就是那身衣服。皱巴巴的。油腻腻的。都可以起几层锅巴了。很远就闻得到一股臭味。人家年轻的时候,可是个刁匠(很讲究的人)。这话我信。
  小时候,我就经常看,她穿着一身花丝绸衣服。叠得平平展展,洗得干干净净。也不做农活,摇着一把小蒲扇,坐在雕花椅子上,歇凉。衣服上香喷喷的。我喜欢看她抽旱烟。我们都喊她刘婆婆。
  李爷爷和刘婆婆好像不很和睦。老了,都分居过,分开吃。很凄惨。连残腿掰脚的独人——万生都说,刘婆婆没他活得好。
  刘婆婆是前两年去世的。放没放烟花,唱孝歌;我没问,也没人说。
  这回李爷爷也死了。
  噼噼啪啪,一阵风似的,赶来。噼噼啪啪,一阵风似的,离开。死去的李爷爷不知道。只有坟前的烟花纸屑,还固守在零星的脚印里。由于雨水过勤,也已经模糊不清了。
  千辛万苦,哭哭啼啼,来到人世间,究竟要些什么呢?
  金卡、银卡,再多有何用?儿孙满堂又如何?
  写到这儿,突然想起《飞天》伤感的旋律:
  烟花烟花满天飞
  你为谁妩媚
  不过是醉眼看花
  花也醉
  流沙流沙漫天飞
  谁为你憔悴
  不过是
  缘来缘散
  缘如水……
  2015.10.8中午


2#
发表于 2015-10-8 20:2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1:41 编辑 <br /><br />从乡里拉到大都市,又从大都市拉回来。去时,已经气息奄奄,回时,就已经人棺合一了。
读后内心有一种悲凉的感觉,薄养厚葬是人间悲剧!!!
貌似不经意的文字,写尽了世态炎凉
学习并问好

3#
发表于 2015-10-8 20:3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1:41 编辑 <br /><br />读罢此文,似乎立刻产生了无限的孤独和凄凉之感。结尾的反衬,用的很好!佩服,学习!

4#
 楼主| 发表于 2015-10-8 21:5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1:41 编辑 <br /><br />从乡里拉到大都市,又从大都市拉回来。去时,已经气息奄奄,回时,就已经人棺合一了。
读后内心有一种悲凉 ...[/quote]
谢谢欣欣朋友。写的还不行,忘多多批评指正!

5#
 楼主| 发表于 2015-10-8 21:5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1:41 编辑 <br /><br />从乡里拉到大都市,又从大都市拉回来。去时,已经气息奄奄,回时,就已经人棺合一了。
读后内心有一种悲凉 ...[/quote]
谢谢欣欣朋友。写的还不行,忘多多批评指正!

6#
 楼主| 发表于 2015-10-8 21:5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1:41 编辑 <br /><br />从乡里拉到大都市,又从大都市拉回来。去时,已经气息奄奄,回时,就已经人棺合一了。
读后内心有一种悲凉 ...[/quote]
谢谢欣欣朋友。写的还不行,忘多多批评指正!

7#
 楼主| 发表于 2015-10-8 21:5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1:41 编辑 <br /><br />从乡里拉到大都市,又从大都市拉回来。去时,已经气息奄奄,回时,就已经人棺合一了。
读后内心有一种悲凉 ...[/quote]
谢谢欣欣朋友。写的还不行,忘多多批评指正!

8#
 楼主| 发表于 2015-10-8 21:5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1:41 编辑 <br /><br />从乡里拉到大都市,又从大都市拉回来。去时,已经气息奄奄,回时,就已经人棺合一了。
读后内心有一种悲凉 ...[/quote]
谢谢欣欣朋友。写的还不行,忘多多批评指正!

9#
 楼主| 发表于 2015-10-8 21:5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1:41 编辑 <br /><br />从乡里拉到大都市,又从大都市拉回来。去时,已经气息奄奄,回时,就已经人棺合一了。
读后内心有一种悲凉 ...[/quote]
谢谢欣欣朋友。写的还不行,忘多多批评指正!

10#
 楼主| 发表于 2015-10-8 21:5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1:41 编辑 <br /><br />读罢此文,似乎立刻产生了无限的孤独和凄凉之感。结尾的反衬,用的很好!佩服,学习![/quote]
谢谢草民老师指点!

11#
发表于 2015-10-9 21:3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1:41 编辑 <br /><br />文章用的复沓之法,确实像是弦索,把人的心拉一拉,感觉凄紧。行文简练生动,让人读来深受感染。学习问好

12#
发表于 2015-10-10 16:17 | 只看该作者
叙述平静而有限,而这样的平静与有限之下,覆藏着的是直入肝肠肺腑的情感锋芒。
13#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0 19:10 | 只看该作者
清风盈袖 发表于 2015-10-10 16:17
叙述平静而有限,而这样的平静与有限之下,覆藏着的是直入肝肠肺腑的情感锋芒。

谢谢清风留墨。望多指点。祝好!
14#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0 19:11 | 只看该作者
川媚 发表于 2015-10-9 21:35
文章用的复沓之法,确实像是弦索,把人的心拉一拉,感觉凄紧。行文简练生动,让人读来深受感染。学习问好

亲,有缺点直接给我指出啊,谢你了!
15#
发表于 2015-10-11 11:59 | 只看该作者
纪实,真情,人间世态从容表达。欣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2-22 18:54 , Processed in 0.256466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